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軍工人間的交流大會
(半成品)
比安卡正沉浸在對破甲彈設計的講解中,她的手指在圖紙上快速划過,仿佛在演奏一首精密的樂章,無數的專業術語和數據從口中蹦出,劉鼎則全神貫注地聽著,不時點頭,在紙上時不時記下比安卡所說的思路。
講完破甲彈後,比安卡停下了筆,轉頭看向劉鼎,「劉秘書,我剛才不小心講的太投入了,光顧著破甲彈有多重要,我想讓你們早點掌握這種炮彈原理。如果改成有什麼沒聽懂的地方,我可以給你再講一遍。」
「沒關係,比安卡小姐這個講解速度,我想我還是能跟上的。」劉鼎微微一笑,拿出自己記的筆記,
「比安卡小姐設計的電激發引信太過複雜,我們控制區內不一定能找到壓電石英礦脈,如果依靠外界購買,作為原料難以保證穩定供應,能否改用電磁引信?」
「理論上可以,我用高靈敏的壓電引信,是為了確保炮彈在最佳炸高起爆,從而達到最佳的穿甲能力。換其他引信的話,性能會有所降低。劉秘書是有什麼打算嗎?」
「比安卡小姐把引信放在炮彈頭部,我想能不能放到後部。
它大致原理是這樣的:把一塊小磁鐵放在滑動軌道上,外面套上線圈,作為炮彈的慣性引信。
炮彈出膛後,快速旋轉的離心力使得固定小磁鐵的保險被解除。
一旦炮彈撞到目標,小磁鐵在慣性驅使下滑過軌道,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經過一系列電路擴大,最終引爆雷管,使炮彈爆炸。這樣的引信設計比安卡覺得可行嗎?」
「可以是可以,但是我沒有研製這種引信構型的經驗,研製過程中可能會有許多潛在的問題。我遲早會離開華國,這些問題需要劉秘書和其它技術人員一起努力了。」
比安卡看著劉鼎在紙上畫的設計圖,這種新構型用磁鐵和磁感線圈代替了壓電石英,作為電流的來源。如此完善的示意圖,很難想像只是劉鼎的靈光一閃,比安卡的眼中帶著一絲好奇:
「劉秘書,你剛才提到你在南方的一些地方工作過,具體是做什麼的?」
劉鼎微微一笑,似乎早有準備:「哦,在南方的時候,我也僥倖參與了一些軍工項目。比如槍械的維修與改進、地雷黑火藥配方的研究,一種使用電話線遙控引爆的新式地雷,還有一種小型迫擊炮的設計。這些都是為了應對戰場上的實際需求。」
比安卡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好傢夥!劉秘書真是真人不露相,原來你參加過那麼多軍工項目啊!失敬失敬,我還以為你只是個普通的秘書呢。」
比安卡一拍腦袋,突然想起既然劉鼎是「老家」的人,以「老家」以往缺槍少彈、一窮二白的情況下,能克服種種困難,搞出那麼多裝備的人,顯然不會是泛泛之輩。
劉鼎點點頭:「確實如此。比如我們曾嘗試改進手榴彈的設計,使其更易於攜帶和使用;還研發了一些用簡易原料製作的地雷,用於反圍剿作戰中。可即便這樣,我們終究還是沒能頂住敵人喪心病狂的進攻,被迫……」
「劉秘書,」比安卡有些好奇,「你在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的專業是什麼?」
「機電、發動機專業,」劉鼎謙虛一笑。
「嘶——」比安卡有些懷疑人生,「這兩個專業雖然也是理工類,但是和軍工比,似乎差距有些大啊。難道劉秘書是傳說中的天才?」
「沒有沒有,」劉鼎搖搖頭,「除了德國,我還去了另一個國家學習過一段時間,但是這段經歷涉及機密,我不能向比安卡小姐透露更多。」
「哦?」比安卡摩挲一番下巴,聯想劉鼎的真實身份,她突然猜到了什麼,「羅斯蘭?(Russland)」
