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測繪隊的民工
青春之戀(長篇小說)張寶同 2024.2.12
這天早上,剛吃完早飯,陳杰背著大鈀子要跟春盛他們到茶山後山茶園裡挖地。
剛一出門,就讓黃爹給攔住了。
黃爹說,「你莫要出工了,水書記要讓你現在就去大隊部。」
陳杰怔了一下,就問,「有么子事?」
黃爹說,「水書記沒得說,只是讓我通知你去大隊部。」
陳杰因為這兩天晚上沒得去羅秀清那裡,也不曉得水書記叫他有么子事。
他回到了屋裡,把那個大鈀子放下,把衣服和鞋一換,因為羅秀清在廣播室,他不想讓她看著他穿著太不像樣。
再說,去了大隊部,就不用出工了,不用再穿那身幹活時的舊衣服。
他換上了那身黃軍裝和藍褲子,穿上那雙黃色的軍鞋,就去了大隊部。
他走到了廣播室門前,見羅秀清正坐在床邊朝著他笑了笑。
他覺得這笑里有些意味深長,預示到水書記叫他一定是有好事。
他進到了水書記的屋裡。
這是他第二次來這裡。
第一次是那天下午他冒雨從茶場下隊,他把那事看成他生命中的一次改變。
他不知道這次來這裡會發生什麼事。
他來到了水書記的屋裡,就見水書記正在跟一位三十七八歲的中年男人一邊吸著煙,一邊說著話。
陳杰進到屋裡,朝著水書記恭敬地說,「水書記,你找我有事?」
水書記指著那位中年人說,「大隊要派你們兩人去敬老院那邊幫著武漢測繪局搞測量,時間大概要兩個月。現在你就跟許家林一起去那邊。」
陳杰說,「謝謝水書記。」
水書記說,「莫要感謝我,要感謝秀妹子。」
那位叫許家林的中年人對陳杰說,「我們現在就過去。」
陳杰就問,「不帶其他東西?」
許家林說,「不用帶。」
陳杰跟著許家林出了水書記的屋裡。
走到了廣播室門前,他朝著屋裡看了一下,見羅秀清正坐在床邊朝著他目送著,就知道她是為了避嫌,不好出來送他,就朝著她微微地笑了笑,跟著許家林朝著大門那邊走去。
他們走的是茶山後山的小路,在密林里穿過,就上到了一條小路上。
小路旁綠野一片,空寂無人,陽光燦燦地照在小路上,空氣中有些灼熱的感覺。
陳杰只曉得要去敬老院那邊幫武漢測繪隊搞測量,其他的事卻是一無所知。
他想詢問一下情況,可是,這個許家林卻跟腳下生風一般,一邊吸著煙,一邊悶著頭大步流星般往前走著,好像根本就不想跟他搭話。
所以,陳杰只好跟在他的後面。
在荒野的小路上一連走了半小時,比他和羅秀清那次下雨天看映山紅走得還要遠。
這有些出乎他的所料,因為他覺得茶山大隊的地界不會有多麼大,可是,沒想到茶山的範圍要比他想像的大得多。
因為他知道茶山大隊到十六隊也就到頭了,從大隊部到十六隊最多也不過二十分鐘就走到了。
可是,他們都走了半小時還沒見到有人住的地方。
開始,他聽許家林說不用帶什麼東西,以為晚上要回自己屋裡睡覺,可是,走了這麼久還沒見到住處,就想這麼遠的路,晚上是不可能再回屋睡覺了。
於是,他就緊追了幾步,對許家林說,「這遠的路,晚上在哪裡睡覺?」
許家林說,「晚上就在敬老院裡睡覺。」
陳杰就說,「可我什麼東西都沒得帶。」
許家林說,「我們先過去看一下再說。」
陳杰就想下午還有半天時間,有什麼事可以下午再做。也許是他們先過去看一下,就回去了,到了明天早上再正式過去。
又走了一段路,出了山口,就上到了戰備公路上。
就見公路邊上有一個四四方方的院子,即沒有大隊部那麼大,也不是白灰粉刷的。
院子四周都是農田,遠一些的地方是茶園。
這些茶園都是新開墾的,紅土層一片片的,土質並不肥沃。
敬老院周圍多遠的地方都看不見有村落。
在敬老院旁邊的水田裡,有二三十名五六十歲的老人正在田裡勞動,女人較多,男人很少。
