第580章 巴菲特來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80章 巴菲特來港

  航運業的暴利,還是能夠維持幾年的,這其實也足夠了,未來幾十年行業不行,那誰也沒辦法,只需要能夠維持經營,也就夠了;

  很多人在做生意的時候,容易犯的一個大錯誤就是認為自己應該只做長期生意,可實際上99.9%的人,能夠賺兩年,也就夠了,甚至就算是一些大公司,也很難保證自己的產品能夠暢銷一輩子,都是不停的研發更新疊代等等。

  航運公司未來的定位,其實還是規模,再加上自己也會進軍港口,兩個產業搭配也能保證安穩的運營;

  當然最核心的還是內地這個未來全球經濟引擎,抓住這個市場,那就穩妥了,無論是航運還是港口,甚至其他產業,也都是如此。

  時間很快到了6月底,香港的夏天開始熱了起來。

  太平山,楊家別墅內,下午,蘇依依很是開心的從外面回來,正在看報紙的楊文東看到後,順口問道:「什麼事這麼開心?」

  蘇依依來到沙發邊上,打開前方的一瓶純淨水後,說道:「我們和伯克希爾的合作,終於算是談好了,美國那邊的代表,大概會在一周後來香港。」

  「不容易啊,這件事折騰半年多了吧?」楊文東笑著問道。

  與長興集團很多時候辦事雷厲風行不同,很多企業涉及到投資的業務,那流程可是非常慢的,如果是海外投資,那就更正常了;

  其實這也是對的,楊文東能夠果斷是因為知曉未來,投資的也都是安全、且未來增幅較大的國家地區,又或者在歐洲投資,那是為了ZZ目的,賺不賺錢都無所謂,自然也不需要考慮太多;

  如果這個時候讓他去投資墨西哥、東歐或者一些名氣很小的東南亞國家,那他也會需要確定很久,才敢投資,且也只會小規模開始。

  蘇依依點點頭道:「是的,伯克希爾那邊在前期對香港工商背景進行調查就花了三個多月,然後又是調查投資風險,考察香港這邊工人質量;

  這些流程倒是對的,就是太慢了,我這邊催了很多次,他們才趕過來,要不是伯克希爾的技術比較可以,我都不想找他們。」

  「大公司都是這樣的,而且畢竟是美國人,到哪眼睛都有三分濾鏡的。」楊文東嘆氣說道:「想學他們的一些技術,很多時候就得配合他們,相對來說,只是進度慢還算好的,有些時候他們還能給你提出一大堆無理要求。」

  香港這邊可能還好一點,有些合作不了,那就算了,外方如果真的看中香港,那也強勢不起來;

  但在有些地方就不一樣了,比如前世內地,那是想真的引進技術的,這就可能碰到很多無理要求了,可也沒辦法,沒技術就只能忍著了。

  蘇依依道:「是啊,等他們來香港建廠了,希望香港這邊能夠早點學到他們的技術吧。」

  「這些技術其實也不是那麼重要,真要買也能買的到,主要還是市場,外方市場才是最重要的。」楊文東又問道:「美國對香港的紡織業有制裁,這個問題,伯克希爾準備怎麼解決?」