劉鼎沒有直接回答是否,只是婉轉地提醒,「比安卡小姐,這個稱呼是不禮貌的。那個國家的德語的官方叫法應該是Sowjetunion。」
比安卡興奮地拍了拍手:「想不到啊,劉秘書不光是留洋人才,而且學貫蘇德。這樣的話,我們能聊的東西就更多了!」
劉鼎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真的嗎?我對比安卡小姐提到的技術非常感興趣。如果你願意的話,我願意繼續學習。」
「沒有沒有,」比安卡搖搖頭,「算不上學習,只不過是相互交流,互通有無罷了。劉先生在軍工方面經驗豐富,和您交流我也受益匪淺。比如破甲彈的引信設計——你提到用基於慣性的磁鐵滑塊,我覺得還是太過複雜。華國的電子工業基礎,就像成都小酒館裡的客人,基本為零。既然已經採用慣性原理了,不如改成鉛塊和撞針,刪掉相關電路,把電激發的雷管改成雷酸汞。這樣炮彈撞到目標,鉛塊帶動撞針撞上敏感的雷酸汞,也能引爆炮彈。美中不足就是雷酸汞不穩定,顛簸、磕碰、高溫、靜電都可能會意外觸發,長期存放可能吸收空氣中的水汽從而潮解,從而導致炮彈無法正常引爆。」
「這個問題好解決,」劉鼎說道,「雷酸汞算是相對易得的材料,根據地有使用的經驗。我們可以使用植物油浸潤雷酸汞,從而增加它的穩定性。
合成雷酸汞的三種主要原料,汞、乙醇、硝酸。汞可以通過假借中藥材硃砂和溫度計等民用產品帶進根據地。乙醇用糧食釀造。硝酸雖然比較麻煩,但是芒硝也可以是成中藥材,還可以把硝酸鹽偽裝成食鹽帶過封鎖線,通過發動民眾煮糞、刮牆腳等土法,也能收集一些硝酸鹽,最終製備出硝酸……」
「天吶,劉秘書你們太了不起了,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居然還能堅持軍工研發。」
劉鼎風輕雲淡地講著他與其他同志如何克服種種困難,憑藉簡陋到極致的條件,生產出合格的武器裝備支援革命,仿佛這其中的種種困難都只不過是些許風霜。
作為同行,比安卡自然知道這其中的困難。在捷克斯洛伐克,沃爾夫岡兵工廠有著整個國家的工業體系支撐。造槍炮的鋼材和合金,可以向國內外的鋼鐵和冶金企業購買,各種火藥炸藥化學藥品,也有完善的生產商,甚至槍托的木材和一些小零件小工具,也有專門的生產企業。只要有錢便能解決99%的問題。
沃爾夫岡兵工廠還有大量熟練工人,他們都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可以看懂圖紙,操作工具機、維護保養機械,想要生產什麼,只要有了圖紙,很快就能得到樣品。
這也是為什麼比安卡畫完圖紙後,短則幾天長則幾月,就能造出對應的槍械。基於國家完整工業和教育體系支撐的沃爾夫岡,能在短時間內設計出大量新武器,從而從瀕臨破產一舉翻身開始做大做強。
比起她,劉鼎要面對的困難就多得多。沒有合格的材料,沒有生產設備,沒有合格工人。鋼鐵靠土法煉鐵,零件靠鐵匠手打,化工原料靠走私獲取和土法生產,工人得從剛上完掃盲班的半文盲農民開始手把手培養……
「好了好了,比安卡小姐你別哭呀。你可是大人哦。」
Ostrava鋼鐵廠:提供高強度鋼和裝甲鋼板,用於製造坦克和火炮。
Kladno鋼鐵廠:生產用於槍械和彈藥的特種合金鋼。
Plzeň鋼鐵廠:專注於高精度合金鋼,用於製造高性能武器部件。
Liberec冶金廠:提供有色金屬和合金,用於製造輕型武器和精密部件。
Pardubice化工廠:生產硝化甘油、硝化棉等關鍵火藥成分。
Kralupy nad Vltavou化工廠:專注於梯恩梯(TNT)和其他炸藥的生產。
Brno化工廠:生產多種化學中間體,用於製造高性能炸藥。
