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據點
清晨,天剛蒙蒙亮,於式一個跟頭翻了起來,穿好鞋往屋外走去。
他想了一夜,果然還是不能只求獨善其身。他在闕春本以義聞名,如今正是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怎麼能畏畏縮縮的呢?
他向早起的莊客問了路,徑直來到上弦所在的院子,見他正坐在院子裡,看著屋主人家的兩個孩子在身邊嬉戲。
於式不由地停下腳步。這畫面是如此溫馨,儘管上弦不大表露情感,可眼神中的溫柔還是讓於式內心一顫。
或許……不摻和亂世,帶她遠離塵世喧囂,會更加美好吧?
「姐姐,那個哥哥在看你。」
其中一個孩子率先發現了於式,轉頭告訴上弦道。
於式對上上弦的目光,不由又退了兩步。只見那眸子猶如月輝,不染纖塵。這樣一位仙人般的姑娘,怎能讓她受農人之苦呢?
上弦走過來,向於式行了個禮,道:「少俠可是有話要說?」
「啊……」於式緩過神來,看了眼那兩個孩子,道,「在下正是為昨日之事而來的。姑娘可否借一步說話?」
上弦叫孩子們繼續在院子裡玩,自己則跟著於式走出院子,直到離得遠些了,才低聲問:「公子作何決定?」
「在下願為盛國赴湯蹈火,只是究竟如何去做,在下多有不懂之處,還請姑娘指點。」
說這話時,於式多多少少有些慚愧。他空有熱血,卻對如何逼宮一竅不通,更不知道怎樣集結舊部,如何樹立威信。跟著一起來的兄弟都是勇武的莽夫,一個個更是沒見過大陣仗。要想成事,竟要求助於一個女子,他面子上有點掛不住,卻也無可奈何。
上弦輕輕一笑,模樣更加嫵媚動人。於式咽了口吐沫,把目光移開,只聽上弦道:
「公子只要有心就可。妾……可以為公子鋪路。」
吃過早飯,於式與諸位夥伴聚在草屋裡商量,敖仲則在門口放哨。他把月姬的話轉述了一遍,問兄弟們可願繼續追隨他。
「亂賊為禍,俺們幾個為民除害,何樂而不為?」
「兄弟要是成事,便做得君王,我們幾個也算得上功臣,要賭就賭個大的。」
這群兄弟出人意料地熱情高漲,於式也倍受鼓舞。十幾個人很快達成一致,向莊主買了輛驢車,接了上弦,晌午前離開了莊子。
一行人一路向東,依舊是行走在林間。走了半日,隊中的一個人遠遠望見了一隊人馬,心想莫不是又遇上了魏人,跟幾個兄弟商量,這次先下手為強,然後沖了上去。
等上弦掀開帘子,只見那群人一個個掉了武器,人仰馬翻。於式臉色鐵青,神情緊張,對上弦說跟著他快跑。
上弦無奈地推開於式,翻身從驢車上下來,道:「公子莫驚,那些是女公子的部下,是來接應我們的。」
這幫人有勇無謀,雖有些武力,但跟女公子的部隊比起來,還是差得遠吶。
那幾人下了馬,韓術走在最前面,帶領眾人向於式行了個軍禮。
「臣等在此恭迎公子。」
於式好武,見這些是自己人,不覺投去崇拜的目光。然而一想,剛才弟兄們在他們面前出了丑,剛要說幾句責備的話,只聽上弦道:
「壯士們不由分說就衝上去,叫諸位誤會了。」
想想也是兄弟們莽撞,於式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等等,他們怎麼知道……」於式突然想起了什麼,看看韓術,又看了看上弦,不知該不該開口。
「妾今日一早已將公子的決定告訴了韓侍衛,因此韓侍衛才會率人前來迎接。」
從跟月姬約定好,到收拾出發,一共沒一個時辰,月姬更是沒出過莊子,於式不知道這月姬究竟是怎麼把事情告知出去的。想到這裡,於式心情複雜,不過也明白了一點,這些要幫助他的人,都不是等閒之輩。
掉下馬去的那幾個闕春人這時放鬆下來,開始跟幾個侍衛稱兄道弟。侍衛們倒不習慣這樣散漫,顯得有些拘謹。於式見上弦不說話,自己略有些尷尬,朝眾人咳嗽了兩聲,道:「既然要謀事,總要有點綱紀。你們幾個端莊一點。」
一行人來到效安城,守城的將士開門迎接。在這裡有女公子留在國內的兵士數十人,都整整齊齊地穿著戰甲,用軍禮迎接於式等人。
「這裡是兄長的封地,魏人的勢力還沒到這裡。公子可以此為據點行動。」
「公子許也在這裡嗎?」
「為確保安全,公子許不能露面。」上弦說道,「一切大事,都由公子裁決。」
於式意識到不對,這個意思,是叫他當活靶子呢?
