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腳下,嘉陵之上
新成員的出現自然是要改變很多東西的,後爺爺是很不喜歡我父親的,其餘兩個孩子倒也不敢多說什麼,只知道憑空多了一個長几歲的哥哥,這十多歲的年輕人背卻坨了,以後恐怕也找不到媳婦…不過我父親也沒想過要找媳婦,大約這一輩子就那麼過了,還要求那麼多幹什麼。可惜命運弄人,在那個用傳呼機,BB機的年代讓一個媒人給我爸介紹了一個媳婦,也就是我的母親。
他們具體是什麼認識的我也不清楚,我只納悶這安岳到重慶相隔167公里這倆人是怎麼談下來的戀愛。
母親是不認得字的。聽她回憶是上課的時候天天在想我外婆去趕場沒有,帶了什麼好吃的回來等等,不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故學無所成,還不如回家務農。後來真的輟學回家務農了,讓哥哥和弟弟去讀書,自己則在家幫父母打點家務了。至於後來怎麼和我爸相遇的應該是偷偷跑出來的罷,跑到重慶時只有18歲,找我父親的時候還差點認錯人,父親正在開油三輪車拉客掙錢,因為都是駝背的殘疾人,倆人都長得有點相似,媒人描述得又很模糊,差點跟別人上車,那時候開三輪車拉客的多是都是無業的殘疾人自發組織在一起彼此有個照應,所以倆人都在一個地方等客,也難怪會認錯,否則也沒我什麼事兒了。
因此父母便住在一起了,也和我的奶奶,後爺爺,姑媽,么爸四個人住在一起了,由於姑媽出嫁時也才20歲左右,嫁人後便不住在一起了。鋼鋒後村的房子一共三個房間也就剛好一家人一間屋。爺爺奶奶一間,么爸一間,我父親一間。
後來老家的麼爺爺在重慶這邊包工程,父親聽說了便去投靠了,麼爺爺在塔平附近的供電房的小斜坡那搭了一個臨建房,還修了個鐵門防盜,那時候的重慶治安是很亂的,曾經父親湊了好幾個月的錢換了一輛嶄新的紅色油三輪在路上拉客時,被人劫持到荒郊野外處,將我父親雙手捆綁丟下車,把車搶走的事情也發生過。
至於我,也終於要搬到鋼鋒後村去了,其實這兩個地方離得很近,走路下去也只要20分鐘。我的童年有很多部分就在這鋼鋒後村的老屋中度過,曲折蜿蜒的石板斜坡,若是站的視線好一點,可以一眼看到綠色的嘉陵江。重慶的老巷子是有一種味道的,一種舊物散發的恬靜感,夾雜著江水撫來的清新和歲月沉澱的厚重感,讓人感到安逸和幸福,那時的我不喜歡爬坡上坎,若是要讓我去拿什麼東西下來我是百般不願意的,這等同於讓我去爬了一次山,我寧願在底下的老屋旁東跑西跳做小幅度的平面移動也不願上山又下山,因為上山後又是另一個平面了,也是另一個新的世界,有平整的大馬路,高高的大廈,商店,百貨超市,菜市場,學校,都在山上面。
後來的某一天,我有新的玩伴了,就是我的表弟,姑媽的孩子。最開始我是不大喜歡他的,我以為他是別人家的小孩,後來慢慢地也熟悉了起來,他是一個一眼看上去就很文靜儒雅的男孩,但內心深處是很活躍有點子的。我們經常坐在奶奶屋前的壩子裡玩,同齡人肯定是有競爭的,那時候我們做在陽光和煦的壩子上,擺一張桌子,兩個紅漆木凳,趴在桌上練字,而我總是不安分,喜歡在紙上亂塗亂畫,因為表弟家不住在這裡,所以往往也不常在這邊,大多數我們會被各自的家長帶到觀音橋步行街去玩,那是我很開心的時候,我們在一起讓家人拍照留念,買新衣服,買玩具小刀,刀柄是透明塑料中空的,裡面還有各種顏色的糖果,他拿藍色的,我拿紅色的,我們在印有蜘蛛俠海報的商場柱子下擺POS拍照,好不自在呀!
