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胡員外來入宴席
原來馬玉嬌早受胡員外指使,有意要勾搭沈子金,其目的便是想藉機一窺子金的妻子。胡員外見子金與馬玉嬌眉眼傳情,心中暗喜,遂對玉嬌道:「敬一杯酒,取琵琶來,領領沈賢弟的教。他汴京是宮院裡傳授,讓他點撥點撥。」馬玉嬌聞聽,盈盈起身,滿滿斟了一大銀鼎杯酒,雙手捧至子金面前,柔聲道:「叔叔,請飲此杯。」言罷,取過琵琶,輕啟朱唇。
馬玉嬌歌聲婉轉,如黃鶯出谷,子金聽得如痴如醉,讚不絕口。待馬玉嬌唱畢,子金說道:「小弟既蒙兄長與嫂嫂不棄,願先與兄長結為金蘭之好。容小弟次日備辦薄酌,請二位兄嫂到小舟一敘,亦是天假良緣,使弟婦得以拜見。」胡員外費盡心思,所求正是這句話,聞言忙道:「老弟客居他鄉,廚下未必有人照料。不若由為兄攜一席酒過來,與老弟相聚,也可略盡地主之誼。」子金忙笑道:「兄長如此說,可是小覷小弟了。小弟雖在客邊,這些許小事自能安排妥當。已吩咐包席之人準備停當,只待兄嫂光臨,只是怕有褻瀆兄長之處。」言畢,又飲了幾杯酒。子金此時已有幾分醉意,興致愈濃,取過簫來,欲賣弄一番自己的本事,遂吹奏了一套《關山秋月》。其簫聲悠揚,仿若穿雲裂石,動人心弦。馬玉嬌在一旁聆聽,亦是讚不絕口。胡員外見時機已到,使了個眼色與馬玉嬌。馬玉嬌心領神會,微微欠身,將一個三事汗巾兒,巧妙地挽做同心結香囊,趁著眾人不注意,悄悄送與子金袖中。胡員外假意推辭了幾句,便任憑他二人猜拳飲酒,自己則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中暗自得意。
子金飲至三鼓,方起身告辭,回到自己船上。銀瓶尚未歇息,仍點燈相待。見子金歸來,銀瓶忙斟了茶遞與他,關切問道:「這胡員外為人如何?」子金滿臉得意,將與胡員外結拜之事一一道來,又誇讚道:「這胡員外甚是義氣,與我結為兄弟後,還讓他夫人出來相陪。他那夫人馬玉嬌亦是個妙人兒,生得花容月貌,且才情出眾。咱明日也備一席酒回請他們,少不得你也要出來,回個禮兒。」銀瓶生性靦腆,又從未出過遠門,聽子金如此說,心中有些擔憂,道:「人生面不熟,我怎好出去見人?」子金笑道:「他江南的風俗與咱北方大不相同。此地多有做生意的人家,皆是女子當家掌柜,女子拋頭露面,與男子一同稱量銀子,極為大方。不像咱北方女子,總是縮頭縮腦,反倒叫人笑話咱不老誠。」說罷,二人洗漱完畢,宿於船上。子金借著酒興,在船艙里與銀瓶嬉鬧。這船艙里床板平整,子金如頑童般在床上下翻滾,銀瓶在一旁嗔怪不已。二人嬉笑打趣,魚貫而寢,一夜無話。
只因得了馬玉嬌的汗巾,子金心中似有一團火在燃燒。此刻看著銀瓶,雖覺她依舊美麗動人,然而心中卻莫名地覺得少了些新鮮感。他借著銀瓶在側,腦海中卻不斷浮現馬玉嬌的音容笑貌,在對馬玉嬌的幻想中,才覺興致盎然。至天明,子金早早起身,喚來廚子,精心備辦了一桌齊整的席面,而後親自前往大船邀請胡員外夫婦。
日色平西,胡員外本意欲在夜間赴宴,只因他心中打著如意算盤,欲在燈燭之下好好戲弄銀瓶,故而傍晚時分才姍姍來遲。來之前,先讓一個丫頭送一紅帖,上寫「忝盟妹胡門馬氏襝衽拜」,並傳話說:「俺奶奶先過來拜了沈大娘,隨後便來赴席。」此皆為胡喜定下的拋磚引玉之計,欲先讓馬玉嬌與銀瓶接觸,探其虛實,再相機行事。
