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旅程快樂(上)
吃完飯,我們坐車直奔曲阜,去看孔林孔廟。
感受流傳千年的儒家文化。
不知坐了多長時間的車,當他們在車上餘味無窮,興致勃勃地談論泰山美景,歷史文化,軼事奇聞的時候,我睡著了。
實在是太累。
當我在車上睜開眼睛的時候,我們已到達了曲阜的孔廟。
一層一層的台階。
一個一個的小房間。
古色古香。
房間裡放著疊的很整齊的絲綢被褥。各種顏色,各種花樣,顯示著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生活。
一看就知道,就是供參觀用的。
向我們展示著幾千年前的古人的寢食起居和日常生活。
每一個房間都寫著姓名,和先賢之間的關係,一清二楚。
只要是認字,就能知道。
沒有導遊做專門介紹。
我們就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參觀,一個地方一個地方談論。
不時的還想到《論語》中的名句哲理,感覺到一種悠閒自在的愜意。
參觀的人數不是很多,但也人來人往的。
在一個大廳的門口,我意外的碰到了我師範的體育委員江渝。
「葉傻傻。」
他沖我招手大喊,生怕我看不見似的。
「江大……江大委員,你怎麼來了這裡……」
我就是一副不會說話的樣子,想叫大哥的,就是覺得不合適,改口叫了個官名。
不好意思的笑著。
他倒是一如既往,還是那樣叫。
「參觀啊。學校組織的。你吶?」
他分外熱情的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有久別重逢的歡喜。同時給我一個大大的笑臉,鎖住了很多人的目光。
三年相處,看到的都是他的冷臉。從沒有看到他還有這麼熱情洋溢的一面。這一直被我視為冷血動物的人,一下子這麼熱切起來,我還真的有點不適應。
連笑都是訕訕的。
看慣了他的冷臉,驟然看到那朵笑成花的臉,像看到了一個不認識的人。
「傻了是嗎?這才多久不見,就不認識了?叫你這麼打量,我還真不適應。」
又是一如既往。
仍然用一貫的諷刺語氣招待我:「傻傻大小姐,你還會來旅遊真讓我想像不到。為了表示對你一改過去風格而新添雅興,我必須買一樣東西給你做留念,以後見到班裡的同學給你吹吹!」
沒等我提出異議,他就轉身從一個小攤上買了一個掛件掛在我的脖子上,又對一個拿照相機的人招手:「來,給我們拍一張,留個念。」
等拍照的拍完,我還在驚訝之中驚愣。
思維開始發散:「這話說的,信息量還不是一般的大。」
「難道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會談論我?是不是想到我就是一把諷刺和挖苦?就算我出來旅個游,也會成為他們的茶後飯余的談資?」
「我有這麼招黑嗎?」
「想什麼呢?這麼入神?」
「你說什麼呢?這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你不知道嗎?」
我忽然就哈哈大笑,以此掩飾內心深處的那份自卑……
「哈哈哈哈。」
他也跟著我笑。
笑完就尷尬的看著對方
再笑。
「你現在哪裡高就?當老師還是別的……」
他關心的問。
開啟了我們在意外相逢之喜中談現在憶往昔。
談興正濃時,他同事叫他。
來不及留下聯繫方式,我們就分開了。
留下一把錯愕給站在一邊看著我們的小月。
「走吧,去孔林。他們都去找孔子墓了,我們去不去?」
小月問。
「去,則能不去?朝拜先師聖賢,不得到他的墓前看一看?」
我忽然就來了興致,興奮的說。
我和小月一起扎進了孔林。
偌大的孔林里,長滿了枝繁葉茂的柏樹,形成了一大片柏林。
在入口處,有一棵特別有型有意的大樹。雖不像似泰山上的迎客松,但通體都透出迎客之意。
一樹兩干,緊緊相抱。如母子合體。底下根根相連,一直一斜,像歡迎大家來參觀。
站在此樹前良久,像感受到孔子的禮智仁義,覺得不愧是千年祖師,這麼有禮有致。
