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暫別
「於我而言,的確有些特殊。」
秦舞陽並未在這件事上過多探討,只是看著桌案上的行囊問道:「這次又要遠行?」
這位見王不跪的孤傲辯士,仿佛懼老又不服老的挺了挺麻木的腰板,在一陣舒暢的喟嘆中,喃喃道:「前方戰事將起,弱又怎甘在這苦寒之地安心小憩?大王命我再入邯鄲,行離間伐交之策,如今趙國人才凋敝,能臣義士難居廟堂而助賢君,趙人社稷傾覆只在弱唇齒之間。」
離間伐交?
看來『大秦第一功臣』郭開又要開始極限操作了。
青銅段位憑藉天賜氣運雙殺趙國兩大名將,實在居功至偉,當入武廟而享萬世『香火』。
不過仿佛這個世界和自己所知的歷史有所偏頗,最起碼在個人武力上,絕對超出了秦舞陽的認知範圍。
聽往來的趙國商隊說,這位丞相郭開劍術超絕,曾與燕地節俠田光在易水論劍三日。
據說那場論劍,郭開手持佩劍「從龍」,隔著易水斬退了田光,是趙國不可多得的劍術大師。
對此舞陽保持懷疑的態度,雖然沒有見過那位明相郭開,但對那個垂垂老矣的田光還是極為熟悉的。
秦舞陽都害怕,那個撐著竹杖的老頭,會撐不過這個冬天,本就打算這幾日和阿姊一起,去薊城看看那位老先生的。
收回思緒的秦舞陽,看著一副胸有成竹的頓弱,喃喃自語:「看來滅趙之戰馬上就要全面爆發了。」
秦舞陽將案上烈酒一飲而盡,隨著酒液入喉,一股暖意瞬間將身體裡的寒意驅散。
老辯士望向屋外風雪,時間已經不早了,他不疾不徐的披上狐裘,將大袋明刀擲於案上,緩緩推開房門,任由屋外風雪貫入四肢百骸。
他望著漫天飛雪,忽然放聲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今晚,他便要渡船經易水進入趙地了,此去風險尤為可知。
「今天,可否將這首詩歌的下半闕告訴頓弱,就當是為頓弱送行了。」
秦舞陽苦笑著搖了搖頭:「相信我,你不會想知道下半闕的。」
回憶那個在後世被人口口稱頌的故事。
曾有一位無雙俠士,拿著督亢地圖和秦國叛將樊於期的頭顱,由此地出發一路前往咸陽,去完成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臨行前燕太子丹易水河畔白衣送行,高漸離擊築,荊軻慷慨悲歌,章台宮內圖窮匕現,秦王繞柱而走,群臣高呼:王負劍!
悲愴、驚險、扼腕!
只是這場兩千多年前的刺秦大戲,自己不光淪為了背景板,甚至成為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就連詩仙李白也曾在《結客少年場行》中這樣評價過秦舞陽。
燕丹事不立,虛沒秦帝宮。
舞陽死灰人,安可與成功。
意思大概是荊軻刺秦,找了個像秦舞陽那樣如同死灰一般的草包,事情又怎會成功呢?
對於當年穿越成為秦舞陽這件事上,他幾乎是崩潰的,曾一度想逃離燕國,就算不投奔秦始皇,去沛縣找劉老三嘮嘮家常,以後也好混個從龍之功不是?