不多時,馬玉嬌從大船頭沿著跳板,裊裊娜娜地走向沈子金的小船。馬玉嬌本是積年揚州瘦馬,又在門戶里出身,久經風月,深諳人情世故。胡員外以四百兩銀子包她一年,她自是曲意奉承,不敢有絲毫懈怠。此刻她精心打扮,上穿著一件月白透地春羅,襯底是桃紅縐紗女襖,系一條素白秋羅湘裙,恰到好處地露出那絳瓣弓鞋,一步一搖,盡顯婀娜之態。她輕移蓮步,扶著跳板,做出一副嬌弱無力的模樣,輕輕走過。銀瓶見馬玉嬌前來,忙迎進前艙。此時銀瓶亦已換了松鬃高頭、一身淡色衣服,且在這揚州幾日,已漸漸學會了當地的打扮,更顯清新脫俗。馬玉嬌見銀瓶,心中暗驚,只覺此女真乃世上無雙,自己雖自負美貌,然而與銀瓶相比,竟似有幾分遜色。二人彼此謙讓,平拜行禮後,讓至後艙,櫻桃捧上茶來。馬玉嬌輕抿香茗,微笑問道:「姐姐貴庚幾何?」銀瓶如實答道:「妹今年十八歲了,七月十六日生。」又問道:「姐姐貴庚?」馬玉嬌道:「我今年二十一歲了,十二月初四日生,比姐姐年長了三歲,如何比得上姐姐青春年少,貌美如花。」言罷,又接著問道:「姐姐與沈相公為何事上江南來?你們年紀輕輕,卻似一對璧人。且沈相公多才多藝,吹彈絲竹,滿揚州恐也難尋對手。」銀瓶生性老實,從未經歷過這般場合,被馬玉嬌這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有些不知所措,東一句西一句地胡亂答道:「是隨著子金看親。」馬玉嬌追問:「是甚麼親?」銀瓶一時語塞,答不上來,只得含糊道:「就是從小兒定的親。」馬玉嬌又問道:「公婆幾時不在了?」銀瓶愈發慌亂,仍是答不出話來。沈子金在外艙聽得真切,生怕銀瓶言語失當,露出破綻,連忙進來作揖,替銀瓶解圍,岔開話題。
又過了片刻,胡員外換了一套新衣,將臉上肥皂洗得乾乾淨淨,容光煥發。他走進前艙,與子金彼此見禮,行酒安座。隨後,掛起那燒成羊角的大紅蠟燭,一時間,浪船上紅紗亮幌,一片通紅。子金擔心船在關口上,人多眼雜,不便肆意玩樂,便吩咐艄公將浪船駛離岸邊,停靠在西岸柳蔭之下。此時,東方月出,灑下一片清輝,子金這才請馬玉嬌入席。銀瓶隨後鋪氈,讓員外行禮。胡員外看著銀瓶,心中早已酥麻了半邊,哪裡肯受禮,只與銀瓶彼此平拜。眾人皆安座入席,馬玉嬌在胡員外肩下挨坐,銀瓶則與子金相挨。櫻桃斟酒,所用酒器乃是四個小金蓮蓬鍾兒,乃是李師師箱中之物。胡喜見了,心中暗自猜疑,料想這二人來歷定不簡單。他借著燭光,細細打量銀瓶,只覺此時的銀瓶較白日裡更添幾分嫵媚。
馬玉嬌歌聲婉轉,如黃鶯出谷,子金聽得如痴如醉,讚不絕口。待馬玉嬌唱畢,子金說道:「小弟既蒙兄長與嫂嫂不棄,願先與兄長結為金蘭之好。容小弟次日備辦薄酌,請二位兄嫂到小舟一敘,亦是天假良緣,使弟婦得以拜見。」胡員外費盡心思,所求正是這句話,聞言忙道:「老弟客居他鄉,廚下未必有人照料。不若由為兄攜一席酒過來,與老弟相聚,也可略盡地主之誼。」子金忙笑道:「兄長如此說,可是小覷小弟了。小弟雖在客邊,這些許小事自能安排妥當。已吩咐包席之人準備停當,只待兄嫂光臨,只是怕有褻瀆兄長之處。」言畢,又飲了幾杯酒。子金此時已有幾分醉意,興致愈濃,取過簫來,欲賣弄一番自己的本事,遂吹奏了一套《關山秋月》。其簫聲悠揚,仿若穿雲裂石,動人心弦。馬玉嬌在一旁聆聽,亦是讚不絕口。胡員外見時機已到,使了個眼色與馬玉嬌。馬玉嬌心領神會,微微欠身,將一個三事汗巾兒,巧妙地挽做同心結香囊,趁著眾人不注意,悄悄送與子金袖中。胡員外假意推辭了幾句,便任憑他二人猜拳飲酒,自己則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中暗自得意。
子金飲至三鼓,方起身告辭,回到自己船上。銀瓶尚未歇息,仍點燈相待。見子金歸來,銀瓶忙斟了茶遞與他,關切問道:「這胡員外為人如何?」子金滿臉得意,將與胡員外結拜之事一一道來,又誇讚道:「這胡員外甚是義氣,與我結為兄弟後,還讓他夫人出來相陪。他那夫人馬玉嬌亦是個妙人兒,生得花容月貌,且才情出眾。咱明日也備一席酒回請他們,少不得你也要出來,回個禮兒。」銀瓶生性靦腆,又從未出過遠門,聽子金如此說,心中有些擔憂,道:「人生面不熟,我怎好出去見人?」子金笑道:「他江南的風俗與咱北方大不相同。此地多有做生意的人家,皆是女子當家掌柜,女子拋頭露面,與男子一同稱量銀子,極為大方。不像咱北方女子,總是縮頭縮腦,反倒叫人笑話咱不老誠。」說罷,二人洗漱完畢,宿於船上。子金借著酒興,在船艙里與銀瓶嬉鬧。這船艙里床板平整,子金如頑童般在床上下翻滾,銀瓶在一旁嗔怪不已。二人嬉笑打趣,魚貫而寢,一夜無話。
