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滿朝公卿眼中只有銀子
「大人今日怎的邀我來這喝酒?」
內城的一家酒館之中,王所志看著周奎,略微有些意外。
往日都是他請的周奎,而周奎卻不曾請過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心疼酒錢!
周奎提著酒壺,給酒杯滿上,同時笑著說道:「好事!大好事!」
「不知道你可曾聽說陝西的事情?」
「陝西?」王所志有些疑惑,陝西現在亂成一團,能有什麼好事?
見狀,周奎有些得意,商人就是商人,再怎麼有錢,那也只是商人,哪裡能跟他一樣,能如此迅速得到朝廷的消息。
他笑著說道:「陝西出現了民亂!」
聽到這話,王所志頓時有些錯愕,接著神情又有些古怪。
陝西出現了民亂,這是好事?
隨即他便明白過來,陝西出現民亂,朝廷不得撥款賑災,到時候朝中官員定能大吃特吃。
出了民亂,苦了百姓,肥了百官。
百姓死活跟朝廷的官老爺們有什麼關係?
這麼說來,這對朝廷官員而言,確實是一件大好事!
周奎接著說道:「不僅如此,朝廷已經確定,從京城到大同府的軌道要開始修了!」
聽到這話,王所志精神一振,「當真?朝廷準備修了?」
這可是個大工程,他早就等著了。
只要能接下為民夫提供飲食的活,他們就能從中大賺一筆,十幾萬兩銀子也不成問題!
「當然,這話還能有假?」周奎頗為高傲的說道:「今日廷議,朝廷派了王本兵出鎮陝西,其中便提到了修軌道的事情,朝廷要利用陝西的饑民來修軌道!」
王所志微微頷首,既然修軌道的事情跟陝西平亂有關,那必然是定下來了。
他頓時有些欣喜,好在他早就跟周道登聯繫過了,有周道登在,他王家為民夫提供飲食的事情,想來也不成問題。
就在此時,周奎看著王所志,鄭重說道:「朝廷要修軌道,我也要出一份力,我們在山西的石炭行也開起來了,到時候我會跟工部的人說好,修軌道所需的石炭,都由我們的石炭行提供!」
「這件事你可不能出差錯!」
王所志恍然大悟,難怪周奎這麼高興,原來是準備拿下石炭供應的事情。
他眼中冒著精光,跟飲食相似,這石炭也是需求極大的東西,可以預見,其中也能賺不少的銀子。
他連連點頭,應道:「大人放心,石炭行早就準備好了,只要工部同意,石炭隨時可以供應。」
「好!」周奎十分激動,這項目少說爭個幾萬兩銀子,他還是第一次辦這麼大的事情。
「來,喝酒!」
他招呼著王所志,大口吃喝起來。
過了小半個時辰,周奎這才將掌柜的招來,「掌柜的,結帳!」
掌柜滿臉帶笑,說道:「周老爺,誠惠五十兩銀子。」
「五十兩?就這麼點飯菜要五十兩?」周奎瞥了一眼桌上的碗碟,頓時有些肉疼。
一旁的王所志趕忙說到:「這哪裡能讓大人請,我來結帳!」
說著他便要掏銀子。
周奎連連擺手,「我請你喝酒,怎麼好讓你來結帳。」
可他嘴裡雖然這麼說,卻始終不見掏出銀子來。
王所志也知道周奎貪財,可他實在沒有想到,周奎竟然會這般吝嗇!
雖然他心底有些瞧不上,但也不會在周奎面前表現出來,他爽快的拿了一張票據,遞給一旁的掌柜的。
「這是全盛通的貨票,你拿著這個去全盛通兌換,他們會給你五十兩銀子。」
掌柜也是見多識廣,仔細查驗了一番,隨即便笑道:「好好,客官以後常來!」
與此同時,在太康伯府。
「老爺,左都督鄭大人來了。」
張國紀聽到管家的話,神色有些驚訝,「他來做什麼?」
鄭養性,鄭太妃的侄子,承襲父親的爵位,受封正一品左都督。
前些日子,福王犯事被皇帝賜死,不久,鄭太妃病故,鄭家背後的靠山都沒了。
張國紀聽聞,這段時間鄭養性都待在家中,閉門不出,說是要給太后守孝。
他心中有些疑惑,鄭養性這個時候來見他做什麼。
想了想,他朝一旁管家說道:「帶他去正廳吧。」
「是!」管家應了一聲,隨即便去迎鄭養性了。
片刻之後,張國紀在正廳見到了鄭養性。
鄭養性不似往常,此時穿著十分的樸素。
「太康伯!」
「都督!」
兩人招呼了一聲,接著在大廳中坐下。
張國紀摸不清鄭養性的目的,便沒有出聲。
見狀,鄭養性有些坐不住了,他扭頭看著張國紀,笑道:「太康伯,不知你可否聽說了朝廷修軌道的事情?」
張國紀神色平淡,微微點頭,應道:「有所耳聞。」
修軌道的事情,在京城中傳得沸沸揚揚,他自然聽聞過一些。
不過,工部還在查探,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開始修。
鄭養性接著笑道:「朝廷剛決定了,不久之後就開始修軌道,這可是一項大工程!」
「確實是大工程。」張國紀微微頷首,回復十分平淡。
但他心中滿是疑惑,鄭養性又跟工部沒什麼關係,關心修軌道的事情幹什麼?
