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兵強馬壯出應天(求追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朱棣這裡敲到一筆援助,讓朱樉的心情好上很多。

  尤其是看著他一臉捨不得的表情,更是讓大家嬉笑不止。

  「四弟,你留在應天也不是件壞事。」

  朱樉最後還是認真叮囑道:「咱們哥幾個,在應天還有不少的產業,要你好生照料一番。」

  「我在應天的幾個工坊和礦山,就都交到你手上了!」

  會跟著前往西安的,都是工坊和礦山之中的熟練工。

  這部分人只占全部工人的一小半。

  還有大半的工人,留在應天當地,維持著工坊、礦山的基本運行功能。

  這些人朱樉也沒有遠程指揮的想法。

  畢竟如今的交通通信手段太落後,一條消息來回都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應天錢坊那邊,我也將各種制度、處置方法寫了出來,四弟你到時候照著做也就是了。」

  朱棡也開口,將應天錢坊交給朱棣打理:

  「不過這麼多事情,你一個人怕是處理不過來。」

  「可以找大哥或者母后,討兩個信得過的心腹。」

  朱棣如今年紀尚小,又沒有做出什麼耀眼的成績。

  自然不能夠像朱樉那樣,吸引別人主動來投。

  真要有些本事的,自然都投效到太子門下。

  有些想法,又不想在中央的,又大多跟著朱樉。

  畢竟朱樉已經要開始去往自己的封地,有著極大的行動自主權。

  朱樉雖然腳踢過文官,但對不少人來說,這還挺對他們脾氣的。

  明初的風氣,還瀰漫著很重的俠氣、義氣氛圍。

  秦王腳踢應天府尹,為民做主的風聞,也在周邊廣泛流傳。

  也得到一部分文士、武將的忠愛。

  連帶著朱棡身邊也有不少人投靠。

  只有年紀還小,距離就藩還有好幾年的朱棣,身邊除了幾個玩伴,幾乎沒有人投靠。

  馬皇后適時對朱棣開口道:「若是缺人,就來告訴母后。」

  在去年的時候,朱棣也曾經幫忙處理過礦山招聘的事情。

  自然知道這些事務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麻煩到要死。

  於是連忙點頭道:「謝過母后!」

  太監們忙碌了好一陣子,終於將朱樉的大床用厚氈布包裹好,裝載上馬車,準備運往碼頭裝船。

  「此去經年,孩兒不知何時才能重回應天,不能在母后身前盡孝,還請母后不要怪罪。」

  朱樉跪倒在馬皇后面前,認認真真磕了三個頭。

  雖來到大明不太久,馬皇后對自己的關愛已經是讓自己難以忘懷。

  「母后曾經陪伴父皇南征北戰,年輕時候身子傷了不少,還請母后注意身體,不要同父皇多起爭執。」

  這些都是朱樉發自肺腑的想法。

  歷史上,馬皇后五十歲就去世,和年輕時候生育後沒養好身子有很大關係。

  那時候朱元璋的勢力還沒有強到橫掃大江南北,經常需要馬皇后操持後勤工作。

  日夜操勞之下,身體素質就變差了許多。

  馬皇后聽聞朱樉的肺腑之言,忍不住聲淚俱下:

  「死生皆是命,為娘這輩子有你爹,有你們已經足夠了。」

  「你大哥如今已經成家,娘也了卻一樁心事,只是還放不下你們幾個。」

  「我只盼望你能從戰場上活著回來,讓娘親能夠親眼見到你成親。」

  朱樉也被氣氛所感染,鼻子塞塞的道:「婚姻大事,為時尚早,還請等孩兒自西北大勝回朝時,再做安排!」

  母子二人痛哭一場後,距離朱樉出發西北便真的只剩幾日時間。

  前幾批人馬,早就已經裝船前往開封府。

  長江碼頭上,人流如螞蟻一般,幾乎是日夜不停裝載貨物。

  朱樉所帶領的這一支船隊,也是最大的一支。

  除了原先的幾十條千料大船,還有老朱御賜的六艘樓船,作為朱樉的座駕。


  臨出發這天,朱元璋親自將朱樉送出皇宮。

  老朱雖有千言萬語凝在心頭,最後也只化為一句:

  「路上一切小心,活著回來,你娘還在等著你。」

  朱樉看著眼前的中年人,心裡也轉過無數的念頭,最後也只是輕輕說:

  「謝過父皇關心,兒臣定會取勝而歸!」

  「出發吧!」朱元璋隨後大聲說道:「一路順風!」

  不光說給朱樉一個人聽,也是說給他身後的數千將士。

  密密麻麻,排列整齊的數千甲士,綿延數里之遠。

  好似一片片連綿的黑紅雲。

  在碼頭官吏們的指揮下,一隊隊百戶,井井有序地登上他們的船隻。

  這一批跟隨朱樉出發的將士,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除了朱樉操練時間最長的三千多士卒,還有老朱給的五千精騎。

  一個個背著燧發槍,身穿烤藍板甲的士卒,抬著一門門迫擊炮,進入大船的船艙之中。

  無數的火藥、鉛子、炮彈、火帽等物資,被搬運到船上的艙室內。

  騎兵們則是小心翼翼地牽著馬匹,行走在一條條寬闊的踏板之上。

  深怕一個不小心,將自己的夥伴,給掉下水。

  千料大船之中,不少都配備了專門的馬艙、馬道,用來運輸戰馬。

  上百艘大船,忙碌了一整天的時間。

  才將所有的人員、物資,全部裝載完畢。

  其實還會有下一批運載計劃,只不過朱樉這一次為了防止意外,將精銳部隊都帶走了。

  直到太陽西斜,各個船隻上才各自打出準備完畢的旗語。

  如今還沒點出無線電科技,只能夠靠旗語兵打旗語來交流。

  五層樓高的樓船上,一根二十多米高的桅杆懸掛著數米寬的碩大秦字旗。

  在風中招展著,叫人一眼就能夠看到秦王旗艦的位置。

  朱樉望著漸漸遠去的碼頭,水波浩渺之下漸漸連送行的人影也看不清。

  不少船隻上的士卒,還在擺手向自己的家人、好友告別。

  心中閃過不少滋味,有離別的難受,同樣也有迎接未來的亢奮。

  自己剛來的時候,除了皇子的名頭一無所有。

  如今從京城出發,手握上萬大軍,為大明,也是為自己征戰西北。

  江面上,數百艘巨艦接連天際,首尾不能相見。

  即使相距甚遠,依然能聽到無數的人叫馬嘶。

  兵強馬壯出京城,不破蒙元誓不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