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海戰開始
第289章 海戰開始
若說是在風帆戰列艦的時代,整出一個火炮戰列線來交戰,倒是並無不可。
可問題是槳帆船這玩意的戰鬥方式其實非常粗暴,歸類一下甚至可以說只有三種,即加速用撞角撞過去,想辦法跳幫砍死對面船上那群兔崽子,或者用薄弱的遠程投射武器去削弱對面甲板上的敵軍。
而放棄速度,轉而去列陣成防禦陣型的時候,其實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放棄了撞擊這種戰鬥方式。
扎卡里亞,作為一名阿尤布王朝的海軍統帥,他就是被趕鴨子上架推過來的,他確實是懂點怎麼去打海戰,畢竟自己是海盜出身,地中海上打家劫舍的好漢。
不過現如今的撒拉遜海盜,又不是日後那叫人聞風喪膽的巴巴裏海盜。
巴巴裏海盜強盛之時表示自己能夠硬剛神聖聯盟的海軍,身後還站著個奧斯曼帝國當乾爹。
他扎卡里亞有啥?當初手底下兄弟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兩百多號人,一條30米的槳帆船當旗艦,再就是不少15米不到的小船,劃著名衝過去就往人家商船上跳。
再然後就是薩拉丁老爺招兵買馬,他帶著自己手底下兄弟過來投奔的早,仗著比那群旱鴨子更懂水,結果就越爬越高。
可問題是這帶著幾十條船打海戰,和以前那拉著兄弟們去搶商船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當海盜的時候講究個欺軟怕硬,能苟著就別莽,能跑路就別想著去硬拼。
但現在不一樣,他成了阿尤布王朝的海軍統帥,薩拉丁下令讓他去拼,他還能不戰而逃?
就算他逃了,他手底下那些船長,還能跟著一起跑?
怎麼打,他是一點頭緒都沒有,思來想去,無非是仗著船多人多,想著貼上去跳幫,除了這辦法外,還能有什麼別的麼?反正他是想不出來了。
話說回來,眼下他們已經北上那麼多距離了,為何還沒有發現那些法蘭克人艦隊?
「敵艦隊總計有槳帆船35條,平均航速為2.5節,大約十五分鐘後他們的先頭船隻走過接戰點,這麼算的話,我們十分鐘後全力衝擊,算上加速度所需要的時間,把航速提高到7.5節左右,就能直擊對方艦隊的中段,哪怕他們有所反應,也需要時間來重整隊形。」
沃特與艦長進行著複雜的計算,列出一條條的公式,並根據數據來作圖。一旁的阿諾特則一臉的迷茫,我是誰、我在哪裡、他們在幹嘛?
不說別的,這個時代的歐洲海軍,其實並未誕生節的概念。
對於地中海航行的船隻而言,想要找到參照物是相當簡單的,而大洋航行則是另外一回事。
事實上,要等到16世紀時期,才有明確的航海計量單位。
拋繩計節是一個相當簡單且實用的方法。
首先要準備一根較長的繩子,然後在這根繩子上每隔一個固定長度,就打上一個結。
這樣一來,繩子就均勻地分成了若干節,接下來,將這根繩子的一端固定在一個裝有配重的木製品上,並確保另一端能夠自然地放出。
將木製品從船尾處扔進海里,同時使用沙漏計時,由於配重的原因,木製品沉入水中的時候,會受到很大阻力,因此近似於海面是靜止的。
當船繼續航行的時候,木製品會牽引著船上的繩子自然放出。
如此一來,水手就可以描述船的速度:在沙漏計時結束時,有多少節繩子被放出,其速度就是多少節。
蓋里斯根據自己的步伐,粗略測定了最基礎的計量單位:步。
所謂一步,指的是左右腳各邁出一次,並以此作為度量衡,開始在軍隊中推廣。
蓋里斯的一步放在後世,其實就是約1.5米,可能不到一點。
時間單位則不需要蓋里斯去統一發明,因為儒歷1000年的時候,伊斯蘭文化,已經有了和後世相同的分鐘與秒概念。
耶路撒冷海軍的航行單位「節」,其實就是依據蓋里斯的「步」以及分鐘概念計算出來的——在半分鐘時間下,船航行了多少10蓋里斯步,也就是多少節。
