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樹的雛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

  經往永光村的省道,如同一棵大樹的樹幹。樹幹上生出許多枝椏——小路,和省道相通。小路上又生出許多枝葉,那是些零散的住戶人家。

  「大樹」有剛剛發芽的時候,有枝葉抽展的時候,有稍稍凋敝的時候……總的來說,這棵大樹在不斷成長壯大,向著枝繁葉茂的方向發展。

  仔細算起來,這棵大樹從出現,到成長定型,大概用了四十年時間。樹的成長,也帶上了濃厚的時代特徵。

  這是一棵比較特殊的樹,先長了幾個枝條,然後才有的主幹。後來又依靠主幹,才茁壯成長。如同農業裡邊的嫁接,帶著一點點排斥,冒著一點點風險,完成奇妙的轉變。

  幾十年前的路,是一條沒有生長植物的通道。這種路的特點是,沒有任何休整,只是因為走的人多,才形成或長或短,或寬或窄的路。

  若是非要在這種路上,找出人為的痕跡,那只能是雨天深深淺淺的腳印。不過,那時候的人也會養一些家禽,豬啊,狗啊,貓啊,牛啊,雞鴨鵝之類。

  雨後天晴,這些乾枯的泥濘地上,會顯現出清晰的故事線:牽著牛回家,拄著鐵鍬或其他農具來來去去……地上的枯黃稀碎的農作物,動物的遺留物,一覽無餘。

  現在看來,這樣的路當然很糟糕。但是對於走了十幾年的人來說,從來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在他們之前,還沒有路呢。

  這裡原來遍布大大小小的水坑,有的水坑太大,需要繞很遠的路。一天下來,很耽誤幹活。再加上,大大小小的水坑很多,為這個單獨划船,又覺得不划算。

  突然有一天,具體是哪一天誰也不知道。只知道水坑中間突然出現一溜石頭,形成一條小路。走上去搖搖晃晃,但是經常走的話,還是可以勉強經過。

  因為經常有人落水,水坑與水坑之間的路變得越來越寬。走路技術不好的,長得胖的,年紀大了腿腳不靈活的,哪裡搖晃了,他們就在那裡多墊幾塊磚。

  後來,有人用抽水機把水坑的水抽到別處,水坑裡的水越來越少;有的路過的,隨便兩鐵鍬下去,將坑坑窪窪填平。

  直到後來,一聽說誰家掉進水坑,大家都會笑話他——路比一輛汽車都寬,怎麼非要往水裡衝撞。

  這條泥巴路,大家一直走了很多年,誰都沒覺得有什麼問題。直到有一天,一個五歲的小孩在泥巴路上摔了一跤。

  「你是怎麼走路的?我從小到大走了不知道多少難走的路,從來都沒有摔過一回。你說你,這麼平整的路怎麼就摔了呢?」

  這件事也不能全怪小孩。下雨天出門,確實是小孩不對,但是小雨天道路變得十分泥濘,小孩的腿容易吸在泥巴里動彈不得。有的土地上還有青苔,一走一滑。一不小心,他們就摔了個四腳朝天。

