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西域實封國中國(求追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一批啟程前往開封府的大船,主要裝載被流放的三百多戶罪吏。

  以及大量的糧食、彈藥等補給品。

  為後續數以萬計的人員流動,做好充足的準備。

  除了朱樉的親軍衛隊三千多人之外,還有他們的家人也要一同前往西安。

  這年頭也不存在異地當兵的說法。

  軍戶都是隨著軍隊遷徙,所屬軍隊遷移到哪裡,他們就要遷移到哪裡。

  這就超過一萬人。

  還有工坊的熟練技術工種子一千多人,礦山的勞動能手一千多人。

  甚至於還有原先負責給朱樉種試驗田的老農一百戶。

  林林總總,加在一起有超過五萬人!

  這些人自然不能夠一起出發,否則光是吃的糧食,就能夠讓朱樉發瘋。

  好在杜煜的統籌能力還不錯,幾天時間就拿出了詳細的運輸方案。

  他將船隊分為多個波次。

  運行一段時間後,能夠保證始終有一支船隊在從應天前往開封,一支船隊在開封卸載貨物人員,一支船隊在從開封返回應天的路上,一支船隊在應天裝載貨物人員。

  將幾百艘千料大船和碼頭的效率最大化。

  「樉兒,你即將要前往西北體驗征戰。」

  朱元璋罕見地單獨接見了朱樉,甚至將太子都排除在殿外。

  「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為父又如何不為你擔心?」

  「現在你反悔還來得及,咱還能夠壓得住那幫文臣武將把你留在應天。」

  「你要是到了戰場上,可就沒有反悔的機會。」

  「擅自逃離戰場,咱也要軍法從事你!」

  朱元璋露出父親為兒擔憂的一面,不論他其他的身份有多唬人。

  這時候他只是一個為兒子擔憂的父親。

  朱樉微微一笑道:「兒臣自去歲受封開始,就做足了準備。」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西北五十州。」

  「父皇,我其實想做的事情很多,但大明已經是大哥的。」

  「我也不願同大哥,兄弟鬩於牆。」

  「西北遼闊,再向西還有西域諸多藩國,足夠兒臣施展拳腳。」

  臨行前,朱樉終於向老朱吐露出心聲。

  老朱露出瞭然的表情,他很早就發覺了朱樉的野心。

  畢竟朱樉這一年做的事情,很多都超出藩王本該做的。

  改革軍械,改進工坊,改進良種,開闢礦山,查處不法官吏,教導學生等等。

  「咱原先還在想,你小子是不是想到西安經營一番,隨後起兵造反呢?」

  朱元璋滿臉笑意,不過卻藏著一絲冷意:

  「到時候說不定咱爺倆還能夠在戰場上相見。」

  朱樉連忙跪下認錯道:「兒臣知錯,絕不敢有如此大逆不道之舉!」

  要是不能夠解釋清楚,這是真的會死!

  父子親情,在至高無上的權力面前,都不值一提。

  自古以來,弒父殺兄的皇帝數不勝數。

  天家父子,親情是最靠不住的。

  「別緊張。」朱元璋將朱樉拉起來,扯著手說道:

  「咱也不是什麼弒殺的人,況且虎毒還不食子呢。」

  「你能夠想到經營西域倒也不錯,大明這份基業日後必然是你大哥的。」

  「你有這樣的心思,咱就許你一個便宜行事的權力。」

  「你能夠在西域打下多少疆域,咱就都將這些給你做封國!」

  實封封國,自古以來都是藩王們最想要的東西。

  在這裡,他們就是名副其實的土皇帝,能夠制定法律、設立官署。

  朱樉難以置信地看向老朱:「父皇真要將這麼多地方,許給兒臣嗎?」

  自己原本是打算用資本滲透的方式,來一步步控制西域小國。

  從而掌控絲綢之路,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如果老朱真的要將西域封給自己,那麼就用不著這麼麻煩了。


  直接搶就行了。

  這世上再也沒有比搶劫富庶的西域國家來錢更快的方式了。

  「自然,你們兄弟誰能夠占領邊塞之地,咱就讓這些地方作為他的實封之地!」

  朱元璋正襟危坐,神色嚴肅,顯然不是開玩笑。

  「古之周武王,不也是如此嗎?」

  「分封諸姬於曠野山川之中,這才有後世華夏!」

  這種思路,同千年前諸夏開疆拓土的思路一樣。

  將一批貴族分封在邊疆,讓他們在當地為華夏拓土,同時守衛周王室。

  朱樉這時候也冷靜下來,這件事也沒有自己想像那麼簡單。

  老朱說到底也只是給了諸王一個向外擴張的機會。

  這些地盤還是要自己去從各個草原部落、胡虜手中去搶。

  「兒臣多謝父皇給予的機會。」

  不論如何,這對於朱樉來說確實是很大一塊餡餅。

  不管有沒有毒,都要吃下去。

  「縱使山高路遠,兒臣也定將為我大明開疆拓土!」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

  此舉既能夠激發諸藩王的戰爭積極性,又能夠避免他們和太子系爭奪皇位。

  實在是一舉兩得。

  除了朱樉沒人會想到,這一舉措也會極大加強諸多藩王的軍權。

  未來朱標早死,繼承人的爭奪上,絕對會有一場腥風血雨。

  不過有自己在,日後皇太子人選會不會按照原來發展也不好說。

  「西北動亂頗多,你如今王府護衛著實太少。」

  朱元璋滿意地說道:「想要開疆拓土,僅憑藉這些人可是完全不夠。」

  「如此,咱再給你七千人,湊上一萬人,也足以自保了。」

  「西北多平原,這些也多給你騎兵,方便行事。」

  沒想到,老朱在畫了實封國中國的大餅之後,還給出了實打實的支援。

  一萬人放在中原大區之中不算很多。

  但對於西北的諸多勢力而言,已經是一股能夠說得上話的力量。

  「不過你也要記住,這些是給你用來征討西北,不是讓你欺辱百姓用的。」

  「要是讓咱聽到你欺負百姓的聲音,別怪咱不客氣!」

  老朱給一顆大棗後,也同時給予警告道。

  朱樉知曉老朱對這些事情的看重,自然是高度重視:

  「父皇教誨,兒臣定然銘記於心!」

  是日,上曉諭中書省諸大臣,藩王有開疆拓土者,實封其國於當地,諸事與中原同。

  諸臣大驚,多有勸誡上位者,不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