「公子放心,效安城險固,守城的將士又都是忠誠勇武之輩,定能護公子周全。」
於式越發覺得月姬非同一般。她仿佛能看穿他想的什麼,又能恰到好處地鼓舞人心。在逃亡關頭,還能有條不紊地謀劃,這膽識與魄力,讓他心服口服。
「我還要去見一個人。」到效安的第一晚,上弦便告訴於式道,「說服秦國出兵的惠倉,此時就在效安城。公子要成事,還需此人相助。」
次日,他便聽說惠倉已經連夜出了效安城。就在同一天,南征的部隊回來,沒有去都城,而是直接來到了效安。於式在上弦的指引下親自出城迎接,只見大軍浩浩湯湯,領兵的是一個颯爽的女子,摘下頭盔向於式行禮:
「末將竇霏,今率兩千人馬前來效命。身著甲冑,不便跪拜,還請公子恕罪。」
隊伍的中央還有二三十個女子,一個個目光堅毅,英姿煥發,不似尋常女子弱柳扶風。於式驚嘆,這就是女公子的女屯啊!果真不同凡響。
在上弦的安排下,於式設宴犒賞諸將,同時進一步掌握了軍中的情況。原來女公子孤身引開那些埋伏的南國人,倒分散了集中於大部隊的兵力。那一戰雖然損傷慘重,好在女公子平日治軍嚴明,四散的仍活命的軍士很快重新整裝回國,收到密報後一路來到了效安。
「我軍裝備精良,然而更重要的是,女公子訓練出來的將士們,本就與尋常兵士不同。」上弦告訴於式道,「女公子即便戰死,也是舉世無雙的英豪。她是以自身為代價,換得諸位將士平安回國。還請公子以女公子為師,莫要辜負將士們的信任。」
他想了一夜,果然還是不能只求獨善其身。他在闕春本以義聞名,如今正是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怎麼能畏畏縮縮的呢?
他向早起的莊客問了路,徑直來到上弦所在的院子,見他正坐在院子裡,看著屋主人家的兩個孩子在身邊嬉戲。
於式不由地停下腳步。這畫面是如此溫馨,儘管上弦不大表露情感,可眼神中的溫柔還是讓於式內心一顫。
或許……不摻和亂世,帶她遠離塵世喧囂,會更加美好吧?
「姐姐,那個哥哥在看你。」
其中一個孩子率先發現了於式,轉頭告訴上弦道。
於式對上上弦的目光,不由又退了兩步。只見那眸子猶如月輝,不染纖塵。這樣一位仙人般的姑娘,怎能讓她受農人之苦呢?