後來他們回去了,在我參加了某次親戚的葬禮後,我知道奶奶要搬到其他更好的地方去了,而我們一家卻搬到奶奶的老屋裡住,聽後來父母說,奶奶家分了兩套房子,三室一廳和兩室兩廳的,大約在我讀一年級下冊的時候,那時候學校放暑假,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會有暑假作業這種東西,母親也因為某種原因回了外婆家,我就和父親住在奶奶的老房子裡,暑假的作業往往就是練字帖,作業帖,語文一本,數學一本,我就坐在小板凳上練字貼,字帖還可接受,畢竟不用過於動頭腦,三下五除二寫完三五頁也算完成一件任務了,就可放脫自由玩樂一會兒,那時候流行玩過家家,我所住的地方由於面臨拆遷了,所以周圍的家人也在逐漸搬走,只有靠山上的一些不打算搬走的才有那麼兩三個同齡的小孩可以玩,在搬來鋼鋒之前,母親總告誡我,這附近有「吸白粉的」「賣小孩的」那時候我並不懂洗白粉是個什麼意思,但終歸是不好的,至於賣小孩的就讓我十分害怕了,生怕有人在背後給我來一棍子把我拖走…於是這些話讓我不敢跑太遠,到哪裡去玩都要給母親講一聲。
童年玩的過家家是最有意思的。撿幾塊磚頭,一些干樹枝,無人的破樓房裡尋一些破瓷碗,若是有鐵製的碗碟就更好了,導熱能力會更快。我們把磚頭壘起來成一個「C」形,磚頭還不能擺放得太密集,得留些位置用來通風,這樣火才會燃燒得更有效率,打火機是撿來的,但往往因為浸過雨水不能再點燃,因此都是從家裡順的打火機,我們會用磚頭砸開不能點燃的打火機,當裡面的丁烷接觸空氣後,會「砰」地一聲迅速氣化,然後我們只需要去撿它的點火器就可以了,用手用力按下去會產生一個微小的電弧,那時候的小孩們很喜歡玩這種惡作劇。點火的方式還有用放大鏡聚焦陽光點燃的,或者是最原始的轉木取火,不過要選到合適的木材才可以操作,撿一些枯樹葉做火引子,但大部分的時間裡,用捲紙是最容易點燃的,但捲紙的燃燒產生的火焰總是慢慢悠悠的,而且溫度太低,點燃樹葉之前就會燃燒殆盡,所以有報紙的最好的,捲起來很快就可以生一堆火,然後我們會各種扮演家庭角色,模擬做飯這些人生大事,現在想來人生大事也無非是三餐管飽,親人健在就足矣,別無其二。
他們具體是什麼認識的我也不清楚,我只納悶這安岳到重慶相隔167公里這倆人是怎麼談下來的戀愛。
母親是不認得字的。聽她回憶是上課的時候天天在想我外婆去趕場沒有,帶了什麼好吃的回來等等,不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故學無所成,還不如回家務農。後來真的輟學回家務農了,讓哥哥和弟弟去讀書,自己則在家幫父母打點家務了。至於後來怎麼和我爸相遇的應該是偷偷跑出來的罷,跑到重慶時只有18歲,找我父親的時候還差點認錯人,父親正在開油三輪車拉客掙錢,因為都是駝背的殘疾人,倆人都長得有點相似,媒人描述得又很模糊,差點跟別人上車,那時候開三輪車拉客的多是都是無業的殘疾人自發組織在一起彼此有個照應,所以倆人都在一個地方等客,也難怪會認錯,否則也沒我什麼事兒了。
因此父母便住在一起了,也和我的奶奶,後爺爺,姑媽,么爸四個人住在一起了,由於姑媽出嫁時也才20歲左右,嫁人後便不住在一起了。鋼鋒後村的房子一共三個房間也就剛好一家人一間屋。爺爺奶奶一間,么爸一間,我父親一間。
後來老家的麼爺爺在重慶這邊包工程,父親聽說了便去投靠了,麼爺爺在塔平附近的供電房的小斜坡那搭了一個臨建房,還修了個鐵門防盜,那時候的重慶治安是很亂的,曾經父親湊了好幾個月的錢換了一輛嶄新的紅色油三輪在路上拉客時,被人劫持到荒郊野外處,將我父親雙手捆綁丟下車,把車搶走的事情也發生過。
