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偶遇下鄉領導
第二天,三人如約來到火車站,一眼望去,進站口站滿了排隊的人,兩條長龍向後延伸,王福年把票分發,每人一張票拿在手裡,排隊安檢進站。
王福年站在三人的最前面,後面跟著的是鍾浩和王二富,而王福年的前面是一對青年男女,正在說著愛情的甜蜜話語,這讓他想起了胡歆琰,又是幾天沒見,不知道他這幾天過得如何,打算到了牛湖給她打個電話,問問近況,報個平安。
此時,王福年無意間,看到前面有情況。
青年男女的再前面站著的那一位,從背影和穿著來看,應該年齡和王福年相仿,正在拉開他前面一位中年人的皮包,皮包為黑色的手提包,動作熟練且迅速,一下就掏出了中年人包里的一個老舊皮夾,臉色正露出得意之色
王福年眼裡揉不得一點沙子,他沒看到還好,看到就得管管。
他三步上前,用力抓住青年人正在施盜的手,說:「你在幹什麼!」
說話聲音挺大,周圍的幾個人都聽到,紛紛反應過來,轉向他和青年人,被偷的中年人也已轉身,看到青年人手裡,正拿著他的老舊皮夾,他清楚這一切是怎麼回事。
對青年人喊出:「你是小偷。」
中年人轉身的那一刻,王福年看到他的真面目,不是一位中年人,從年齡看,應該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年人或者稱為老大爺才對。
又來了兩位年輕人,看樣子是和老大爺一起的,他們把小偷圍住,讓他跑不了,老大爺又對兩位年輕人說了句悄悄話。
王二富也不笨,馬上去叫來了火車站的公安同志,逮捕了青年小偷。
那位大爺知道王福年是在幫他,說:「感謝你同志。謝謝。你是個好後生。」說著幾人跟著公安同志去交代一些事。
王福年笑笑說:「應該的。誰看到都會這麼做。」就往自己原來的隊伍里繼續站著。
五分鐘後,上了火車,10車10號、10車11號、10車12號三個聯排的座位是他們三人的,他們把行李放好後就坐下,等著乘客陸續上滿,發車去牛湖。
又過去五分鐘,一個老年人過來,後面跟著兩位年輕人,在他們的對座坐下,王福年一看,還真是巧,是剛才他見義勇為的失主。
大爺也看到了王福年,說:「小伙子,我們還真有緣。」
王福年客氣地回道:「是啊,大爺,我們真有緣。」
旁邊一位年輕人,看到王福年叫老年人大爺,想說什麼,被老年人攔下。
大爺詢問:「小伙子你這是要去哪?」
王福年見大爺輸個大背頭,國字臉,面容和藹,笑容可掬,一看就是老實巴交的人,也就沒有防備心,告訴大爺,他想去牛湖學習瓜子技術,說自己已經研究出兩種瓜子口味,分別為奶香味和原味,現在要到牛湖學習五香味和香草味或者更多味道的技術。
王福年讓王二富取下行李,拿出炒好的瓜子,給大爺吃,還問大爺味道怎麼樣?
那位大爺,先嘗了嘗奶油味的瓜子,又抓起一把原味的瓜子磕了起來,磕完後,才對王福年說:「小伙子,你的瓜子炒的很好吃,你自己做的嗎?」
王福年心裡很欣喜,瓜子這東西不能「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得讓大家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群眾的嘴裡吃出「好」字來,才是真的好,才有市場,才能賺錢。
大爺的話說明自己的瓜子很受歡迎,有市場,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見大爺很喜歡吃他的瓜子,猶如見到知己,點點頭,表示是自己做的,又把自己的身份,要做瓜子買賣的想法都和盤托出,大爺旁邊的年輕人又想說什麼,大爺看了他一眼,他還是沒說成。
王福年心裡納悶,這年輕人是怎麼回事,三番兩次想說又憋回去,搞個哪門子名堂?
