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明朝遺言,絕命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實亡於萬曆啊。」

  一些人聯想到了前面的清朝皇帝的視頻,明白了什麼叫「不是明朝的萬曆」,對大明的結局已經有所預見了。

  張居正覺得他很傻,天家無情,妄他自詡聰明人,原來只是自己一廂情願。

  商鞅變法強秦,變法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因之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在他得罪過的太子繼位後,他失去變法的強有力支持者,最終被車裂而亡。但變法得以繼續實行下去。

  王安石變法改革,富國強兵,但由於用人不力及執行出現偏差,變法也帶來諸多負面效果,造成「民苦於役」,加之朝廷「新舊黨爭」,使得王安石變法受到不少朝臣的非議。最終王安石辭去宰相,隱居江寧,法令亦陸續被廢止。

  變法有風險,對於自身的改革觸動大地主階級和豪門貴族的根本利益,張居正深以為然。

  而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清官,但張居正相信了自己的學生,真到了那一天,那麼即使推翻改革,但總會「看顧子孫」的。

  有人說,于謙死後,明代就沒有肱骨忠臣了;而張居正死後,明代就沒有救世良臣了:世間已無張太師,天下難有于少保。

  【明代的遺言,絕命詩】

  【少保兵部尚書胡宗憲:「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

  【中極殿大學士嚴嵩:「平生報國惟忠赤,身死從人說是非。」】

  【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顧涓流徒煩於注海,而寸石何望於補天。」】

  【張居正長子張敬修:「嗚呼,天道無知,似失好生之德,人心難測,罔恤盡瘁之忠。嘆解網之無人,嗟縲紲之非罪,雖陳百喙,究莫釋夫譏讒,惟誓一死,以申鳴其冤郁。竊先公以甘盤舊眷,簡在密勿,其十年輔理之功,唯期奠天下於磐石,既不求譽,亦不恤毀,致有今日之禍;而敬修以長嗣,罹茲閔凶,何敢愛身命而寂無一言也。

  ……

  嗚呼,炯矣黃爐之火,黯如黑水之津,朝露溘然,生平已矣,寧不悲哉!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張鳳盤,今張家事已完結矣,願他輔佐聖明天子於億萬年也!」】

  【江陵伯兵部侍郎張同敞(張居正曾孫):「白刃臨頭唯一笑,青天在上任人狂。」】

  【張允修(張居正第五子):「八十空嗟發已皤,豈知衰骨碎干戈。純忠事業承先遠,捧日肝腸啟後多。今夕敢言能報國,他年漫惜未掄科。願將心化錚錚鐵,萬死叢中氣不磨!」】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楊漣:「雷霆和雨露都是皇上天恩,我仁義一生,現死於詔獄,難言死不得其所。有何憾於天?有何怨恨於人?

  只因我身為副憲臣,受先帝顧命。孔子說:「受託孤和臨終之命,臨大是大非怎可失去氣節!」持此信念,終可以無愧於先帝在天之靈,對得起二祖、十宗與皇天后土及天下百姓世世代代了!大笑,大笑,還大笑!奸佞砍去頭顱,於我何懼?」】

  【翰林院檢討兼兵科給事中楊廷樞:「…一家視死如歸,轟轟烈烈;舉室成仁無愧,炳炳烺烺。生平所學,至此方為快然;千古為心,到底終須不歿。

  但因報國無能,懷忠未展;終是人臣未竟之志,尚辜累朝所受之恩!魂炯炯而升天,當為厲鬼;氣英英而墜地,期待來生!」】

  【夏完淳:「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王陽明:「我心光明,亦復何言?」】

  【唐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張居正鬆了一口氣,他的家族還有傳承,雖然在萬曆一朝抄家流放,可想來後面帝王也有平反,所以曾孫才能做官。

  可不少嘉靖,隆慶,萬曆年間的大臣已經開始推算,因為張居正第五子死於叛亂,明朝,亡了。

  已經二百多年的大明朝即將滅亡,他們的子孫也有可能和張居正的子孫一樣,再次經歷改朝換代。

  有些比張居正年輕的多的,甚至就是下一輩的人已經在想著,自己要不要保養一下,多活兩年,說不準還能親眼看著明朝滅亡?

  但想到史書上的王朝末年,民不聊生,又覺得不如早些死了算了。

  竟然只剩下數十年了嗎?張居正也回過神來,自己死後不過一甲子,明朝就滅亡了?!

  此時的張居正已經完成了他在萬曆六年清丈全國土地,清查溢額脫漏的任務。

  三年時間,國家掌握的田畝數達七百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比弘治時徵稅田額增三百萬頃。

  但他已經看不到前路了。萬曆九年的他感到了天不假年,他無法預料那個會給自己抄家的皇帝再看過天幕之後,還會不會保留這些制度,即使這些制度還不完善。

  他的敵人太多了,而他的時間不多了。

  明朝前中期的皇帝也不太淡定,看了不少視頻,這幾個皇帝有皇帝的風格,大臣有大臣的本分,不說什麼眾正盈朝,但也都是能臣幹吏,怎麼就把大明朝整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