上弦走過來,向於式行了個禮,道:「少俠可是有話要說?」
「啊……」於式緩過神來,看了眼那兩個孩子,道,「在下正是為昨日之事而來的。姑娘可否借一步說話?」
上弦叫孩子們繼續在院子裡玩,自己則跟著於式走出院子,直到離得遠些了,才低聲問:「公子作何決定?」
「在下願為盛國赴湯蹈火,只是究竟如何去做,在下多有不懂之處,還請姑娘指點。」
說這話時,於式多多少少有些慚愧。他空有熱血,卻對如何逼宮一竅不通,更不知道怎樣集結舊部,如何樹立威信。跟著一起來的兄弟都是勇武的莽夫,一個個更是沒見過大陣仗。要想成事,竟要求助於一個女子,他面子上有點掛不住,卻也無可奈何。
上弦輕輕一笑,模樣更加嫵媚動人。於式咽了口吐沫,把目光移開,只聽上弦道:
「公子只要有心就可。妾……可以為公子鋪路。」
吃過早飯,於式與諸位夥伴聚在草屋裡商量,敖仲則在門口放哨。他把月姬的話轉述了一遍,問兄弟們可願繼續追隨他。
「亂賊為禍,俺們幾個為民除害,何樂而不為?」
「兄弟要是成事,便做得君王,我們幾個也算得上功臣,要賭就賭個大的。」
這群兄弟出人意料地熱情高漲,於式也倍受鼓舞。十幾個人很快達成一致,向莊主買了輛驢車,接了上弦,晌午前離開了莊子。
一行人一路向東,依舊是行走在林間。走了半日,隊中的一個人遠遠望見了一隊人馬,心想莫不是又遇上了魏人,跟幾個兄弟商量,這次先下手為強,然後沖了上去。
等上弦掀開帘子,只見那群人一個個掉了武器,人仰馬翻。於式臉色鐵青,神情緊張,對上弦說跟著他快跑。
上弦無奈地推開於式,翻身從驢車上下來,道:「公子莫驚,那些是女公子的部下,是來接應我們的。」
這幫人有勇無謀,雖有些武力,但跟女公子的部隊比起來,還是差得遠吶。
那幾人下了馬,韓術走在最前面,帶領眾人向於式行了個軍禮。
「臣等在此恭迎公子。」
於式好武,見這些是自己人,不覺投去崇拜的目光。然而一想,剛才弟兄們在他們面前出了丑,剛要說幾句責備的話,只聽上弦道:
「壯士們不由分說就衝上去,叫諸位誤會了。」
想想也是兄弟們莽撞,於式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等等,他們怎麼知道……」於式突然想起了什麼,看看韓術,又看了看上弦,不知該不該開口。
「妾今日一早已將公子的決定告訴了韓侍衛,因此韓侍衛才會率人前來迎接。」
從跟月姬約定好,到收拾出發,一共沒一個時辰,月姬更是沒出過莊子,於式不知道這月姬究竟是怎麼把事情告知出去的。想到這裡,於式心情複雜,不過也明白了一點,這些要幫助他的人,都不是等閒之輩。
掉下馬去的那幾個闕春人這時放鬆下來,開始跟幾個侍衛稱兄道弟。侍衛們倒不習慣這樣散漫,顯得有些拘謹。於式見上弦不說話,自己略有些尷尬,朝眾人咳嗽了兩聲,道:「既然要謀事,總要有點綱紀。你們幾個端莊一點。」
一行人來到效安城,守城的將士開門迎接。在這裡有女公子留在國內的兵士數十人,都整整齊齊地穿著戰甲,用軍禮迎接於式等人。
「這裡是兄長的封地,魏人的勢力還沒到這裡。公子可以此為據點行動。」
「公子許也在這裡嗎?」
「為確保安全,公子許不能露面。」上弦說道,「一切大事,都由公子裁決。」
於式意識到不對,這個意思,是叫他當活靶子呢?
「公子放心,效安城險固,守城的將士又都是忠誠勇武之輩,定能護公子周全。」
於式越發覺得月姬非同一般。她仿佛能看穿他想的什麼,又能恰到好處地鼓舞人心。在逃亡關頭,還能有條不紊地謀劃,這膽識與魄力,讓他心服口服。
「我還要去見一個人。」到效安的第一晚,上弦便告訴於式道,「說服秦國出兵的惠倉,此時就在效安城。公子要成事,還需此人相助。」
次日,他便聽說惠倉已經連夜出了效安城。就在同一天,南征的部隊回來,沒有去都城,而是直接來到了效安。於式在上弦的指引下親自出城迎接,只見大軍浩浩湯湯,領兵的是一個颯爽的女子,摘下頭盔向於式行禮:
「末將竇霏,今率兩千人馬前來效命。身著甲冑,不便跪拜,還請公子恕罪。」
隊伍的中央還有二三十個女子,一個個目光堅毅,英姿煥發,不似尋常女子弱柳扶風。於式驚嘆,這就是女公子的女屯啊!果真不同凡響。
在上弦的安排下,於式設宴犒賞諸將,同時進一步掌握了軍中的情況。原來女公子孤身引開那些埋伏的南國人,倒分散了集中於大部隊的兵力。那一戰雖然損傷慘重,好在女公子平日治軍嚴明,四散的仍活命的軍士很快重新整裝回國,收到密報後一路來到了效安。
「我軍裝備精良,然而更重要的是,女公子訓練出來的將士們,本就與尋常兵士不同。」上弦告訴於式道,「女公子即便戰死,也是舉世無雙的英豪。她是以自身為代價,換得諸位將士平安回國。還請公子以女公子為師,莫要辜負將士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