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百般忙碌遇伊人(求追讀)
二月里,城外麥苗抽身條,小麥蟄伏一個寒冬後開始瘋狂生長。
太子大婚的日子越來越近,京城內也瀰漫著歡快的氣息。
「這箱子千里江山圖小心點放,下邊用稻草墊好,別受潮了。」
一箱箱各色花樣的煙花,被搬入內帑,預備著兩月後太子大婚時使用。
初春的氣候,總是有些反常。
這一日熱的人只想穿單衣。
朱樉飲了一口涼水,才感覺好受不少。
腦子似乎也涼快下來,能夠思考一些事情。
雖然新年剛過一個多月,但是朝堂卻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中書省左丞、太子太師、韓國公李善長乞致仕,帝准。
然後又以忠勤伯汪廣洋為中書省右丞,參知政事胡惟庸為中書省左丞。
中書省的人員調整,對朱樉來說影響還不大。
不過西部領軍人物的調整,對自己來說影響就很大了。
中山侯湯和為征西將軍,江夏侯周德興為左副將軍,德慶侯為右副將軍。
預備征討如今還盤踞川蜀的明夏政權。
如此看來,洪武四年西部大戰略,還是以四川為主。
自己所在的西安,估計還要供給大軍軍需。
向北抗擊擴廓帖木兒的戰事,到底要如何操持,幾乎全部把握在自己手上。
畢竟大軍主帥,魏國公徐達已經被命令調往北平操練兵馬、鑄治城池。
不過好在,老朱也沒大膽到讓朱樉一個新手直接負責西北諸軍事。
將宋國公馮勝調到陝西,負責西北諸多軍務。
衛國公鄧愈則是要在襄陽坐鎮,負責新兵訓練,以及江南、湖光的糧食運往征西軍前線。
這些國公、侯爵都已經出征,不過從軍報來看,剛剛抵達重慶。
還未曾取得大的戰果。
也有可能,他們是準備在太子大婚時再出捷報。
來一出雙喜臨門!
不管怎麼說,太子大婚都是京師如此最熱門的話題。
販夫走卒們,都等著皇帝陛下在太子大婚時發出的賞賜。
京城內不少商販,也趁著這一波往來販賣貨物,掙到一大筆錢。
不過真正忙碌的,其實還是皇城之內。
馬皇后幾乎忙到腳不沾地,就是為了給朱標準備各式婚服、冠冕。
大婚需要用到各式冕服、常服、皮弁服六套。
還有各種不同的冠冕,皇太子所戴冕,前後各垂九串玉珠,共162顆,分為赤、白、青、黃、黑五色。綖板之下橫綴一長條形「玉衡」,兩端垂青玉「充耳」。
除此之外,還有皮弁,翼善冠等等。
好在洪武四年乃是潤三月,能夠有多一個月時間準備。
不然朱樉都感覺自己快要忙瘋了。
尤其是各種禮儀,那些大儒們旁的事情可能不擅長,但是從皓首窮經般的書山中考古禮儀,卻是熟門熟路。
皇太子大婚,採用的是古時六禮。
納采問名,納徵、告期、冊封,醮戒,親迎,朝見,盥饋,慶賀。
一整套流程要好多天時間。
好在,除了前兩項,後邊幾項都是在同一天之內。
「殿下,六十四箱火樹銀花,已經全都搬入庫房。」
虎子清點完所有的大型煙花後,回來稟報。
「記得讓人每過一旬,便檢查一番有無受潮。」朱樉點點頭道:「更要切記,不能夠有半點火星落在庫房內,否則就是一場大火!」
煙花內的火藥比例,都是特別調試過的。
能夠保證發射高度,特意多添加了木炭。
燃速下降,不太容易產生爆炸的效果。
虎子認真地點頭應下,然後說道:「東宮派人來尋您,不知道有何要事!」
大哥找自己?