  香港這個地方,雖然曾經只是一個小城市,可在工商業領域都創造出了不少神話。

  80年代,香港對外投資的最高記錄,是全球第五,僅次於德國,當年也讓歐洲政府都感到震驚。

  而紡織業,巔峰的時候,也僅次於義大利這個國家,位列全球前十,可人口卻不足義大利的十分之一。

  早在50年代,香港大量的紡織業產品開始出口全球,因為量太多加上美英之間的矛盾,香港的紡織業便被美國制裁了。

  蘇依依笑道:「這個問題不大,美國雖然制裁了香港紡織業,但深度要求不高,只要將香港的貨物送到其他地方,稍微再簡單加工一下,重新換個標就好了。

  伯克希爾在墨西哥就有工廠,以後將香港的貨物運輸到墨西哥,然後改個便簽就行,美國政府又不會知道這種事。」

  「其實是知道的,只不過很多時候不在乎罷了。」楊文東搖搖頭說道:「這種小制裁,其實就是故意增加成本,並非真的指望制裁。」

  很多時候制裁其實也是為了經濟目的,而不是一巴掌拍死,轉運這種事情,一個正常普通人都知道,政府怎麼可能不清楚。

  也只有前世的晶片制裁,那才是真正下死手的,這個目的,是高端產業之戰,而不是區區關稅問題了。

  「也對,反正這樣是行的通的,很多香港公司都這麼操作。」蘇依依接著說道:「未來的核心問題,是香港的成本經過墨西哥走了一圈之後,還能不能比的過墨西哥。


  如果成本比的過,那香港這邊就會增加投資,反過來就不會了。」

  楊文東笑說道:「放心,絕對沒問題的,我非常看好這個項目,而墨西哥那邊,算了吧!」

  整個全球,歐美的工業轉移在50年代就開始了,但除了亞洲幾個國家,沒有一個能夠承接住。

  甚至在冷戰時期,北極熊與禿頭鷹為了拉攏一些國家,那是真的手把手給技術給設備給工程師,但中東非洲東歐南美這些地方,都是一灘爛泥,扶不上牆,根本就不想發展工業,也沒有足夠的魄力去扶持教育。

  也只有華人文化覆蓋的區域,才成功了,這也是全球唯一一個有能力對抗白人的地方。

  蘇依依道:「嗯,我也有信心,那下周的美國團隊來香港,你要參加嗎?巴菲特好像也會來。」

  「巴菲特也要來?他來做什麼?」楊文東皺了皺眉,道:「那行,我也去看看吧。」

  如果是伯克希爾的人,來投資個百萬美元項目,他是不會參加的,不過巴菲特來了,那就要給點面子了。

  蘇依依點點頭道:「那行,我來安排。」

  ……

  一周之後,啟德機場,長興集團的人前往接機,然後將一行人送到了長興大廈。

  楊文東與蘇依依則是在這裡等待,以他們二人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去機場接機了,現在的巴菲特也不可能,或許幾十年後才配得上。

  「巴菲特先生,你好。」對於其他人,楊文東也知道禮貌的招呼,連名字都沒怎麼記住,巴菲特自然特殊一點了。

  巴菲特笑道:「楊先生,好久不見了,不過我覺得我們也算是合作夥伴了,再叫先生不太好吧?」

  「也對,那就沃倫吧,你可以叫我艾瑞克。」楊文東跟著說道。

  華人文化之中叫名字得關係很好才才行,商場之上一般都不會這樣,不過歐美文化在這方面就簡單多了。

  「哈哈,艾瑞克。」巴菲特笑了笑說道。

  眾人一番寒暄之後,來到了頂樓的會議室,長興集團的人也開始介紹了香港的情況、未來合資公司的計劃等等。

  大部分問題在之前都商討好了,只是選址還沒確定。

  「我覺得紅磡不錯,那裡就有著大量居住人群,但缺乏工業。」楊文東建議說道:「這個工廠目前投資或許不大,但在我的規劃之中,未來是需要大量人工的,而香港九龍幾個大鎮都有大量其他產業,工人數量不夠,只會增加我們的人工成本。」

  在香港九龍,長興集團在葵涌、尖沙咀、沙田、觀塘都有著超大型的工業基地,與當地經濟綁在一起共繁榮。

  那現在這個新的大項目就不能落地這些地方,畢竟一個鎮也就二三十萬人,一個萬人工廠就差不多了,再多一個只會出現人力不足的問題。

  而在新的城鎮建工廠,對他也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紅磡隧道已通,前幾年他也特意安排鄭志傑在紅磡囤地,加上和黃的黃埔港口也在紅磡,那麼將紅磡的經濟做強,最終他也能分享除了工業之外的巨大好處。

  再就是紅磡的人也是真的很多,本身一個黃埔港口以前就能養活數萬人,加上內地的火車聯通香港的站點也在紅磡,加上隧道,這樣的交通要地,就算沒有工業,也是能發展起來的。

  美方的代表,在翻譯的幫助下,也了解了紅磡的布局,其中負責人大衛說道:「地址投資你們更熟悉,我方需要去現場周圍看一下,如果沒什麼問題,那就可以。」

  「好,明天我會安排人帶你們過去的。」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這種小事自然不需要他去陪同了,安排手下就可以了。

  接下來討論的都是一些細節問題,最核心的就是要替伯克希爾在大英國協打開市場,楊文東也當然答應下來,他也希望能夠成功。

  其實,一個香港的紡織工廠數量就很多,大英國協其他國家雖然經濟強,但紡織還不一定比的過香港。

  一切,就得看未來合資工廠產品的性價比了。

  當然,有了高質量的紡織原材料,那長興集團也可以嘗試做一些高端服裝或者其他了。

  ……

  當天中午,楊文東設宴邀請巴菲特。

  「沃倫,你來香港,不會只是為了跟隨伯克希爾的投資吧?這種小事你也能看得上?」楊文東喝著紅酒笑問道。

  ……

  PS: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