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亞得里亞海的新娘
第288章 亞得里亞海的新娘
「你們說他們會走哪一條路呢?」蓋里斯有著自己的軍事會議,而薩拉丁同樣有著自己的軍事會議,在他的軍事會議上是各個強大的埃米爾與自己的親信。
薩拉丁面前的地圖不如蓋里斯的精準,但好歹該有的河流、山川都有所標註。
就如蓋里斯他們制定行軍方案的時候會考慮到後勤、補給、飲食一樣。
當薩拉丁收到耶路撒冷王國大軍匯聚的消息之時,他就意識到了戰爭即將到來。
從提爾到耶路撒冷,有著直線距離一百六十千米,巴勒斯坦這片開闊的土地上,看似不存在任何關卡可以肆無忌憚地橫衝直撞。
但那是無謀者才會有的想法。
「勝敗由真主決定,但也取決於備戰、兵力、士兵的健康、與乾淨的飲水等。在夏季的這個烈陽里,飲水所帶來的問題更加嚴重,他們若是想數萬大軍能一路上得到充足的飲水,其實只有兩條路能讓他們來到耶路撒冷。」
說著薩拉丁指了指地圖上的約旦河,以及海岸。
「從約旦河行軍,自然是不用擔心飲水問題,而從海岸機動的話,威尼斯人的艦隊能夠替他們時時補足消耗掉的物資。如果你們是法蘭克人的統帥,你們又打算在這兩條路里選哪一條?」
薩拉丁在自己的軍事會議上,向自己的部下們詢問,他自己其實是有所答案的,但集思廣益是不可或缺的,這是他能夠在一眾撒拉遜人軍閥里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約旦河?約旦河的話,獲取飲水其實要比通過船運來得更方便與安全,而且他們能夠與外約旦那片地區的法蘭克人會合,到那時他們就有更多的軍隊來會戰。」
一名突厥埃米爾,就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聽到這個答覆,薩拉丁有些滿意,但並沒有做出明確的評價。而這個時候,阿迪爾則說道:「他們會沿著海岸線行軍。」
「為何?」
「巴勒斯坦地區的村莊,已經被我們部族嚴重劫掠了。而且我們還可以對約旦河附近地區,進行堅壁清野,製造出大片無人區,來加重這樣的趨勢。僅僅憑藉外約旦地區的人口和糧食產出,是無法維持數萬大軍長期行動的。」
聽到這樣的答覆,薩拉丁表示贊同,自己的弟弟說的有理有據,不僅考慮了敵方行動,還從自己方的應對來反推對方會做出什麼反制。
而阿迪爾要說的話其實還未結束。
「而且他們如果選擇了沿著海岸進軍的話,其實也是我們的機會。」
「怎麼說?」
「如果我們不能在陸地上奪勝,那麼至少有機會能在大海上稱雄。」
阿尤布王朝統治下的埃及,正是在阿迪爾的治理下,積累出了一支龐大的槳帆船艦隊。
……
耶路撒冷王國的海軍確實沒啥存在感,就連船還是前不久和威尼斯人進行互換的,而這麼長時間過去後,與蓬勃發展的陸軍相比,海軍卻是連划船的槳手都湊不齊。
哪怕海軍的津貼都高於陸軍的50%了,迄今為止滿打滿算也只有一千人規模,
30米長的槳帆船至少需要90人划槳,40米長的槳帆船則要160人起步,而如果再算上船上其他人員,以及輪換的槳手,那麼這個數字卻還能翻一番,才能發揮出完整的戰鬥力。
換句話說,海軍一千人規模,也不過是填滿5條大型槳帆船。
平日裡這海軍的主要任務,自然不是去攔路打劫,但也不可能天天窩在岸上訓練。
最後就幹上了商船的活,在賽普勒斯、拉塔基亞港還有海法港這麼一條航線來回跑,替提爾的報社送著報紙的同時,也經常拉貨賺點外快補貼家用。
不過這樣干還有個好處,就是從賽普勒斯到海法港這條航線,居然有了常態化的護航海軍。
這個年頭的槳帆船,基本上就等於軍艦,40米長的旗艦,雖然不是最大號的那種,但也已經相當龐大了,要知道當初麥哲倫環遊世界唯一成功的那條船,也不過是條18至21米的卡拉克帆船,船員55人左右。
一般的海盜,只要腦子沒病,看見這麼大的槳帆船,都不會想著去硬碰硬,而就連30米長的制式艦,海盜們看見了也會繞著走,畢竟高風險低收益的事還是少干為妙。
地中海的陽光灑在碧藍的海面上,微風輕拂,掀起層層波光粼粼的漣漪。
