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
王福年目光鎖定在最後一排的王福山身上,朗聲道:「福山兄弟,藏那麼靠後做什麼?這修堤壩的重任,就交給身為民兵隊長的你了。」
王福山本應在主席台邊維持秩序,但他因前陣子的一場誤會,自覺臉上掛不住,索性躲到了後排角落。
此刻聽到自己的名字,他簡直不敢相信,指指自己,又看向王福年,像是在問:「你說的是我嗎?真的?」
王福年確認道:「對,就是你,福山兄弟,快上台來。」
王福山聞言,趕忙起身,快步走向上台。
他低聲問王福年:「福年書記,我能勝任嗎?」王福年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堅定地說:「福山兄弟,你一定行,關鍵是要對自己有信心。」
王福年轉身面向台下的鄉親們:「這項工作艱巨,我決定撥給福山兄弟三百人手,希望大家能像支持我一樣支持福山兄弟的工作,好不好?」話音未落,他便牽起王福山的手,引導他面向眾人深深鞠躬。
剎那間,台下掌聲如潮,雷鳴般響徹雲霄。
這一幕不僅象徵著工作的交接,更是兩位兄弟摒棄前嫌、彼此信任的象徵。王福山被這突如其來的重用與鄉親們的熱烈回應深深打動,心中也對老父親當年推舉王福年擔任大隊書記的決定充滿了敬佩與感激。
王福年適時喝口水,調整呼吸,再次開口:「我知道大家心裡可能還有一個疑問,這修堤的錢從哪兒來?」
婦女主任王蘭花應聲而出:「是啊,書記,大伙兒剛遭了災,手頭哪有閒錢?」
王福年點頭贊同:「王蘭花同志說得對。以往修堤修壩,都是大隊出一部分,各家各戶再湊點,錢少的多出工。但這回情況特殊,家家戶戶都受災,實在拿不出錢來。而且,我也不打算讓大隊出錢,更不想讓大家自掏腰包。」
此言一出,猶如晴空霹靂,震得眾人目瞪口呆。「有這樣的好事?」大家心裡滿是疑惑。
原本熱鬧的場面瞬間變得寂靜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迫切地聚焦在王福年身上,期待他的解答。
王福年也知道,農民最講究實在,空談無用,得拿出實際行動。
王福年從口袋裡掏出一沓皺巴巴的鈔票,高高舉起:「鄉親們,瞧瞧,這是我手上這五十錢。這是我花了一個月在後山挖野生丹參,賣了之後賺來的。前陣子我姐夫病了,我向村里人借了些錢,今天,我要當眾還債。」
他逐一叫上債主,一筆筆清償債務,鄉親們親眼目睹,無不歡欣鼓舞。老書記王有德在一旁看著,久違的笑容爬上了臉龐,那沙啞卻有力的笑聲似乎在說:「選福年沒錯,這小子有股子韌勁。」
王福年接著說:「我挖丹參就能賺回五十塊,比我一個月的工分還多得多。這就說明,只要肯干,大伙兒也能!」
他揮舞著手中的鈔票,激情四溢:「我要燒的第三把火,就是組織村裡的婦女去後山挖野生丹參,曬乾後換錢,用來修堤壩。要是有多餘的,就留作大隊的流動資金,以備不時之需。大伙兒覺得怎麼樣?」
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響應:「好!好!太好了!」人們紛紛站起,目光灼熱地盯著王福年手中的鈔票,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王蘭花同志,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王福年大聲呼喚坐在第一排的婦女主任。王蘭花欣然接受,邁著輕快的小步走上主席台,步伐雖小,卻如同天使降臨般優雅。
她接過王福年遞來的紅旗,高舉過頭,對鄉親們宣布:「姐妹們,孩子們,我們要發揚優良傳統,就像以前的娘子軍一樣,組建挖丹參的娘子隊,大家說好不好?」
「好!好!」台下響應熱烈。
這時,幾位老者按捺不住,嚷道:「我們這些老骨頭也要參加。」王蘭花看向王福年,見他點頭默許,便笑盈盈地說:「好,那就再成立個老年挖參隊。」
又是一片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迴蕩在小王莊的上空,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新年,也將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豐收年。
隨著投票時刻的到來,主席台一側赫然立起一塊烏黑的黑板,其上清晰列出了王福年提出的三項重大主張,每個主張下方分設「同意」與「不同意」兩個選項。這種樸素直接的投票方式,正是農村選舉中常見的場景:紅豆寓意同意,綠豆則代表反對,每人僅能投下一粒豆子,表達自己的立場。