在後世也就是約為1800米左右,和海里是相近的。
想要極度精準是不太行的,但這年頭湊合著用肯定夠了。
延伸一下,其實還有千步概念,可以說這正是蓋里斯用雙腳丈量大地了。
從神學上,也有相關解釋,畢竟大家都要走在追隨蓋里斯的正確道路上。
「傳達命令吧阿諾特,待會威尼斯艦隊隨這條旗艦出發,按照前面的計劃正常進行。」
雖然阿諾特很迷茫,但至少他看明白了那個圖,也意識到沃特他們確實依靠著數學算出來了交戰時間,而他們只要在恰到好處的時機里切入戰場,那麼就能打撒拉遜人一個措手不及。
十分鐘之後,沃特通過旗語信號,向其他船下達了進攻命令,一切都如計劃進行,而踏入陷阱的獵物,並沒有察覺到他們的存在。
扎卡里亞有些心神不寧,他感覺哪裡不對勁,這種直覺曾數次救下他的命,以往的時候,他察覺不對勁,總歸能找到一點前兆,然後推出可能面對的風險。
但今天不一樣,那種心神不寧就毫無來由,無論怎麼觀察,他都沒從這平靜而遼闊的海洋上發現危險所在。
然後在那海天一線的位置處,出現了數個黑點。
「那是什麼?過往的商船麼?」
扎卡里亞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自己早已被敵軍發現,也想不到自己踏入了沃特他們預定的接戰地點。
所以直到他識別出遠方的那些黑點其實是槳帆船的時候,他才慌忙下令讓各艦準備戰鬥。
而此時,耶路撒冷王國的海軍與威尼斯人的海軍已經將自己的速度提到了極致,他們這些撒拉遜人的艦隊,反而還是在慢悠悠的藉助風帆航行。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敵情,一時間各船之間都不知如何是好,而這年頭的海戰,又沒有無線電,就連信號旗所代表的含義都相當原始。
至於扎卡里亞則是連什麼叫信號旗都不清楚,面對海戰,自然只能是各自為戰。或者幾條船靠在一起抱團,通過人吼交流。
這種混亂的局面一直持續到了,耶路撒冷的五條戰艦,開始在相距500米的距離降低速度為止。
再然後,扎卡里亞就聽到一些沉悶的炮響,他意識到那些法蘭克人向他們開炮了。
火炮是個新鮮玩意,不過他扎卡里亞還是有所了解的,準確說他的船上就有幾門才對。
薩拉丁打造火炮的時候,可不是只在阿卡城進行,他的老巢是埃及,只有在埃及那邊,他才能夠動員出充足的人手與資源,來進行這項耗資巨大的行動。
阿迪爾在替薩拉丁打造了大量火炮的同時,也留下了一部分提供給本地的馬穆魯克,還有停靠在埃及的海軍。
雖然炮不多,但至少扎卡里亞認識到了火炮這玩意的威力與效果,清楚火炮能夠在海戰上造就什麼優勢。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不過也正因為他對火炮有一定了解,他也就對法蘭克人的炮擊不以為意,畢竟這相隔幾百步的距離,而且還是在顛簸的海上,怎麼可能打得准嘛!
扎卡里亞顯然是對耶路撒冷王國的火炮水準,存在了點誤解。
不管怎麼說,蓋里斯的火炮水準其實已經有15世紀、16世紀的水準了,這個水準指的只是鑄造水準,而如果是炮術之類的玩意,那更是遠遠領先。
16世紀海戰的交戰距離大概是多遠呢?一般來說都維持在一個100米到500米的狀態。
雖然說想高效命中還是相當困難的,不過對於耶路撒冷王國的艦隊來說兩百步距離的一輪齊射,還不至於只是聽個開炮的響。
旗艦上船頭經過改造,總計裝上了6門火炮,而普通的制式艦上則架上了3門炮,也就是說耶路撒冷海軍五條艦一輪齊射最多是18發炮彈。
當艦長以旗艦提爾艦艦長身份下令開炮的時候,一旁的另外四條船也緊接著相繼開火,而他們所瞄準的目標,都是同一條船,即編號16。
在接戰之前,沃特與艦長就已經替那些船按照陣型位置,以及一些船形的不一致進行過編號了,雖然這些編號只是臨時的,而且隨著戰爭的開始,敵方艦隊陣型變動後,也難以再準確識別。
可最起碼這第一輪射擊的時候,這五條船都是朝敵一條船開的火。