在這地中海大澡盆上,王國的海軍,亦如阿迪爾所預料一般,巡遊在黎凡特海岸。
然而眼下沃特所帶領的艦隊,可不是去與海盜交鋒,而是要直面阿尤布王朝埃及艦隊,哪怕身旁有著多達20條的威尼斯人槳帆船作伴,可不少人心中都頗為忐忑,畢竟這是他們的初戰。
就連沃特自己,都有些心懷忐忑。
只不過,坐在沃特一旁的威尼斯人聯絡官,卻異常的輕鬆,不時吃點提爾生產出的硬糖與果脯就很愜意。
「你是一點都不急,不擔心接下來可能面對的戰鬥?」
沃特有點無奈,對身旁這位阿諾特問道。
「有什麼好擔心的?」
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阿諾特還打了個哈欠。
「撒拉遜人的陸軍是後來變成的廢物,他們的海軍先天就是廢物。」
「我承認他們經商是一把好手,但海洋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頭不知如何馴服的猛獸。」
從第一次十字軍開始,東地中海對於歐洲基督教世界來說,就如同後花園一般。
基本上是一個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遇到了穆斯林海軍,上去進行戰鬥就能繳獲新船。
也就是最近這些年,薩拉丁把埃及治理得不錯,才建設出了一支成體系的海軍,讓基督教世界的海軍們有所忌憚,可那也只是有所忌憚罷了。
「他們將大海視為自己的敵人,以陸地上的戰術思考海上戰爭,然而我們威尼斯,卻是亞得里亞海的新娘。」
亞德里亞海的新娘是一個儀式,也是對威尼斯的戲稱,這個儀式具體從何時起,已經不可考了,但應該是在公元一千年左右,畢竟威尼斯人於公元997年在總督彼得羅二世奧爾塞洛的領導下征服了達爾馬提亞。
而到了23年前,也就是公元1176年,教皇亞歷山大三世,證明了這個儀式的存在,在與巴巴羅薩的戰爭告一段落後,他送給威尼斯塞巴斯蒂亞諾·齊亞尼總督一枚金戒指。
對他說:「我的兒子,威尼斯的總督,這是你的婚姻戒指,嫁給大海吧。從現在開始,我們希望你和你的繼任者每年都嫁給她。」
每年的基督升天日,也就是耶穌升天的第四十天,威尼斯總督都要登上一條龐大的槳帆船,會披著一件由貂皮製成的織錦披風,頭戴著公爵號角(一頂精緻的亞麻帽)手持一把權杖。
威尼斯總督坐在船尾,右邊是教皇特使,左邊是法國大使,威尼斯參議院的議員們占據四排席位。
當這條船駛出威尼斯後,威尼斯主教會登上船對這次婚禮進行祝福,然後總督再將戒指丟入大海。
「海洋啊,我們擁護你,這將作為永恆統治的誓約。」
而當這條槳帆船回到威尼斯後,迎接他們的將是一次以輝煌與豪富聞名於歐洲的盛宴,以及在聖馬可廣場舉辦的大規模集會。
阿諾特自然是參與過這樣的節日慶典,當他以懷戀的語氣描述威尼斯人與大海的感情之時,就讓人不由得沉浸在其中。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有機會我會去看看的。」
而就在他們閒聊的時候,船頭那邊突然有人叫了起來:「沃特將軍!發現敵艦了!」
沃特趕忙帶著阿諾特來到了船頭,在那裡腳下這條船的艦長,正拿著單筒望遠鏡,死死盯著正南方。
「正南偏西01-50密位,距離2里格距離左右發現敵艦隊,已明確敵艦數量超過8條,正由南至北行駛,雙方方向不變、速度不變的話大約40分鐘後接戰。而敵方最早大約25分鐘後,明確我軍身份。」
密位作為更加精細的單位,能夠在一個大尺度上提供一個較好的參照,比如炮兵打算射擊1800米外參照物右邊50米的目標時,就會計算出向右要調整00-28個密位,這個就是相當於1.28°,而1.28°這個說法拿來調整火炮的角度就很麻煩。
這種成體系的知識,卻恰好是這個年代所缺乏的。
而且這些知識不僅能給炮兵用,在海戰的時候一樣能夠帶來優勢。
一旁的阿諾特,聽到之後就異常驚訝,因為這位艦長所展露出的專業素養,即便是他也感到意外。
而在阿諾特接過艦長的望遠鏡,在他指導下看見敵方艦隊,再放下望遠鏡結果什麼都沒找到的時候。
更是驚為天人,顯然他手中握著的這個玩意,將會改變海戰。
這是提前了一半的時間識別敵人!