順著小道走進孔林,叢叢柏樹之間,隱藏著大大小小不同的墓碑。而尋找孔夫子墓碑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因此,我們在裡面不停的找。
在每個墓碑前駐足,讀碑文,看到的都是第幾代孫,第十幾代孫,第幾十代孫,像濃密的大樹,代代流傳,永遠長青。但是,終不見孔夫子之墓。
林之深處,陰森淒涼,我有點怯意,外加體力不支,就和小月回到原點,坐在那裡等他們找來叫我們。
最終他們也是無功而返。
我們也就沒有了遺憾。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我念念有語,感受著先賢聖師的博大精深……
想起和江渝的不期而遇,竟然啞然失笑……
「上車,下一站濟寧太白樓。」
小老頭大聲叫喊我們。
看到他那種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的蓬勃樣子,我第一次對這位年屆知天命的老人那驚人的體力從內心裡感到讚嘆不已。
而我,才剛剛二十歲,卻早已累到腳都不知道放哪裡了。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何止是天淵。
「校長,我太佩服你了。佩服到五體投地。」
坐上車,安頓好自己,擺了個很舒服的姿勢,我討好般的夸小老頭。
「那是,我是誰?邊防兵。哪能像你?溫室里開的花朵。這點小跑小累的只能算小菜一碟。你小丫頭,典型的一個缺少鍛鍊。」
校長聽我誇他,喜滋滋的說。
「校長,咱們去太白樓,要幹什麼?瞻仰誰?」
那個柳老師像害怕別人搶了他的風頭似的。
「瞻仰誰?瞻仰白樓,白色的樓,沒見過吧?」
校長又恢復了他的詼諧,故意逗他。
「噢,白色的樓?是有點罕見!哪個時代建的?為什麼叫太白樓?」
柳老師似乎從老夫子那裡學到了真經,好一個「敏而好問。」
「建樓的人我還真不知道,只知道住樓的人,他叫李太白,酒仙,在此二十三年。二十三個年年歲歲,天天在此喝酒,因此才把此樓稱為太白樓。」
校長幽幽作答,沒想到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他竟還有此私藏。
「丫頭,來一首太白的詩,讓我們這位老學究聽聽。」
他突然就將了我一軍。
我搜腸刮肚的,想找一首適合此情此景的,但總覺得都不合適
想了很久,還是決定給他們誦那首我最喜歡的《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小葉老師,你慢點,你這不是朗誦的李白的詩嗎?還說什麼李太白?」
老學究的話引來一片笑聲。
「這李白,不就是李太白嗎?」
小月口無遮攔的說。
我想笑,沒有笑出來。
都老教師了,初三也教過的,不可能不知的李白就是李太白吧。
「校長,還讀嗎?」
我小聲的問。
「讀,怎麼不讀?我還想聽聽這李太白往下說什麼呢?繼續。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好啊。」
「老師,我來吧,鍛鍊一下自己。」
小月忽然說。
「好,好。你們就來一個二人誦吧。小月,跟著莎莎老師。別搶風頭啊。」
崔晨笑眯眯的。
「好,一起。」我也笑。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一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我們兩個一句一句的,密切配合。雖然不算十分流暢,但校長還是知意知足的表揚了我們。極熟練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好,好,老柳,聽到了嗎?惟有飲者留其名。我們此去太白樓,大飲幾杯,一醉方休。留名太白樓。哈哈。」
小老頭手舞足蹈,就像已經喝上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旅程快樂(下)