過去陳杰對敬老院的印象是那些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都在這裡清閒養老,可是,看到這些老人並非清閒養老,而是在田裡勞動,就覺得這些老人好可憐。
因為在農村里,別說年齡這麼大的老人,就是年輕堂客們都沒得人下田。
這讓他更是覺得農村人可憐,特別是那些無兒無女的老人們,沒了兒女的照顧和養老,日子更是孤單可憐。
他們穿過公路,來到了敬老院裡。
一進到敬老院裡就見到幾名先期到達的測繪隊的人員。
他們被安排在一棟朝北的房屋裡。
他們閒著沒事,有的坐在門前下栱,有的在看書,有的在聊天。
許家林是本地人,對這裡比較熟悉,把陳杰帶到了敬老院院長那裡。
院長是位五十來歲的男人。
他把許家林和陳杰帶到了一個屋子裡。
屋子裡有一個大床,有蚊帳,也有被子,還有電燈。
院長對他們兩人說,「你們晚上就睡在這裡。」
院長把陳杰和許家林帶到了一位測繪隊的負責人那裡。
那人是一位四十來歲高大魁實的中年人,大家都叫劉隊長。
劉隊長朝著他們看了看,就說,「你們從今天就開始上班了,下午,你們跟著大家一起到桃林車站接車,所有的人員和設備都要過來。明天一早就開工測繪。」
許家林說,「曉得了。」
陳杰本想下午要回到屋裡把洗漱用具帶過來,可是,聽劉隊長讓他們現在就開始上班,就只好再想別的辦法。
離吃飯的時間還早,陳杰見許家林坐在敬老院門前吸著煙,就來到了公路邊閒轉。
站在公路邊上朝南看去,是茶山最高的一些山峰。
山峰有幾十座,至少都在三四百米高。
而公路北面卻是一片平坦的荒野,呈現著一片紅土的地貌。
這裡應該是茶山大隊最邊遠的地方。
順著公路朝西走就到了茶山十六隊的後面,在這裡朝南一拐,就去了紅花公社。
相反,公路的東邊是朝向桃林。
桃林是汨羅的一個鎮子,設有火車站,屬於四等小站。
這時,有人吹起了哨子,喊著,「吃飯了。」
陳杰快步地回到了敬老院裡,就見那些武漢人都進到了一個大飯廳里。
飯廳里擺著兩張大桌子,桌上擺滿了菜。
有各種蔬菜,也有肉菜。
他以為他會跟這些職工們在一起吃飯,心裡還是蠻高興。
可是,他來到飯廳門前,看著那些武漢人都端著碗在吃飯,並沒有人要請他入席。
所以,他在飯廳門前猶豫了一下,便從飯廳里出來了,站在一邊等著。
這時,他看到許家林正坐在外面吸菸,也就知道他們不是跟測繪隊員們在一起吃飯。
過了半個來小時,敬老院裡的餐廳開飯了。
院長朝著他們兩人招呼了一聲,「吃飯了。」
他們才進到了餐廳里。
這裡擺著四五張大四方餐桌,老人們圍著餐桌開始吃飯。
餐桌上自然沒有人家武漢人的餐桌上那麼豐盛,也沒有肉菜,但每個餐桌上也有五六樣菜。
陳杰其實並不在乎餐桌上的菜有多少,但他覺得跟這些老人在一起吃飯,就讓他的身份和地位差去了很多。
可是,他知道他是來這裡幫忙的民工,而不是人家單位的正式員工。
吃過飯,沒多久,就見一輛解放牌卡車開了過來,停在了敬老院旁邊的公路邊上。
這種解放牌的卡車在整個汨羅縣都見不到,聽說要一萬元錢一輛,而且是光有錢還買不到,要由國家調撥。
所以,如果哪個單位里有一輛解放牌卡車,那真是很了不得了。
卡車停在了公路邊上,劉隊長招呼著大家上車去桃林車站接人和設備。
陳杰和許家林跟著那些武漢人上到了卡車上,卡車順著戰備公路朝著桃林車站駛去。
火車站很小,候車室只有一個單位的大會議室那麼大,中間擺放著幾排長椅子。
大家就坐在長椅上等車。
不一會,火車到站了,下來了十多名測繪人員,還有那些測繪用的設備儀器。
陳杰見有這麼多人來接車,以為設備儀器有很多。
