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世代奸商
跟著陳恂來到司空府。
鍾大寶遠遠看到一個大腹便便的男人正一臉諂媚地對著荀司空大人點頭哈腰。
「那人是誰」鍾大寶指著男人問道。
陳恂回答:「黎陽糧商,冀州張兆。」
「張兆?」鍾大寶念著這個聽都沒聽過的名字走進了司空府正院,無聲揮退了正在一旁沏茶的婢女,直接拿起茶壺對嘴喝了一大口。
荀顗看到鍾大寶進來,放下手中帳本起身相迎。
「啊!這位莫不是,鍾司徒大人!」
張兆也看到了鍾大寶,居然搶在荀顗前頭對鍾大寶恭恭敬敬長作一揖然後順勢跪倒在地,大呼道:
「草民得仰司徒容顏,實乃三生有幸。」
鍾大寶笑了笑,也不叫起,而是找了張椅子大大咧咧地坐下,細細打量這個微胖的糧商。
許久,又給自己倒了杯水,繼續打量。
張兆的職業素養頗高,見鍾大寶一直不吱聲,他便一直跪伏在地上,一動不動。
自從看到張兆下跪,鍾大寶心中便盤旋著一個問題,他很想知道,眼前的糧商和那個為達目的跪一下午的祁廳長比,究竟誰更能跪。
但是不到一分鐘,鍾大寶就放棄了,因為他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女老師的耐心,便隨口問道:
「聽潁陰小侯爺說你叫張兆?是哪個張,哪個兆?」
張兆跪姿紋絲不動,伏地說道:
「張弛有度的張,億兆黎民的兆,小人祖籍并州雁門陰館縣,後徙冀州世代行商。」
這時陳恂悄悄來到鍾大寶身後,小聲說道:「此人曾祖乃是文遠將軍遠親,當年曾在丁原麾下擔任糧曹小吏,恂也是念在這點淵源才找上他。」
鍾大寶眉頭一皺,問道:「先漢武帝時,借馬邑之謀挑起漢匈數十年國戰的聶翁壹是你什麼人?」
張兆聞言如遭雷擊,嚇得渾身顫抖戰慄不止,過了許久才說,聶壹是他張氏遠祖的長兄,他這一支的祖上早在馬邑之前就已經改姓了張。
當時聶家六房,張兆的祖上是老么聶陸。
聶家只有聶壹這一房在搞跨國貿易,他深知富貴險中求的道理。
但跨國貿易十分危險,沒有軍隊庇護的馬隊總是遭到匈奴人的劫掠,幾乎年年都有死傷,聶壹早早便有了誘殲匈奴主力的想法。
但匈奴是什麼人?
那可是全民皆兵的遊牧!
遊牧之強悍,就連高祖皇帝都曾被圍白登山,最後還是陳平獻祭了美女方才解圍。
聶壹自知不如陳平身懷奇謀秘計,但小人物之謀,只要謀劃的時間足夠久,也是可以驚天動地的。
不過這時,聶家其他幾房擔心聶壹圖謀失敗,全部從馬邑搬離,遷往雁門治所陰館。
只剩下聶壹就在馬邑與匈奴人周旋。
當然說是周旋,其實明面身份卻是個漢奸。
他把漠北的軍馬販賣到漢地,又把漢地的鹽鐵倒賣至漠北,如是經年。
正所謂:「掙錢嘛,生意,不寒磣。」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聶家馬隊規模也越來越大。
或許連聶壹自己都忘了,曾經他也是一個做夢都想「驅逐胡虜,靖我炎華」的熱血青年。
直到有一天,漢武帝劉野豬發現:「憑啥你聶壹的軍馬比朕皇家獵場裡的馬都要好?」
於是他以一道聖旨,扣下了聶壹的全部家產。
但這不是聶壹想要的,他想要青史留名。
或許眼前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只要把握住便能達成多年來的夙願,將聶氏載入史冊。
那一刻,曾經那個縱橫捭闔的靈魂再次被喚醒。
他給武帝上了一條建議,直言可以給匈奴人帶路,誘殲二十萬匈奴主力,換我大漢三十年邊境和平。
野豬哥聞之大喜,心道自己就缺一個帶路黨,於是一拍即合,當即籌謀了馬邑伏擊圈。
只可惜後來消息走漏。