「好,好,會須一飲三百杯。我們就來個一醉方休。不醉不歸……」
那姓柳的老教師立馬附和。
「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憂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崔晨也沒失風頭,來了這麼兩句,也顯學識淵博。
「我們就在這大好時光里,盡歡而去。」
「哈哈,豈不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萬老師哂笑著,打擊他。
我心裡很愜意。
「你們這些科班出身的就別在我們這些小民辦面前賣弄了。李太白,不就是李白嗎?老柳,你這教了一輩子語文,咋就不長進呢?光念課本了?就算一年一念,也應該記點東西在腦子裡,也不至於這麼丟人。」
那個久久不說話的老民辦恨悠悠的說。
好像是丟了他人似的。
「老宋,別說話那麼難聽,就跟高人一等似的。我記住記不住,你記住就行了,丟人也是丟我的人,關你什麼事。」
那個被稱作老柳的,有點惱羞成怒。如果不是在車上,沒準會打起來。
我沒再搭話。
崔晨和萬老師也沒再說什麼。
只有老柳,嘴裡咕噥了句什麼。
小老頭哈哈大笑:「宋老,何必當真,就是個玩笑,玩笑而已。圖個熱鬧,熱鬧而已。」
他的兩個而已,讓我們暗自誹笑。
「不願聽就睡覺,睡覺。我估計馬上要到了,都別掃興。」很顯然對老宋不滿。
「丫頭,休息一會吧,攢足體力,一會還要跑路呢。別到時又拉稀……」
他真的就是這樣說我的。
我恨憤怒,就想給他一巴掌。
那宋姓老民辦果真閉眼,不再做聲。
我也閉目養神,把滿滿的尷尬藏起來,不再理會那精力過於充沛的小老頭再說什麼。
到達濟寧,天都黑了。
校長說就在那裡住上一晚,養足精神去太白樓。
我們就都去了旅店。
吃完了飯,我一動都不想動,就回到房間休息。
在泰山中天門我是真的沒怎麼睡。
不知道是因為季節的原因還是山上空氣潮濕,反正被子又涼又潮,蓋在身上十分難受。但不蓋又會覺得冷。
山上氣候濕寒,空氣也和山下有一定的差別。
反正我是翻來覆去的折騰了近一夜,剛閉上眼,就被叫起來去看日出。
是真的沒睡好。所以,整個坐車的過程里我都是迷迷糊糊,一直在補覺。但特別不踏實。
相對來說,這邊的住宿條件要好很多,最起碼沒有那麼潮濕。又加一路顛簸勞頓,沒撈上睡,我實在沒有體力再講究什麼,倒在床上,任誰都喊不起來。
所以,那夜房間裡發生過什麼我概不知道。
小月跟他表哥有沒有出去?或者什麼時間出去?都幹了些什麼?什麼時間回來?我真的一無所知。
我只知道,那夜我睡的特熟,特踏實,連個夢都沒做,就是為了攢足精力,第二天一睹李太白風采。
太白樓,並沒有嚮往的那麼稀奇。
李白像,和課本上的插圖沒有什麼兩樣,只是可觸可摸而已。
那時沒有手機,也就沒有合照留念之類。
還沒到吃飯時間,我和小月就在周圍逛了逛。
在一個小服裝店裡,我相中了一件粉紅色碎花的褂子。躊躇了好久,還是決定買了下來。特喜歡,穿到不能再穿才捨得丟掉。
卻毫不猶豫的給常一鳴買了一條褲子。
就是沒有給父母買什麼禮物。
成了此後每每想起就湧上心頭的痛。
然後,就放心的和他們坐在酒樓里,觀賞著盡收眼底的李白詩作,品味著李白的酒仙生涯。
當然,也灌了很多酒,差點失了酒德。
是因為崔晨。
他說起常一鳴,說他的老實可靠。
但我覺得,他分明是罵他傻。傻到不能再傻。
我極度憤怒,覺得他也是在罵我傻,忍不住反唇相譏。
「他是傻,傻到還認你這個同學,認你是個好人,認你們的從前。他傻到認為你打老婆只是一時衝動,不是常態。我也傻,傻到因為同學二字,沒把你當渣男……」
我喝多了,說話口不擇言。
把他的臉罵成豬肝色。
我有我老爸的酒量,也完美的繼承了老爸酒後吐真言的優良作風。
酒後醉話,把我們同學之間的關係喝成一刀兩斷。
只是我一直都沒弄明白,他哪來的如此敵意這麼對我?
難道就是因為像小老頭說的,我多管閒事?
