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依依不捨臨離別(求追讀)
「二哥,你真要走了嗎?」
梳著總角的寧國公主朱椒,抬起頭看向一旁的哥哥,怯生生地問道。
「什麼時候回來,會給我帶好吃的嗎?」
年紀尚小的妹妹,對朝廷大事一竅不通。
只知道二哥要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幾年內都回不來。
西安有多遠對於她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概念,她這輩子生下來就在後宮之中。
最大的這一片天,也不過是皇宮小小的一角。
朱樉摸了摸妹妹的小腦袋,好像在摸一隻小貓。
「二哥還要再過幾日才走,要不了多久就能夠回來。」
「關中也有不少的美食,待咱回來就給你帶些。」
馬皇后還在指揮著宮女們,給朱樉帶東西。
恨不得將殿內的東西,一併打包送去關中。
和日後給去遠方上學孩子打包行李的父母,沒什麼兩樣。
只不過朱樉這一去,尚且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來。
以如今的交通條件和人均壽命來看。
說不定再相見時,已是天人永隔。
「娘親,這麼多行李孩兒真的裝不下了。」
朱樉為難地看著想要將一張黃花梨鏤雕螭龍紋月洞門罩式架子床,打包裝上船的馬皇后說道。
「怕什麼,讓你爹多撥兩艘船出來也就裝下了。」
馬皇后讓太監們輕拿輕放,別把床上的雕花磨壞了。
「床榻這東西,還得是從小睡到大的才能睡得舒服!」
朱棡也在一旁起鬨道:「是啊,是啊,二哥。」
「離了我打小睡的床,還真的睡不著。」
朱樉嘆了一口氣,也就不和他們在這種小事上再起爭執。
最多空出一艘船來裝這些東西。
無奈地說道:「你們是不是都忘記了,我這趟是去打仗的,不是去就藩享福的?」
「軍營里哪裡用得到這東西?」
馬皇后拉過朱樉的手,不禁感慨道:「樉兒也是個大人了,懂得軍國大事,不再是當年那個躺在娘懷裡鬧著要吃糖的孩子了。」
朱樉有些尷尬,也不好說些什麼。
好在朱棣及時出現,給朱樉解了圍。
年幼的朱棣,氣沖沖地闖進來對朱樉大聲喊:
「二哥,你帶著我一起走吧!」
「爹竟然不同意我去戰場!」
「我也想要上戰場打仗!」
還未等朱樉開口,馬皇后便開口喝道:
「你一個小屁孩上什麼戰場!」
「等你到了哥哥們這個年紀再說!」
朱樉也勸道:「戰場上刀劍無眼,你現在年紀還小,等你什麼時候能開三石弓,再談上戰場之事。」
以朱棣現如今的臂力,別說是三石硬弓,就是一石的強弓他都拉不動。
兩人都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朱棣也只能一個人坐到椅子上生悶氣。
「四弟,你別著急,你再過個四五年時間,就能夠去封地就藩,到時候有你施展的機會。」
朱棡在一旁安慰心靈受到打擊的朱棣。
「二哥、三哥,你們都去北方給自己打地盤,到我就藩的時候估計什麼地方都沒有了。」
朱棣吐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老朱放出藩王可以實封藩國於邊塞的消息後,稍微有點想法的藩王,都開始動起腦筋。
就算是藩王本人年紀太小,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封國是什麼。
他們的母妃,母妃身後的家族,都會想方設法謀求一個大大的封國。
畢竟封國內,全都由藩王說了算。
這對於外戚們來說,不失為一條退路。
皇位已經眼看著不可能,自然要想辦法給自己謀求利益。
又有什麼比投資一個實封藩王國來得報酬豐厚的生意呢?