主席台上,兩隻大碗並排放置,一隻盛滿紅艷艷的紅豆,另一隻裝著翠綠的綠豆,它們靜靜地等待著村民們莊嚴的一投。
投票過程緊張而有序,村民們慎重地選擇,鄭重地投下手中那一顆承載意願的豆子。
待到投票結束,統計結果顯示,王福年的三項主張均以壓倒性的八百五十一個紅豆全票通過。這不僅是眾望所歸,更是小王莊大隊歷史上首次全員一致贊同的決議,昭示著村民們團結一心,共擔命運,全力支持王福年領導的決心。
就在投票塵埃落定之際,王福年忽然又提出一個新的建議:「各位鄉親,我還有一件事想跟大夥商量。咱們小王莊大隊是不是該選一首屬於自己的歌,平時勞動、開會時一起唱,提振士氣?」
「福年書記,您覺得哪首歌合適?」人群中有人問道。
王福年胸有成竹地答道:「《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如何?我當過兵,這首歌最能表達我的內心,也最能激勵大家。大夥覺得怎樣?」
「可以!」
「行!」
「我同意!」
「我舉雙手贊成!」
……
村民們紛紛表態,一致贊同。
於是,王福年率先領唱起來:「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這歌聲源自八百多顆淳樸的心靈,渾厚、激昂且充滿自豪,它穿透空曠的曬穀場,直抵雲霄,向大地傾訴,向黨和人民傳遞著小王莊人對美好生活的熾熱期盼。
接下來,王福年請出老書記王有德發言。
王有德話語簡短而有力:「我沒什麼可說的,福年書記做得太好了。我就一句話:福年書記年輕有為,敢打敢拼,大夥跟著福年書記好好干!」
話音落下,台下再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毋庸置疑,王福年不僅業務能力出眾,更是宣傳鼓動的一把好手。他成功點燃了小王莊大隊村民們的勞動熱情,喚醒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小王莊的春耕工作井然有序,堤壩工程按計劃穩步推進,野生丹參副業更是搞得紅紅火火。
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燒得旺,燒得恰到好處,然而這只是開始,小王莊的故事也才剛剛拉開序幕。
王福山本應在主席台邊維持秩序,但他因前陣子的一場誤會,自覺臉上掛不住,索性躲到了後排角落。
此刻聽到自己的名字,他簡直不敢相信,指指自己,又看向王福年,像是在問:「你說的是我嗎?真的?」
王福年確認道:「對,就是你,福山兄弟,快上台來。」
王福山聞言,趕忙起身,快步走向上台。
他低聲問王福年:「福年書記,我能勝任嗎?」王福年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堅定地說:「福山兄弟,你一定行,關鍵是要對自己有信心。」
王福年轉身面向台下的鄉親們:「這項工作艱巨,我決定撥給福山兄弟三百人手,希望大家能像支持我一樣支持福山兄弟的工作,好不好?」話音未落,他便牽起王福山的手,引導他面向眾人深深鞠躬。
剎那間,台下掌聲如潮,雷鳴般響徹雲霄。
這一幕不僅象徵著工作的交接,更是兩位兄弟摒棄前嫌、彼此信任的象徵。王福山被這突如其來的重用與鄉親們的熱烈回應深深打動,心中也對老父親當年推舉王福年擔任大隊書記的決定充滿了敬佩與感激。
王福年適時喝口水,調整呼吸,再次開口:「我知道大家心裡可能還有一個疑問,這修堤的錢從哪兒來?」
婦女主任王蘭花應聲而出:「是啊,書記,大伙兒剛遭了災,手頭哪有閒錢?」
王福年點頭贊同:「王蘭花同志說得對。以往修堤修壩,都是大隊出一部分,各家各戶再湊點,錢少的多出工。但這回情況特殊,家家戶戶都受災,實在拿不出錢來。而且,我也不打算讓大隊出錢,更不想讓大家自掏腰包。」
此言一出,猶如晴空霹靂,震得眾人目瞪口呆。「有這樣的好事?」大家心裡滿是疑惑。
原本熱鬧的場面瞬間變得寂靜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迫切地聚焦在王福年身上,期待他的解答。
王福年也知道,農民最講究實在,空談無用,得拿出實際行動。
王福年從口袋裡掏出一沓皺巴巴的鈔票,高高舉起:「鄉親們,瞧瞧,這是我手上這五十錢。這是我花了一個月在後山挖野生丹參,賣了之後賺來的。前陣子我姐夫病了,我向村里人借了些錢,今天,我要當眾還債。」
他逐一叫上債主,一筆筆清償債務,鄉親們親眼目睹,無不歡欣鼓舞。老書記王有德在一旁看著,久違的笑容爬上了臉龐,那沙啞卻有力的笑聲似乎在說:「選福年沒錯,這小子有股子韌勁。」
