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外匯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個老外用過外匯券以後,說道:「如果錢能說話,外匯券的聲音,比人民幣大50%。」

  由此可見當時外匯券在國內的購買力。

  許多要票的緊俏商品,在友誼商店、華僑商店這些定點商店,可以敞開了買。

  這些地方,普通人根本進不去,能進去的唯一要求就是外匯券。

  甚至在小飯館,人民幣買兩個燒餅,同樣金額的外匯券能買三個。

  雖然外匯券的金額與人民幣等值,可購買力足足高了一半。

  外匯券當時簡直是超國民待遇,只要用外匯券什麼阻礙都沒有。

  能換外匯券,張旭肯定要換的。

  僅憑外匯券買東西不要票這一點,就值得。

  「可以,我給你出個手續,你直接去櫃檯兌換。」

  聽了張旭的要求,李曉東沒猶豫,直接給他開了一張憑證。

  能夠以個人身份為國家創匯,只要是正規的,這種人才銀行肯定不能虧待了。

  張旭換了1000元的外匯券,剩下的繼續存在銀行。

  考慮到全部換了不好保管,雖然外匯券有100面值的,可他現在住的是宿舍,一萬多塊保管起來很不方便。

  真要丟了或是被偷了,掛失都不行。

  有了錢,張旭覺得自己可以在燕京買個住處了。

  學校里一直住寢室,沒有個人空間,還是很不方便。

  至於樓房,根本不用考慮,大部分樓房還是老大哥傳過來的設計,幾戶人家公用一個衛生間。

  僅這一點,張旭就放棄了。

  此時燕京城四合院的價格,雖然貴,比起後世,簡直是白菜價。

  現在手裡有錢了,不管是自己住還是保值,買個四合院都是上佳之選。

  要是能買到合適的四合院,到了後世隨便上億,這個保值率簡直不要太高。

  眼下改革開放初期,國家政策越來越寬鬆,想要出國的人比較多,賣房子套現的自然也不少。

  有人賣了房子出國,結果奮鬥了三十年,拿著百把萬的美金回來,想裝個B,才發現自己當年賣的房子,現在這點錢連個廁所都買不起。

  不過張旭在燕京除了學校以外,沒什麼熟人,買房子這種事情肯定要找個地頭比較熟悉的。

  現在還沒有房屋中介。

  官方的房屋管理機構是房管辦,租房分房都是它,就是不賣房。

  想要買房,只能要找個靠譜的人打聽一下,急不得。

  既然翻譯書稿的事情不會被追究,當天晚上,張旭在學校外的小飯館擺了一桌。

  叫上唐世成、趙永進、徐一平還有原野熊二吃飯。

  慶祝順利收到稿費。

  「這個事就算過去了,以後大家可以放心翻譯了。」

  張旭舉起酒杯,向在座了幾人說道。

  「沒事就好,這幾天一直沒結果,我心裡始終不踏實。」

  徐一平舉杯和他碰了一下,一口悶了一小杯。

  張旭和其他三人都碰了一下,使勁喝了一口。

  徐一平作為老師,壓力確實要比他們幾個大的多。

  一個不好,說不定工作都受影響。

  雖然上次和張旭見面時,他嘴上沒說,可心裡真的一點不輕鬆。

  學校一天不出調查結果,心就一直懸著。

  現在終於沒事,他總算可以鬆口氣了。

  「以後再翻譯,就只有我們三個了,這個翻譯小組你還準備找人不?」

  離開翻譯小組的兩個同學,大家都不想談論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對和錯只能自己承擔。

  「三個人翻譯起來速度肯定會影響,如果有這方面人選的話,可以邀請他們加入。」

  張旭考慮了一下,決定翻譯小組的人不能太少,否則翻譯速度必然受影響。

  翻譯看起來只是把文字進行轉換,可實際上內里的差別大的很。

  同一句話,不同人翻譯出來完全是兩回事。


  甚至有翻譯把原作者的文章,弄的驢唇不對馬嘴,打起法律官司。

  如果不是張旭自己就是原作者,隨時可以把控翻譯的內容,他還真不敢找幾個學生就開始翻譯小說。

  不過即便增加翻譯小組人員,他還是告訴徐一平儘量不要超過七個人。

  至於原因,就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僱工到底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的問題,曾經引起一場大爭論。

  最終,在馬克思的資本論里找到答案,確定「七下八上」的原則,八個以上就是資本主義。

  為了避免成為典型,張旭只能先苟著。

  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後,他準備加大日語小說的寫作力度。

  東野圭吾曾經保持一年三本的發書速度。

  這點,張旭肯定不能慢。

  趁著現在腳盆雞沒簽廣場協定前,準備好足夠的資金。

  才能在日後廣場協定簽訂後,在腳盆雞大口吃肉大塊喝酒,賺取足夠多的利潤。

  「外語系的這方面的人才比較多,我抽空去找一下。」

  這種事情徐一平出面自然方便的多。

  「如果有日語翻譯經驗的,可以優先考慮,人數兩到三人都可以。」

  既然要加快寫作速度,翻譯工作肯定不能慢下來。

  石川大悟上次來的時候,說過角川書店也可以提供翻譯服務。

  張旭考慮一下,還是滿足本校資源。

  也能讓翻譯組的人不用再窮哈哈的過日子。

  「大家這幾天都不容易,我敬你們!」

  張旭又舉起酒杯。

  「張旭,你這麼搞,一會要喝醉啊!」

  「今天不醉不歸,怕啥。」

  「誰怕誰啊,來!」

  唐世成和徐一平都是海量,喝的興起至少一斤。

  張旭和原野熊二,加上趙永進三個都喝不過他們倆。

  幾個人邊喝邊聊,一直到小飯店要關門打烊,才攙扶著一起回了學校。

  經過這次小小的風波,幾人的關係更加親密。

  隨著新年臨近,燕京越發冷了起來。

  每天上課張旭都凍的難受,有的女生實在受不了,就找些葡萄糖瓶子裝上熱水,當做熱水袋用。

  男生就沒辦法了,全靠身體硬抗。

  這時,張旭便無比懷念羽絨服,準備趁著休息的時候,看能不能買到。

  這些日子,系裡的同學看學校一直沒處理張旭,估計可能沒什麼事了,和他打交道的慢慢多了起來。

  張旭倒是看的開,趨利避害人之常情嘛。

  反正沒啥深交情,面子上過得去就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