可現在的嬴政還沒有書同文、車同軌。
對於兩千多年前各地的貨幣經濟、民俗習慣以及文字律法,遠不是惜字如金的司馬遷寥寥幾筆就能說清楚的。
更何況這個鬼地方沒有衛生紙也就罷了,沒有內褲穿也能忍了,他娘的還沒有電子地圖!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窮山惡水,馬賊刁民和狼蟲虎豹,普通手無縛雞之力的人若想獨自離家遠行,大抵難逃曝屍荒野的悽慘下場。
而且自己剛穿越沒多久,就在燕市失手殺了人,直至一年後因為自己一句拾人牙慧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結識了這位秦國的外交官頓弱,才得以擺脫工奴身份,成為了一名間客。
說是間客,其實他並沒有向秦國輸送任何有關燕國內部的隱秘消息,因為以他現在的身份,連進入通霞台的資格都沒有。
但他的確給大秦帶來了不屬於這個時代該有的黑科技。
至於這些東西究竟能為他在秦國鋪出怎樣的道路,他不知道,畢竟他不是作為一個觀眾,去看一場精彩絕倫的戰國爭霸大戲,而是真真正正的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渺小一員,一切都是未知。
他不知道自己現在的所做所為,會不會影響未來的歷史,但人是自私的,他需要為自己考慮,所以即便他現在是個燕人,但是他必須要毫無保留,沒有任何道理的選擇秦國。
因為燕國雖然是第五個被蕩平的國家,但其實在荊軻刺秦失敗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6年,嬴政一怒之下,發兵二十萬攻下了燕都薊城。
燕王喜被迫遷都遼東,「高地保安」李信一路砍瓜切菜,殺的太子丹一頭扎進了衍水才堪堪保命。
可最後卻被自己的親生父親砍下了頭顱,當做乞和的禮物送給了嬴政。
可見無論是做君王,還是做父親,燕王喜的昏聵真是世間罕見!
只可惜幼年受辱的嬴政,早已練就了一副鐵石心腸,根本不為所動,要不是戰線拉的太長,燕國估計會成為第三個被虎狼之師蕩平的國家。
由此可見,荊軻刺秦是太子丹做過最愚蠢的決定之一,害了自己,也害了荊軻和秦舞陽,更害了之後的目盲樂師高漸離。
這樣一個可悲的國家,自然不值得自己投效,若不是阿姊身患肺癆,從小就身體羸弱,難以遠行,他現在或許已經在咸陽了吧。
不過好在前世的手藝還沒落下,針灸、方劑是他以前每天的必修課,自己怎麼也是個正兒八經的老中醫,因此阿姊的身體也在慢慢好轉。
頓弱自是不知少年心中所想,雖然沒有得到《易水歌》的下半闕,但還是鄭重囑咐道:「錢袋裡有一枚玉璧,這枚玉璧可保你以後在秦國暢通無阻,也可調動燕國各處間客,護你周全。」
「此次一別,再見不知幾何,望君珍重。」
說罷,老辯士緊了緊身上的狐裘,走進了風雪。
秦舞陽並未在這件事上過多探討,只是看著桌案上的行囊問道:「這次又要遠行?」
這位見王不跪的孤傲辯士,仿佛懼老又不服老的挺了挺麻木的腰板,在一陣舒暢的喟嘆中,喃喃道:「前方戰事將起,弱又怎甘在這苦寒之地安心小憩?大王命我再入邯鄲,行離間伐交之策,如今趙國人才凋敝,能臣義士難居廟堂而助賢君,趙人社稷傾覆只在弱唇齒之間。」
離間伐交?
看來『大秦第一功臣』郭開又要開始極限操作了。
青銅段位憑藉天賜氣運雙殺趙國兩大名將,實在居功至偉,當入武廟而享萬世『香火』。
不過仿佛這個世界和自己所知的歷史有所偏頗,最起碼在個人武力上,絕對超出了秦舞陽的認知範圍。
聽往來的趙國商隊說,這位丞相郭開劍術超絕,曾與燕地節俠田光在易水論劍三日。
據說那場論劍,郭開手持佩劍「從龍」,隔著易水斬退了田光,是趙國不可多得的劍術大師。
對此舞陽保持懷疑的態度,雖然沒有見過那位明相郭開,但對那個垂垂老矣的田光還是極為熟悉的。
秦舞陽都害怕,那個撐著竹杖的老頭,會撐不過這個冬天,本就打算這幾日和阿姊一起,去薊城看看那位老先生的。
收回思緒的秦舞陽,看著一副胸有成竹的頓弱,喃喃自語:「看來滅趙之戰馬上就要全面爆發了。」
秦舞陽將案上烈酒一飲而盡,隨著酒液入喉,一股暖意瞬間將身體裡的寒意驅散。
老辯士望向屋外風雪,時間已經不早了,他不疾不徐的披上狐裘,將大袋明刀擲於案上,緩緩推開房門,任由屋外風雪貫入四肢百骸。
他望著漫天飛雪,忽然放聲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今晚,他便要渡船經易水進入趙地了,此去風險尤為可知。
「今天,可否將這首詩歌的下半闕告訴頓弱,就當是為頓弱送行了。」
秦舞陽苦笑著搖了搖頭:「相信我,你不會想知道下半闕的。」
回憶那個在後世被人口口稱頌的故事。
曾有一位無雙俠士,拿著督亢地圖和秦國叛將樊於期的頭顱,由此地出發一路前往咸陽,去完成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臨行前燕太子丹易水河畔白衣送行,高漸離擊築,荊軻慷慨悲歌,章台宮內圖窮匕現,秦王繞柱而走,群臣高呼:王負劍!