如果是這樣,我只好接受我的自作自受。
校長估計也喝多了。
那小老頭只顧念著「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邊飲邊喝。
萬老師示意小月帶我出去醒酒。
別的人也只顧喝自己的酒,好像沒有任何事發生。
一片故裝的淡定……
酒醒之後,大家似乎都忘了酒中酒後所發生的一切,仍然一起說說笑笑的打道回府。
回到學校,崔晨的妻子早就等在那裡,小月親熱的摟住她,一家幾口一起回家。
我們各自回宿舍,準備休息一會再回家。
崔晨妻子親熱的攔著我,邀我去她家喝水。
「不了,我已經喝飽了,想去睡會,太累了。」
我直接拒絕。
沒想到她跟我進了辦公室。
「玩的好嗎?」
一副很新奇的樣子。
「也算可以吧。」
我從來沒有在外人面前炫耀的習慣。對這個沒去的人,我不想誇耀。
她坐下來,言談舉止之間談的都是小月和她的丈夫。
就是問他們都去了那裡,幹了些什麼………
我腦海里一片茫然。
我去哪裡她就去哪裡。除了和我一起,其他的事我還真的一無所知。
我很奇怪她為什麼要問這些,也不知道我有沒有義務回答她的這些無聊的問題。
「大嫂,至始至終,小月都給我在一起。我們一起爬泰山,一起逛孔林,觀孔廟。還去了太白樓。我喝了酒,她小,沒喝。至於崔晨,我是真的不知道。你也沒說讓我幫你看著他。不過,即便你說了,我也給你看不住……」
我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
說完就把她推了出去「睡了,睡了,眼睛都睜不開」。
我看見小老頭擔心的站在我門口,看她這麼短的時間裡被請出來,就沖我笑道:「世上萬物皆有因,不是如來就是天。丫頭,沒有人肯給一個酒鬼一般見識。那個世人皆醉我獨醒的人,是不討喜的。」
我如雷貫耳,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小老頭是怕去多嘴。
真慶幸自己………
像常一鳴說的:旅程快樂。
回來也沒丟人………
只是給以後的日子埋下了隱患……
感受流傳千年的儒家文化。
不知坐了多長時間的車,當他們在車上餘味無窮,興致勃勃地談論泰山美景,歷史文化,軼事奇聞的時候,我睡著了。
實在是太累。
當我在車上睜開眼睛的時候,我們已到達了曲阜的孔廟。
一層一層的台階。
一個一個的小房間。
古色古香。
房間裡放著疊的很整齊的絲綢被褥。各種顏色,各種花樣,顯示著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生活。
一看就知道,就是供參觀用的。
向我們展示著幾千年前的古人的寢食起居和日常生活。
每一個房間都寫著姓名,和先賢之間的關係,一清二楚。
只要是認字,就能知道。
沒有導遊做專門介紹。
我們就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參觀,一個地方一個地方談論。
不時的還想到《論語》中的名句哲理,感覺到一種悠閒自在的愜意。
參觀的人數不是很多,但也人來人往的。
在一個大廳的門口,我意外的碰到了我師範的體育委員江渝。
「葉傻傻。」
他沖我招手大喊,生怕我看不見似的。
「江大……江大委員,你怎麼來了這裡……」
我就是一副不會說話的樣子,想叫大哥的,就是覺得不合適,改口叫了個官名。
不好意思的笑著。
他倒是一如既往,還是那樣叫。
「參觀啊。學校組織的。你吶?」
他分外熱情的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有久別重逢的歡喜。同時給我一個大大的笑臉,鎖住了很多人的目光。
三年相處,看到的都是他的冷臉。從沒有看到他還有這麼熱情洋溢的一面。這一直被我視為冷血動物的人,一下子這麼熱切起來,我還真的有點不適應。
連笑都是訕訕的。
看慣了他的冷臉,驟然看到那朵笑成花的臉,像看到了一個不認識的人。
「傻了是嗎?這才多久不見,就不認識了?叫你這麼打量,我還真不適應。」