可是,真正的設備卻是一台名叫經緯儀的儀器。
這個儀器裝在一個不大的小木箱裡,而且這小木箱是由專人保管和攜帶,別人不能隨便接觸。
因為這台儀器太貴重了,是花了三萬多元錢從外國進口,價錢超過了三輛解放牌卡車。
所以,陳杰他們來車站沒有任何的用處,只是來回地過了下車癮。
把人和物品接回來了,汽車就開走了。
測繪隊的人一下子增加到了二十多人,使得敬老院裡熱鬧起來。
這時才只有三點鐘,陳杰覺得離吃飯還有很長的時間,想回到大隊部轉上一圈,跟羅秀清閒聊一會,再把洗漱用具帶過來。
可是,沒有人管他們,而他們兩人也不敢隨便地離開,生怕人家要有什麼事找他們。
陳杰甚至都不想在這吃晚飯,因為他屋裡還有些剩飯。
但他知道這些剩飯不吃也不會浪費掉。
昆媽會把他鍋里的剩飯拿去餵豬,然後把他的鍋給洗乾淨。
陳杰不敢往別的地方去,就在公路邊那片地方轉來轉去。
陳杰轉了好大一會回來了,可是,這敬老院就那大的一片空間,差不多都被那些武漢人占據著。
而他又跟他們一點都不熟悉,所以,他待在這裡感到好孤單好沒趣,就站在武漢人旁邊看他們下棋。
有個叫曾工的矮個子男人,約有五十歲,他跟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在下棋。那中年人被他三下兩下給下輸了。
中年人就讓位給旁邊觀戰的一位叫劉師的四十來歲的男人。
劉師跟曾工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兩人戰了幾盤,各有勝負,但曾工還是占據上風。
他們兩人在一盤棋中,相持不下,曾工還占據著先手優勢。
陳杰就給劉師說了一步明著棄馬暗中抽車的走法。
劉師開始沒領會,但思考了一會,便棄馬抽車,最後得勝。
劉師讓陳杰跟曾工對弈。
陳杰在旁邊看了幾盤,知道曾工喜歡走仙人指路,就以出炮對準對方的拱兵。
曾工架中炮,陳杰環象。曾工炮打中卒,陳杰上士。曾工出馬,陳杰挺卒,如果曾工敢進兵吃卒,陳杰就可以用炮打馬。
至此,陳杰已占據主動和優勢。
接下,便是短兵相接,你沖我殺,使得陳杰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下到殘局,陳杰以一車一炮對一馬一炮占據明顯優勢。
曾工見下不過陳杰,就推子認輸。
曾工不下了,別人也都覺得不是陳杰的對手,於是,大家就散攤了。
這讓陳杰感到有些失望,覺得不該把曾工殺敗,搞得沒人敢跟他下棋了。
可是,下棋就是要分個勝負,沒有勝負就沒有意思。
等吃完飯,太陽已經落山了,天色也有些暗了下來。
測繪隊的人都在公路兩邊說著聊著散著步。
陳杰見許家林不聲不響地朝著回家的路上走去。
陳杰就想他家可能離這裡不遠,否則,他也不好回家。
過了一會,天色有點黑了,測繪隊的人都回去了。
陳杰就一個人在公路上來回地走著,繼續地看著風景。
到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舉目眺望,除了這敬老院,四周多遠處都看不到一絲光亮,聽不到一點動靜。
陳杰才回到了敬老院裡。
這時,測繪隊的餐廳里燈火通明,大家都在下著象棋,打著撲克,還有人在聽著收音機。
而敬老院的老人們卻是一個個地坐在門前的小凳上,彼此之間連話都不說。
陳杰就想他們年齡大了,又勞累了一整天,已經筋疲力盡了,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陳杰既不想跟老人說話,也不想去測繪隊的屋裡,人家好像並不歡迎他。
