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稿費來了
腳盆雞東京都。
角川書店秋葉原店。
狹窄的街道兩邊開了不少電器店、咖啡店、動漫店、居酒屋。
在電氣公司上班的河原武太拎著公文包,轉過街角的角川書店,準備去後面的居酒屋喝上一杯再回家。
「咦!」
在角川書店玻璃窗上,一張灰色調的宣傳畫引起他的注意。
宣傳畫上,畫著一個正在思考的冷峻男人。
上面碩大兩個字「解密」,來自華國作家的諜戰小說。
看著宣傳畫上男人冰冷睿智的目光,和諜戰字眼。
河原武太有些心動,諜戰這種題材的小說市面上不多,突然冒出來一本華國作家的諜戰小說,他覺得可以買一本看看。
就在這一天,12月10日,日文本《解密》正式在角川書店上市銷售。
於此同時,華國銀行收到240萬日元外匯匯款,收款是張旭。
「張旭,學校學生處的人找你。」
正在上課的張旭,被同學從教室里喊了出來。
「學生處的人找我?」
張旭有些莫名其妙,裡面的課聽的正精彩,突然被人打斷,他心裡不太高興。
算了,出都出來了,還是去看看怎麼回事。
「張旭同學,我們是華國銀行外匯管理科的,找你來是想了解一下這筆日元匯款的情況。」
在學生處,張旭見到兩個華國銀行的工作人員。
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拿出一張外匯匯票。
眼下國家太缺外匯了,外匯實行嚴格的集中管理,所有外匯必須售給國家,只有華國銀行才具有外匯管理權。
改開之前不接受對外舉債,不接受外資來華投資。
結果改開之後,發現外匯儲備不夠,拿人民幣出去買東西人家不認。
只能想方設法獲取外匯。
出台一系列鼓勵創匯的政策。
雖然張旭的稿費是日元,沒有美元在外界流通力強。
可也不能拿豆包不當乾糧。
而且這是針對個人的外匯,國家機構肯定要核查清楚。
搞清楚來源是否正規。
「張旭,你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
學生處領導神情嚴肅的盯著張旭,「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日元匯款給你?」
張旭大概猜到是怎麼回事,不過還是接過匯票,確認一下。
上面匯款方信息有腳盆雞角川書店字樣。
金額正是簽約金額,稅後240萬日元。
「這是我寫的一本日文小說稿費。」
「稿費?」
華國銀行的人和學生處領導相互對視後,繼續由學生處的領導發問,
「你為什麼會寫一本日文小說?」
雖然此時腳盆雞首相剛剛訪華,可民間對接觸外國人士還十分忌諱。
張旭知道這些都是例行公事,雖然無奈,還是把出書的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我們核實相關情況後,再決定怎麼處理這筆外匯匯款。」
華國銀行的人走了,帶走了張旭與角川書店簽的合同,和《解密》的底稿。
張旭還走不了。
在學生處把整件事情寫了一個情況說明,才讓他回去。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學生處找張旭核實情況的事情,很快就在中文系學生中流傳開。
不但如此,很快翻譯小組的幾人也被領導找去談話。
領導談話結束後,翻譯小組的兩個同學就找到張旭,提出不會繼續參與翻譯《嫌疑人X的獻身》。
他們不敢再繼續翻譯了,怕萬一為了這個事情被學校處理,好不容易考上大學,那就得不償失了。
畢竟,從上大學開始,就意味著端上了鐵飯碗。
權衡之下,這兩人決定退出翻譯小組。
「其他兩位同學退出翻譯小組,現在只有老唐和老趙兩人和徐老師,你們如果也想要退出的話,提出來就是,大家好聚好散,沒關係的。」
鑑於這種情況,張旭找到翻譯小組剩下唐世成和趙永進,把話挑明。
「我不相信翻譯個小說能有什麼問題。我還會繼續翻譯的。」
唐世成對這種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做法十分氣氛,但也無可奈何,只能堅持自己。