匈奴主力在距離包圍圈十多公里處急忙掉頭,一個嚴密的大兵團伏擊計劃因叛變的俘虜而功敗垂成。
後來聶壹擔心他挑起兩國矛盾的行為會遭到報復,當然更主要的一點,是如果漢軍北伐受挫,他這個挑起戰爭的人有可能遭到報復清算,所以闔族改了姓張。
事實證明聶壹確實有點多慮。
他不知道十多年後,負責北伐的主帥一個姓衛,而另一個姓霍,漢軍對陣匈奴就跟砍瓜切菜一般。
也不知道聶壹是否後悔他當初的決定。
說起雙面間諜這種生物,鍾大寶本人並沒有太大敵意,在他看來,只要勢力雙方實力雄厚,在短時間內大家都輸得起,就必然會滋生出雙面間諜。
如今正值多事之秋,鍾大寶左思右想,覺得確實應該有個手眼通天的人物為他打通一條特殊的情報渠道,而眼前的聶家後人,就是一個絕佳人選。
心下打定了主意,鍾大寶說道:
「張陶朱不必行此大禮,你的心思本官倒也看得出,若還有差遣,你可願意效勞啊?」
陶朱公范蠡,在唐宋以前一直是財神爺的別稱。
張兆聽得鍾大寶的稱呼,嚇得連連謙拒,直道:「鍾司徒折煞小人,小人哪裡敢跟陶朱公相提並論,司徒若有差遣,小人定當竭盡全力為您置辦。」
「起來說話吧。」鍾大寶搖了搖頭,知道此事急不得,對張兆丟下一句便轉頭望向荀顗,問了帳目情況。
荀顗倒也實在,完全按鍾大寶說的,10000匹絹換了1000萬錢,打算全部結給張兆。
但張兆卻連番推拒,說他最後一批貨被人劫了,表示只願意收600萬錢,這讓荀顗十分難做。
先前鍾大寶就曾放下過話,主要是考慮到後續還要修河,他想要更多的糧商為他效力,所以這筆錢不但要給,還要設法讓這奸商把消息散出去,使天下糧商對他鍾司徒的徵辟趨之若鶩,如此才好辦後面事。
沉思了片刻,鍾大寶突然想到一個一舉兩得的辦法,轉身望向起身的張兆,說道:
「本官聽聞黎陽斷河壩決口,四百萬錢你又不要,不如這樣,你再進購八萬石糧草囤於黎陽,這次咱們按市價,再徵調過更卒填補修復大壩,剩餘糧食賑給頓丘和衛國兩地的受災百姓,這些糧食夠不夠?」
其實鍾大寶最後這句話問的是他荀司空,荀顗聽罷皺了皺眉頭,說道:
「老夫派人快馬查看過黎陽缺口,如今是枯水期,兩千更卒修補半月足矣,只是今年黎陽的徭役吃緊,還要應付秋汛,只能儘量徵發頓丘和衛國,按每人二十天食一石之數計,餘四千石足夠,倒是賑災有些不足。」
「那賑災需要多少糧食?」鍾大寶問道。
荀顗取出了先前從裴秀那裡討來的地圖展開,略略合計了一陣,沉吟道:「頓丘與衛近三千戶受災,加上隱匿人口恐怕不下三萬人,若能每人發放米糧三石,足夠其兩月之用,便可讓其自行清淤,只是後續,恐怕還需再調此數,方能使兩縣百姓安然度過春耕。」
「叱嗷!都是些什麼事!」鍾大寶罵了一句實在心緒難平,一拳狠狠打在茶几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
荀顗嘆了口氣,勸說道:「士季啊,其實你也不必過於生氣,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何穎考掘了河壩也好,如今黃河大水一灌,不正好解了兩地的春旱嗎?」
「行吧,我算是看出來了,要是沒我在,你將來大概率要成為賈充的狗……」
鍾大寶有氣無力地嘀咕了一陣,轉身拍了拍陳恂的肩膀,說道:
「這半年好好監督你這尸位素餐的荀舅公,讓他把三十萬石賑糧分批送到頓丘去,最後十萬石以備不時之需,我的糧食記得收回來,少一斤我唯你是問。」
陳恂有些不解,追問道:「大人,難道您不親自主持兩縣災情賑濟?」
「唉!剛給司馬相國甩了臉,他還不得支我去雁門,這件事情你們去辦吧,我要去辦更要緊的事。」
鍾大寶說完丟下幾人,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司空府。