他就進到自己的屋裡,把燈拉著,把蚊帳放下,早早就睡下了。
這天早上,剛吃完早飯,陳杰背著大鈀子要跟春盛他們到茶山後山茶園裡挖地。
剛一出門,就讓黃爹給攔住了。
黃爹說,「你莫要出工了,水書記要讓你現在就去大隊部。」
陳杰怔了一下,就問,「有么子事?」
黃爹說,「水書記沒得說,只是讓我通知你去大隊部。」
陳杰因為這兩天晚上沒得去羅秀清那裡,也不曉得水書記叫他有么子事。
他回到了屋裡,把那個大鈀子放下,把衣服和鞋一換,因為羅秀清在廣播室,他不想讓她看著他穿著太不像樣。
再說,去了大隊部,就不用出工了,不用再穿那身幹活時的舊衣服。
他換上了那身黃軍裝和藍褲子,穿上那雙黃色的軍鞋,就去了大隊部。
他走到了廣播室門前,見羅秀清正坐在床邊朝著他笑了笑。
他覺得這笑里有些意味深長,預示到水書記叫他一定是有好事。
他進到了水書記的屋裡。
這是他第二次來這裡。
第一次是那天下午他冒雨從茶場下隊,他把那事看成他生命中的一次改變。
他不知道這次來這裡會發生什麼事。
他來到了水書記的屋裡,就見水書記正在跟一位三十七八歲的中年男人一邊吸著煙,一邊說著話。
陳杰進到屋裡,朝著水書記恭敬地說,「水書記,你找我有事?」
水書記指著那位中年人說,「大隊要派你們兩人去敬老院那邊幫著武漢測繪局搞測量,時間大概要兩個月。現在你就跟許家林一起去那邊。」
陳杰說,「謝謝水書記。」
水書記說,「莫要感謝我,要感謝秀妹子。」
那位叫許家林的中年人對陳杰說,「我們現在就過去。」
陳杰就問,「不帶其他東西?」
許家林說,「不用帶。」
陳杰跟著許家林出了水書記的屋裡。
走到了廣播室門前,他朝著屋裡看了一下,見羅秀清正坐在床邊朝著他目送著,就知道她是為了避嫌,不好出來送他,就朝著她微微地笑了笑,跟著許家林朝著大門那邊走去。
他們走的是茶山後山的小路,在密林里穿過,就上到了一條小路上。
小路旁綠野一片,空寂無人,陽光燦燦地照在小路上,空氣中有些灼熱的感覺。
陳杰只曉得要去敬老院那邊幫武漢測繪隊搞測量,其他的事卻是一無所知。
他想詢問一下情況,可是,這個許家林卻跟腳下生風一般,一邊吸著煙,一邊悶著頭大步流星般往前走著,好像根本就不想跟他搭話。
所以,陳杰只好跟在他的後面。
在荒野的小路上一連走了半小時,比他和羅秀清那次下雨天看映山紅走得還要遠。
這有些出乎他的所料,因為他覺得茶山大隊的地界不會有多麼大,可是,沒想到茶山的範圍要比他想像的大得多。
因為他知道茶山大隊到十六隊也就到頭了,從大隊部到十六隊最多也不過二十分鐘就走到了。
可是,他們都走了半小時還沒見到有人住的地方。
開始,他聽許家林說不用帶什麼東西,以為晚上要回自己屋裡睡覺,可是,走了這麼久還沒見到住處,就想這麼遠的路,晚上是不可能再回屋睡覺了。
於是,他就緊追了幾步,對許家林說,「這遠的路,晚上在哪裡睡覺?」
許家林說,「晚上就在敬老院裡睡覺。」
陳杰就說,「可我什麼東西都沒得帶。」
許家林說,「我們先過去看一下再說。」
陳杰就想下午還有半天時間,有什麼事可以下午再做。也許是他們先過去看一下,就回去了,到了明天早上再正式過去。
又走了一段路,出了山口,就上到了戰備公路上。
就見公路邊上有一個四四方方的院子,即沒有大隊部那麼大,也不是白灰粉刷的。
院子四周都是農田,遠一些的地方是茶園。
這些茶園都是新開墾的,紅土層一片片的,土質並不肥沃。
敬老院周圍多遠的地方都看不見有村落。
在敬老院旁邊的水田裡,有二三十名五六十歲的老人正在田裡勞動,女人較多,男人很少。
