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交流
越來越覺得好像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一定要講,導致話越來越少,交流的成本陡然上升,但絕對不是自視清高,只是有時候覺得在交談的過程中有一點言不由衷,從此以後便少言寡語了許多。
我大抵是有點毛病的,尤其是在對待陌生人的時候,話題的切入點變得模糊起來,幾乎找不到合適的話題開頭,所以也只能安靜的像一隻溫順的小狗一樣待在那裡,儘量不被外界發現,對待異性或許更加嚴重一點,這大概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好像自己有什麼寶貝即將要被掠奪了一樣。不過可以講點真話的人確實不多,因為人們根本不會在意,這也是符合人性的,正是這樣才更可悲,突然想到了路遙小說中的話,「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願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我深有感觸,我們把太多的時間荒廢在了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殊不知有太多更加有意義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完成,時光就這樣匆匆溜走。
在交談的過程中來看,雙方的立場問題尤為關鍵,這決定著雙方是否可以更加深入的交流,這不論是什麼話題,是情感,是歷史,是藝術,是人文科學,是眾多瑣碎事情等等,交談的過程中,更像是一場激情的辯論賽,從中不斷的掌握主導位置,攪渾對方立場,占領對方思想的戰壕,從而在語言上戰勝對手,迫使對方觀點與己方達成一致,這通常是對於意志不堅定的選手的方法,但對與固守己見的頑抗分子,攻心不成,免不了會來一場無規則的自由搏擊賽,此時此刻討論的問題、觀點等等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你只需要坐在那裡,觀看一場不用自掏腰包買門票的街頭格鬥,儘管這場賽事的選手素質與質量並沒那麼高。
看過作者劉慈欣《三體》後,很是佩服作者異想天開的腦洞,但是對於我來講,使我感到震撼的不僅僅是這種腦洞,更是三體中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則,這種法則真實的存在於我們之間,從這個法則以此延伸,不寒而慄,我們無法得知他人的想法,對他人的了解也僅僅是主觀意識上的歸納總結,但也只是冰山一角,如他人的某些行為或言語僅僅不符合你的主觀意識時,就會在自我腦海中檢索類似的場景並加以解釋與定義他人,但往往總結的可能與現實存在誤差,難就難在這種刻板印象,在定義的過程中,我們的大腦只是機械般的簡單搜索與匹配,非常草率的給出了對他人的結論,從此對方在你心裡默默的被拉進了黑名單。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對方真的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你不知道這張笑臉下竟然隱藏著一個人面獸心的人,這需要更加敏銳的觀察力才能看到。所以這使得交談中雙方不得不建立起一座碉堡,以保障自身的安全與自身利益,各自猜疑與試探著,使自身隨時處於主動狀態和有利位置,從而更好的把控當前局面,這種狀態一直循環,並且是惡性循環,但結果就是你永遠也聽不到一句真話,這可能也是現代人與人之間關係越來越疏遠的原因之一。
我那時還不了解人性多麼矛盾,我不知道真摯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蘊藏著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惡里也找得著美德。--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我從沒希望人與人之間交流要永遠做到保持真誠,但起碼希望我不是在和一顆愚昧且邪惡的心靈對話。
我大抵是有點毛病的,尤其是在對待陌生人的時候,話題的切入點變得模糊起來,幾乎找不到合適的話題開頭,所以也只能安靜的像一隻溫順的小狗一樣待在那裡,儘量不被外界發現,對待異性或許更加嚴重一點,這大概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好像自己有什麼寶貝即將要被掠奪了一樣。不過可以講點真話的人確實不多,因為人們根本不會在意,這也是符合人性的,正是這樣才更可悲,突然想到了路遙小說中的話,「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願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我深有感觸,我們把太多的時間荒廢在了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殊不知有太多更加有意義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完成,時光就這樣匆匆溜走。
在交談的過程中來看,雙方的立場問題尤為關鍵,這決定著雙方是否可以更加深入的交流,這不論是什麼話題,是情感,是歷史,是藝術,是人文科學,是眾多瑣碎事情等等,交談的過程中,更像是一場激情的辯論賽,從中不斷的掌握主導位置,攪渾對方立場,占領對方思想的戰壕,從而在語言上戰勝對手,迫使對方觀點與己方達成一致,這通常是對於意志不堅定的選手的方法,但對與固守己見的頑抗分子,攻心不成,免不了會來一場無規則的自由搏擊賽,此時此刻討論的問題、觀點等等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你只需要坐在那裡,觀看一場不用自掏腰包買門票的街頭格鬥,儘管這場賽事的選手素質與質量並沒那麼高。
看過作者劉慈欣《三體》後,很是佩服作者異想天開的腦洞,但是對於我來講,使我感到震撼的不僅僅是這種腦洞,更是三體中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則,這種法則真實的存在於我們之間,從這個法則以此延伸,不寒而慄,我們無法得知他人的想法,對他人的了解也僅僅是主觀意識上的歸納總結,但也只是冰山一角,如他人的某些行為或言語僅僅不符合你的主觀意識時,就會在自我腦海中檢索類似的場景並加以解釋與定義他人,但往往總結的可能與現實存在誤差,難就難在這種刻板印象,在定義的過程中,我們的大腦只是機械般的簡單搜索與匹配,非常草率的給出了對他人的結論,從此對方在你心裡默默的被拉進了黑名單。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對方真的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你不知道這張笑臉下竟然隱藏著一個人面獸心的人,這需要更加敏銳的觀察力才能看到。所以這使得交談中雙方不得不建立起一座碉堡,以保障自身的安全與自身利益,各自猜疑與試探著,使自身隨時處於主動狀態和有利位置,從而更好的把控當前局面,這種狀態一直循環,並且是惡性循環,但結果就是你永遠也聽不到一句真話,這可能也是現代人與人之間關係越來越疏遠的原因之一。
我那時還不了解人性多麼矛盾,我不知道真摯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蘊藏著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惡里也找得著美德。--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我從沒希望人與人之間交流要永遠做到保持真誠,但起碼希望我不是在和一顆愚昧且邪惡的心靈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