鍾浩此時也插上話,把他乾爹張廣仁的事,如數家珍地說出。
大爺笑了笑說:「你們年輕人,有想法,有激情,是好事。」又指了指王福年,說:「特別是你,這位年輕人,有股子勁,真像我年輕的時候。」
王福年見大爺誇他,對於這種誇獎,他聽到過很多次,也沒在意,說:「大爺,如果你喜歡,給我留個地址和電話,我將來要是搞成這事,我給你每種口味寄一包,也讓您老替我高興高興。如何?」
大爺微微點頭,讓年輕人給了王福年一個地址和電話,王福年接過後,看都沒看,直接往衣服口袋一塞,又抓了幾把瓜子給大爺,其他的收起來,他還有用,說:「大爺,這次帶得少,我要留點,還有其他用處,下次一定給您寄些。」
大爺說:「好。」
話音剛落,幾個火車上的工作人員過來了,王福年以為是要查票,對二富和鍾浩說:「把自個的票整出來,工作人員來查票了。」
三人便拿出各自的火車票,等待列車員查票到自己。
結果幾位乘務員直奔大爺的座位說:「年書記,不知道您乘坐我們這趟車,抱歉,我們已經給您安排了新的座位,您這邊請。」
這時,有點敏感的人或者說是先知先覺的一個人,聽到列車員說到年書記,反應過來,說:「是縣委年書記,沒錯,大家,年書記來了,來了。」
這時,車廂內的人不淡定,人群都離開座位,往年書記和王福年這裡靠,紛紛喊著:「年書記好。」
王福年這才知道,他這個書記和眼前這位慈祥的老書記不是一個等級,同樣是書記,級別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年書記,他是知道的,全名是年勇,他上任以來,積極領導農村體制改革,活躍農村經濟,深受愛戴。
王福年也站了起來,對年書記說:「年書記,我……」
年勇書記,揮了揮手,讓王福年和其他的乘客都坐下,說:「同志們,鄉親們,我這次下來,是來看看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希望大家堅定信念,跟政策走,努力發展生產,過上好日子。」
說著,考慮到大家的激情,不方便在這一車廂就座,便跟著列車工作人員去新的地方就座。
王二富對王福年說:「沒想到老大爺是縣委年書記,我們真是出門遇貴人,福年書記,我們這次去牛湖肯定會很順利的。」
鍾浩想起了第一次與王福年相遇的經歷,也接道:「還不是王福年大哥人好,好人就會有好報。」
王福年沒有說話。
看著年書記一行,離開的身影,掏出上衣口袋剛才年書記給留下的地址和電話,眼睛盯著良久良久,而後看著窗外飛馳走過的莊稼地,把它緊緊握在手上,握著很久很久……
五個多小時後,列車停穩,下車,王福年想要去找年書記,問問關於瓜子的買賣到底能不能做的事?
可是,年書記一下車就在一群人的簇擁下離開了。
他只好和王二富、鍾浩一起去找張廣仁。
王福年站在三人的最前面,後面跟著的是鍾浩和王二富,而王福年的前面是一對青年男女,正在說著愛情的甜蜜話語,這讓他想起了胡歆琰,又是幾天沒見,不知道他這幾天過得如何,打算到了牛湖給她打個電話,問問近況,報個平安。
此時,王福年無意間,看到前面有情況。
青年男女的再前面站著的那一位,從背影和穿著來看,應該年齡和王福年相仿,正在拉開他前面一位中年人的皮包,皮包為黑色的手提包,動作熟練且迅速,一下就掏出了中年人包里的一個老舊皮夾,臉色正露出得意之色
王福年眼裡揉不得一點沙子,他沒看到還好,看到就得管管。
他三步上前,用力抓住青年人正在施盜的手,說:「你在幹什麼!」
說話聲音挺大,周圍的幾個人都聽到,紛紛反應過來,轉向他和青年人,被偷的中年人也已轉身,看到青年人手裡,正拿著他的老舊皮夾,他清楚這一切是怎麼回事。
對青年人喊出:「你是小偷。」
中年人轉身的那一刻,王福年看到他的真面目,不是一位中年人,從年齡看,應該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年人或者稱為老大爺才對。
又來了兩位年輕人,看樣子是和老大爺一起的,他們把小偷圍住,讓他跑不了,老大爺又對兩位年輕人說了句悄悄話。
王二富也不笨,馬上去叫來了火車站的公安同志,逮捕了青年小偷。
那位大爺知道王福年是在幫他,說:「感謝你同志。謝謝。你是個好後生。」說著幾人跟著公安同志去交代一些事。
王福年笑笑說:「應該的。誰看到都會這麼做。」就往自己原來的隊伍里繼續站著。
五分鐘後,上了火車,10車10號、10車11號、10車12號三個聯排的座位是他們三人的,他們把行李放好後就坐下,等著乘客陸續上滿,發車去牛湖。
又過去五分鐘,一個老年人過來,後面跟著兩位年輕人,在他們的對座坐下,王福年一看,還真是巧,是剛才他見義勇為的失主。
大爺也看到了王福年,說:「小伙子,我們還真有緣。」
王福年客氣地回道:「是啊,大爺,我們真有緣。」
旁邊一位年輕人,看到王福年叫老年人大爺,想說什麼,被老年人攔下。
大爺詢問:「小伙子你這是要去哪?」
王福年見大爺輸個大背頭,國字臉,面容和藹,笑容可掬,一看就是老實巴交的人,也就沒有防備心,告訴大爺,他想去牛湖學習瓜子技術,說自己已經研究出兩種瓜子口味,分別為奶香味和原味,現在要到牛湖學習五香味和香草味或者更多味道的技術。
王福年讓王二富取下行李,拿出炒好的瓜子,給大爺吃,還問大爺味道怎麼樣?