這個時候沃特也對一旁的旗語信號員說道:「向其他船發信號,我們繞去外海,告知他們發現敵艦隊。」
阿諾特作為威尼斯人,對於沃特的這個命令,沒有質疑,顯然他也清楚,當發現敵艦後,去控制寬闊的外海,要比貼著海岸接戰更有優勢。
他通過威尼斯人的信號傳遞體系,向其他船下達了命令,讓他們追隨旗艦行動。
只是威尼斯人要比王國海軍更原始一點,無法交代他們旗艦這邊到底發現了什麼。
當命令傳遞完畢,整個艦隊在旗艦帶領下脫離海岸線駛向外海後,沃特命人取出地圖,在地圖上計算畫出雙方大致所處的位置,然後計算起相對運動的數據。
「阿諾特,待會我們在外海觀察對方艦隊,計算他們準確的行進航速,然後計算好出擊的時機,直接把他們攔腰截斷。這次海戰,我們分兩個分隊,一個是你們威尼斯人,一個是我們耶路撒冷。」
「出擊的時候,耶路撒冷的五條船走在前面,在距離他們一500步左右的距離減緩速度,向他們開炮射擊,打亂他們的部署與陣型。
「你們威尼斯人的艦隊在距離他們較近的時候,反而要加速超過我們五條船,直接撞角撞過去,到貼臉的距離時才開炮。再然後的作戰,你們自己決定。」
槳帆船的兩邊都是大量的船槳,難以安排炮位,所以與風帆戰艦不同,槳帆船的火炮,一般集中在船頭或者船尾,這也就意味著槳帆船在使用火炮的時候,他們接戰時的有利射擊位置並不是T字形的上面一橫,反而是下面的一豎。
不過搶占有利位置進行火炮輸出,對於這年頭槳帆船交戰來說,又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
為了確保炮擊的精度,勢必要降低行船速度,而在海戰中,速度可以說是勝負的致命因素。
風帆戰列艦,能夠靠著多達幾十門的火炮,來教那些貿然貼近的敵艦什麼是火力優勢學說,但槳帆船的火炮攏共加起來就那麼幾門。
所以不可能所有的槳帆船都去進行炮擊,威尼斯人雖然有了火炮,可他們的訓練卻並不多,在那些船上只是有一些耶路撒冷王國的陸軍炮兵在指導。
與其讓所有的槳帆船參與炮擊,倒不如讓王國海軍打出一個先手後,就按照過去的方式戰鬥,這樣威尼斯人反而能發揮出自己久經海戰的經驗優勢。
……
阿拉伯人踏足海洋的歷史,要比他們征服大地晚的多,長久以來政治破碎的格局,反映到海洋上時,就造成了奇特的結果。
阿拉伯人在有著發達海洋商貿的同時,卻無法維繫一支長久而穩固的海軍。
這意味著穆斯林世界裡的海軍傳承是日常斷代的。先輩積攢的傳統,往往隨著一次政治動盪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到頭來又得重新摸著石頭過河。
在不懂得如何打海戰的時候,他們就往往用打陸戰的方式來理解海戰,經常整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比如試圖在海上拿槳帆船擺出防禦陣線……
(本章完)
「你們說他們會走哪一條路呢?」蓋里斯有著自己的軍事會議,而薩拉丁同樣有著自己的軍事會議,在他的軍事會議上是各個強大的埃米爾與自己的親信。
薩拉丁面前的地圖不如蓋里斯的精準,但好歹該有的河流、山川都有所標註。
就如蓋里斯他們制定行軍方案的時候會考慮到後勤、補給、飲食一樣。
當薩拉丁收到耶路撒冷王國大軍匯聚的消息之時,他就意識到了戰爭即將到來。
從提爾到耶路撒冷,有著直線距離一百六十千米,巴勒斯坦這片開闊的土地上,看似不存在任何關卡可以肆無忌憚地橫衝直撞。
但那是無謀者才會有的想法。
「勝敗由真主決定,但也取決於備戰、兵力、士兵的健康、與乾淨的飲水等。在夏季的這個烈陽里,飲水所帶來的問題更加嚴重,他們若是想數萬大軍能一路上得到充足的飲水,其實只有兩條路能讓他們來到耶路撒冷。」