  後來到了晴天,小孩子們也會摔倒。因為路面經過這麼多年人來車往,已經變得坑坑窪窪。磕在堅硬的泥巴上,嫩嫩的皮膚起了又紅又腫的包。

  這些對於大人們來說,是無法理解的事情。走了十幾年的路,閉著眼睛也知道什麼路段有什麼「機關要塞」,根本不會摔跤。

  他們不覺得路有問題,把問題都歸咎在小孩身上,自然也不會採取什麼措施來改善。

  直到有一天,出現了一位爺爺,把問題歸咎在路身上,而不是自己心肝寶貝的孫子身上。「這都是什麼破路,我孫子這么小,這坑都要比人還要高……」

  說歸說,老一輩還是會解決這個問題——還得指望自己。他們從後面小山上運來一些石塊,敲碎了,用腳踩實,鋪在自家門口。

  那時候的人家,一戶與另一戶並不全是挨在一起的,而是十幾戶十幾戶稀稀鬆松聚在一起。於是就會出現一截石頭路,一截土路,一截石頭路,一截土路的狀況。

  對於大人來說,用木板車運輸東西就太費勁,拖拉機在上面顛來顛去也難受。生產隊的人一商量,將所有的路都鋪上石頭。

  路變得平整了,小孩子摔跤的次數也變少了。只不過,小孩子不能輕易摔一跤,摔一跤就頭破血流,比走泥巴路還慘。

  他們有些懷念泥巴路,但是現在的石頭路已經成形,挖了肯定會挨罵。對於這樣的石頭路,他們是不滿意的,只能無可奈何地等小孩快點長大。

  事情終於迎來轉機。有一天,不知道是哪裡來的一群人,之前也沒見到過,從村頭開始,往村尾倒黑漆漆的東西。

  大家不太認識,只是在心裡嘀咕,這是什麼東西,該不會是垃圾吧?如果是垃圾,哪有人明目張胆在各家各戶門口倒垃圾。


  再加上這些黑漆漆的東西散發出一股濃烈刺鼻的味道,大家不免有些排斥。有的人乾脆走上前,詢問葫蘆里賣的什麼藥,打的什麼主意。

  「別耽誤我幹活。鋪這條路,一天能夠掙個幾十來塊。」說話的人頭也不抬,在推土車後面,將一堆堆黑色黏稠物在路上攤開。

  正在眾人驚嘆報酬的時候,後面響起轟隆隆的聲音。一輛有著巨大輪子的車過來,因為太重,行駛的速度非常慢。

  「這是個什麼車?大雖然大,但是速度連拖拉機都不如。所以說啊,人還是不能長得太胖,幹活都不利索。」

  車子這麼來來回回四五次之後,眾人才驚嘆起來:還有這麼平整的路!他們似乎能夠想像到,自己在路上輕鬆來回的樣子。

  路上鏟瀝青的人,說了一句話,讓村裡的人更加驚嘆:什麼?就這麼一輛車,一天的工資比干苦力活的人高几倍?

  有的人覺得不可思議,有的人躍躍欲試,他們圍著這些車輛仔細打量。他們的父輩,父輩的父輩,從未跟他們說,除了農業,還可以有其他出路。

  大家的內心由排斥變為期待,每個村的人都盼著自家門口能夠早日出現這麼一條路。

  路,修好了,甚至下雨都不用穿雨鞋。小孩要是摔倒了,也不會懷念泥巴路——這麼平整的路都能摔?那十幾年前我小的時候,那麼難走的路該怎麼辦。

  新的問題,也隨著出現。來來往往的車更多了,小到摩托車、客運車,大到載滿貨物的卡車,都從家門口經過。

  車輛滴滴啦啦的鳴笛還可以忍受,在農村,噪音並不是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車輛來來往往,有的地方又出現了坑坑窪窪,這是他們最難以忍受的地方。後來,坑越來越深,人們對大貨車的怨念也越來越大。

  「這都是些什麼車,一點素質都沒有,把路壓壞了就跑。」他們忿忿不平,可惜自家門口變得難看,但是對車輛是無能為力。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直到七八年後,事情又有新的轉機。

  一群人在地面鋪水泥的時候,圍觀的人議論紛紛:這得花多少錢?到底經不經用?聽說這條路七拐八彎的,能夠到市裡邊去……

  說歸說,大家的行動倒是實誠。一家家,一戶戶,能夠在水泥路旁邊蓋房子的,紛紛把房子蓋在馬路邊上。空出來的地方,則住著田間地頭裡搬來的人。

  再後來,馬路邊上出現了小小的集市。這裡一圈,那裡一塊,如同樹上星星點點的花朵,讓這棵大樹變得生機勃勃。

  再也沒有人擔心馬路會壓壞,也沒有人抱怨車輛來往揚起的灰塵。

  他們的心思,都聚集在雙手上,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活;他們的眼睛,隨著這條路,看向更加遙遠的地方。

  2

  光遠看著燈光下縫縫補補的奶奶,覺得奶奶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人,絕不會意識到奶奶是一位年紀大的老人,也不會把心思放在奶奶花白的頭髮上。

  這倒不是說光遠冷血,也不是被慣壞了。關於頭髮的問題,他三歲的時候就問過奶奶,當時她說的是,「人老了,就會長白頭髮,要是不長白頭髮,那就成了老妖怪了。」

  他把關注的點放在奶奶的手藝上,覺得奶奶全身上下都在閃著金光——她是怎麼做到面面俱全的?洗衣做飯,養雞餵豬,種田裁衣,甚至是爸媽受傷了,她也能找一些草藥熬了貼上。

  「奶奶,你為什麼這麼厲害?」光遠的目光就沒有從奶奶身上移走,他身前是整齊的課本。

  奶奶抬起頭,就看了一眼,笑著低下頭繼續挑針,「別咬鉛筆,咬多了,小心變成傻子。傻子就讀不了書。」

  他乖乖把鉛筆從嘴裡拿出來,「奶奶,我為什麼不學怎麼養豬,怎麼做飯,為什麼要學這些漢字啊數字啊,有什麼用呢?奶奶,你認識這些東西嗎?」

  奶奶哼哼兩聲,「奶奶什麼都會,就是不會讀書寫字,所以說啊,奶奶就成了傻子,睜眼瞎。」

  聽到這些話,光遠有些不高興,把筆放到桌上,「奶奶怎麼會是傻子呢?再說,您這不看得見,還在縫衣服呢。」

  「什麼都會,和什麼都幹得好,那都是不同的。就好比,做飯沒你媽媽會,種田沒你爸爸會,養豬沒你隔壁黃叔叔會。衣物吧,也沒有公路那家裁縫店乾的好。」

  光遠從小凳子上站起來,拉著奶奶的胳膊,「因為他們只用做一件啊,奶奶什麼都要做。我喜歡吃奶奶做的飯,奶奶還給我做衣服,同學他們都沒有幾個有新衣服。」


  這麼乖巧懂事的孫子,說的話又那麼好聽順耳,哪個長輩不喜歡?她放下手裡的活,一把將他摟在懷裡。

  「您看,她舅舅一家,靠舅舅一人就走出了這個村子,家裡人都跟著沾光。您別小看了讀書,到時候光遠讀書讀出去了,過上好日子,比什麼都強。」

  兒子的話還在耳邊迴蕩,雖然不舍,奶奶還是慢慢將孫子放下去,「聽話,光遠,我知道你是好孩子。你只有讀好了,你能吃更好吃的飯,穿更好看的衣服,住更高的樓房。聽到沒?」