不是西征後勤的事兒,那就是他大婚的事情。
仔細想來,他還蠻慘的。
年僅十六,就要步入婚姻的墳墓。
朱樉嘆了口氣,準備前往東宮。
隨著太子大婚臨近,全國各地慶賀的奏表、禮物,也源源不斷地送到京城。
隨之而來的還有大量隨行人員,這些人在地方上幾乎都隻手遮天。
畢竟大明如今初定,官員的數量少得可憐。
根據中書省核算,全國各州道府縣加起來才有一千二百三十九名官,五千四百八十八名員。
合起來不過六千七百二十七人。
整個大明就掌握在這萬分之一的人手裡。
十二行省,一百二十府,一百八十州,八百八十七縣。
才出了這幾千人。
官員和隨從們在京師大肆採買,連帶著蔬菜、肉類、布匹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都上漲不少。
應天大街上,猶如古之邯鄲,摩肩擦踵,揮汗如雨。
朱樉只帶著虎子,兩人走在大街上,旁人也不敢招惹。
畢竟身上的朱色織金團紋袍,雖沒繡龍,但打眼一看就價值不菲。
百姓們很自覺地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唯有路過衛國公府邸,有一行抬著轎子的人不知是意外,還是故意地湊了過來。
朱樉還在想著西征川蜀的事兒,倒也沒注意。
虎子直接將火槍拔了出來,黑洞洞的槍口直接指著側前方貼近的壯漢。
「什麼人!」
一聲怒喝,才將朱樉驚醒過來。
領頭的漢子,顯然也是見過世面,不慌不忙道:
「我等是衛國公府上護衛,還請讓開道路。」
衛國公府上的人嗎?
倒也說得通,畢竟衛國公府邸離這裡不過百米距離。
朱樉倒是來了點興致,畢竟衛國公和自己緣分還挺深。
日後在西北征戰,還要仰仗他。
「不知是衛國公府上何人當面?」
開口問一問,也是想認識一下。
轎子裡的人不知道說了些什麼,旁邊的侍女側著耳朵聽了一會道:
「我家小姐乃是衛國公長女,不知閣下又是何人?」
哦,衛國公長女。
等等!
那豈不就是原先歷史上自己的側妃?!
「這是秦王殿下!」
還沒等朱樉想好該怎麼面對這位未來老婆。
虎子直接將自己的名號報了出去。
對面頓時一驚,沒想到在大街上都能夠遇到秦王。
連忙單膝跪地拜道:「拜見秦王殿下!」
不過轎子內的女子,卻還是沒出面。
畢竟如今還是儒家禮教盛行,女子未婚前不能見外人。
小門小戶也就罷了,衛國公終究是國公府,規矩極為嚴格。
太子大婚的日子越來越近,京城內也瀰漫著歡快的氣息。
「這箱子千里江山圖小心點放,下邊用稻草墊好,別受潮了。」
一箱箱各色花樣的煙花,被搬入內帑,預備著兩月後太子大婚時使用。
初春的氣候,總是有些反常。
這一日熱的人只想穿單衣。
朱樉飲了一口涼水,才感覺好受不少。
腦子似乎也涼快下來,能夠思考一些事情。
雖然新年剛過一個多月,但是朝堂卻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中書省左丞、太子太師、韓國公李善長乞致仕,帝准。
然後又以忠勤伯汪廣洋為中書省右丞,參知政事胡惟庸為中書省左丞。
中書省的人員調整,對朱樉來說影響還不大。
不過西部領軍人物的調整,對自己來說影響就很大了。
中山侯湯和為征西將軍,江夏侯周德興為左副將軍,德慶侯為右副將軍。
預備征討如今還盤踞川蜀的明夏政權。
如此看來,洪武四年西部大戰略,還是以四川為主。
自己所在的西安,估計還要供給大軍軍需。
向北抗擊擴廓帖木兒的戰事,到底要如何操持,幾乎全部把握在自己手上。
畢竟大軍主帥,魏國公徐達已經被命令調往北平操練兵馬、鑄治城池。
不過好在,老朱也沒大膽到讓朱樉一個新手直接負責西北諸軍事。
將宋國公馮勝調到陝西,負責西北諸多軍務。
衛國公鄧愈則是要在襄陽坐鎮,負責新兵訓練,以及江南、湖光的糧食運往征西軍前線。
這些國公、侯爵都已經出征,不過從軍報來看,剛剛抵達重慶。
還未曾取得大的戰果。
也有可能,他們是準備在太子大婚時再出捷報。
來一出雙喜臨門!