說著薩拉丁指了指地圖上的約旦河,以及海岸。
「從約旦河行軍,自然是不用擔心飲水問題,而從海岸機動的話,威尼斯人的艦隊能夠替他們時時補足消耗掉的物資。如果你們是法蘭克人的統帥,你們又打算在這兩條路里選哪一條?」
薩拉丁在自己的軍事會議上,向自己的部下們詢問,他自己其實是有所答案的,但集思廣益是不可或缺的,這是他能夠在一眾撒拉遜人軍閥里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約旦河?約旦河的話,獲取飲水其實要比通過船運來得更方便與安全,而且他們能夠與外約旦那片地區的法蘭克人會合,到那時他們就有更多的軍隊來會戰。」
一名突厥埃米爾,就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聽到這個答覆,薩拉丁有些滿意,但並沒有做出明確的評價。而這個時候,阿迪爾則說道:「他們會沿著海岸線行軍。」
「為何?」
「巴勒斯坦地區的村莊,已經被我們部族嚴重劫掠了。而且我們還可以對約旦河附近地區,進行堅壁清野,製造出大片無人區,來加重這樣的趨勢。僅僅憑藉外約旦地區的人口和糧食產出,是無法維持數萬大軍長期行動的。」
聽到這樣的答覆,薩拉丁表示贊同,自己的弟弟說的有理有據,不僅考慮了敵方行動,還從自己方的應對來反推對方會做出什麼反制。
而阿迪爾要說的話其實還未結束。
「而且他們如果選擇了沿著海岸進軍的話,其實也是我們的機會。」
「怎麼說?」
「如果我們不能在陸地上奪勝,那麼至少有機會能在大海上稱雄。」
阿尤布王朝統治下的埃及,正是在阿迪爾的治理下,積累出了一支龐大的槳帆船艦隊。
……
耶路撒冷王國的海軍確實沒啥存在感,就連船還是前不久和威尼斯人進行互換的,而這麼長時間過去後,與蓬勃發展的陸軍相比,海軍卻是連划船的槳手都湊不齊。
哪怕海軍的津貼都高於陸軍的50%了,迄今為止滿打滿算也只有一千人規模,
30米長的槳帆船至少需要90人划槳,40米長的槳帆船則要160人起步,而如果再算上船上其他人員,以及輪換的槳手,那麼這個數字卻還能翻一番,才能發揮出完整的戰鬥力。
換句話說,海軍一千人規模,也不過是填滿5條大型槳帆船。
平日裡這海軍的主要任務,自然不是去攔路打劫,但也不可能天天窩在岸上訓練。
最後就幹上了商船的活,在賽普勒斯、拉塔基亞港還有海法港這麼一條航線來回跑,替提爾的報社送著報紙的同時,也經常拉貨賺點外快補貼家用。
不過這樣干還有個好處,就是從賽普勒斯到海法港這條航線,居然有了常態化的護航海軍。
這個年頭的槳帆船,基本上就等於軍艦,40米長的旗艦,雖然不是最大號的那種,但也已經相當龐大了,要知道當初麥哲倫環遊世界唯一成功的那條船,也不過是條18至21米的卡拉克帆船,船員55人左右。
一般的海盜,只要腦子沒病,看見這麼大的槳帆船,都不會想著去硬碰硬,而就連30米長的制式艦,海盜們看見了也會繞著走,畢竟高風險低收益的事還是少干為妙。
地中海的陽光灑在碧藍的海面上,微風輕拂,掀起層層波光粼粼的漣漪。
在這地中海大澡盆上,王國的海軍,亦如阿迪爾所預料一般,巡遊在黎凡特海岸。
然而眼下沃特所帶領的艦隊,可不是去與海盜交鋒,而是要直面阿尤布王朝埃及艦隊,哪怕身旁有著多達20條的威尼斯人槳帆船作伴,可不少人心中都頗為忐忑,畢竟這是他們的初戰。
就連沃特自己,都有些心懷忐忑。
只不過,坐在沃特一旁的威尼斯人聯絡官,卻異常的輕鬆,不時吃點提爾生產出的硬糖與果脯就很愜意。
「你是一點都不急,不擔心接下來可能面對的戰鬥?」
