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後顧之憂
對於李倓來說,他要去河南,首先就要解決淮南的後顧之憂。
而李亨又想讓他出力,又不想給錢的行徑,讓李倓惱怒之餘也無可奈何……他難不成現在飛到行在把李亨暴打一頓?
現狀在這裡,他只能尋找解決的辦法。
「首先是各地治安。」李倓分享著自己想出來的臨時方案,「而今正值農閒之際,讓淮南各郡根據人口挑選富戶強丁,各選五千至一萬不等,趁著農閒練兵,如團結兵故事,許免除各類徭役。如此,境內若有人數超過數十的盜賊聚集,可令郡縣官員召集青壯討之。」
李成式聽後,眉頭舒展,效仿團結兵的模式的確是個可以臨時用的辦法,只是沒有對團結兵相對較高的要求和待遇罷了。
甚至於他還想到了更多,一旦河南戰事不利,這些青壯就是合適的兵員,免除各類徭役也具備相當的吸引力。
李成式看向李倓的目光多了幾分欣賞:「可即便調用郡兵軍資,至多也只夠供養一萬四五千人吧?」
李倓應道:「正是如此,是以我打算賣了此前繳獲的大小船隻。」
說罷,李倓將目光投向了李白:「太白且說一說那些商賈是如何報價的。」
李白聞言當即道:「這些船隻之中,過萬石的大船共有十艘,每艘造價便需百萬錢,其下各類船隻,除去只能坐數人的小船,仍有近百。估算下來能得錢三萬四千貫。」
言及此事時,他並未因為自己的商人出身而羞愧。
實際上,若非商人身份,這麼重要的事還輪不到他干呢。
當李白入得建寧王府上時,曾經一度對他愛答不理的族人們又圍了上來——多從事商賈之事的族人很期盼能有一個高官——哪怕是能在高官面前說得上話的人來給他們遮風擋雨。
李白也知道自己當初為了走仕途,所用的錢財除了自己豐厚的家產外,也少不了族人的幫襯,沒辦法,只能選擇原諒他們。
沒想到才和族人們再度建立聯繫,就遇到了需要用到他們的機會。
若是早年間李倓缺錢用,李白敢理直氣壯地說上一句「某頗有家資」,可惜恨不相逢未嫁時啊!
這些思緒在李白腦海中一閃而過,他建議道:「其實若非急於用錢,大可以將這些船隻用來運送貨物,下官亦請人估算過,若非時局動盪,四五年便能賺得這般錢。」
「然時不我待,且當下之利較之以往必定驟減。」李倓當然知道船運是只下蛋的母雞,但事有輕重緩急。
以當代的生產力,產出的布帛和谷糧是有限的,李倓這邊多生出一點貪心,百姓那邊就會承受成倍的壓榨。李倓雖不是什麼聖人,但也絕非鐵石心腸之輩。
李成式在心中略微估算一下,在府兵制廢除之後,士兵皆有軍資,內地因為生活安逸,軍資還要低於邊軍不少,更不要說同中央軍去比了。
可即便如此,郡兵的支出也不是小數目,每年十二石糧是最基本的(一石五十九公斤),除此之外,還需七匹布帛制服。不過郡兵所得的一般都是更便宜的布。
自安祿山作亂以來,布帛的價格變化並不算大,兩三百錢一匹布,五六百錢一匹帛,但糧價卻成番增長,便是相對穩定的江淮,糧價也已經長到了兩百多錢一石。
如此算來,雖然李倓賣了繳獲的船隻,但所得的費用供給軍資也不過能支撐三個月罷了。
還是得加稅啊!
心中雖如此感慨,李成式還是覺察到了李倓的心意。
「節帥顧念百姓之心,淮南皆知,相信淮南官吏百姓定能明白節帥苦心。」李成式估算道。
李倓微微搖頭,這話說的他都有點臉紅。
若是真的顧念百姓,他就不會用這種近乎白嫖的方式將這八萬多人變成預備役了。
可眼下這不是安史叛軍的進攻迫在眉睫嘛。河南已經淪陷了小半,兩地只隔了一條淮河,他豈能坐視?
