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峰後村
奶奶家以前還有我父親住的房間的,看老照片的時候,我的父親母親都住在那裡。照片裡我的母親穿著一件米黃色帶向日葵的短花襯衫,一條黑色的棉麻短褲,蹬著一雙半透明紅色塑膠涼鞋,又黑又長的短髮和鼻根上很顯眼的黑痣,她悠閒地把胳膊搭在姑媽的肩膀上,和姑媽兩個人面對鏡頭笑得很開心。那是一張1998年的夏天拍攝的照片,是我父親攢了好幾個月購買的柯達相機拍攝的。
我父親和母親差距6歲,最早是被遺棄的孩子,我的祖父一共有8個孩子,第一任妻子有5個孩子,第二任妻子為他生下三個孩子。而我的親爺爺是5個孩子裡面的大哥,其餘的二妹,三妹,四弟,五妹都受大哥的照顧。爺爺比較有文化,也算那個時候鄉里讀過書的知識分子,因為祖父是泥瓦匠,為鄉里的學校做工,因此我的爺爺也蒙讀過幾年燭窗,後來便成了專門修橋的師傅了。那時候其他師傅搞不定的橋樑方案都讓我爺爺搞定了,因此在那一方頗受尊重。在我父親滿月的時候,家裡辦了酒,眾多親戚來家裡,混亂中有個不知名的親戚抱著玩給摔到了,把背脊骨摔折了,小孩痛到便只能哭,那時候村里醫療水平有限,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一連哭了好幾天,晚上也睡不著覺
後來我父親大約兩三歲的時候,爺爺便勞疾而終,而父親的背卻再也挺不直了,奶奶也在那一年聽了他人的勸離開了村了,遠走到了陝西。
雙親遠離,娃兒遭罪。父親只能借宿在四爺爺家裡,其餘的姐妹也早已成家,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女人無地位自然不能收留這個孩子,最終只能寄宿在四爺爺家裡,而四爺爺的妻子卻對此相當不滿,因為他們也有了一個孩子,多個人多雙碗筷,起早貪黑的務農也不能白養一個孩子,若不是祖父強行命令,四爺爺恐怕也會早早拒絕,可四爺爺性子根是軟的,終歸怕老婆。因此我的父親寄人籬下時也受過相當多的傷害,那時四奶奶不允許我的父親去讀書,應該幫她干農活,當他們的孩子去讀書時,若我父親要跟在後面那鐵定是要受到挨打的。冬天的早上氣溫寒冷,鄉下人一定是要早早起來燒火的,然後再背著背簍去割豬草回來煮豬食。雞叫兩聲時,已經5點了,四奶奶見我父親還沒起床,那一定是很生氣的,因為怕把四爺爺吵醒,便不能用打的方式,悄聲走到我父親的房間,用指甲使勁掐醒睡夢中的父親,讓他起床燒火。完後自己卻跑回被褥里繼續睡。
火柴是不能浪費的。若是父親第一根火柴因為用力過猛給劃斷了,四奶奶會悄然在我父親身後給我父親一巴掌,然後惡狠狠地說一根火柴都點不燃,起開!讓我來!
在我祖父的強烈要求下,四爺爺他們家也不得不同意我爸去學堂讀書,讀書且是要認字,哪怕是以後出去乞討也不至於餓死。
放學回來一定是要去割豬草的。因為不能空手回去,不然一定是會被訓斥的,所以學校里的夥伴同學會來幫助他一起割豬草,然後背著滿滿的一筐豬草回去。父親的手疾也是那個時候落下的,凌晨的草往往都掛滿露水,凌晨起床燒火,割草,日積月累下濕氣進骨,外加上寄人籬下的伙食清淡,一年中只有過節時才可見到桌上有肉,平時都是吃素,而且割完豬草必須趕緊快步回去,不然桌上就沒剩什麼菜了,大爸是一向不會幫助我父親的,放學他便是快步回家,父親則要去割豬草,等到回去時,桌上就只有一些剩菜殘羹了,唯有米飯最底下的飯鍋巴也一起鏟來吃了,時隔多年,偶爾一起吃飯時,父親總說鍋底下的米鍋巴是最好吃的…
父親說他以前讀書時成績很好,卻總是被老師用戒尺打手,父親老是上課時犯困,注意力不集中,老師時常打他手,他也不迴避,但內心深處總覺委屈,從來也不肯對任何人訴苦,父親在我幼時經常給我講他以前的故事,說有一次做夢,在以前家門後的那條田路上跟著母親走在後面,夢見母親被洪水沖走了。後來善心的同學們便告訴了老師實情,晚上要回家幹活,凌晨星星還掛在天上的時候也要爬起來幹活,睡眠不足,上課便忍不住犯困。老師了解情況後便動身去做一次家訪,可得到的結果便是四奶奶潑天蓋地的謾罵,大致意思就是我家的事情還輪不到你來管!他在這裡吃我們家的飯,難道就不該做點事情嗎?