過去陳杰對敬老院的印象是那些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都在這裡清閒養老,可是,看到這些老人並非清閒養老,而是在田裡勞動,就覺得這些老人好可憐。
因為在農村里,別說年齡這麼大的老人,就是年輕堂客們都沒得人下田。
這讓他更是覺得農村人可憐,特別是那些無兒無女的老人們,沒了兒女的照顧和養老,日子更是孤單可憐。
他們穿過公路,來到了敬老院裡。
一進到敬老院裡就見到幾名先期到達的測繪隊的人員。
他們被安排在一棟朝北的房屋裡。
他們閒著沒事,有的坐在門前下栱,有的在看書,有的在聊天。
許家林是本地人,對這裡比較熟悉,把陳杰帶到了敬老院院長那裡。
院長是位五十來歲的男人。
他把許家林和陳杰帶到了一個屋子裡。
屋子裡有一個大床,有蚊帳,也有被子,還有電燈。
院長對他們兩人說,「你們晚上就睡在這裡。」
院長把陳杰和許家林帶到了一位測繪隊的負責人那裡。
那人是一位四十來歲高大魁實的中年人,大家都叫劉隊長。
劉隊長朝著他們看了看,就說,「你們從今天就開始上班了,下午,你們跟著大家一起到桃林車站接車,所有的人員和設備都要過來。明天一早就開工測繪。」
許家林說,「曉得了。」
陳杰本想下午要回到屋裡把洗漱用具帶過來,可是,聽劉隊長讓他們現在就開始上班,就只好再想別的辦法。
離吃飯的時間還早,陳杰見許家林坐在敬老院門前吸著煙,就來到了公路邊閒轉。
站在公路邊上朝南看去,是茶山最高的一些山峰。
山峰有幾十座,至少都在三四百米高。
而公路北面卻是一片平坦的荒野,呈現著一片紅土的地貌。
這裡應該是茶山大隊最邊遠的地方。
順著公路朝西走就到了茶山十六隊的後面,在這裡朝南一拐,就去了紅花公社。
相反,公路的東邊是朝向桃林。
桃林是汨羅的一個鎮子,設有火車站,屬於四等小站。
這時,有人吹起了哨子,喊著,「吃飯了。」
陳杰快步地回到了敬老院裡,就見那些武漢人都進到了一個大飯廳里。
飯廳里擺著兩張大桌子,桌上擺滿了菜。
有各種蔬菜,也有肉菜。
他以為他會跟這些職工們在一起吃飯,心裡還是蠻高興。
可是,他來到飯廳門前,看著那些武漢人都端著碗在吃飯,並沒有人要請他入席。
所以,他在飯廳門前猶豫了一下,便從飯廳里出來了,站在一邊等著。
這時,他看到許家林正坐在外面吸菸,也就知道他們不是跟測繪隊員們在一起吃飯。
過了半個來小時,敬老院裡的餐廳開飯了。
院長朝著他們兩人招呼了一聲,「吃飯了。」
他們才進到了餐廳里。
這裡擺著四五張大四方餐桌,老人們圍著餐桌開始吃飯。
餐桌上自然沒有人家武漢人的餐桌上那麼豐盛,也沒有肉菜,但每個餐桌上也有五六樣菜。
陳杰其實並不在乎餐桌上的菜有多少,但他覺得跟這些老人在一起吃飯,就讓他的身份和地位差去了很多。
可是,他知道他是來這裡幫忙的民工,而不是人家單位的正式員工。
吃過飯,沒多久,就見一輛解放牌卡車開了過來,停在了敬老院旁邊的公路邊上。
這種解放牌的卡車在整個汨羅縣都見不到,聽說要一萬元錢一輛,而且是光有錢還買不到,要由國家調撥。
所以,如果哪個單位里有一輛解放牌卡車,那真是很了不得了。
卡車停在了公路邊上,劉隊長招呼著大家上車去桃林車站接人和設備。
陳杰和許家林跟著那些武漢人上到了卡車上,卡車順著戰備公路朝著桃林車站駛去。
火車站很小,候車室只有一個單位的大會議室那麼大,中間擺放著幾排長椅子。
大家就坐在長椅上等車。
不一會,火車到站了,下來了十多名測繪人員,還有那些測繪用的設備儀器。
陳杰見有這麼多人來接車,以為設備儀器有很多。
可是,真正的設備卻是一台名叫經緯儀的儀器。
這個儀器裝在一個不大的小木箱裡,而且這小木箱是由專人保管和攜帶,別人不能隨便接觸。