李成式又道:「既如此,下官回去後便根據軍資所需錢糧,計算徵稅事宜。」
「且慢。」李倓又道,「我聽聞廣陵為天下極富之地,素有揚一益二之稱,此前富人應當不少吧?」
李成式一愣……隨後覺察到李倓之意,大驚,連忙道:「節帥不可,廣陵雖不乏富庶之家,然大王乃是代聖人來此,若是莫名破家,失去的人心絕非些許財產所能彌補的。」
「李公誤會我了……我豈會想著行抄掠之事呢!」李倓有些尷尬的解釋道,「我是想以我私人之名借一借。」
李成式聽了,心中忍不住腹誹——瞧你方才心動的樣子,真的想要借錢嗎?
這時,他眼睛的餘光忽然瞥到劉展和李銑,這兩位將領乾脆演都不演了,一副躍躍欲試的姿態。
「只怕未必肯借。」李成式說道。
「彼輩安敢如此?」李銑再度開口了,「若無節帥領大軍護佑,他們早就遭了永王兵災,如今廣陵太平,彼輩難道不知道感恩嗎?」
趙侃看到這一幕,他不敢反駁李倓,但李銑卻不在話下:「李判官口中的這些人,也是交足了賦稅,如何叫不知感恩?隨意擄掠富戶,那是叛軍才會做的事。」
「你說誰是叛軍?乃公在河北作戰時,你在作甚?」
眼看著雙方就要當場罵街了,李倓怒道:「好了!爾等當這裡是何處?」
此言既出,現場一下子安靜了。
李成式這時才緩緩開口道:「如是召集廣陵富戶,言明利害,或許能得數千貫,但終究有失體面。」
「值此之時,就莫談什麼體面了……」李倓擺手道,「實在不行便放出風去,我這節度使府上還有不少空缺,正欲尋找淮南的優秀子弟補充之。」
這不就是賣官嘛!
李成式正要勸諫,卻忽然想到李倓方才之言——是啊,錢糧的缺口在這裡,不然還能怎麼辦呢?
他當即也明白了李倓公開說出此事的目的——就是為了借現場官員之事把消息傳出去。
想到這裡,李成式拱手道:「大王有心,不妨使得軍資足夠支撐至九月秋收之後,那時便是加稅,百姓至少還有秋糧在。」
而李亨又想讓他出力,又不想給錢的行徑,讓李倓惱怒之餘也無可奈何……他難不成現在飛到行在把李亨暴打一頓?
現狀在這裡,他只能尋找解決的辦法。
「首先是各地治安。」李倓分享著自己想出來的臨時方案,「而今正值農閒之際,讓淮南各郡根據人口挑選富戶強丁,各選五千至一萬不等,趁著農閒練兵,如團結兵故事,許免除各類徭役。如此,境內若有人數超過數十的盜賊聚集,可令郡縣官員召集青壯討之。」
李成式聽後,眉頭舒展,效仿團結兵的模式的確是個可以臨時用的辦法,只是沒有對團結兵相對較高的要求和待遇罷了。
甚至於他還想到了更多,一旦河南戰事不利,這些青壯就是合適的兵員,免除各類徭役也具備相當的吸引力。
李成式看向李倓的目光多了幾分欣賞:「可即便調用郡兵軍資,至多也只夠供養一萬四五千人吧?」
李倓應道:「正是如此,是以我打算賣了此前繳獲的大小船隻。」
說罷,李倓將目光投向了李白:「太白且說一說那些商賈是如何報價的。」
李白聞言當即道:「這些船隻之中,過萬石的大船共有十艘,每艘造價便需百萬錢,其下各類船隻,除去只能坐數人的小船,仍有近百。估算下來能得錢三萬四千貫。」
言及此事時,他並未因為自己的商人出身而羞愧。
實際上,若非商人身份,這麼重要的事還輪不到他干呢。
當李白入得建寧王府上時,曾經一度對他愛答不理的族人們又圍了上來——多從事商賈之事的族人很期盼能有一個高官——哪怕是能在高官面前說得上話的人來給他們遮風擋雨。
李白也知道自己當初為了走仕途,所用的錢財除了自己豐厚的家產外,也少不了族人的幫襯,沒辦法,只能選擇原諒他們。
沒想到才和族人們再度建立聯繫,就遇到了需要用到他們的機會。
若是早年間李倓缺錢用,李白敢理直氣壯地說上一句「某頗有家資」,可惜恨不相逢未嫁時啊!