不管怎麼說,太子大婚都是京師如此最熱門的話題。
販夫走卒們,都等著皇帝陛下在太子大婚時發出的賞賜。
京城內不少商販,也趁著這一波往來販賣貨物,掙到一大筆錢。
不過真正忙碌的,其實還是皇城之內。
馬皇后幾乎忙到腳不沾地,就是為了給朱標準備各式婚服、冠冕。
大婚需要用到各式冕服、常服、皮弁服六套。
還有各種不同的冠冕,皇太子所戴冕,前後各垂九串玉珠,共162顆,分為赤、白、青、黃、黑五色。綖板之下橫綴一長條形「玉衡」,兩端垂青玉「充耳」。
除此之外,還有皮弁,翼善冠等等。
好在洪武四年乃是潤三月,能夠有多一個月時間準備。
不然朱樉都感覺自己快要忙瘋了。
尤其是各種禮儀,那些大儒們旁的事情可能不擅長,但是從皓首窮經般的書山中考古禮儀,卻是熟門熟路。
皇太子大婚,採用的是古時六禮。
納采問名,納徵、告期、冊封,醮戒,親迎,朝見,盥饋,慶賀。
一整套流程要好多天時間。
好在,除了前兩項,後邊幾項都是在同一天之內。
「殿下,六十四箱火樹銀花,已經全都搬入庫房。」
虎子清點完所有的大型煙花後,回來稟報。
「記得讓人每過一旬,便檢查一番有無受潮。」朱樉點點頭道:「更要切記,不能夠有半點火星落在庫房內,否則就是一場大火!」
煙花內的火藥比例,都是特別調試過的。
能夠保證發射高度,特意多添加了木炭。
燃速下降,不太容易產生爆炸的效果。
虎子認真地點頭應下,然後說道:「東宮派人來尋您,不知道有何要事!」
大哥找自己?
不是西征後勤的事兒,那就是他大婚的事情。
仔細想來,他還蠻慘的。
年僅十六,就要步入婚姻的墳墓。
朱樉嘆了口氣,準備前往東宮。
隨著太子大婚臨近,全國各地慶賀的奏表、禮物,也源源不斷地送到京城。
隨之而來的還有大量隨行人員,這些人在地方上幾乎都隻手遮天。
畢竟大明如今初定,官員的數量少得可憐。
根據中書省核算,全國各州道府縣加起來才有一千二百三十九名官,五千四百八十八名員。
合起來不過六千七百二十七人。
整個大明就掌握在這萬分之一的人手裡。
十二行省,一百二十府,一百八十州,八百八十七縣。
才出了這幾千人。
官員和隨從們在京師大肆採買,連帶著蔬菜、肉類、布匹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都上漲不少。
應天大街上,猶如古之邯鄲,摩肩擦踵,揮汗如雨。
朱樉只帶著虎子,兩人走在大街上,旁人也不敢招惹。
畢竟身上的朱色織金團紋袍,雖沒繡龍,但打眼一看就價值不菲。
百姓們很自覺地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唯有路過衛國公府邸,有一行抬著轎子的人不知是意外,還是故意地湊了過來。
朱樉還在想著西征川蜀的事兒,倒也沒注意。
虎子直接將火槍拔了出來,黑洞洞的槍口直接指著側前方貼近的壯漢。
「什麼人!」
一聲怒喝,才將朱樉驚醒過來。
領頭的漢子,顯然也是見過世面,不慌不忙道:
「我等是衛國公府上護衛,還請讓開道路。」
衛國公府上的人嗎?
倒也說得通,畢竟衛國公府邸離這裡不過百米距離。
朱樉倒是來了點興致,畢竟衛國公和自己緣分還挺深。
日後在西北征戰,還要仰仗他。
「不知是衛國公府上何人當面?」
開口問一問,也是想認識一下。
轎子裡的人不知道說了些什麼,旁邊的侍女側著耳朵聽了一會道:
「我家小姐乃是衛國公長女,不知閣下又是何人?」
哦,衛國公長女。
等等!
那豈不就是原先歷史上自己的側妃?!
「這是秦王殿下!」
還沒等朱樉想好該怎麼面對這位未來老婆。
虎子直接將自己的名號報了出去。
對面頓時一驚,沒想到在大街上都能夠遇到秦王。
連忙單膝跪地拜道:「拜見秦王殿下!」
不過轎子內的女子,卻還是沒出面。
畢竟如今還是儒家禮教盛行,女子未婚前不能見外人。
小門小戶也就罷了,衛國公終究是國公府,規矩極為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