可事實上四爺爺他們住的房子是我爺爺修的,大家一起籌的錢,總共四個房間連在一起的,呈「L」形,一房是四爺爺家,一房是麼爺爺家,還有一家是七姑婆的,其中有一房是專門給我爸修的,本意是那時候還沒成家立業的一家人住在一起彼此有個照應,沒成想也遭受如此的對待。
話又說回來,若不是這樣的對待又怎麼會有後來鋼鋒後村的故事呢?在四處打聽下,父親便得到了他母親的下落,據說是在重慶的一家織布廠上班,有了這個線索後,他便決定馬上去尋找母親,那時候身高不夠的小朋友坐公交車是不用給錢的,熱心腸的人們在得知我父親的故事後便紛紛慷慨解囊給我父親許多錢,後來他坐車到鎮上時,由於不知道怎麼轉車到了晚上時讓熟人發現又給送回去了,回去後讓四嬸發現他私自跑了剛想要毒打一頓,但父親把包里施捨給他的錢掏了一部分出來給她,這四嬸一見錢便喜笑顏開。
「這次就算了,免得別人說閒話說我沒照顧好你,你要是跑丟了我怎麼給你爺爺交代」
第二次逃跑,轉車時沒講清楚要去的目的地讓司機起了懷疑,最終還是讓人給送回去了…
大約是第四次,終於在左右打聽下找到了他母親所在的織布廠。當等到晚上打鈴時,工人下班,才在一片漆黑中唯一昏黃燈光的門衛室等到了他朝思夜想的母親。
後來我再回到那個地方,一切塵封的回憶破敗地呈現在眼前,那個穿著黃綠色校服的少年經過時間的沖刷再一次站在光影交織的巷子裡,巷子的後半部分仍在,那個少年再也回不來了,我看見一個充滿憂愁和無限感慨的人,背著充滿雜物的包,站在時間的交叉處上,思維不斷旋轉著往日的回憶。或許,過去的不是那破舊的建築,不是那個老巷子,不是婆婆拌的糖醋涼麵,而是那個生不知為何而來,到如今也不知該往何去的孤獨
我父親和母親差距6歲,最早是被遺棄的孩子,我的祖父一共有8個孩子,第一任妻子有5個孩子,第二任妻子為他生下三個孩子。而我的親爺爺是5個孩子裡面的大哥,其餘的二妹,三妹,四弟,五妹都受大哥的照顧。爺爺比較有文化,也算那個時候鄉里讀過書的知識分子,因為祖父是泥瓦匠,為鄉里的學校做工,因此我的爺爺也蒙讀過幾年燭窗,後來便成了專門修橋的師傅了。那時候其他師傅搞不定的橋樑方案都讓我爺爺搞定了,因此在那一方頗受尊重。在我父親滿月的時候,家裡辦了酒,眾多親戚來家裡,混亂中有個不知名的親戚抱著玩給摔到了,把背脊骨摔折了,小孩痛到便只能哭,那時候村里醫療水平有限,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一連哭了好幾天,晚上也睡不著覺
後來我父親大約兩三歲的時候,爺爺便勞疾而終,而父親的背卻再也挺不直了,奶奶也在那一年聽了他人的勸離開了村了,遠走到了陝西。
雙親遠離,娃兒遭罪。父親只能借宿在四爺爺家裡,其餘的姐妹也早已成家,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女人無地位自然不能收留這個孩子,最終只能寄宿在四爺爺家裡,而四爺爺的妻子卻對此相當不滿,因為他們也有了一個孩子,多個人多雙碗筷,起早貪黑的務農也不能白養一個孩子,若不是祖父強行命令,四爺爺恐怕也會早早拒絕,可四爺爺性子根是軟的,終歸怕老婆。因此我的父親寄人籬下時也受過相當多的傷害,那時四奶奶不允許我的父親去讀書,應該幫她干農活,當他們的孩子去讀書時,若我父親要跟在後面那鐵定是要受到挨打的。冬天的早上氣溫寒冷,鄉下人一定是要早早起來燒火的,然後再背著背簍去割豬草回來煮豬食。雞叫兩聲時,已經5點了,四奶奶見我父親還沒起床,那一定是很生氣的,因為怕把四爺爺吵醒,便不能用打的方式,悄聲走到我父親的房間,用指甲使勁掐醒睡夢中的父親,讓他起床燒火。完後自己卻跑回被褥里繼續睡。
火柴是不能浪費的。若是父親第一根火柴因為用力過猛給劃斷了,四奶奶會悄然在我父親身後給我父親一巴掌,然後惡狠狠地說一根火柴都點不燃,起開!讓我來!