火力集中之下,還真有兩發炮彈命中了那條槳帆船的甲板。
而那是一條25米長的槳帆船,寬3.5米左右,體格較小,只有一層甲板。而這艘船的甲板面積大約是八九十平,然而卻塞進去了至少一百二十人,有槳手、有士兵、有指揮員還有操舵的。
槳帆船的船體沒有後世戰列艦那般的厚實,兩百步,也就是三百米距離的射擊,自然不可能在命中的情況下只聽聲砸船殼的響。
炮彈打穿了船舷,在這甲板狹窄的空間裡肆虐,僅僅是那片刻工夫,甲板上就多出了條血肉胡同。
當那些傷者呻吟的時候,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是火炮第一次參與海戰,所有人都未曾想過當填滿了人的槳帆船被炮擊命中時的景象。
「仿若身處地獄,那是魔鬼給予人世的警示。」
僅僅是這一發炮彈的命中就讓這條船陷入了恐慌之中,沒有人敢斷言如果再被命中之時,有誰就一定能夠活下來。
血在流淌,而內臟的氣息瀰漫在甲板上,嘶吼與呻吟持續不斷,然而等待他們的並非是什麼救贖,而是又一輪毫不留情的炮擊。
當又一發炮彈砸落進這群人里時,有人無法忍受那種壓力,直接跳入海中。而明智點的、卻又歇斯底里的撒拉遜水手,則已經叫囂著趕緊調轉船頭撤離戰場。
初次接觸到炮戰的混亂使得這條船直接停擺了,速度降低,乃至於最後只是隨波逐流。
而通過望遠鏡,看清那條船上的情況後,沃特便下令換一個目標。
這年頭想用炮打沉一條二三十米長的船是非常麻煩的,畢竟木頭這玩意終歸是比水要輕。
與其死心眼地盯著那一條船打,倒不如在接戰之前,多射幾條船,不為別的,就單純是清理一下對面甲板上的人,為之後的跳幫戰減輕壓力。
「耶路撒冷艦隊隨旗艦退後!射擊目標轉為19號,三輪齊射,結束後射擊目標轉為20號,三輪齊射,六輪齊射後各自自由發揮!」
提爾艦上的旗語信號員,向其他耶路撒冷海軍傳遞命令,而在他們傳遞命令的同時,那些威尼斯人的艦隊也如狼似虎地撲了上去。
(本章完)
若說是在風帆戰列艦的時代,整出一個火炮戰列線來交戰,倒是並無不可。
可問題是槳帆船這玩意的戰鬥方式其實非常粗暴,歸類一下甚至可以說只有三種,即加速用撞角撞過去,想辦法跳幫砍死對面船上那群兔崽子,或者用薄弱的遠程投射武器去削弱對面甲板上的敵軍。
而放棄速度,轉而去列陣成防禦陣型的時候,其實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放棄了撞擊這種戰鬥方式。
扎卡里亞,作為一名阿尤布王朝的海軍統帥,他就是被趕鴨子上架推過來的,他確實是懂點怎麼去打海戰,畢竟自己是海盜出身,地中海上打家劫舍的好漢。
不過現如今的撒拉遜海盜,又不是日後那叫人聞風喪膽的巴巴裏海盜。
巴巴裏海盜強盛之時表示自己能夠硬剛神聖聯盟的海軍,身後還站著個奧斯曼帝國當乾爹。
他扎卡里亞有啥?當初手底下兄弟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兩百多號人,一條30米的槳帆船當旗艦,再就是不少15米不到的小船,劃著名衝過去就往人家商船上跳。
再然後就是薩拉丁老爺招兵買馬,他帶著自己手底下兄弟過來投奔的早,仗著比那群旱鴨子更懂水,結果就越爬越高。
可問題是這帶著幾十條船打海戰,和以前那拉著兄弟們去搶商船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當海盜的時候講究個欺軟怕硬,能苟著就別莽,能跑路就別想著去硬拼。
但現在不一樣,他成了阿尤布王朝的海軍統帥,薩拉丁下令讓他去拼,他還能不戰而逃?
就算他逃了,他手底下那些船長,還能跟著一起跑?
怎麼打,他是一點頭緒都沒有,思來想去,無非是仗著船多人多,想著貼上去跳幫,除了這辦法外,還能有什麼別的麼?反正他是想不出來了。
話說回來,眼下他們已經北上那麼多距離了,為何還沒有發現那些法蘭克人艦隊?