鍾大寶遠遠看到一個大腹便便的男人正一臉諂媚地對著荀司空大人點頭哈腰。
「那人是誰」鍾大寶指著男人問道。
陳恂回答:「黎陽糧商,冀州張兆。」
「張兆?」鍾大寶念著這個聽都沒聽過的名字走進了司空府正院,無聲揮退了正在一旁沏茶的婢女,直接拿起茶壺對嘴喝了一大口。
荀顗看到鍾大寶進來,放下手中帳本起身相迎。
「啊!這位莫不是,鍾司徒大人!」
張兆也看到了鍾大寶,居然搶在荀顗前頭對鍾大寶恭恭敬敬長作一揖然後順勢跪倒在地,大呼道:
「草民得仰司徒容顏,實乃三生有幸。」
鍾大寶笑了笑,也不叫起,而是找了張椅子大大咧咧地坐下,細細打量這個微胖的糧商。
許久,又給自己倒了杯水,繼續打量。
張兆的職業素養頗高,見鍾大寶一直不吱聲,他便一直跪伏在地上,一動不動。
自從看到張兆下跪,鍾大寶心中便盤旋著一個問題,他很想知道,眼前的糧商和那個為達目的跪一下午的祁廳長比,究竟誰更能跪。
但是不到一分鐘,鍾大寶就放棄了,因為他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女老師的耐心,便隨口問道:
「聽潁陰小侯爺說你叫張兆?是哪個張,哪個兆?」
張兆跪姿紋絲不動,伏地說道:
「張弛有度的張,億兆黎民的兆,小人祖籍并州雁門陰館縣,後徙冀州世代行商。」
這時陳恂悄悄來到鍾大寶身後,小聲說道:「此人曾祖乃是文遠將軍遠親,當年曾在丁原麾下擔任糧曹小吏,恂也是念在這點淵源才找上他。」
鍾大寶眉頭一皺,問道:「先漢武帝時,借馬邑之謀挑起漢匈數十年國戰的聶翁壹是你什麼人?」
張兆聞言如遭雷擊,嚇得渾身顫抖戰慄不止,過了許久才說,聶壹是他張氏遠祖的長兄,他這一支的祖上早在馬邑之前就已經改姓了張。
當時聶家六房,張兆的祖上是老么聶陸。
聶家只有聶壹這一房在搞跨國貿易,他深知富貴險中求的道理。
但跨國貿易十分危險,沒有軍隊庇護的馬隊總是遭到匈奴人的劫掠,幾乎年年都有死傷,聶壹早早便有了誘殲匈奴主力的想法。
但匈奴是什麼人?
那可是全民皆兵的遊牧!
遊牧之強悍,就連高祖皇帝都曾被圍白登山,最後還是陳平獻祭了美女方才解圍。
聶壹自知不如陳平身懷奇謀秘計,但小人物之謀,只要謀劃的時間足夠久,也是可以驚天動地的。
不過這時,聶家其他幾房擔心聶壹圖謀失敗,全部從馬邑搬離,遷往雁門治所陰館。
只剩下聶壹就在馬邑與匈奴人周旋。
當然說是周旋,其實明面身份卻是個漢奸。
他把漠北的軍馬販賣到漢地,又把漢地的鹽鐵倒賣至漠北,如是經年。
正所謂:「掙錢嘛,生意,不寒磣。」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聶家馬隊規模也越來越大。
或許連聶壹自己都忘了,曾經他也是一個做夢都想「驅逐胡虜,靖我炎華」的熱血青年。
直到有一天,漢武帝劉野豬發現:「憑啥你聶壹的軍馬比朕皇家獵場裡的馬都要好?」
於是他以一道聖旨,扣下了聶壹的全部家產。
但這不是聶壹想要的,他想要青史留名。
或許眼前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只要把握住便能達成多年來的夙願,將聶氏載入史冊。
那一刻,曾經那個縱橫捭闔的靈魂再次被喚醒。
他給武帝上了一條建議,直言可以給匈奴人帶路,誘殲二十萬匈奴主力,換我大漢三十年邊境和平。
野豬哥聞之大喜,心道自己就缺一個帶路黨,於是一拍即合,當即籌謀了馬邑伏擊圈。
只可惜後來消息走漏。
匈奴主力在距離包圍圈十多公里處急忙掉頭,一個嚴密的大兵團伏擊計劃因叛變的俘虜而功敗垂成。
後來聶壹擔心他挑起兩國矛盾的行為會遭到報復,當然更主要的一點,是如果漢軍北伐受挫,他這個挑起戰爭的人有可能遭到報復清算,所以闔族改了姓張。