古之呂不韋,已經為他們做出一個大大的榜樣。
除了一些身份較為敏感的藩王,比如楚王。
他的生母胡充妃,乃是故元秦王之女,天然沒有外戚。
加之又因為趙王早殤,胡充妃受罰冷宮。
因而,真正熱衷於此的其實主要還是馬皇后所生的朱樉、朱棡、朱棣兄弟幾個。
郭寧妃所生的魯王朱檀,剛剛才一歲,幾乎還沒有自我意識。
除此之外,也就是達定妃所生的齊王朱榑、潭王朱梓。
在這件事上,如今第二熱衷的,也就是達定妃背後的家族。
「北方直至冰海而去數千里,哪有占不過來的地方。」
朱樉不屑地說道:「就怕你不要這些地方!」
從北平再往北跨過高原,就是森林密布的北海區域。
「況且我和你三哥,都是向西北而去,東北茂林良田,日後都是你的地方,你還不滿足?」
雖說朱元璋為了讓藩王們有動力向外擴張,提出實封王國的舉措。
不過目前大明的戰略核心,仍然是打擊北方殘存的蒙元勢力。
因此,其實朱樉和朱棡這時候都是在為以後的弟弟們打下基礎。
兩人都要為他們打出一個較好的局面。
朱棣他們日後才能夠好好地向北,向東方向發展。
朱棣稍微琢磨一番,也明白過來。
他平日裡經常被哥哥們帶著做事,耳濡目染之下也明白許多。
現在北方其實並不安穩,草原上的諸多部落,動不動就出動數萬人南下劫掠。
都是被大明邊軍們,一次次地擋了回去。
東北方向的敵人,其實都算不上強悍。
遠遠比不上西北方向的蒙元殘部嫡系。
他也確實是在哥哥們的庇護之下。
這才笑嘻嘻地說道:「多謝二哥、三哥,為我遮風擋雨。」
朱樉眼見著朱棣高興起來,便逗逗他:
「空口感謝無用,不如四弟將手上的護衛隊給我一同上西北戰場,也好過你將他們安置在京城,無事可做。」
「這......」朱棣有些捨不得自己好不容易攢出來的軍隊底子。
他也在這支隊伍上投資了不少的錢財。
不說像朱樉那樣富養,好歹也是每人配發了一支燧發槍、一身鐵甲。
將他好幾年攢下來的私房錢,幾乎都花得一乾二淨。
「好吧,二哥你可得小心著用。」
朱棣最後還是覺得要讓這幫人上戰場適應一下火器作戰。
「別把我這一點家底,都給打光了。」
朱樉笑了笑說道:「等仗打完之後,我再給你補上就是了。」
「你損失多少人,我就給你補多少人,這總行了吧?」
梳著總角的寧國公主朱椒,抬起頭看向一旁的哥哥,怯生生地問道。
「什麼時候回來,會給我帶好吃的嗎?」
年紀尚小的妹妹,對朝廷大事一竅不通。
只知道二哥要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幾年內都回不來。
西安有多遠對於她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概念,她這輩子生下來就在後宮之中。
最大的這一片天,也不過是皇宮小小的一角。
朱樉摸了摸妹妹的小腦袋,好像在摸一隻小貓。
「二哥還要再過幾日才走,要不了多久就能夠回來。」
「關中也有不少的美食,待咱回來就給你帶些。」
馬皇后還在指揮著宮女們,給朱樉帶東西。
恨不得將殿內的東西,一併打包送去關中。
和日後給去遠方上學孩子打包行李的父母,沒什麼兩樣。
只不過朱樉這一去,尚且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來。
以如今的交通條件和人均壽命來看。
說不定再相見時,已是天人永隔。
「娘親,這麼多行李孩兒真的裝不下了。」
朱樉為難地看著想要將一張黃花梨鏤雕螭龍紋月洞門罩式架子床,打包裝上船的馬皇后說道。
「怕什麼,讓你爹多撥兩艘船出來也就裝下了。」
馬皇后讓太監們輕拿輕放,別把床上的雕花磨壞了。
「床榻這東西,還得是從小睡到大的才能睡得舒服!」
朱棡也在一旁起鬨道:「是啊,是啊,二哥。」
「離了我打小睡的床,還真的睡不著。」
朱樉嘆了一口氣,也就不和他們在這種小事上再起爭執。
最多空出一艘船來裝這些東西。
無奈地說道:「你們是不是都忘記了,我這趟是去打仗的,不是去就藩享福的?」
「軍營里哪裡用得到這東西?」