「敵艦隊總計有槳帆船35條,平均航速為2.5節,大約十五分鐘後他們的先頭船隻走過接戰點,這麼算的話,我們十分鐘後全力衝擊,算上加速度所需要的時間,把航速提高到7.5節左右,就能直擊對方艦隊的中段,哪怕他們有所反應,也需要時間來重整隊形。」
沃特與艦長進行著複雜的計算,列出一條條的公式,並根據數據來作圖。一旁的阿諾特則一臉的迷茫,我是誰、我在哪裡、他們在幹嘛?
不說別的,這個時代的歐洲海軍,其實並未誕生節的概念。
對於地中海航行的船隻而言,想要找到參照物是相當簡單的,而大洋航行則是另外一回事。
事實上,要等到16世紀時期,才有明確的航海計量單位。
拋繩計節是一個相當簡單且實用的方法。
首先要準備一根較長的繩子,然後在這根繩子上每隔一個固定長度,就打上一個結。
這樣一來,繩子就均勻地分成了若干節,接下來,將這根繩子的一端固定在一個裝有配重的木製品上,並確保另一端能夠自然地放出。
將木製品從船尾處扔進海里,同時使用沙漏計時,由於配重的原因,木製品沉入水中的時候,會受到很大阻力,因此近似於海面是靜止的。
當船繼續航行的時候,木製品會牽引著船上的繩子自然放出。
如此一來,水手就可以描述船的速度:在沙漏計時結束時,有多少節繩子被放出,其速度就是多少節。
蓋里斯根據自己的步伐,粗略測定了最基礎的計量單位:步。
所謂一步,指的是左右腳各邁出一次,並以此作為度量衡,開始在軍隊中推廣。
蓋里斯的一步放在後世,其實就是約1.5米,可能不到一點。
時間單位則不需要蓋里斯去統一發明,因為儒歷1000年的時候,伊斯蘭文化,已經有了和後世相同的分鐘與秒概念。
耶路撒冷海軍的航行單位「節」,其實就是依據蓋里斯的「步」以及分鐘概念計算出來的——在半分鐘時間下,船航行了多少10蓋里斯步,也就是多少節。
在後世也就是約為1800米左右,和海里是相近的。
想要極度精準是不太行的,但這年頭湊合著用肯定夠了。
延伸一下,其實還有千步概念,可以說這正是蓋里斯用雙腳丈量大地了。
從神學上,也有相關解釋,畢竟大家都要走在追隨蓋里斯的正確道路上。
「傳達命令吧阿諾特,待會威尼斯艦隊隨這條旗艦出發,按照前面的計劃正常進行。」
雖然阿諾特很迷茫,但至少他看明白了那個圖,也意識到沃特他們確實依靠著數學算出來了交戰時間,而他們只要在恰到好處的時機里切入戰場,那麼就能打撒拉遜人一個措手不及。
十分鐘之後,沃特通過旗語信號,向其他船下達了進攻命令,一切都如計劃進行,而踏入陷阱的獵物,並沒有察覺到他們的存在。
扎卡里亞有些心神不寧,他感覺哪裡不對勁,這種直覺曾數次救下他的命,以往的時候,他察覺不對勁,總歸能找到一點前兆,然後推出可能面對的風險。
但今天不一樣,那種心神不寧就毫無來由,無論怎麼觀察,他都沒從這平靜而遼闊的海洋上發現危險所在。
然後在那海天一線的位置處,出現了數個黑點。
「那是什麼?過往的商船麼?」
扎卡里亞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自己早已被敵軍發現,也想不到自己踏入了沃特他們預定的接戰地點。
所以直到他識別出遠方的那些黑點其實是槳帆船的時候,他才慌忙下令讓各艦準備戰鬥。
而此時,耶路撒冷王國的海軍與威尼斯人的海軍已經將自己的速度提到了極致,他們這些撒拉遜人的艦隊,反而還是在慢悠悠的藉助風帆航行。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敵情,一時間各船之間都不知如何是好,而這年頭的海戰,又沒有無線電,就連信號旗所代表的含義都相當原始。
至於扎卡里亞則是連什麼叫信號旗都不清楚,面對海戰,自然只能是各自為戰。或者幾條船靠在一起抱團,通過人吼交流。
這種混亂的局面一直持續到了,耶路撒冷的五條戰艦,開始在相距500米的距離降低速度為止。
再然後,扎卡里亞就聽到一些沉悶的炮響,他意識到那些法蘭克人向他們開炮了。
火炮是個新鮮玩意,不過他扎卡里亞還是有所了解的,準確說他的船上就有幾門才對。
薩拉丁打造火炮的時候,可不是只在阿卡城進行,他的老巢是埃及,只有在埃及那邊,他才能夠動員出充足的人手與資源,來進行這項耗資巨大的行動。
阿迪爾在替薩拉丁打造了大量火炮的同時,也留下了一部分提供給本地的馬穆魯克,還有停靠在埃及的海軍。
雖然炮不多,但至少扎卡里亞認識到了火炮這玩意的威力與效果,清楚火炮能夠在海戰上造就什麼優勢。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不過也正因為他對火炮有一定了解,他也就對法蘭克人的炮擊不以為意,畢竟這相隔幾百步的距離,而且還是在顛簸的海上,怎麼可能打得准嘛!