沃特有點無奈,對身旁這位阿諾特問道。
「有什麼好擔心的?」
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阿諾特還打了個哈欠。
「撒拉遜人的陸軍是後來變成的廢物,他們的海軍先天就是廢物。」
「我承認他們經商是一把好手,但海洋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頭不知如何馴服的猛獸。」
從第一次十字軍開始,東地中海對於歐洲基督教世界來說,就如同後花園一般。
基本上是一個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遇到了穆斯林海軍,上去進行戰鬥就能繳獲新船。
也就是最近這些年,薩拉丁把埃及治理得不錯,才建設出了一支成體系的海軍,讓基督教世界的海軍們有所忌憚,可那也只是有所忌憚罷了。
「他們將大海視為自己的敵人,以陸地上的戰術思考海上戰爭,然而我們威尼斯,卻是亞得里亞海的新娘。」
亞德里亞海的新娘是一個儀式,也是對威尼斯的戲稱,這個儀式具體從何時起,已經不可考了,但應該是在公元一千年左右,畢竟威尼斯人於公元997年在總督彼得羅二世奧爾塞洛的領導下征服了達爾馬提亞。
而到了23年前,也就是公元1176年,教皇亞歷山大三世,證明了這個儀式的存在,在與巴巴羅薩的戰爭告一段落後,他送給威尼斯塞巴斯蒂亞諾·齊亞尼總督一枚金戒指。
對他說:「我的兒子,威尼斯的總督,這是你的婚姻戒指,嫁給大海吧。從現在開始,我們希望你和你的繼任者每年都嫁給她。」
每年的基督升天日,也就是耶穌升天的第四十天,威尼斯總督都要登上一條龐大的槳帆船,會披著一件由貂皮製成的織錦披風,頭戴著公爵號角(一頂精緻的亞麻帽)手持一把權杖。
威尼斯總督坐在船尾,右邊是教皇特使,左邊是法國大使,威尼斯參議院的議員們占據四排席位。
當這條船駛出威尼斯後,威尼斯主教會登上船對這次婚禮進行祝福,然後總督再將戒指丟入大海。
「海洋啊,我們擁護你,這將作為永恆統治的誓約。」
而當這條槳帆船回到威尼斯後,迎接他們的將是一次以輝煌與豪富聞名於歐洲的盛宴,以及在聖馬可廣場舉辦的大規模集會。
阿諾特自然是參與過這樣的節日慶典,當他以懷戀的語氣描述威尼斯人與大海的感情之時,就讓人不由得沉浸在其中。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有機會我會去看看的。」
而就在他們閒聊的時候,船頭那邊突然有人叫了起來:「沃特將軍!發現敵艦了!」
沃特趕忙帶著阿諾特來到了船頭,在那裡腳下這條船的艦長,正拿著單筒望遠鏡,死死盯著正南方。
「正南偏西01-50密位,距離2里格距離左右發現敵艦隊,已明確敵艦數量超過8條,正由南至北行駛,雙方方向不變、速度不變的話大約40分鐘後接戰。而敵方最早大約25分鐘後,明確我軍身份。」
密位作為更加精細的單位,能夠在一個大尺度上提供一個較好的參照,比如炮兵打算射擊1800米外參照物右邊50米的目標時,就會計算出向右要調整00-28個密位,這個就是相當於1.28°,而1.28°這個說法拿來調整火炮的角度就很麻煩。
這種成體系的知識,卻恰好是這個年代所缺乏的。
而且這些知識不僅能給炮兵用,在海戰的時候一樣能夠帶來優勢。
一旁的阿諾特,聽到之後就異常驚訝,因為這位艦長所展露出的專業素養,即便是他也感到意外。
而在阿諾特接過艦長的望遠鏡,在他指導下看見敵方艦隊,再放下望遠鏡結果什麼都沒找到的時候。
更是驚為天人,顯然他手中握著的這個玩意,將會改變海戰。
這是提前了一半的時間識別敵人!