比安卡正沉浸在對破甲彈設計的講解中,她的手指在圖紙上快速划過,仿佛在演奏一首精密的樂章,無數的專業術語和數據從口中蹦出,劉鼎則全神貫注地聽著,不時點頭,在紙上時不時記下比安卡所說的思路。
講完破甲彈後,比安卡停下了筆,轉頭看向劉鼎,「劉秘書,我剛才不小心講的太投入了,光顧著破甲彈有多重要,我想讓你們早點掌握這種炮彈原理。如果改成有什麼沒聽懂的地方,我可以給你再講一遍。」
「沒關係,比安卡小姐這個講解速度,我想我還是能跟上的。」劉鼎微微一笑,拿出自己記的筆記,
「比安卡小姐設計的電激發引信太過複雜,我們控制區內不一定能找到壓電石英礦脈,如果依靠外界購買,作為原料難以保證穩定供應,能否改用電磁引信?」
「理論上可以,我用高靈敏的壓電引信,是為了確保炮彈在最佳炸高起爆,從而達到最佳的穿甲能力。換其他引信的話,性能會有所降低。劉秘書是有什麼打算嗎?」
「比安卡小姐把引信放在炮彈頭部,我想能不能放到後部。
它大致原理是這樣的:把一塊小磁鐵放在滑動軌道上,外面套上線圈,作為炮彈的慣性引信。
炮彈出膛後,快速旋轉的離心力使得固定小磁鐵的保險被解除。
一旦炮彈撞到目標,小磁鐵在慣性驅使下滑過軌道,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經過一系列電路擴大,最終引爆雷管,使炮彈爆炸。這樣的引信設計比安卡覺得可行嗎?」
「可以是可以,但是我沒有研製這種引信構型的經驗,研製過程中可能會有許多潛在的問題。我遲早會離開華國,這些問題需要劉秘書和其它技術人員一起努力了。」
比安卡看著劉鼎在紙上畫的設計圖,這種新構型用磁鐵和磁感線圈代替了壓電石英,作為電流的來源。如此完善的示意圖,很難想像只是劉鼎的靈光一閃,比安卡的眼中帶著一絲好奇:
「劉秘書,你剛才提到你在南方的一些地方工作過,具體是做什麼的?」
劉鼎微微一笑,似乎早有準備:「哦,在南方的時候,我也僥倖參與了一些軍工項目。比如槍械的維修與改進、地雷黑火藥配方的研究,一種使用電話線遙控引爆的新式地雷,還有一種小型迫擊炮的設計。這些都是為了應對戰場上的實際需求。」
比安卡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好傢夥!劉秘書真是真人不露相,原來你參加過那麼多軍工項目啊!失敬失敬,我還以為你只是個普通的秘書呢。」
比安卡一拍腦袋,突然想起既然劉鼎是「老家」的人,以「老家」以往缺槍少彈、一窮二白的情況下,能克服種種困難,搞出那麼多裝備的人,顯然不會是泛泛之輩。
劉鼎點點頭:「確實如此。比如我們曾嘗試改進手榴彈的設計,使其更易於攜帶和使用;還研發了一些用簡易原料製作的地雷,用於反圍剿作戰中。可即便這樣,我們終究還是沒能頂住敵人喪心病狂的進攻,被迫……」
「劉秘書,」比安卡有些好奇,「你在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的專業是什麼?」
「機電、發動機專業,」劉鼎謙虛一笑。
「嘶——」比安卡有些懷疑人生,「這兩個專業雖然也是理工類,但是和軍工比,似乎差距有些大啊。難道劉秘書是傳說中的天才?」
「沒有沒有,」劉鼎搖搖頭,「除了德國,我還去了另一個國家學習過一段時間,但是這段經歷涉及機密,我不能向比安卡小姐透露更多。」
「哦?」比安卡摩挲一番下巴,聯想劉鼎的真實身份,她突然猜到了什麼,「羅斯蘭?(Russland)」
劉鼎沒有直接回答是否,只是婉轉地提醒,「比安卡小姐,這個稱呼是不禮貌的。那個國家的德語的官方叫法應該是Sowjetunion。」