扎卡里亞顯然是對耶路撒冷王國的火炮水準,存在了點誤解。
不管怎麼說,蓋里斯的火炮水準其實已經有15世紀、16世紀的水準了,這個水準指的只是鑄造水準,而如果是炮術之類的玩意,那更是遠遠領先。
16世紀海戰的交戰距離大概是多遠呢?一般來說都維持在一個100米到500米的狀態。
雖然說想高效命中還是相當困難的,不過對於耶路撒冷王國的艦隊來說兩百步距離的一輪齊射,還不至於只是聽個開炮的響。
旗艦上船頭經過改造,總計裝上了6門火炮,而普通的制式艦上則架上了3門炮,也就是說耶路撒冷海軍五條艦一輪齊射最多是18發炮彈。
當艦長以旗艦提爾艦艦長身份下令開炮的時候,一旁的另外四條船也緊接著相繼開火,而他們所瞄準的目標,都是同一條船,即編號16。
在接戰之前,沃特與艦長就已經替那些船按照陣型位置,以及一些船形的不一致進行過編號了,雖然這些編號只是臨時的,而且隨著戰爭的開始,敵方艦隊陣型變動後,也難以再準確識別。
可最起碼這第一輪射擊的時候,這五條船都是朝敵一條船開的火。
火力集中之下,還真有兩發炮彈命中了那條槳帆船的甲板。
而那是一條25米長的槳帆船,寬3.5米左右,體格較小,只有一層甲板。而這艘船的甲板面積大約是八九十平,然而卻塞進去了至少一百二十人,有槳手、有士兵、有指揮員還有操舵的。
槳帆船的船體沒有後世戰列艦那般的厚實,兩百步,也就是三百米距離的射擊,自然不可能在命中的情況下只聽聲砸船殼的響。
炮彈打穿了船舷,在這甲板狹窄的空間裡肆虐,僅僅是那片刻工夫,甲板上就多出了條血肉胡同。
當那些傷者呻吟的時候,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是火炮第一次參與海戰,所有人都未曾想過當填滿了人的槳帆船被炮擊命中時的景象。
「仿若身處地獄,那是魔鬼給予人世的警示。」
僅僅是這一發炮彈的命中就讓這條船陷入了恐慌之中,沒有人敢斷言如果再被命中之時,有誰就一定能夠活下來。
血在流淌,而內臟的氣息瀰漫在甲板上,嘶吼與呻吟持續不斷,然而等待他們的並非是什麼救贖,而是又一輪毫不留情的炮擊。
當又一發炮彈砸落進這群人里時,有人無法忍受那種壓力,直接跳入海中。而明智點的、卻又歇斯底里的撒拉遜水手,則已經叫囂著趕緊調轉船頭撤離戰場。
初次接觸到炮戰的混亂使得這條船直接停擺了,速度降低,乃至於最後只是隨波逐流。
而通過望遠鏡,看清那條船上的情況後,沃特便下令換一個目標。
這年頭想用炮打沉一條二三十米長的船是非常麻煩的,畢竟木頭這玩意終歸是比水要輕。
與其死心眼地盯著那一條船打,倒不如在接戰之前,多射幾條船,不為別的,就單純是清理一下對面甲板上的人,為之後的跳幫戰減輕壓力。
「耶路撒冷艦隊隨旗艦退後!射擊目標轉為19號,三輪齊射,結束後射擊目標轉為20號,三輪齊射,六輪齊射後各自自由發揮!」
提爾艦上的旗語信號員,向其他耶路撒冷海軍傳遞命令,而在他們傳遞命令的同時,那些威尼斯人的艦隊也如狼似虎地撲了上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