只因得了馬玉嬌的汗巾,子金心中似有一團火在燃燒。此刻看著銀瓶,雖覺她依舊美麗動人,然而心中卻莫名地覺得少了些新鮮感。他借著銀瓶在側,腦海中卻不斷浮現馬玉嬌的音容笑貌,在對馬玉嬌的幻想中,才覺興致盎然。至天明,子金早早起身,喚來廚子,精心備辦了一桌齊整的席面,而後親自前往大船邀請胡員外夫婦。
日色平西,胡員外本意欲在夜間赴宴,只因他心中打著如意算盤,欲在燈燭之下好好戲弄銀瓶,故而傍晚時分才姍姍來遲。來之前,先讓一個丫頭送一紅帖,上寫「忝盟妹胡門馬氏襝衽拜」,並傳話說:「俺奶奶先過來拜了沈大娘,隨後便來赴席。」此皆為胡喜定下的拋磚引玉之計,欲先讓馬玉嬌與銀瓶接觸,探其虛實,再相機行事。
不多時,馬玉嬌從大船頭沿著跳板,裊裊娜娜地走向沈子金的小船。馬玉嬌本是積年揚州瘦馬,又在門戶里出身,久經風月,深諳人情世故。胡員外以四百兩銀子包她一年,她自是曲意奉承,不敢有絲毫懈怠。此刻她精心打扮,上穿著一件月白透地春羅,襯底是桃紅縐紗女襖,系一條素白秋羅湘裙,恰到好處地露出那絳瓣弓鞋,一步一搖,盡顯婀娜之態。她輕移蓮步,扶著跳板,做出一副嬌弱無力的模樣,輕輕走過。銀瓶見馬玉嬌前來,忙迎進前艙。此時銀瓶亦已換了松鬃高頭、一身淡色衣服,且在這揚州幾日,已漸漸學會了當地的打扮,更顯清新脫俗。馬玉嬌見銀瓶,心中暗驚,只覺此女真乃世上無雙,自己雖自負美貌,然而與銀瓶相比,竟似有幾分遜色。二人彼此謙讓,平拜行禮後,讓至後艙,櫻桃捧上茶來。馬玉嬌輕抿香茗,微笑問道:「姐姐貴庚幾何?」銀瓶如實答道:「妹今年十八歲了,七月十六日生。」又問道:「姐姐貴庚?」馬玉嬌道:「我今年二十一歲了,十二月初四日生,比姐姐年長了三歲,如何比得上姐姐青春年少,貌美如花。」言罷,又接著問道:「姐姐與沈相公為何事上江南來?你們年紀輕輕,卻似一對璧人。且沈相公多才多藝,吹彈絲竹,滿揚州恐也難尋對手。」銀瓶生性老實,從未經歷過這般場合,被馬玉嬌這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有些不知所措,東一句西一句地胡亂答道:「是隨著子金看親。」馬玉嬌追問:「是甚麼親?」銀瓶一時語塞,答不上來,只得含糊道:「就是從小兒定的親。」馬玉嬌又問道:「公婆幾時不在了?」銀瓶愈發慌亂,仍是答不出話來。沈子金在外艙聽得真切,生怕銀瓶言語失當,露出破綻,連忙進來作揖,替銀瓶解圍,岔開話題。
又過了片刻,胡員外換了一套新衣,將臉上肥皂洗得乾乾淨淨,容光煥發。他走進前艙,與子金彼此見禮,行酒安座。隨後,掛起那燒成羊角的大紅蠟燭,一時間,浪船上紅紗亮幌,一片通紅。子金擔心船在關口上,人多眼雜,不便肆意玩樂,便吩咐艄公將浪船駛離岸邊,停靠在西岸柳蔭之下。此時,東方月出,灑下一片清輝,子金這才請馬玉嬌入席。銀瓶隨後鋪氈,讓員外行禮。胡員外看著銀瓶,心中早已酥麻了半邊,哪裡肯受禮,只與銀瓶彼此平拜。眾人皆安座入席,馬玉嬌在胡員外肩下挨坐,銀瓶則與子金相挨。櫻桃斟酒,所用酒器乃是四個小金蓮蓬鍾兒,乃是李師師箱中之物。胡喜見了,心中暗自猜疑,料想這二人來歷定不簡單。他借著燭光,細細打量銀瓶,只覺此時的銀瓶較白日裡更添幾分嫵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