王福年接著說:「我挖丹參就能賺回五十塊,比我一個月的工分還多得多。這就說明,只要肯干,大伙兒也能!」
他揮舞著手中的鈔票,激情四溢:「我要燒的第三把火,就是組織村裡的婦女去後山挖野生丹參,曬乾後換錢,用來修堤壩。要是有多餘的,就留作大隊的流動資金,以備不時之需。大伙兒覺得怎麼樣?」
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響應:「好!好!太好了!」人們紛紛站起,目光灼熱地盯著王福年手中的鈔票,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王蘭花同志,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王福年大聲呼喚坐在第一排的婦女主任。王蘭花欣然接受,邁著輕快的小步走上主席台,步伐雖小,卻如同天使降臨般優雅。
她接過王福年遞來的紅旗,高舉過頭,對鄉親們宣布:「姐妹們,孩子們,我們要發揚優良傳統,就像以前的娘子軍一樣,組建挖丹參的娘子隊,大家說好不好?」
「好!好!」台下響應熱烈。
這時,幾位老者按捺不住,嚷道:「我們這些老骨頭也要參加。」王蘭花看向王福年,見他點頭默許,便笑盈盈地說:「好,那就再成立個老年挖參隊。」
又是一片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迴蕩在小王莊的上空,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新年,也將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豐收年。
隨著投票時刻的到來,主席台一側赫然立起一塊烏黑的黑板,其上清晰列出了王福年提出的三項重大主張,每個主張下方分設「同意」與「不同意」兩個選項。這種樸素直接的投票方式,正是農村選舉中常見的場景:紅豆寓意同意,綠豆則代表反對,每人僅能投下一粒豆子,表達自己的立場。
主席台上,兩隻大碗並排放置,一隻盛滿紅艷艷的紅豆,另一隻裝著翠綠的綠豆,它們靜靜地等待著村民們莊嚴的一投。
投票過程緊張而有序,村民們慎重地選擇,鄭重地投下手中那一顆承載意願的豆子。
待到投票結束,統計結果顯示,王福年的三項主張均以壓倒性的八百五十一個紅豆全票通過。這不僅是眾望所歸,更是小王莊大隊歷史上首次全員一致贊同的決議,昭示著村民們團結一心,共擔命運,全力支持王福年領導的決心。
就在投票塵埃落定之際,王福年忽然又提出一個新的建議:「各位鄉親,我還有一件事想跟大夥商量。咱們小王莊大隊是不是該選一首屬於自己的歌,平時勞動、開會時一起唱,提振士氣?」
「福年書記,您覺得哪首歌合適?」人群中有人問道。
王福年胸有成竹地答道:「《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如何?我當過兵,這首歌最能表達我的內心,也最能激勵大家。大夥覺得怎樣?」
「可以!」
「行!」
「我同意!」
「我舉雙手贊成!」
……
村民們紛紛表態,一致贊同。
於是,王福年率先領唱起來:「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這歌聲源自八百多顆淳樸的心靈,渾厚、激昂且充滿自豪,它穿透空曠的曬穀場,直抵雲霄,向大地傾訴,向黨和人民傳遞著小王莊人對美好生活的熾熱期盼。
接下來,王福年請出老書記王有德發言。
王有德話語簡短而有力:「我沒什麼可說的,福年書記做得太好了。我就一句話:福年書記年輕有為,敢打敢拼,大夥跟著福年書記好好干!」
話音落下,台下再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毋庸置疑,王福年不僅業務能力出眾,更是宣傳鼓動的一把好手。他成功點燃了小王莊大隊村民們的勞動熱情,喚醒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小王莊的春耕工作井然有序,堤壩工程按計劃穩步推進,野生丹參副業更是搞得紅紅火火。
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燒得旺,燒得恰到好處,然而這只是開始,小王莊的故事也才剛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