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三法司一同辦案(求追讀)
內閣,幾位閣臣聚在小廳之中。
首輔韓爌看了眾人一眼,說道:「工科給事中王所修彈劾工部侍郎張鳳翔的奏疏,諸位也都看過了,都說說該怎麼處置吧。」
聽到這話,周道登目光先掃了眾人一眼,最後看著韓爌,笑道:「既然有人彈劾工部,那便派人去查查吧,審訊、查案的事情,向來是刑部來做,讓刑部派人好好查查便是。」
一旁的幾人也微微頷首,這等事情,本就是刑部的職責,交由刑部來辦最為合適。
見眾人都沒有異議,周道登暗自鬆了口氣。
就在此時,羅喻義出聲了,「查案自然是刑部來辦,可工部此番所為,關係到皇上的大計,若僅僅是刑部去辦,萬一失了公允,豈不是壞了皇上的大計!」
「既然此番是科臣彈劾,不如就讓都察院也派人一同去調查。」
聞言,李標也點頭應道:「湘中所言也不無道理,此事干係重大,讓都察院同去也好。」
周道登心中咯噔一下,略微有些慌亂。
按照慣例,這種事情由刑部去查就夠了,他沒想到,竟然會有人提議讓都察院一同辦案。
這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若是讓都察院的人跟著去了大同府,他想要遮掩張鳳翔的那些小動作可就難了。
現在都察院換了楊鶴做當家人,此人素有清望,辦事嚴正,也不可在這件事上放鬆。
到時候准要出亂子!
他平復了一下心緒,趕忙說道:「不過是一件彈劾的案子罷了,何必如此興師動眾?以往也都是派刑部去調查,若是怕刑部不夠重視,大可派一個侍郎去督辦,如此也能向皇上交代。」
刑部主管天下刑獄,按照兩京十三省劃了十三個清吏司,各地的案子都分別由這十三個清吏司管理。
按照慣例,發生在大同府的案子,自然是由山西司來處理。
現在讓一個侍郎來處理,這自然也算是十分重視了。
羅喻義依舊堅持,沉聲應道:「既然是為了公允,自然不能只有刑部的人。」
聞言,周道登頓時急了,猛然站起身來,指著羅喻義,說道:「羅湘中,你如此急切想要讓都察院的人一同去辦案,莫不是想要讓都察院的人幫忙遮掩什麼?」
羅喻義頓時臉色一冷,喝道:「你這是肆意攻訐!」
眼看著兩人要吵起來,一旁的人趕忙想要勸解。
而韓爌神色淡然的掃了兩人一眼,在桌上敲了幾下,沉聲說道:「安靜!」
周道登也是氣急,竟然沒有理會韓爌,繼續想要跟羅喻義爭吵。
而羅喻義則是平息了下來。
一旁的李標見狀,趕忙拉住周道登。
見狀,周道登這才重新坐下。
韓爌冷眼看了他一眼,說道:「既然是議事,自然是暢所欲言,何故惡語中傷?」
「一時失了心智,首輔見諒。」周道登這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趕忙起身賠罪。
韓爌臉色這才舒緩了一些,他掃了眾人一眼,說道:「諸位可還有意見?」
眾人互相看了看,隨後錢龍錫出聲說道:「我看湘中說得有道理,僅刑部去調查,難免出差錯,不如讓都察院一同前去。」
其餘幾人也微微頷首,贊成這一方案。
周道登見情況不妙,趕忙出聲說道:「既然擔心刑部有失公允,那乾脆三法司一同去辦吧。」
讓都察院去了,都察院的人肯定會盯著刑部,到時候想要辦事也不方便,再將大理寺加進去,而人多容易亂,反而刑部的機會會更多一些。
聽到這話,眾人也沒有意見,三法司一同查案,想來也不會再出什麼差錯。
韓爌見眾人都沒有意見,便說道:「那此事就定下了,工科給事中彈劾工部侍郎張鳳翔一事,交由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一同調查。」
他扭頭朝一旁的李標說道:「寫好票擬,大家一起簽個字,給宮裡送去。」
李標微微頷首,很快便將事情辦妥了。
奏疏送到宮裡,朱由檢看著票擬結果,頓時咧嘴一笑,「三司協辦,倒真是有意思!」
一般要三司協辦的案子,要不是十分重大,要不就是爭議很大。
這一次的彈劾,算得上重大嗎?