事實證明聶壹確實有點多慮。
他不知道十多年後,負責北伐的主帥一個姓衛,而另一個姓霍,漢軍對陣匈奴就跟砍瓜切菜一般。
也不知道聶壹是否後悔他當初的決定。
說起雙面間諜這種生物,鍾大寶本人並沒有太大敵意,在他看來,只要勢力雙方實力雄厚,在短時間內大家都輸得起,就必然會滋生出雙面間諜。
如今正值多事之秋,鍾大寶左思右想,覺得確實應該有個手眼通天的人物為他打通一條特殊的情報渠道,而眼前的聶家後人,就是一個絕佳人選。
心下打定了主意,鍾大寶說道:
「張陶朱不必行此大禮,你的心思本官倒也看得出,若還有差遣,你可願意效勞啊?」
陶朱公范蠡,在唐宋以前一直是財神爺的別稱。
張兆聽得鍾大寶的稱呼,嚇得連連謙拒,直道:「鍾司徒折煞小人,小人哪裡敢跟陶朱公相提並論,司徒若有差遣,小人定當竭盡全力為您置辦。」
「起來說話吧。」鍾大寶搖了搖頭,知道此事急不得,對張兆丟下一句便轉頭望向荀顗,問了帳目情況。
荀顗倒也實在,完全按鍾大寶說的,10000匹絹換了1000萬錢,打算全部結給張兆。
但張兆卻連番推拒,說他最後一批貨被人劫了,表示只願意收600萬錢,這讓荀顗十分難做。
先前鍾大寶就曾放下過話,主要是考慮到後續還要修河,他想要更多的糧商為他效力,所以這筆錢不但要給,還要設法讓這奸商把消息散出去,使天下糧商對他鍾司徒的徵辟趨之若鶩,如此才好辦後面事。
沉思了片刻,鍾大寶突然想到一個一舉兩得的辦法,轉身望向起身的張兆,說道:
「本官聽聞黎陽斷河壩決口,四百萬錢你又不要,不如這樣,你再進購八萬石糧草囤於黎陽,這次咱們按市價,再徵調過更卒填補修復大壩,剩餘糧食賑給頓丘和衛國兩地的受災百姓,這些糧食夠不夠?」
其實鍾大寶最後這句話問的是他荀司空,荀顗聽罷皺了皺眉頭,說道:
「老夫派人快馬查看過黎陽缺口,如今是枯水期,兩千更卒修補半月足矣,只是今年黎陽的徭役吃緊,還要應付秋汛,只能儘量徵發頓丘和衛國,按每人二十天食一石之數計,餘四千石足夠,倒是賑災有些不足。」
「那賑災需要多少糧食?」鍾大寶問道。
荀顗取出了先前從裴秀那裡討來的地圖展開,略略合計了一陣,沉吟道:「頓丘與衛近三千戶受災,加上隱匿人口恐怕不下三萬人,若能每人發放米糧三石,足夠其兩月之用,便可讓其自行清淤,只是後續,恐怕還需再調此數,方能使兩縣百姓安然度過春耕。」
「叱嗷!都是些什麼事!」鍾大寶罵了一句實在心緒難平,一拳狠狠打在茶几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
荀顗嘆了口氣,勸說道:「士季啊,其實你也不必過於生氣,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何穎考掘了河壩也好,如今黃河大水一灌,不正好解了兩地的春旱嗎?」
「行吧,我算是看出來了,要是沒我在,你將來大概率要成為賈充的狗……」
鍾大寶有氣無力地嘀咕了一陣,轉身拍了拍陳恂的肩膀,說道:
「這半年好好監督你這尸位素餐的荀舅公,讓他把三十萬石賑糧分批送到頓丘去,最後十萬石以備不時之需,我的糧食記得收回來,少一斤我唯你是問。」
陳恂有些不解,追問道:「大人,難道您不親自主持兩縣災情賑濟?」
「唉!剛給司馬相國甩了臉,他還不得支我去雁門,這件事情你們去辦吧,我要去辦更要緊的事。」
鍾大寶說完丟下幾人,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司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