馬皇后拉過朱樉的手,不禁感慨道:「樉兒也是個大人了,懂得軍國大事,不再是當年那個躺在娘懷裡鬧著要吃糖的孩子了。」
朱樉有些尷尬,也不好說些什麼。
好在朱棣及時出現,給朱樉解了圍。
年幼的朱棣,氣沖沖地闖進來對朱樉大聲喊:
「二哥,你帶著我一起走吧!」
「爹竟然不同意我去戰場!」
「我也想要上戰場打仗!」
還未等朱樉開口,馬皇后便開口喝道:
「你一個小屁孩上什麼戰場!」
「等你到了哥哥們這個年紀再說!」
朱樉也勸道:「戰場上刀劍無眼,你現在年紀還小,等你什麼時候能開三石弓,再談上戰場之事。」
以朱棣現如今的臂力,別說是三石硬弓,就是一石的強弓他都拉不動。
兩人都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朱棣也只能一個人坐到椅子上生悶氣。
「四弟,你別著急,你再過個四五年時間,就能夠去封地就藩,到時候有你施展的機會。」
朱棡在一旁安慰心靈受到打擊的朱棣。
「二哥、三哥,你們都去北方給自己打地盤,到我就藩的時候估計什麼地方都沒有了。」
朱棣吐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老朱放出藩王可以實封藩國於邊塞的消息後,稍微有點想法的藩王,都開始動起腦筋。
就算是藩王本人年紀太小,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封國是什麼。
他們的母妃,母妃身後的家族,都會想方設法謀求一個大大的封國。
畢竟封國內,全都由藩王說了算。
這對於外戚們來說,不失為一條退路。
皇位已經眼看著不可能,自然要想辦法給自己謀求利益。
又有什麼比投資一個實封藩王國來得報酬豐厚的生意呢?
古之呂不韋,已經為他們做出一個大大的榜樣。
除了一些身份較為敏感的藩王,比如楚王。
他的生母胡充妃,乃是故元秦王之女,天然沒有外戚。
加之又因為趙王早殤,胡充妃受罰冷宮。
因而,真正熱衷於此的其實主要還是馬皇后所生的朱樉、朱棡、朱棣兄弟幾個。
郭寧妃所生的魯王朱檀,剛剛才一歲,幾乎還沒有自我意識。
除此之外,也就是達定妃所生的齊王朱榑、潭王朱梓。
在這件事上,如今第二熱衷的,也就是達定妃背後的家族。
「北方直至冰海而去數千里,哪有占不過來的地方。」
朱樉不屑地說道:「就怕你不要這些地方!」
從北平再往北跨過高原,就是森林密布的北海區域。
「況且我和你三哥,都是向西北而去,東北茂林良田,日後都是你的地方,你還不滿足?」
雖說朱元璋為了讓藩王們有動力向外擴張,提出實封王國的舉措。
不過目前大明的戰略核心,仍然是打擊北方殘存的蒙元勢力。
因此,其實朱樉和朱棡這時候都是在為以後的弟弟們打下基礎。
兩人都要為他們打出一個較好的局面。
朱棣他們日後才能夠好好地向北,向東方向發展。
朱棣稍微琢磨一番,也明白過來。
他平日裡經常被哥哥們帶著做事,耳濡目染之下也明白許多。
現在北方其實並不安穩,草原上的諸多部落,動不動就出動數萬人南下劫掠。
都是被大明邊軍們,一次次地擋了回去。
東北方向的敵人,其實都算不上強悍。
遠遠比不上西北方向的蒙元殘部嫡系。
他也確實是在哥哥們的庇護之下。
這才笑嘻嘻地說道:「多謝二哥、三哥,為我遮風擋雨。」
朱樉眼見著朱棣高興起來,便逗逗他:
「空口感謝無用,不如四弟將手上的護衛隊給我一同上西北戰場,也好過你將他們安置在京城,無事可做。」
「這......」朱棣有些捨不得自己好不容易攢出來的軍隊底子。
他也在這支隊伍上投資了不少的錢財。
不說像朱樉那樣富養,好歹也是每人配發了一支燧發槍、一身鐵甲。
將他好幾年攢下來的私房錢,幾乎都花得一乾二淨。
「好吧,二哥你可得小心著用。」
朱棣最後還是覺得要讓這幫人上戰場適應一下火器作戰。
「別把我這一點家底,都給打光了。」
朱樉笑了笑說道:「等仗打完之後,我再給你補上就是了。」
「你損失多少人,我就給你補多少人,這總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