雖說涉及軌道修建的事情,這件事他很重視,可他重視的事情,朝臣就會重視嗎?
不一定,若是皇帝重視的事情朝臣就會重視的話,天下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這自然算不得多重大的事情。
可這一次的事情爭議大嗎?
就事情本身來說,彈劾一個工部侍郎,能有多大的爭議。
但這樣一件本該由刑部來辦的事情,最後變成了三司協辦,這顯然是有人在背後博弈。
朱由檢看了一眼奏疏,隨即寫了一個字『准』!
······
很快,內閣的指示便傳到了三法司。
刑部自是早就做好了準備。
而都察院和大理寺就有些錯愕了,此事本跟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他們自然沒有提前準備。
都察院署理院務的左副都御史楊鶴一收到內閣的文書,隨即便將都察院的御史們召集了起來。
他看著平日裡相熟的同僚們,正色說道:「內閣發了文書,讓都察院派人同刑部和大理寺一同去調查王所修彈劾工部侍郎一事,可有哪位同僚願領此事?」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沒有出聲。
雖說他們對於這件事不太了解,可都能察覺到一絲異樣。
按理來說,這件事應該是刑部來辦的,怎麼會突然變成三法司協辦?
其中必有蹊蹺。
見沒有人出聲,楊鶴眉頭微縐。
就在此時,右僉都御史方大任出聲說道:「總憲,此事便交由我來辦吧。」
楊鶴心中一喜,應道:「好,那此事便辛苦赤城你了。」
接著他神色鄭重了幾分,說到:「皇上對我等寄予厚望,此事雖然有刑部主辦,但我們都察院也不能放鬆,赤城,你去了大同府後,還需多關注,多查訪,務必將事情弄清楚!」
方大任鄭重的點了點頭,他也明白,楊鶴剛接手都察院,自然希望干出一番成績來,對楊鶴這般叮囑,他也能夠理解。
「總憲放心,我定不會讓都察院在他們部衙那裡丟了顏面。」
首輔韓爌看了眾人一眼,說道:「工科給事中王所修彈劾工部侍郎張鳳翔的奏疏,諸位也都看過了,都說說該怎麼處置吧。」
聽到這話,周道登目光先掃了眾人一眼,最後看著韓爌,笑道:「既然有人彈劾工部,那便派人去查查吧,審訊、查案的事情,向來是刑部來做,讓刑部派人好好查查便是。」
一旁的幾人也微微頷首,這等事情,本就是刑部的職責,交由刑部來辦最為合適。
見眾人都沒有異議,周道登暗自鬆了口氣。
就在此時,羅喻義出聲了,「查案自然是刑部來辦,可工部此番所為,關係到皇上的大計,若僅僅是刑部去辦,萬一失了公允,豈不是壞了皇上的大計!」
「既然此番是科臣彈劾,不如就讓都察院也派人一同去調查。」
聞言,李標也點頭應道:「湘中所言也不無道理,此事干係重大,讓都察院同去也好。」
周道登心中咯噔一下,略微有些慌亂。
按照慣例,這種事情由刑部去查就夠了,他沒想到,竟然會有人提議讓都察院一同辦案。
這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若是讓都察院的人跟著去了大同府,他想要遮掩張鳳翔的那些小動作可就難了。
現在都察院換了楊鶴做當家人,此人素有清望,辦事嚴正,也不可在這件事上放鬆。
到時候准要出亂子!