至於我,也終於要搬到鋼鋒後村去了,其實這兩個地方離得很近,走路下去也只要20分鐘。我的童年有很多部分就在這鋼鋒後村的老屋中度過,曲折蜿蜒的石板斜坡,若是站的視線好一點,可以一眼看到綠色的嘉陵江。重慶的老巷子是有一種味道的,一種舊物散發的恬靜感,夾雜著江水撫來的清新和歲月沉澱的厚重感,讓人感到安逸和幸福,那時的我不喜歡爬坡上坎,若是要讓我去拿什麼東西下來我是百般不願意的,這等同於讓我去爬了一次山,我寧願在底下的老屋旁東跑西跳做小幅度的平面移動也不願上山又下山,因為上山後又是另一個平面了,也是另一個新的世界,有平整的大馬路,高高的大廈,商店,百貨超市,菜市場,學校,都在山上面。
後來的某一天,我有新的玩伴了,就是我的表弟,姑媽的孩子。最開始我是不大喜歡他的,我以為他是別人家的小孩,後來慢慢地也熟悉了起來,他是一個一眼看上去就很文靜儒雅的男孩,但內心深處是很活躍有點子的。我們經常坐在奶奶屋前的壩子裡玩,同齡人肯定是有競爭的,那時候我們做在陽光和煦的壩子上,擺一張桌子,兩個紅漆木凳,趴在桌上練字,而我總是不安分,喜歡在紙上亂塗亂畫,因為表弟家不住在這裡,所以往往也不常在這邊,大多數我們會被各自的家長帶到觀音橋步行街去玩,那是我很開心的時候,我們在一起讓家人拍照留念,買新衣服,買玩具小刀,刀柄是透明塑料中空的,裡面還有各種顏色的糖果,他拿藍色的,我拿紅色的,我們在印有蜘蛛俠海報的商場柱子下擺POS拍照,好不自在呀!
後來他們回去了,在我參加了某次親戚的葬禮後,我知道奶奶要搬到其他更好的地方去了,而我們一家卻搬到奶奶的老屋裡住,聽後來父母說,奶奶家分了兩套房子,三室一廳和兩室兩廳的,大約在我讀一年級下冊的時候,那時候學校放暑假,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會有暑假作業這種東西,母親也因為某種原因回了外婆家,我就和父親住在奶奶的老房子裡,暑假的作業往往就是練字帖,作業帖,語文一本,數學一本,我就坐在小板凳上練字貼,字帖還可接受,畢竟不用過於動頭腦,三下五除二寫完三五頁也算完成一件任務了,就可放脫自由玩樂一會兒,那時候流行玩過家家,我所住的地方由於面臨拆遷了,所以周圍的家人也在逐漸搬走,只有靠山上的一些不打算搬走的才有那麼兩三個同齡的小孩可以玩,在搬來鋼鋒之前,母親總告誡我,這附近有「吸白粉的」「賣小孩的」那時候我並不懂洗白粉是個什麼意思,但終歸是不好的,至於賣小孩的就讓我十分害怕了,生怕有人在背後給我來一棍子把我拖走…於是這些話讓我不敢跑太遠,到哪裡去玩都要給母親講一聲。
童年玩的過家家是最有意思的。撿幾塊磚頭,一些干樹枝,無人的破樓房裡尋一些破瓷碗,若是有鐵製的碗碟就更好了,導熱能力會更快。我們把磚頭壘起來成一個「C」形,磚頭還不能擺放得太密集,得留些位置用來通風,這樣火才會燃燒得更有效率,打火機是撿來的,但往往因為浸過雨水不能再點燃,因此都是從家裡順的打火機,我們會用磚頭砸開不能點燃的打火機,當裡面的丁烷接觸空氣後,會「砰」地一聲迅速氣化,然後我們只需要去撿它的點火器就可以了,用手用力按下去會產生一個微小的電弧,那時候的小孩們很喜歡玩這種惡作劇。點火的方式還有用放大鏡聚焦陽光點燃的,或者是最原始的轉木取火,不過要選到合適的木材才可以操作,撿一些枯樹葉做火引子,但大部分的時間裡,用捲紙是最容易點燃的,但捲紙的燃燒產生的火焰總是慢慢悠悠的,而且溫度太低,點燃樹葉之前就會燃燒殆盡,所以有報紙的最好的,捲起來很快就可以生一堆火,然後我們會各種扮演家庭角色,模擬做飯這些人生大事,現在想來人生大事也無非是三餐管飽,親人健在就足矣,別無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