比安卡興奮地拍了拍手:「想不到啊,劉秘書不光是留洋人才,而且學貫蘇德。這樣的話,我們能聊的東西就更多了!」
劉鼎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真的嗎?我對比安卡小姐提到的技術非常感興趣。如果你願意的話,我願意繼續學習。」
「沒有沒有,」比安卡搖搖頭,「算不上學習,只不過是相互交流,互通有無罷了。劉先生在軍工方面經驗豐富,和您交流我也受益匪淺。比如破甲彈的引信設計——你提到用基於慣性的磁鐵滑塊,我覺得還是太過複雜。華國的電子工業基礎,就像成都小酒館裡的客人,基本為零。既然已經採用慣性原理了,不如改成鉛塊和撞針,刪掉相關電路,把電激發的雷管改成雷酸汞。這樣炮彈撞到目標,鉛塊帶動撞針撞上敏感的雷酸汞,也能引爆炮彈。美中不足就是雷酸汞不穩定,顛簸、磕碰、高溫、靜電都可能會意外觸發,長期存放可能吸收空氣中的水汽從而潮解,從而導致炮彈無法正常引爆。」
「這個問題好解決,」劉鼎說道,「雷酸汞算是相對易得的材料,根據地有使用的經驗。我們可以使用植物油浸潤雷酸汞,從而增加它的穩定性。
合成雷酸汞的三種主要原料,汞、乙醇、硝酸。汞可以通過假借中藥材硃砂和溫度計等民用產品帶進根據地。乙醇用糧食釀造。硝酸雖然比較麻煩,但是芒硝也可以是成中藥材,還可以把硝酸鹽偽裝成食鹽帶過封鎖線,通過發動民眾煮糞、刮牆腳等土法,也能收集一些硝酸鹽,最終製備出硝酸……」
「天吶,劉秘書你們太了不起了,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居然還能堅持軍工研發。」
劉鼎風輕雲淡地講著他與其他同志如何克服種種困難,憑藉簡陋到極致的條件,生產出合格的武器裝備支援革命,仿佛這其中的種種困難都只不過是些許風霜。
作為同行,比安卡自然知道這其中的困難。在捷克斯洛伐克,沃爾夫岡兵工廠有著整個國家的工業體系支撐。造槍炮的鋼材和合金,可以向國內外的鋼鐵和冶金企業購買,各種火藥炸藥化學藥品,也有完善的生產商,甚至槍托的木材和一些小零件小工具,也有專門的生產企業。只要有錢便能解決99%的問題。
沃爾夫岡兵工廠還有大量熟練工人,他們都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可以看懂圖紙,操作工具機、維護保養機械,想要生產什麼,只要有了圖紙,很快就能得到樣品。
這也是為什麼比安卡畫完圖紙後,短則幾天長則幾月,就能造出對應的槍械。基於國家完整工業和教育體系支撐的沃爾夫岡,能在短時間內設計出大量新武器,從而從瀕臨破產一舉翻身開始做大做強。
比起她,劉鼎要面對的困難就多得多。沒有合格的材料,沒有生產設備,沒有合格工人。鋼鐵靠土法煉鐵,零件靠鐵匠手打,化工原料靠走私獲取和土法生產,工人得從剛上完掃盲班的半文盲農民開始手把手培養……
「好了好了,比安卡小姐你別哭呀。你可是大人哦。」
Ostrava鋼鐵廠:提供高強度鋼和裝甲鋼板,用於製造坦克和火炮。
Kladno鋼鐵廠:生產用於槍械和彈藥的特種合金鋼。
Plzeň鋼鐵廠:專注於高精度合金鋼,用於製造高性能武器部件。
Liberec冶金廠:提供有色金屬和合金,用於製造輕型武器和精密部件。
Pardubice化工廠:生產硝化甘油、硝化棉等關鍵火藥成分。
Kralupy nad Vltavou化工廠:專注於梯恩梯(TNT)和其他炸藥的生產。
Brno化工廠:生產多種化學中間體,用於製造高性能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