他平復了一下心緒,趕忙說道:「不過是一件彈劾的案子罷了,何必如此興師動眾?以往也都是派刑部去調查,若是怕刑部不夠重視,大可派一個侍郎去督辦,如此也能向皇上交代。」
刑部主管天下刑獄,按照兩京十三省劃了十三個清吏司,各地的案子都分別由這十三個清吏司管理。
按照慣例,發生在大同府的案子,自然是由山西司來處理。
現在讓一個侍郎來處理,這自然也算是十分重視了。
羅喻義依舊堅持,沉聲應道:「既然是為了公允,自然不能只有刑部的人。」
聞言,周道登頓時急了,猛然站起身來,指著羅喻義,說道:「羅湘中,你如此急切想要讓都察院的人一同去辦案,莫不是想要讓都察院的人幫忙遮掩什麼?」
羅喻義頓時臉色一冷,喝道:「你這是肆意攻訐!」
眼看著兩人要吵起來,一旁的人趕忙想要勸解。
而韓爌神色淡然的掃了兩人一眼,在桌上敲了幾下,沉聲說道:「安靜!」
周道登也是氣急,竟然沒有理會韓爌,繼續想要跟羅喻義爭吵。
而羅喻義則是平息了下來。
一旁的李標見狀,趕忙拉住周道登。
見狀,周道登這才重新坐下。
韓爌冷眼看了他一眼,說道:「既然是議事,自然是暢所欲言,何故惡語中傷?」
「一時失了心智,首輔見諒。」周道登這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趕忙起身賠罪。
韓爌臉色這才舒緩了一些,他掃了眾人一眼,說道:「諸位可還有意見?」
眾人互相看了看,隨後錢龍錫出聲說道:「我看湘中說得有道理,僅刑部去調查,難免出差錯,不如讓都察院一同前去。」
其餘幾人也微微頷首,贊成這一方案。
周道登見情況不妙,趕忙出聲說道:「既然擔心刑部有失公允,那乾脆三法司一同去辦吧。」
讓都察院去了,都察院的人肯定會盯著刑部,到時候想要辦事也不方便,再將大理寺加進去,而人多容易亂,反而刑部的機會會更多一些。
聽到這話,眾人也沒有意見,三法司一同查案,想來也不會再出什麼差錯。
韓爌見眾人都沒有意見,便說道:「那此事就定下了,工科給事中彈劾工部侍郎張鳳翔一事,交由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一同調查。」
他扭頭朝一旁的李標說道:「寫好票擬,大家一起簽個字,給宮裡送去。」
李標微微頷首,很快便將事情辦妥了。
奏疏送到宮裡,朱由檢看著票擬結果,頓時咧嘴一笑,「三司協辦,倒真是有意思!」
一般要三司協辦的案子,要不是十分重大,要不就是爭議很大。
這一次的彈劾,算得上重大嗎?
雖說涉及軌道修建的事情,這件事他很重視,可他重視的事情,朝臣就會重視嗎?
不一定,若是皇帝重視的事情朝臣就會重視的話,天下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這自然算不得多重大的事情。
可這一次的事情爭議大嗎?
就事情本身來說,彈劾一個工部侍郎,能有多大的爭議。
但這樣一件本該由刑部來辦的事情,最後變成了三司協辦,這顯然是有人在背後博弈。
朱由檢看了一眼奏疏,隨即寫了一個字『准』!
······
很快,內閣的指示便傳到了三法司。
刑部自是早就做好了準備。
而都察院和大理寺就有些錯愕了,此事本跟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他們自然沒有提前準備。
都察院署理院務的左副都御史楊鶴一收到內閣的文書,隨即便將都察院的御史們召集了起來。
他看著平日裡相熟的同僚們,正色說道:「內閣發了文書,讓都察院派人同刑部和大理寺一同去調查王所修彈劾工部侍郎一事,可有哪位同僚願領此事?」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沒有出聲。
雖說他們對於這件事不太了解,可都能察覺到一絲異樣。
按理來說,這件事應該是刑部來辦的,怎麼會突然變成三法司協辦?
其中必有蹊蹺。
見沒有人出聲,楊鶴眉頭微縐。
就在此時,右僉都御史方大任出聲說道:「總憲,此事便交由我來辦吧。」
楊鶴心中一喜,應道:「好,那此事便辛苦赤城你了。」
接著他神色鄭重了幾分,說到:「皇上對我等寄予厚望,此事雖然有刑部主辦,但我們都察院也不能放鬆,赤城,你去了大同府後,還需多關注,多查訪,務必將事情弄清楚!」
方大任鄭重的點了點頭,他也明白,楊鶴剛接手都察院,自然希望干出一番成績來,對楊鶴這般叮囑,他也能夠理解。
「總憲放心,我定不會讓都察院在他們部衙那裡丟了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