趙永進話不多,語氣堅定的認定道:「我也不退出。」
雖然張旭知道這種核查不會有什麼事,不過能得到兩人的支持,他還是挺欣慰。
這邊處理好,他又去找到徐一平。
「學校領導找我談過話了。」
剛一見面,徐一平就平靜的告訴張旭。
「這件事你不用擔心,學校只是從安全角度調查,我們沒有違規的地方,不會有事的。」
這件事,張旭也挺無奈,本意只是為了賺點外國的稿費,沒想到卻弄出這麼多事。
第二天,上大課,張旭發現他兩邊的位置都空著,同學都不坐到他身邊來。
張旭搖頭笑了笑,毫不在意,專心聽老師講課。
這樣過了四五天,大概每一個相關的人都核實了一遍。
張旭再次接到學生處通知,讓他去一趟。
同樣的地點,華國銀行這次來了三個人,除了上次兩名工作人員,這次多了一個看起來像領導的人。
「張旭同學,我是華國銀行外匯管理科的李曉東。」
李曉東看到張旭後,主動和張旭握手,隨後笑著解釋道:
「情況我們已經核實清楚,確實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你的書已經在腳盆雞上市銷售了,聽說銷量還不錯。」
「沒關係,我理解。」
張旭點點頭,面色平靜。
「我們這次來,一是向你和學校說明核實結果,另一個就是希望張旭同學能繼續寫出優秀的作品,出口到外國銷售,給國家創匯。」
張旭笑著說道,「我努力吧。寫作畢竟需要靈感,我也不敢保證下本書什麼時候開始......。」
「沒關係,只要努力就好。」
華國銀行的人來背書,學生處的人自然不會再說什麼。
轉過天,張旭按照約好的事件,來到華國銀行,找到李曉東。
「你這筆240萬日元匯款,按照現行匯率,可以兌換15472元。」
李曉東拿著計算器算了一下,告訴張旭。
「可以換成外匯券嗎?」
張旭算了一下,如果全部換成人民幣,目前年代有錢買不到好東西,白白浪費外匯屬性。
還不如換成外匯券,不但可以隨時換成美元,還能買到緊俏物品。
......
角川書店秋葉原店。
狹窄的街道兩邊開了不少電器店、咖啡店、動漫店、居酒屋。
在電氣公司上班的河原武太拎著公文包,轉過街角的角川書店,準備去後面的居酒屋喝上一杯再回家。
「咦!」
在角川書店玻璃窗上,一張灰色調的宣傳畫引起他的注意。
宣傳畫上,畫著一個正在思考的冷峻男人。
上面碩大兩個字「解密」,來自華國作家的諜戰小說。
看著宣傳畫上男人冰冷睿智的目光,和諜戰字眼。
河原武太有些心動,諜戰這種題材的小說市面上不多,突然冒出來一本華國作家的諜戰小說,他覺得可以買一本看看。
就在這一天,12月10日,日文本《解密》正式在角川書店上市銷售。
於此同時,華國銀行收到240萬日元外匯匯款,收款是張旭。
「張旭,學校學生處的人找你。」
正在上課的張旭,被同學從教室里喊了出來。
「學生處的人找我?」
張旭有些莫名其妙,裡面的課聽的正精彩,突然被人打斷,他心裡不太高興。
算了,出都出來了,還是去看看怎麼回事。
「張旭同學,我們是華國銀行外匯管理科的,找你來是想了解一下這筆日元匯款的情況。」
在學生處,張旭見到兩個華國銀行的工作人員。
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拿出一張外匯匯票。
眼下國家太缺外匯了,外匯實行嚴格的集中管理,所有外匯必須售給國家,只有華國銀行才具有外匯管理權。
改開之前不接受對外舉債,不接受外資來華投資。
結果改開之後,發現外匯儲備不夠,拿人民幣出去買東西人家不認。
只能想方設法獲取外匯。
出台一系列鼓勵創匯的政策。
雖然張旭的稿費是日元,沒有美元在外界流通力強。
可也不能拿豆包不當乾糧。
而且這是針對個人的外匯,國家機構肯定要核查清楚。
搞清楚來源是否正規。
「張旭,你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