  「真的嗎?那,讀書能不能讓奶奶有一間大一點的房間。還有,到時養更多的雞鴨鵝豬,免得你們總是這也捨不得吃,那也捨不得吃。」

  奶奶的眼角有些濕潤,要是真能有這麼一天,我就算是沒白活這一生,「有你這句話就好。但是前提是你要好好讀書,今天的作業寫完沒有?馬上爸爸媽媽回來吃飯了,不能寒他們心,知道嗎?」

  光遠沒說話,朝奶奶鄭重點頭,表明自己知道了。他乖乖回到小板凳上坐著,拿起書本,認認真真寫作業。

  不一會兒,一家人準備吃飯,佑子拿來一袋丸子,然後撒腿就跑。不過,這一次他被大伯逮個正著,一把抱起來。

  「怎麼看見我們就跑?來,你來看看,有沒有喜歡吃的菜,帶一點回去好不好?」

  佑子也不看桌上,乾脆閉上眼睛,搖搖頭,嚴肅地拒絕,「我爸說了,我再帶東西回去,他就打斷我的狗腿。」

  大人聽了,笑著逗他玩,「好,那你不看,你聽我說。聽到喜歡吃的,點點頭好不好?」

  懷裡的佑子有些著急,「這一招也不管用了。我爸我媽都說,不要聽大伯和大媽的,放下東西就跑。今天我還釣了小蝦,回去晚,他們都吃完了。」

  大伯聽了,也只好放下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回來」。說著,他把身後的一個砧板交給佑子,「之前在後面樹林裡看到的一個木頭墩子,鋸了三個砧板。這個最好,你媽媽用得著。」

  說起佑子的媽媽,也是個厲害的人物。「那麼一條路,就是讓她給發現了。果然家裡做生意的,都會帶一點生意頭腦。」

  他看向自己的兒子,也不知道自己兒子是不是讀書的料。自己可是實打實的農民,不認識幾個字,會不會對後代有影響……

  「我在他家裡的時候,聽說了的,」奶奶也順嘴提了一句。前幾年,她住在小兒子家。

  「她說,她和少華到林子裡邊看有沒有野味,後來就發現山後面,就有一條石頭路,被這個小山擋住了。他們那些想做生意的人,就把石頭路繞著小山鋪了半圈。」

  還真是一群膽大包天的人。不過,小山後面為什麼還會有一條石頭路呢?春華想了一會兒,可能以前那裡有人住。後來,要麼搬到街上了,要麼搬到城裡了,所以路也就荒廢了。

  一家人吃過飯,還剩下不少。奶奶將剩下的米飯餵豬,剩下的黃豆和沾了臘肉的青椒混在一個大碗裡,「你弟弟吧,確實是懶,畢竟還有幾個孩子……」

  春華看著自己的媳婦,媳婦兒沒計較,「隨你們,我先去洗碗,燒水。別去太晚,到時候水冷了。」

  奶奶哪敢待著,還沒走到門口,幾個小孩子的哭聲已經不得了。特別是才四歲大的老么,臉上黑漆漆的,不知道在哪裡打過滾。

  秋華呢,不緊不慢的,拿著打火機點一次性筷子,怎麼也不能成功。

  這才幾天不見,幾個孩子都跟逃難似的,一個比一個慘。她剛放下菜,幾個孩子像是遇到放飯的小雞,一窩蜂過來。

  她本來要走的,實在不忍心。跑到廚房,找了半天都找不到一截木頭,氣得她站在門口大罵,「你是被人家挑了手筋腳筋還是龍筋,給我到外面撿一點枯枝樹葉回來,要不然你們都懶死算了。」

  秋華還是要一點臉皮,「小點聲音,你是要多少人聽見!」

  「你現在知道要臉要皮,那你早幹什麼去了?」說著,她把繩子扔在秋華身上,「前面張家剛剛曬了黃豆的,你去人家那裡打個招呼,拿一捆。」

  秋華不樂意,又怕這老太太繼續嚷嚷,不情不願叫上涵涵和寬寬一起過去。二十多分鐘後,涵涵和寬寬抬著曬枯的枝葉回來。

  一桶熱水從三個孩子的頭上澆下去,幾個小孩不但不反感苦惱,反而臉上笑嘻嘻的,揮著水花玩耍。「舒坦!」

  她拍著三個小傢伙的屁股,「滾吧滾吧,三個小鬼,快回去穿衣服。」等幾個娃打打鬧鬧,慢慢悠悠出來時。衣服已經洗好了,晾在繩子上,不停地滴水。

  他們看看四周,已經看不到奶奶的身影。只有爸爸一個人,龐大的身軀,泡在不合身的大桶里,不自在地自在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