這些思緒在李白腦海中一閃而過,他建議道:「其實若非急於用錢,大可以將這些船隻用來運送貨物,下官亦請人估算過,若非時局動盪,四五年便能賺得這般錢。」
「然時不我待,且當下之利較之以往必定驟減。」李倓當然知道船運是只下蛋的母雞,但事有輕重緩急。
以當代的生產力,產出的布帛和谷糧是有限的,李倓這邊多生出一點貪心,百姓那邊就會承受成倍的壓榨。李倓雖不是什麼聖人,但也絕非鐵石心腸之輩。
李成式在心中略微估算一下,在府兵制廢除之後,士兵皆有軍資,內地因為生活安逸,軍資還要低於邊軍不少,更不要說同中央軍去比了。
可即便如此,郡兵的支出也不是小數目,每年十二石糧是最基本的(一石五十九公斤),除此之外,還需七匹布帛制服。不過郡兵所得的一般都是更便宜的布。
自安祿山作亂以來,布帛的價格變化並不算大,兩三百錢一匹布,五六百錢一匹帛,但糧價卻成番增長,便是相對穩定的江淮,糧價也已經長到了兩百多錢一石。
如此算來,雖然李倓賣了繳獲的船隻,但所得的費用供給軍資也不過能支撐三個月罷了。
還是得加稅啊!
心中雖如此感慨,李成式還是覺察到了李倓的心意。
「節帥顧念百姓之心,淮南皆知,相信淮南官吏百姓定能明白節帥苦心。」李成式估算道。
李倓微微搖頭,這話說的他都有點臉紅。
若是真的顧念百姓,他就不會用這種近乎白嫖的方式將這八萬多人變成預備役了。
可眼下這不是安史叛軍的進攻迫在眉睫嘛。河南已經淪陷了小半,兩地只隔了一條淮河,他豈能坐視?
李成式又道:「既如此,下官回去後便根據軍資所需錢糧,計算徵稅事宜。」
「且慢。」李倓又道,「我聽聞廣陵為天下極富之地,素有揚一益二之稱,此前富人應當不少吧?」
李成式一愣……隨後覺察到李倓之意,大驚,連忙道:「節帥不可,廣陵雖不乏富庶之家,然大王乃是代聖人來此,若是莫名破家,失去的人心絕非些許財產所能彌補的。」
「李公誤會我了……我豈會想著行抄掠之事呢!」李倓有些尷尬的解釋道,「我是想以我私人之名借一借。」
李成式聽了,心中忍不住腹誹——瞧你方才心動的樣子,真的想要借錢嗎?
這時,他眼睛的餘光忽然瞥到劉展和李銑,這兩位將領乾脆演都不演了,一副躍躍欲試的姿態。
「只怕未必肯借。」李成式說道。
「彼輩安敢如此?」李銑再度開口了,「若無節帥領大軍護佑,他們早就遭了永王兵災,如今廣陵太平,彼輩難道不知道感恩嗎?」
趙侃看到這一幕,他不敢反駁李倓,但李銑卻不在話下:「李判官口中的這些人,也是交足了賦稅,如何叫不知感恩?隨意擄掠富戶,那是叛軍才會做的事。」
「你說誰是叛軍?乃公在河北作戰時,你在作甚?」
眼看著雙方就要當場罵街了,李倓怒道:「好了!爾等當這裡是何處?」
此言既出,現場一下子安靜了。
李成式這時才緩緩開口道:「如是召集廣陵富戶,言明利害,或許能得數千貫,但終究有失體面。」
「值此之時,就莫談什麼體面了……」李倓擺手道,「實在不行便放出風去,我這節度使府上還有不少空缺,正欲尋找淮南的優秀子弟補充之。」
這不就是賣官嘛!
李成式正要勸諫,卻忽然想到李倓方才之言——是啊,錢糧的缺口在這裡,不然還能怎麼辦呢?
他當即也明白了李倓公開說出此事的目的——就是為了借現場官員之事把消息傳出去。
想到這裡,李成式拱手道:「大王有心,不妨使得軍資足夠支撐至九月秋收之後,那時便是加稅,百姓至少還有秋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