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藥無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醫館內,一幅奇怪的畫面映入眼帘。少年安安靜靜躺在椅子上看書,圍坐在暖爐旁,一旁的阿無也躺在椅子上,身上蓋著一塊厚厚的毯子,額頭上放著一塊熱毛巾,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

  少年過一段時間便重新給阿無換一塊熱毛巾,全程不說話,換完則繼續看書。本來阿無說要進山河圖中休養,少年以無人照顧她為由強行讓她在醫館內躺著。難過的阿無只能繼續難過了。

  天寒地凍,醫館內又少有病人,,基本上一天就一兩個病人,還是他們來這裡的時間太短,沒有什麼名氣,加上這裡的大夫年紀這麼輕,哪個醫館內坐鎮的不是上了年紀的德高望重的人,自然三千醫館就沒有什麼病人了。不過這正合少年的意,偶爾看幾個病人打發時間,總比什麼都好。

  不過今天唯一不同的是做飯和休息的人換了個個,暖爐旁放了兩個鍋,一個煎藥的,另一個煮粥的。砂鍋中厚厚的白白的米粥噗噗的滾著,少年時不時的攪拌,米粥的香味瀰漫著整個醫館。快要好時放入肉糜略微滾滾,一鍋足以讓人垂涎的白米肉粥就熬好了。

  聞著撲鼻的香味,阿無頓時被勾起了食慾,,一邊慢慢喝粥,一邊詢問先生。「先生,那些漁夫每天都會去湖邊釣魚嗎?」這個問題著實困擾著阿無,雖然這時候的魚賣的貴,但是大多數時候都一無所獲,值得在冰天雪地的湖上釣魚嗎?

  少年沒有直接回答阿無的問:「阿無手上端的是什麼?」阿無看著阿無手上的粥問道。

  「嗯?」阿無看看手中的一碗肉粥,不明白先生的問題,但還是說道:「一碗粥啊?」

  「阿無說對了一半。」」那些人大多是農夫,寒冬臘月沒了收成才到那裡抓些魚。」少年緩緩說著,「我們一路走來,所過村莊城鎮也有過得清苦的,但也勉強能填得溫飽,入了冬就不一樣了,萬物隱了蹤跡,尋不到食物,凍死之人有之,餓死之人亦有之。」

  沒有理會沉思的阿無,少年繼續說道:「阿無學醫是為何?」

  「懸壺濟世,治病救人!」聽到先生的問題,阿無想也沒想直接說。

  少年沒有置否阿無的話:「那你可知世間治人之功最大的一味藥是什麼嗎?」

  沉思了好久,阿無才回答:「是人參?人參益元氣,養五臟,安神魄,是不可多得的靈藥!」

  少年搖搖頭。

  「是靈芝?靈芝益五臟之氣,又兼安神養魄,是與人參齊名的名藥!」

  見到少年還是搖搖頭,阿無腦海中湧現出許多藥材。

  阿無苦思冥想之際,少年直接說出了答案:「是你手中的那碗粥。」

  「粥?」阿無看著手裡的粥若有所思,卻始終不明白先生的含義。

  ......

  近來,平安鎮人多了起來。他們衣著陳舊,滿面風霜,拖家帶口。剛開始人們沒注意,偶有逃難而來的人不足為奇,後來來的人越來越多,人們這才覺察應是北邊出現了大災。平安鎮大街小巷都擠滿了人,有的只能在城門外搭建簡陋的帳篷遮擋風雪。更多的人往更南方去了。

  這天,阿無像平常一樣出去打聽消息,不過也不需要刻意打聽,只是一路走到城外基本就可以聽到想要知道的消息。據逃難的人說北方突厥大軍又南下掠奪糧食來了,已經連破幾城,百姓們流離失所。這裡每天都有新的人來,也有更多的人走。

  難民的到來像蝗蟲過境,基本所有能買到的糧食食物都被買光了,爭搶常有發生。弄得平安鎮是民不聊生雞飛狗跳,人們自發組織起來抵抗的隊伍起的作用微乎其微。糧食的價格越來越高,本鎮都開始出現了饑荒。

  後來人們開始驅逐難民,將他們擋在城外,情況才不至於繼續惡化,但已經出現的糧荒卻無法解決。

  早在幾天前,鎮上官紳就派人到鄰近的城鎮村莊買糧食,但北方的災荒就像一場瘟疫,現在哪裡還買得到糧食。

  不過天遂人願,朝廷很快派出大軍抵抗突厥,賑災事宜也徐徐展開,情況慢慢轉好。平安鎮算是比較接近北方的,也算是天寒地凍,情況尚算良好。許多偏南方城鎮,災民所過之處一片狼藉,樹葉樹皮草根均都遭受了破壞,田間地里根本不問原由地踐踏,只為尋找那並不存在的糧食。導致這些地方來年春耕受了嚴重影響。

  看著漸漸減少的難民,阿無和先生站在城頭,心中感慨萬千,回想前段時間的悲慘景象,街道上到處是因為飢餓而面色發青的人,平時的街坊為了填飽肚子不知多少次來向她借米,每每看到他們羞愧卻又不得不放下自尊將自己放低至塵埃的來向自己借米的情形,心中都難免發酸發苦。


  看了許久,少年跟阿無說了一聲就回去了,阿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壓下心中愁緒也回去了。

  半路上,一家米鋪門口聚集了許多人,雖然面露愁容,口中偶有穢語,但都有序的排隊買米。商鋪門口,賈員外此時正賣力叫賣著,肥胖的身軀雖然滿頭大汗,臉上的笑容卻掩蓋不住。

  災情快就會結束,現在正是趁著最後餘暉大賺一筆的時候,那些商人又怎麼能錯過呢?

  回到醫館的阿無一直生悶氣,就是看不慣賈員外趁火打劫的樣子,但又沒有辦法,無處發火的她最終只能殃及池魚了:「先生,當初你就不應該救他!他賺的全是黑心錢,就應該問他要多點,一萬兩!」生氣的阿無也不管不顧了。

  不過少年並沒有搭腔,這個時候多說多錯,不說不錯!乾脆就讓阿無自己罵自己的。看到先生不回答,阿無也不管,繼續罵。

  「這個賈員外,將來一定得報應,不得善終!」罵的時候咬緊牙關,誓要將他生吞活剝樣!

  不多這時耳邊傳來了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那你錯了,這個賈員外將來兒孫滿堂,壽終正寢。」

  阿無回頭一看,正是先生說的!這下阿無不罵了,嘴巴還沒來得及合回來,定定的看著先生。

  「為什麼?還有沒有天理了!」阿無無比氣憤,為什麼好人不得好報,壞人反而大富大貴?

  少年沒有回答阿無的問題,而是倒了一杯茶,阿無往茶杯一看,一幕幕的是賈員外的過往——

  強買強賣,恃強凌弱,欺軟怕硬,也有救死扶傷,行善積德。就拿這次災情來說,大家只看到賈員外大舉抬高糧食價格,所有人都罵他奸商,卻不知道,平安鎮糧食不夠,他為了湊夠足夠糧食,不惜深入大山向山賊買糧,這才讓平安鎮的人不至於餓死,所得的大部分銀錢也被山賊拿走。

  直到茶杯中的一幕幕慢慢消散,少年才緩緩說道:「沒有人能用幾句話就概括他人的一生,人所看到的大都是偏見罷了。」

  賈員外作了許多惡是真的,行了許多善也是真的,幾句話怎能輕易概括人的功過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