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回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寫的什麼,寫的什麼,......。」

  黃興安伸長脖子,眼睛使勁瞄向信紙,嘴裡不停問道。

  「我寫了兩篇小說,編輯部說一篇可以刊登,另外一篇需要修改,想讓我去山城改稿。」

  信上的內容沒什麼見不得人的,張旭很爽快的告訴黃興安。

  黃興安眼睛瞪的大大的,驚訝道;「你寫了兩篇小說要刊登了?」

  「暫時只有一篇,另一篇要修改通過才可以。」

  「修改一下再刊登,還不是兩篇。」

  「是,是,也可以這麼理解。」

  張旭不想較真,笑著應和。

  得到張旭明確的答覆,黃興安喜笑顏開。

  「我得向大隊匯報,咱們生產隊出了大作家啊!你這不得了啊,又寫詩,又寫小說,好!實在太好了!」

  說罷,他轉身就往外走。

  邊走嘴裡邊嘟囔:「不跟著女人屁股後面轉多好,立刻就出息了,都成大作家了。」

  聲音雖然不大,張旭還是聽到輕輕楚楚。

  他苦笑著搖搖頭。

  現在女人只會影響他賺錢的速度。

  看到黃興安走遠,張旭再次看向信紙。

  信上告訴他,錄用稿子的稿費41.5元已郵寄給他,讓他注意查收。

  如果他去山城改稿的話,第二篇小說的稿費屆時會直接給他本人。

  終於看到小說稿費了。

  張旭十分高興,上次賣甲魚賺到的錢,

  加上這兩個多月收到的朦朧詩稿費,用的還剩32元。

  這筆稿費來的實在及時,一下充實了他那快要憋下去的荷包。

  很快,張旭寫小說要發表的事情在大隊傳播開。

  這天傍晚,張旭剛剛煮了點紅苕稀飯準備當晚飯。

  陸續有村民來到他住的知青點,找他擺龍門陣。

  說是擺龍門陣,實際上看他的眼神都充滿了好奇。

  張旭在村子裡插隊三年,平時和這些村民都挺熟悉。

  但是,聽到張旭居然會寫小說,還發表了。

  他在村民們的眼中,瞬間就多了一層神秘光環。

  作家這種生物,在農村從來都是稀有群體。

  不但在村民眼中,成為作家就仿佛有了神聖光環,自然免疫一切不好。

  就是普通基層幹部,對作家也是心生嚮往,尊敬有加。

  有幾個村民甚至把自家孩子帶過來,現場瞻仰活著的作家,想讓他們觸發寫作天賦,也能成為作家。

  直到天色漆黑一片,張旭才把一波波來看稀奇的村民送走。

  第二天,黃興安過來通知,讓他去公社一趟。

  「張旭,公社很需要你這樣能動筆桿子的人。有沒有想過到公社來工作?」

  在公社領導辦公室,張旭正襟危坐,聽領導講話。

  「謝謝組織關心,我剛參加了今年的高考,想請假回家看看母親,然後再回來。」

  張旭不好把話說死,只能委婉的說明自己的情況。

  「沒關係嗎,一顆紅心兩手準備,考不上大學也可以在農村建設四化嘛。」

  公社領導說話抑揚頓挫,張旭靜靜的聽著。

  「鑑於你下鄉期間表現的很好,公社決定確定你為優秀知青,上報給縣裡。」

  「謝謝組織關心。」

  張旭連忙感謝。

  如果真的考不上大學,憑著優秀知青的榮譽,公社就要給他解決工作問題。

  「以後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可以向大隊和公社提出來......。」

  臨走時,領導又很關心的告訴張旭。

  不管領導說的是不是場面話,能得到這麼一句關心,張旭知道和自己近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

  一星期後,張旭終於風塵僕僕回到闊別一年多的山城。

  這個年代的川東南武陵山區,交通條件實在太落後。

  直線距離不到一百公里的兩個縣城,汽車要在盤山公路上,以二三十公里的時速翻山越嶺走接近一天時間。

  張旭先從石城趕車到隔壁縣城,休息一夜後第二天一早坐船去涪城,再從涪城換船去山城。

  回趟山城,真的像脫層皮一樣艱難。

  一路舟車勞頓,到朝天門碼頭下船的時,張旭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長長的石階梯,打著赤膊轉運貨物的棒棒,帶著紅袖箍維持秩序的警察。