又是一如既往。
仍然用一貫的諷刺語氣招待我:「傻傻大小姐,你還會來旅遊真讓我想像不到。為了表示對你一改過去風格而新添雅興,我必須買一樣東西給你做留念,以後見到班裡的同學給你吹吹!」
沒等我提出異議,他就轉身從一個小攤上買了一個掛件掛在我的脖子上,又對一個拿照相機的人招手:「來,給我們拍一張,留個念。」
等拍照的拍完,我還在驚訝之中驚愣。
思維開始發散:「這話說的,信息量還不是一般的大。」
「難道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會談論我?是不是想到我就是一把諷刺和挖苦?就算我出來旅個游,也會成為他們的茶後飯余的談資?」
「我有這麼招黑嗎?」
「想什麼呢?這麼入神?」
「你說什麼呢?這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你不知道嗎?」
我忽然就哈哈大笑,以此掩飾內心深處的那份自卑……
「哈哈哈哈。」
他也跟著我笑。
笑完就尷尬的看著對方
再笑。
「你現在哪裡高就?當老師還是別的……」
他關心的問。
開啟了我們在意外相逢之喜中談現在憶往昔。
談興正濃時,他同事叫他。
來不及留下聯繫方式,我們就分開了。
留下一把錯愕給站在一邊看著我們的小月。
「走吧,去孔林。他們都去找孔子墓了,我們去不去?」
小月問。
「去,則能不去?朝拜先師聖賢,不得到他的墓前看一看?」
我忽然就來了興致,興奮的說。
我和小月一起扎進了孔林。
偌大的孔林里,長滿了枝繁葉茂的柏樹,形成了一大片柏林。
在入口處,有一棵特別有型有意的大樹。雖不像似泰山上的迎客松,但通體都透出迎客之意。
一樹兩干,緊緊相抱。如母子合體。底下根根相連,一直一斜,像歡迎大家來參觀。
站在此樹前良久,像感受到孔子的禮智仁義,覺得不愧是千年祖師,這麼有禮有致。
順著小道走進孔林,叢叢柏樹之間,隱藏著大大小小不同的墓碑。而尋找孔夫子墓碑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因此,我們在裡面不停的找。
在每個墓碑前駐足,讀碑文,看到的都是第幾代孫,第十幾代孫,第幾十代孫,像濃密的大樹,代代流傳,永遠長青。但是,終不見孔夫子之墓。
林之深處,陰森淒涼,我有點怯意,外加體力不支,就和小月回到原點,坐在那裡等他們找來叫我們。
最終他們也是無功而返。
我們也就沒有了遺憾。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我念念有語,感受著先賢聖師的博大精深……
想起和江渝的不期而遇,竟然啞然失笑……
「上車,下一站濟寧太白樓。」
小老頭大聲叫喊我們。
看到他那種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的蓬勃樣子,我第一次對這位年屆知天命的老人那驚人的體力從內心裡感到讚嘆不已。
而我,才剛剛二十歲,卻早已累到腳都不知道放哪裡了。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何止是天淵。
「校長,我太佩服你了。佩服到五體投地。」
坐上車,安頓好自己,擺了個很舒服的姿勢,我討好般的夸小老頭。
「那是,我是誰?邊防兵。哪能像你?溫室里開的花朵。這點小跑小累的只能算小菜一碟。你小丫頭,典型的一個缺少鍛鍊。」
校長聽我誇他,喜滋滋的說。
「校長,咱們去太白樓,要幹什麼?瞻仰誰?」
那個柳老師像害怕別人搶了他的風頭似的。
「瞻仰誰?瞻仰白樓,白色的樓,沒見過吧?」
校長又恢復了他的詼諧,故意逗他。
「噢,白色的樓?是有點罕見!哪個時代建的?為什麼叫太白樓?」
柳老師似乎從老夫子那裡學到了真經,好一個「敏而好問。」
「建樓的人我還真不知道,只知道住樓的人,他叫李太白,酒仙,在此二十三年。二十三個年年歲歲,天天在此喝酒,因此才把此樓稱為太白樓。」