這個時候沃特也對一旁的旗語信號員說道:「向其他船發信號,我們繞去外海,告知他們發現敵艦隊。」
阿諾特作為威尼斯人,對於沃特的這個命令,沒有質疑,顯然他也清楚,當發現敵艦後,去控制寬闊的外海,要比貼著海岸接戰更有優勢。
他通過威尼斯人的信號傳遞體系,向其他船下達了命令,讓他們追隨旗艦行動。
只是威尼斯人要比王國海軍更原始一點,無法交代他們旗艦這邊到底發現了什麼。
當命令傳遞完畢,整個艦隊在旗艦帶領下脫離海岸線駛向外海後,沃特命人取出地圖,在地圖上計算畫出雙方大致所處的位置,然後計算起相對運動的數據。
「阿諾特,待會我們在外海觀察對方艦隊,計算他們準確的行進航速,然後計算好出擊的時機,直接把他們攔腰截斷。這次海戰,我們分兩個分隊,一個是你們威尼斯人,一個是我們耶路撒冷。」
「出擊的時候,耶路撒冷的五條船走在前面,在距離他們一500步左右的距離減緩速度,向他們開炮射擊,打亂他們的部署與陣型。
「你們威尼斯人的艦隊在距離他們較近的時候,反而要加速超過我們五條船,直接撞角撞過去,到貼臉的距離時才開炮。再然後的作戰,你們自己決定。」
槳帆船的兩邊都是大量的船槳,難以安排炮位,所以與風帆戰艦不同,槳帆船的火炮,一般集中在船頭或者船尾,這也就意味著槳帆船在使用火炮的時候,他們接戰時的有利射擊位置並不是T字形的上面一橫,反而是下面的一豎。
不過搶占有利位置進行火炮輸出,對於這年頭槳帆船交戰來說,又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
為了確保炮擊的精度,勢必要降低行船速度,而在海戰中,速度可以說是勝負的致命因素。
風帆戰列艦,能夠靠著多達幾十門的火炮,來教那些貿然貼近的敵艦什麼是火力優勢學說,但槳帆船的火炮攏共加起來就那麼幾門。
所以不可能所有的槳帆船都去進行炮擊,威尼斯人雖然有了火炮,可他們的訓練卻並不多,在那些船上只是有一些耶路撒冷王國的陸軍炮兵在指導。
與其讓所有的槳帆船參與炮擊,倒不如讓王國海軍打出一個先手後,就按照過去的方式戰鬥,這樣威尼斯人反而能發揮出自己久經海戰的經驗優勢。
……
阿拉伯人踏足海洋的歷史,要比他們征服大地晚的多,長久以來政治破碎的格局,反映到海洋上時,就造成了奇特的結果。
阿拉伯人在有著發達海洋商貿的同時,卻無法維繫一支長久而穩固的海軍。
這意味著穆斯林世界裡的海軍傳承是日常斷代的。先輩積攢的傳統,往往隨著一次政治動盪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到頭來又得重新摸著石頭過河。
在不懂得如何打海戰的時候,他們就往往用打陸戰的方式來理解海戰,經常整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比如試圖在海上拿槳帆船擺出防禦陣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