「太康伯,這可是個機會啊!」見張國紀似乎興趣不大,他接著說道:「這可是一個需要花上百萬兩銀子的大項目,只要能從中分潤一點,那也是上萬兩銀子啊!」
「就光是給修軌道的民夫提供糧食,便需要不少銀子,若是能接下供應糧食的活,我們就能賺不少的銀子。」
張國紀微微皺眉,沉聲問道:「從京城到大同鎮,修如此長的軌道,至少要動用十幾萬民夫吧?你們鄭家的產業能供應得了這麼多糧食?」
同為外戚,他自然對鄭家的產業不陌生,他們雖然有不少產業,可跟那些糧商比起來,還要差遠了。
鄭養性微微搖頭,笑到:「太康伯,這可不止我一家,還有田家,萬家等其他幾家,想要供應糧食,自然是夠了。」
田家、萬家?
張國紀心中一驚,這可都是朝中外戚,田家還是禮妃的娘家。
據說現在宮裡,除了皇后,就數這個禮妃最受皇帝寵愛。
他們這是準備一起從中撈一筆?
想到這,張國紀眉頭微皺,看著鄭養性,沉聲說道:「我家底薄,便不參與了。」
「太康伯當真不參與?這可能賺不少銀子!」鄭養性有些意外,不過也沒有太在意。
他們之所以想拉張國紀入場,也不過是想要抱團罷了。
少張國紀一家也沒有多大影響。
張國紀微微搖頭,堅定的說道:「此事我張家不參與。」
「既然如此,那我便告辭了!」鄭養性也沒有久留。
見鄭養性離開,他微微鬆了口氣。
前些日子,他收到過宮裡傳話,他女兒張皇后曾提醒過他,當今聖上神武有謀,鄭養性這些人的把戲未必瞞的過皇帝。
他心中暗自嘀咕,『福王跟壽寧大長公主的事情沒讓他們吸取到一點教訓啊!』
『現在鄭家的靠山可都沒了,鄭家若是老老實實的,說不定還能保住自家的富貴,現在還這般不知進退,被皇帝注意到,定然沒好下場!』
......
內城的一家酒館之中,王所志看著周奎,略微有些意外。
往日都是他請的周奎,而周奎卻不曾請過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心疼酒錢!
周奎提著酒壺,給酒杯滿上,同時笑著說道:「好事!大好事!」
「不知道你可曾聽說陝西的事情?」
「陝西?」王所志有些疑惑,陝西現在亂成一團,能有什麼好事?
見狀,周奎有些得意,商人就是商人,再怎麼有錢,那也只是商人,哪裡能跟他一樣,能如此迅速得到朝廷的消息。
他笑著說道:「陝西出現了民亂!」
聽到這話,王所志頓時有些錯愕,接著神情又有些古怪。
陝西出現了民亂,這是好事?
隨即他便明白過來,陝西出現民亂,朝廷不得撥款賑災,到時候朝中官員定能大吃特吃。
出了民亂,苦了百姓,肥了百官。
百姓死活跟朝廷的官老爺們有什麼關係?
這麼說來,這對朝廷官員而言,確實是一件大好事!
周奎接著說道:「不僅如此,朝廷已經確定,從京城到大同府的軌道要開始修了!」
聽到這話,王所志精神一振,「當真?朝廷準備修了?」
這可是個大工程,他早就等著了。
只要能接下為民夫提供飲食的活,他們就能從中大賺一筆,十幾萬兩銀子也不成問題!
「當然,這話還能有假?」周奎頗為高傲的說道:「今日廷議,朝廷派了王本兵出鎮陝西,其中便提到了修軌道的事情,朝廷要利用陝西的饑民來修軌道!」
王所志微微頷首,既然修軌道的事情跟陝西平亂有關,那必然是定下來了。
他頓時有些欣喜,好在他早就跟周道登聯繫過了,有周道登在,他王家為民夫提供飲食的事情,想來也不成問題。
就在此時,周奎看著王所志,鄭重說道:「朝廷要修軌道,我也要出一份力,我們在山西的石炭行也開起來了,到時候我會跟工部的人說好,修軌道所需的石炭,都由我們的石炭行提供!」
「這件事你可不能出差錯!」
王所志恍然大悟,難怪周奎這麼高興,原來是準備拿下石炭供應的事情。
他眼中冒著精光,跟飲食相似,這石炭也是需求極大的東西,可以預見,其中也能賺不少的銀子。
他連連點頭,應道:「大人放心,石炭行早就準備好了,只要工部同意,石炭隨時可以供應。」
「好!」周奎十分激動,這項目少說爭個幾萬兩銀子,他還是第一次辦這麼大的事情。
「來,喝酒!」
他招呼著王所志,大口吃喝起來。
過了小半個時辰,周奎這才將掌柜的招來,「掌柜的,結帳!」
掌柜滿臉帶笑,說道:「周老爺,誠惠五十兩銀子。」
「五十兩?就這麼點飯菜要五十兩?」周奎瞥了一眼桌上的碗碟,頓時有些肉疼。
一旁的王所志趕忙說到:「這哪裡能讓大人請,我來結帳!」
說著他便要掏銀子。
周奎連連擺手,「我請你喝酒,怎麼好讓你來結帳。」
可他嘴裡雖然這麼說,卻始終不見掏出銀子來。
王所志也知道周奎貪財,可他實在沒有想到,周奎竟然會這般吝嗇!