在我祖父的強烈要求下,四爺爺他們家也不得不同意我爸去學堂讀書,讀書且是要認字,哪怕是以後出去乞討也不至於餓死。
放學回來一定是要去割豬草的。因為不能空手回去,不然一定是會被訓斥的,所以學校里的夥伴同學會來幫助他一起割豬草,然後背著滿滿的一筐豬草回去。父親的手疾也是那個時候落下的,凌晨的草往往都掛滿露水,凌晨起床燒火,割草,日積月累下濕氣進骨,外加上寄人籬下的伙食清淡,一年中只有過節時才可見到桌上有肉,平時都是吃素,而且割完豬草必須趕緊快步回去,不然桌上就沒剩什麼菜了,大爸是一向不會幫助我父親的,放學他便是快步回家,父親則要去割豬草,等到回去時,桌上就只有一些剩菜殘羹了,唯有米飯最底下的飯鍋巴也一起鏟來吃了,時隔多年,偶爾一起吃飯時,父親總說鍋底下的米鍋巴是最好吃的…
父親說他以前讀書時成績很好,卻總是被老師用戒尺打手,父親老是上課時犯困,注意力不集中,老師時常打他手,他也不迴避,但內心深處總覺委屈,從來也不肯對任何人訴苦,父親在我幼時經常給我講他以前的故事,說有一次做夢,在以前家門後的那條田路上跟著母親走在後面,夢見母親被洪水沖走了。後來善心的同學們便告訴了老師實情,晚上要回家幹活,凌晨星星還掛在天上的時候也要爬起來幹活,睡眠不足,上課便忍不住犯困。老師了解情況後便動身去做一次家訪,可得到的結果便是四奶奶潑天蓋地的謾罵,大致意思就是我家的事情還輪不到你來管!他在這裡吃我們家的飯,難道就不該做點事情嗎?
可事實上四爺爺他們住的房子是我爺爺修的,大家一起籌的錢,總共四個房間連在一起的,呈「L」形,一房是四爺爺家,一房是麼爺爺家,還有一家是七姑婆的,其中有一房是專門給我爸修的,本意是那時候還沒成家立業的一家人住在一起彼此有個照應,沒成想也遭受如此的對待。
話又說回來,若不是這樣的對待又怎麼會有後來鋼鋒後村的故事呢?在四處打聽下,父親便得到了他母親的下落,據說是在重慶的一家織布廠上班,有了這個線索後,他便決定馬上去尋找母親,那時候身高不夠的小朋友坐公交車是不用給錢的,熱心腸的人們在得知我父親的故事後便紛紛慷慨解囊給我父親許多錢,後來他坐車到鎮上時,由於不知道怎麼轉車到了晚上時讓熟人發現又給送回去了,回去後讓四嬸發現他私自跑了剛想要毒打一頓,但父親把包里施捨給他的錢掏了一部分出來給她,這四嬸一見錢便喜笑顏開。
「這次就算了,免得別人說閒話說我沒照顧好你,你要是跑丟了我怎麼給你爺爺交代」
第二次逃跑,轉車時沒講清楚要去的目的地讓司機起了懷疑,最終還是讓人給送回去了…
大約是第四次,終於在左右打聽下找到了他母親所在的織布廠。當等到晚上打鈴時,工人下班,才在一片漆黑中唯一昏黃燈光的門衛室等到了他朝思夜想的母親。
後來我再回到那個地方,一切塵封的回憶破敗地呈現在眼前,那個穿著黃綠色校服的少年經過時間的沖刷再一次站在光影交織的巷子裡,巷子的後半部分仍在,那個少年再也回不來了,我看見一個充滿憂愁和無限感慨的人,背著充滿雜物的包,站在時間的交叉處上,思維不斷旋轉著往日的回憶。或許,過去的不是那破舊的建築,不是那個老巷子,不是婆婆拌的糖醋涼麵,而是那個生不知為何而來,到如今也不知該往何去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