悲愴、驚險、扼腕!
只是這場兩千多年前的刺秦大戲,自己不光淪為了背景板,甚至成為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就連詩仙李白也曾在《結客少年場行》中這樣評價過秦舞陽。
燕丹事不立,虛沒秦帝宮。
舞陽死灰人,安可與成功。
意思大概是荊軻刺秦,找了個像秦舞陽那樣如同死灰一般的草包,事情又怎會成功呢?
對於當年穿越成為秦舞陽這件事上,他幾乎是崩潰的,曾一度想逃離燕國,就算不投奔秦始皇,去沛縣找劉老三嘮嘮家常,以後也好混個從龍之功不是?
可現在的嬴政還沒有書同文、車同軌。
對於兩千多年前各地的貨幣經濟、民俗習慣以及文字律法,遠不是惜字如金的司馬遷寥寥幾筆就能說清楚的。
更何況這個鬼地方沒有衛生紙也就罷了,沒有內褲穿也能忍了,他娘的還沒有電子地圖!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窮山惡水,馬賊刁民和狼蟲虎豹,普通手無縛雞之力的人若想獨自離家遠行,大抵難逃曝屍荒野的悽慘下場。
而且自己剛穿越沒多久,就在燕市失手殺了人,直至一年後因為自己一句拾人牙慧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結識了這位秦國的外交官頓弱,才得以擺脫工奴身份,成為了一名間客。
說是間客,其實他並沒有向秦國輸送任何有關燕國內部的隱秘消息,因為以他現在的身份,連進入通霞台的資格都沒有。
但他的確給大秦帶來了不屬於這個時代該有的黑科技。
至於這些東西究竟能為他在秦國鋪出怎樣的道路,他不知道,畢竟他不是作為一個觀眾,去看一場精彩絕倫的戰國爭霸大戲,而是真真正正的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渺小一員,一切都是未知。
他不知道自己現在的所做所為,會不會影響未來的歷史,但人是自私的,他需要為自己考慮,所以即便他現在是個燕人,但是他必須要毫無保留,沒有任何道理的選擇秦國。
因為燕國雖然是第五個被蕩平的國家,但其實在荊軻刺秦失敗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6年,嬴政一怒之下,發兵二十萬攻下了燕都薊城。
燕王喜被迫遷都遼東,「高地保安」李信一路砍瓜切菜,殺的太子丹一頭扎進了衍水才堪堪保命。
可最後卻被自己的親生父親砍下了頭顱,當做乞和的禮物送給了嬴政。
可見無論是做君王,還是做父親,燕王喜的昏聵真是世間罕見!
只可惜幼年受辱的嬴政,早已練就了一副鐵石心腸,根本不為所動,要不是戰線拉的太長,燕國估計會成為第三個被虎狼之師蕩平的國家。
由此可見,荊軻刺秦是太子丹做過最愚蠢的決定之一,害了自己,也害了荊軻和秦舞陽,更害了之後的目盲樂師高漸離。
這樣一個可悲的國家,自然不值得自己投效,若不是阿姊身患肺癆,從小就身體羸弱,難以遠行,他現在或許已經在咸陽了吧。
不過好在前世的手藝還沒落下,針灸、方劑是他以前每天的必修課,自己怎麼也是個正兒八經的老中醫,因此阿姊的身體也在慢慢好轉。
頓弱自是不知少年心中所想,雖然沒有得到《易水歌》的下半闕,但還是鄭重囑咐道:「錢袋裡有一枚玉璧,這枚玉璧可保你以後在秦國暢通無阻,也可調動燕國各處間客,護你周全。」
「此次一別,再見不知幾何,望君珍重。」
說罷,老辯士緊了緊身上的狐裘,走進了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