那位大爺,先嘗了嘗奶油味的瓜子,又抓起一把原味的瓜子磕了起來,磕完後,才對王福年說:「小伙子,你的瓜子炒的很好吃,你自己做的嗎?」
王福年心裡很欣喜,瓜子這東西不能「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得讓大家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群眾的嘴裡吃出「好」字來,才是真的好,才有市場,才能賺錢。
大爺的話說明自己的瓜子很受歡迎,有市場,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見大爺很喜歡吃他的瓜子,猶如見到知己,點點頭,表示是自己做的,又把自己的身份,要做瓜子買賣的想法都和盤托出,大爺旁邊的年輕人又想說什麼,大爺看了他一眼,他還是沒說成。
王福年心裡納悶,這年輕人是怎麼回事,三番兩次想說又憋回去,搞個哪門子名堂?
鍾浩此時也插上話,把他乾爹張廣仁的事,如數家珍地說出。
大爺笑了笑說:「你們年輕人,有想法,有激情,是好事。」又指了指王福年,說:「特別是你,這位年輕人,有股子勁,真像我年輕的時候。」
王福年見大爺誇他,對於這種誇獎,他聽到過很多次,也沒在意,說:「大爺,如果你喜歡,給我留個地址和電話,我將來要是搞成這事,我給你每種口味寄一包,也讓您老替我高興高興。如何?」
大爺微微點頭,讓年輕人給了王福年一個地址和電話,王福年接過後,看都沒看,直接往衣服口袋一塞,又抓了幾把瓜子給大爺,其他的收起來,他還有用,說:「大爺,這次帶得少,我要留點,還有其他用處,下次一定給您寄些。」
大爺說:「好。」
話音剛落,幾個火車上的工作人員過來了,王福年以為是要查票,對二富和鍾浩說:「把自個的票整出來,工作人員來查票了。」
三人便拿出各自的火車票,等待列車員查票到自己。
結果幾位乘務員直奔大爺的座位說:「年書記,不知道您乘坐我們這趟車,抱歉,我們已經給您安排了新的座位,您這邊請。」
這時,有點敏感的人或者說是先知先覺的一個人,聽到列車員說到年書記,反應過來,說:「是縣委年書記,沒錯,大家,年書記來了,來了。」
這時,車廂內的人不淡定,人群都離開座位,往年書記和王福年這裡靠,紛紛喊著:「年書記好。」
王福年這才知道,他這個書記和眼前這位慈祥的老書記不是一個等級,同樣是書記,級別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年書記,他是知道的,全名是年勇,他上任以來,積極領導農村體制改革,活躍農村經濟,深受愛戴。
王福年也站了起來,對年書記說:「年書記,我……」
年勇書記,揮了揮手,讓王福年和其他的乘客都坐下,說:「同志們,鄉親們,我這次下來,是來看看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希望大家堅定信念,跟政策走,努力發展生產,過上好日子。」
說著,考慮到大家的激情,不方便在這一車廂就座,便跟著列車工作人員去新的地方就座。
王二富對王福年說:「沒想到老大爺是縣委年書記,我們真是出門遇貴人,福年書記,我們這次去牛湖肯定會很順利的。」
鍾浩想起了第一次與王福年相遇的經歷,也接道:「還不是王福年大哥人好,好人就會有好報。」
王福年沒有說話。
看著年書記一行,離開的身影,掏出上衣口袋剛才年書記給留下的地址和電話,眼睛盯著良久良久,而後看著窗外飛馳走過的莊稼地,把它緊緊握在手上,握著很久很久……
五個多小時後,列車停穩,下車,王福年想要去找年書記,問問關於瓜子的買賣到底能不能做的事?
可是,年書記一下車就在一群人的簇擁下離開了。
他只好和王二富、鍾浩一起去找張廣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