  加上江邊輪船的汽笛聲,這一切是那麼的熟悉和遙遠。

  近鄉情怯,想到馬上就要見到母親和弟弟妹妹,張旭心中十分忐忑。

  前世被誣陷成流氓後,他覺得無顏面對家人,不敢聯繫他們。

  直到九十年代他才再次回到山城。

  他母親思念成疾,一病不起。

  離世的時候,一直呼喚他的名字。

  而那個時候,他正一個人躲起來舔舐傷口,連母親最後一面都沒見到。

  哪怕他後來有了一定的財富,失去的親情卻難以彌補。

  久游歸家,張旭不想空手進門。

  回山城的車票船票,公社出錢報銷。

  另外又獎勵他10元錢。

  現在他身上算上稿費一共有80元錢。

  這時國營單位的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才幾十元錢,八十元相當於很多人兩個月的工資了。

  朝天門碼頭是山城水運的交通樞紐,匯聚了南來北往的旅客和貨物,長長的階梯兩邊很多售賣吃食的店鋪。

  一路看過去,張旭沒找到有特色美食。

  麵條、包子、米飯、炒菜,凡此種種。

  走走尋尋,終於在街邊看到有副食店,裡面供應比較豐富。

  滷鴨2元/斤,蛋烘糕0.05元/份,精肉0.98元/斤,小排0.56元/斤......。

  張旭買了一隻一斤六兩的滷鴨,幾個三角粑,又買了二十斤大米,花了10多塊。

  背著行李和吃食,臨近傍晚時分,張旭回到那個闊別已久的家。

  他們家住在兩路口附近的一座集體宿舍樓,三十幾個平房。

  二個姐姐沒出嫁,父親還在的時候,一家七口住在裡面,相當擁擠。

  姐姐們出嫁後,父親過世,才慢慢寬鬆一些。

  不過,父親過世帶來的寬鬆,張旭寧可不要。

  他家住在二樓最裡面一間。

  回家要經過其他鄰居。

  此時,宿舍樓里很多人家正在做晚飯。

  家裡地方小,大家就把樓道當做廚房,擺滿了蜂窩煤爐子和各種鍋碗瓢盆。

  張旭一路左挪右閃,邊躲避不時出現的菜盆、鍋鏟,一邊和鄰居們打招呼。

  「哎呀,張旭回來啦!」

  「王婆婆,身體好啊!」

  「李叔,好久不見了!」

  「小旭啊,這次終於可以回城了嗎!」

  「回家探親,......」

  「哦......」聲音多少有些意味深長。

  張旭十分坦然的隨口和鄰居們搭話。

  楊紅梅彎著腰在爐子上炒菜,並沒注意聽樓道里傳來說話聲。

  剛剛五十出頭的年紀,已經生出許多白髮。

  丈夫去世後,家裡的擔子就壓在她身上。

  小兒子雖然接了丈夫的班,在機械廠做工人,可還是學徒每個月工資只有21元,要三年轉正後才能拿到24元的工資。

  大兒子還在偏遠的武陵山區當知青。

  她為了把大兒子弄回城,一直在找門路。

  奈何就業壓力太大,招工名額早瓜分一空,哪輪得到她家。

  「媽,我回來了!」

  看著母親彎腰炒菜的背影,張旭深吸一口氣,激動的喊道。


  楊紅梅略顯茫然的轉過頭,詫異驚喜激動,霎那間幾種表情先後出現在她臉上。

  「小旭!你回來啦!」

  「我回來了,媽。」

  楊紅梅眼睛微紅,拉住張旭上下打量。

  「黑了,瘦了......。」

  抬手揉了揉眼睛,楊紅梅把張旭朝屋裡推了推,嘴裡說道:「先進屋休息會,媽給你做好吃的。」

  隨後,她朝屋裡喊道:「媛媛,你三哥回來了,給你哥倒杯水!」

  「三哥?」

  「媽,我三哥回來了?」

  張媛從屋裡沖了出來,一眼就看到張旭,

  頓時激動的上前抱住張旭胳膊,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

  「三哥,我想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