校長幽幽作答,沒想到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他竟還有此私藏。
「丫頭,來一首太白的詩,讓我們這位老學究聽聽。」
他突然就將了我一軍。
我搜腸刮肚的,想找一首適合此情此景的,但總覺得都不合適
想了很久,還是決定給他們誦那首我最喜歡的《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小葉老師,你慢點,你這不是朗誦的李白的詩嗎?還說什麼李太白?」
老學究的話引來一片笑聲。
「這李白,不就是李太白嗎?」
小月口無遮攔的說。
我想笑,沒有笑出來。
都老教師了,初三也教過的,不可能不知的李白就是李太白吧。
「校長,還讀嗎?」
我小聲的問。
「讀,怎麼不讀?我還想聽聽這李太白往下說什麼呢?繼續。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好啊。」
「老師,我來吧,鍛鍊一下自己。」
小月忽然說。
「好,好。你們就來一個二人誦吧。小月,跟著莎莎老師。別搶風頭啊。」
崔晨笑眯眯的。
「好,一起。」我也笑。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一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我們兩個一句一句的,密切配合。雖然不算十分流暢,但校長還是知意知足的表揚了我們。極熟練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好,好,老柳,聽到了嗎?惟有飲者留其名。我們此去太白樓,大飲幾杯,一醉方休。留名太白樓。哈哈。」
小老頭手舞足蹈,就像已經喝上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旅程快樂(下)
「好,好,會須一飲三百杯。我們就來個一醉方休。不醉不歸……」
那姓柳的老教師立馬附和。
「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憂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崔晨也沒失風頭,來了這麼兩句,也顯學識淵博。
「我們就在這大好時光里,盡歡而去。」
「哈哈,豈不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萬老師哂笑著,打擊他。
我心裡很愜意。
「你們這些科班出身的就別在我們這些小民辦面前賣弄了。李太白,不就是李白嗎?老柳,你這教了一輩子語文,咋就不長進呢?光念課本了?就算一年一念,也應該記點東西在腦子裡,也不至於這麼丟人。」
那個久久不說話的老民辦恨悠悠的說。
好像是丟了他人似的。
「老宋,別說話那麼難聽,就跟高人一等似的。我記住記不住,你記住就行了,丟人也是丟我的人,關你什麼事。」
那個被稱作老柳的,有點惱羞成怒。如果不是在車上,沒準會打起來。
我沒再搭話。
崔晨和萬老師也沒再說什麼。
只有老柳,嘴裡咕噥了句什麼。
小老頭哈哈大笑:「宋老,何必當真,就是個玩笑,玩笑而已。圖個熱鬧,熱鬧而已。」
他的兩個而已,讓我們暗自誹笑。
「不願聽就睡覺,睡覺。我估計馬上要到了,都別掃興。」很顯然對老宋不滿。
「丫頭,休息一會吧,攢足體力,一會還要跑路呢。別到時又拉稀……」
他真的就是這樣說我的。
我恨憤怒,就想給他一巴掌。
那宋姓老民辦果真閉眼,不再做聲。
我也閉目養神,把滿滿的尷尬藏起來,不再理會那精力過於充沛的小老頭再說什麼。
到達濟寧,天都黑了。
校長說就在那裡住上一晚,養足精神去太白樓。
我們就都去了旅店。
吃完了飯,我一動都不想動,就回到房間休息。
在泰山中天門我是真的沒怎麼睡。
不知道是因為季節的原因還是山上空氣潮濕,反正被子又涼又潮,蓋在身上十分難受。但不蓋又會覺得冷。
山上氣候濕寒,空氣也和山下有一定的差別。