雖然他心底有些瞧不上,但也不會在周奎面前表現出來,他爽快的拿了一張票據,遞給一旁的掌柜的。
「這是全盛通的貨票,你拿著這個去全盛通兌換,他們會給你五十兩銀子。」
掌柜也是見多識廣,仔細查驗了一番,隨即便笑道:「好好,客官以後常來!」
與此同時,在太康伯府。
「老爺,左都督鄭大人來了。」
張國紀聽到管家的話,神色有些驚訝,「他來做什麼?」
鄭養性,鄭太妃的侄子,承襲父親的爵位,受封正一品左都督。
前些日子,福王犯事被皇帝賜死,不久,鄭太妃病故,鄭家背後的靠山都沒了。
張國紀聽聞,這段時間鄭養性都待在家中,閉門不出,說是要給太后守孝。
他心中有些疑惑,鄭養性這個時候來見他做什麼。
想了想,他朝一旁管家說道:「帶他去正廳吧。」
「是!」管家應了一聲,隨即便去迎鄭養性了。
片刻之後,張國紀在正廳見到了鄭養性。
鄭養性不似往常,此時穿著十分的樸素。
「太康伯!」
「都督!」
兩人招呼了一聲,接著在大廳中坐下。
張國紀摸不清鄭養性的目的,便沒有出聲。
見狀,鄭養性有些坐不住了,他扭頭看著張國紀,笑道:「太康伯,不知你可否聽說了朝廷修軌道的事情?」
張國紀神色平淡,微微點頭,應道:「有所耳聞。」
修軌道的事情,在京城中傳得沸沸揚揚,他自然聽聞過一些。
不過,工部還在查探,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開始修。
鄭養性接著笑道:「朝廷剛決定了,不久之後就開始修軌道,這可是一項大工程!」
「確實是大工程。」張國紀微微頷首,回復十分平淡。
但他心中滿是疑惑,鄭養性又跟工部沒什麼關係,關心修軌道的事情幹什麼?
「太康伯,這可是個機會啊!」見張國紀似乎興趣不大,他接著說道:「這可是一個需要花上百萬兩銀子的大項目,只要能從中分潤一點,那也是上萬兩銀子啊!」
「就光是給修軌道的民夫提供糧食,便需要不少銀子,若是能接下供應糧食的活,我們就能賺不少的銀子。」
張國紀微微皺眉,沉聲問道:「從京城到大同鎮,修如此長的軌道,至少要動用十幾萬民夫吧?你們鄭家的產業能供應得了這麼多糧食?」
同為外戚,他自然對鄭家的產業不陌生,他們雖然有不少產業,可跟那些糧商比起來,還要差遠了。
鄭養性微微搖頭,笑到:「太康伯,這可不止我一家,還有田家,萬家等其他幾家,想要供應糧食,自然是夠了。」
田家、萬家?
張國紀心中一驚,這可都是朝中外戚,田家還是禮妃的娘家。
據說現在宮裡,除了皇后,就數這個禮妃最受皇帝寵愛。
他們這是準備一起從中撈一筆?
想到這,張國紀眉頭微皺,看著鄭養性,沉聲說道:「我家底薄,便不參與了。」
「太康伯當真不參與?這可能賺不少銀子!」鄭養性有些意外,不過也沒有太在意。
他們之所以想拉張國紀入場,也不過是想要抱團罷了。
少張國紀一家也沒有多大影響。
張國紀微微搖頭,堅定的說道:「此事我張家不參與。」
「既然如此,那我便告辭了!」鄭養性也沒有久留。
見鄭養性離開,他微微鬆了口氣。
前些日子,他收到過宮裡傳話,他女兒張皇后曾提醒過他,當今聖上神武有謀,鄭養性這些人的把戲未必瞞的過皇帝。
他心中暗自嘀咕,『福王跟壽寧大長公主的事情沒讓他們吸取到一點教訓啊!』
『現在鄭家的靠山可都沒了,鄭家若是老老實實的,說不定還能保住自家的富貴,現在還這般不知進退,被皇帝注意到,定然沒好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