因為這台儀器太貴重了,是花了三萬多元錢從外國進口,價錢超過了三輛解放牌卡車。
所以,陳杰他們來車站沒有任何的用處,只是來回地過了下車癮。
把人和物品接回來了,汽車就開走了。
測繪隊的人一下子增加到了二十多人,使得敬老院裡熱鬧起來。
這時才只有三點鐘,陳杰覺得離吃飯還有很長的時間,想回到大隊部轉上一圈,跟羅秀清閒聊一會,再把洗漱用具帶過來。
可是,沒有人管他們,而他們兩人也不敢隨便地離開,生怕人家要有什麼事找他們。
陳杰甚至都不想在這吃晚飯,因為他屋裡還有些剩飯。
但他知道這些剩飯不吃也不會浪費掉。
昆媽會把他鍋里的剩飯拿去餵豬,然後把他的鍋給洗乾淨。
陳杰不敢往別的地方去,就在公路邊那片地方轉來轉去。
陳杰轉了好大一會回來了,可是,這敬老院就那大的一片空間,差不多都被那些武漢人占據著。
而他又跟他們一點都不熟悉,所以,他待在這裡感到好孤單好沒趣,就站在武漢人旁邊看他們下棋。
有個叫曾工的矮個子男人,約有五十歲,他跟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在下棋。那中年人被他三下兩下給下輸了。
中年人就讓位給旁邊觀戰的一位叫劉師的四十來歲的男人。
劉師跟曾工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兩人戰了幾盤,各有勝負,但曾工還是占據上風。
他們兩人在一盤棋中,相持不下,曾工還占據著先手優勢。
陳杰就給劉師說了一步明著棄馬暗中抽車的走法。
劉師開始沒領會,但思考了一會,便棄馬抽車,最後得勝。
劉師讓陳杰跟曾工對弈。
陳杰在旁邊看了幾盤,知道曾工喜歡走仙人指路,就以出炮對準對方的拱兵。
曾工架中炮,陳杰環象。曾工炮打中卒,陳杰上士。曾工出馬,陳杰挺卒,如果曾工敢進兵吃卒,陳杰就可以用炮打馬。
至此,陳杰已占據主動和優勢。
接下,便是短兵相接,你沖我殺,使得陳杰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下到殘局,陳杰以一車一炮對一馬一炮占據明顯優勢。
曾工見下不過陳杰,就推子認輸。
曾工不下了,別人也都覺得不是陳杰的對手,於是,大家就散攤了。
這讓陳杰感到有些失望,覺得不該把曾工殺敗,搞得沒人敢跟他下棋了。
可是,下棋就是要分個勝負,沒有勝負就沒有意思。
等吃完飯,太陽已經落山了,天色也有些暗了下來。
測繪隊的人都在公路兩邊說著聊著散著步。
陳杰見許家林不聲不響地朝著回家的路上走去。
陳杰就想他家可能離這裡不遠,否則,他也不好回家。
過了一會,天色有點黑了,測繪隊的人都回去了。
陳杰就一個人在公路上來回地走著,繼續地看著風景。
到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舉目眺望,除了這敬老院,四周多遠處都看不到一絲光亮,聽不到一點動靜。
陳杰才回到了敬老院裡。
這時,測繪隊的餐廳里燈火通明,大家都在下著象棋,打著撲克,還有人在聽著收音機。
而敬老院的老人們卻是一個個地坐在門前的小凳上,彼此之間連話都不說。
陳杰就想他們年齡大了,又勞累了一整天,已經筋疲力盡了,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陳杰既不想跟老人說話,也不想去測繪隊的屋裡,人家好像並不歡迎他。
他就進到自己的屋裡,把燈拉著,把蚊帳放下,早早就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