學生處領導神情嚴肅的盯著張旭,「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日元匯款給你?」
張旭大概猜到是怎麼回事,不過還是接過匯票,確認一下。
上面匯款方信息有腳盆雞角川書店字樣。
金額正是簽約金額,稅後240萬日元。
「這是我寫的一本日文小說稿費。」
「稿費?」
華國銀行的人和學生處領導相互對視後,繼續由學生處的領導發問,
「你為什麼會寫一本日文小說?」
雖然此時腳盆雞首相剛剛訪華,可民間對接觸外國人士還十分忌諱。
張旭知道這些都是例行公事,雖然無奈,還是把出書的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我們核實相關情況後,再決定怎麼處理這筆外匯匯款。」
華國銀行的人走了,帶走了張旭與角川書店簽的合同,和《解密》的底稿。
張旭還走不了。
在學生處把整件事情寫了一個情況說明,才讓他回去。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學生處找張旭核實情況的事情,很快就在中文系學生中流傳開。
不但如此,很快翻譯小組的幾人也被領導找去談話。
領導談話結束後,翻譯小組的兩個同學就找到張旭,提出不會繼續參與翻譯《嫌疑人X的獻身》。
他們不敢再繼續翻譯了,怕萬一為了這個事情被學校處理,好不容易考上大學,那就得不償失了。
畢竟,從上大學開始,就意味著端上了鐵飯碗。
權衡之下,這兩人決定退出翻譯小組。
「其他兩位同學退出翻譯小組,現在只有老唐和老趙兩人和徐老師,你們如果也想要退出的話,提出來就是,大家好聚好散,沒關係的。」
鑑於這種情況,張旭找到翻譯小組剩下唐世成和趙永進,把話挑明。
「我不相信翻譯個小說能有什麼問題。我還會繼續翻譯的。」
唐世成對這種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做法十分氣氛,但也無可奈何,只能堅持自己。
趙永進話不多,語氣堅定的認定道:「我也不退出。」
雖然張旭知道這種核查不會有什麼事,不過能得到兩人的支持,他還是挺欣慰。
這邊處理好,他又去找到徐一平。
「學校領導找我談過話了。」
剛一見面,徐一平就平靜的告訴張旭。
「這件事你不用擔心,學校只是從安全角度調查,我們沒有違規的地方,不會有事的。」
這件事,張旭也挺無奈,本意只是為了賺點外國的稿費,沒想到卻弄出這麼多事。
第二天,上大課,張旭發現他兩邊的位置都空著,同學都不坐到他身邊來。
張旭搖頭笑了笑,毫不在意,專心聽老師講課。
這樣過了四五天,大概每一個相關的人都核實了一遍。
張旭再次接到學生處通知,讓他去一趟。
同樣的地點,華國銀行這次來了三個人,除了上次兩名工作人員,這次多了一個看起來像領導的人。
「張旭同學,我是華國銀行外匯管理科的李曉東。」
李曉東看到張旭後,主動和張旭握手,隨後笑著解釋道:
「情況我們已經核實清楚,確實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你的書已經在腳盆雞上市銷售了,聽說銷量還不錯。」
「沒關係,我理解。」
張旭點點頭,面色平靜。
「我們這次來,一是向你和學校說明核實結果,另一個就是希望張旭同學能繼續寫出優秀的作品,出口到外國銷售,給國家創匯。」
張旭笑著說道,「我努力吧。寫作畢竟需要靈感,我也不敢保證下本書什麼時候開始......。」
「沒關係,只要努力就好。」
華國銀行的人來背書,學生處的人自然不會再說什麼。
轉過天,張旭按照約好的事件,來到華國銀行,找到李曉東。
「你這筆240萬日元匯款,按照現行匯率,可以兌換15472元。」
李曉東拿著計算器算了一下,告訴張旭。
「可以換成外匯券嗎?」
張旭算了一下,如果全部換成人民幣,目前年代有錢買不到好東西,白白浪費外匯屬性。
還不如換成外匯券,不但可以隨時換成美元,還能買到緊俏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