反正我是翻來覆去的折騰了近一夜,剛閉上眼,就被叫起來去看日出。
是真的沒睡好。所以,整個坐車的過程里我都是迷迷糊糊,一直在補覺。但特別不踏實。
相對來說,這邊的住宿條件要好很多,最起碼沒有那麼潮濕。又加一路顛簸勞頓,沒撈上睡,我實在沒有體力再講究什麼,倒在床上,任誰都喊不起來。
所以,那夜房間裡發生過什麼我概不知道。
小月跟他表哥有沒有出去?或者什麼時間出去?都幹了些什麼?什麼時間回來?我真的一無所知。
我只知道,那夜我睡的特熟,特踏實,連個夢都沒做,就是為了攢足精力,第二天一睹李太白風采。
太白樓,並沒有嚮往的那麼稀奇。
李白像,和課本上的插圖沒有什麼兩樣,只是可觸可摸而已。
那時沒有手機,也就沒有合照留念之類。
還沒到吃飯時間,我和小月就在周圍逛了逛。
在一個小服裝店裡,我相中了一件粉紅色碎花的褂子。躊躇了好久,還是決定買了下來。特喜歡,穿到不能再穿才捨得丟掉。
卻毫不猶豫的給常一鳴買了一條褲子。
就是沒有給父母買什麼禮物。
成了此後每每想起就湧上心頭的痛。
然後,就放心的和他們坐在酒樓里,觀賞著盡收眼底的李白詩作,品味著李白的酒仙生涯。
當然,也灌了很多酒,差點失了酒德。
是因為崔晨。
他說起常一鳴,說他的老實可靠。
但我覺得,他分明是罵他傻。傻到不能再傻。
我極度憤怒,覺得他也是在罵我傻,忍不住反唇相譏。
「他是傻,傻到還認你這個同學,認你是個好人,認你們的從前。他傻到認為你打老婆只是一時衝動,不是常態。我也傻,傻到因為同學二字,沒把你當渣男……」
我喝多了,說話口不擇言。
把他的臉罵成豬肝色。
我有我老爸的酒量,也完美的繼承了老爸酒後吐真言的優良作風。
酒後醉話,把我們同學之間的關係喝成一刀兩斷。
只是我一直都沒弄明白,他哪來的如此敵意這麼對我?
難道就是因為像小老頭說的,我多管閒事?
如果是這樣,我只好接受我的自作自受。
校長估計也喝多了。
那小老頭只顧念著「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邊飲邊喝。
萬老師示意小月帶我出去醒酒。
別的人也只顧喝自己的酒,好像沒有任何事發生。
一片故裝的淡定……
酒醒之後,大家似乎都忘了酒中酒後所發生的一切,仍然一起說說笑笑的打道回府。
回到學校,崔晨的妻子早就等在那裡,小月親熱的摟住她,一家幾口一起回家。
我們各自回宿舍,準備休息一會再回家。
崔晨妻子親熱的攔著我,邀我去她家喝水。
「不了,我已經喝飽了,想去睡會,太累了。」
我直接拒絕。
沒想到她跟我進了辦公室。
「玩的好嗎?」
一副很新奇的樣子。
「也算可以吧。」
我從來沒有在外人面前炫耀的習慣。對這個沒去的人,我不想誇耀。
她坐下來,言談舉止之間談的都是小月和她的丈夫。
就是問他們都去了那裡,幹了些什麼………
我腦海里一片茫然。
我去哪裡她就去哪裡。除了和我一起,其他的事我還真的一無所知。
我很奇怪她為什麼要問這些,也不知道我有沒有義務回答她的這些無聊的問題。
「大嫂,至始至終,小月都給我在一起。我們一起爬泰山,一起逛孔林,觀孔廟。還去了太白樓。我喝了酒,她小,沒喝。至於崔晨,我是真的不知道。你也沒說讓我幫你看著他。不過,即便你說了,我也給你看不住……」
我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
說完就把她推了出去「睡了,睡了,眼睛都睜不開」。
我看見小老頭擔心的站在我門口,看她這麼短的時間裡被請出來,就沖我笑道:「世上萬物皆有因,不是如來就是天。丫頭,沒有人肯給一個酒鬼一般見識。那個世人皆醉我獨醒的人,是不討喜的。」
我如雷貫耳,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小老頭是怕去多嘴。
真慶幸自己………
像常一鳴說的:旅程快樂。
回來也沒丟人………
只是給以後的日子埋下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