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青塘鄉
蕭鴻他們自然不會有什麼結果,趙先生早料到他們會去觀音禪院查實,早已安排妥當。
謝恆自然也不擔心,觀音禪院廟小人也不多,要串供方便得很,先生說交給他,他自然是相信先生的。
這幾日周二叔喊來的幾位工匠甚是得力,火灶打造的進度很快。
火灶是快建好了,灶具一個都無,十里邑就這麼幾十戶人,自然是沒有什麼鐵匠鋪的,看來只好去鄉里一趟。
恰好趙先生安排來收魚乾的人駕著牛車過來了,謝恆便揣著圖紙決定跟著去鄉里。
隨著牛車前行,一座小城出現在眼前,城不大,但圍繞著夯土壘砌的城牆,高約兩米,其上有帶著弓弩武器的捕役在其上巡視。
雖然前身在學塾里讀書,對鄉鎮所在十分熟悉,但對他而言,這是第一次來,青塘鄉作為十里邑的上級治所,其下的邑十六個,亦算個大鄉了,至於亭,先前謝恆以為行政級別介於鄉與邑之間,但一番了解之後才發現不是。
亭最初主要是軍事防禦的據點和交通要道上的設施,在秦以後功能逐漸完善,軍事防禦的職能不變,也開始承擔了一部分治安管理和郵政通訊的職能,亭設有亭長,就如同前世大漢的開朝太祖劉邦,就曾是泗水亭的亭長,亭長負責維持亭的治安,檢查過往行人,防範盜賊。同時,亭也是信息傳遞的節點,比如傳遞官府的文書等,也有著驛站和郵局的作用。
亭主要分布在交通要道上,或者人口聚集的地方,亭作為軍事單位,其實不直接歸鄉里直接管轄,但兩者之間的關係依然很緊密。
而鄉鎮是受官府直接管轄的最下級的單位了,畢竟更小的邑大多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信息傳遞也緩慢,官府的政策和法律的執行力也相對薄弱。
青塘鄉雖然不大,但也是一座小型的城池,人口眾多,少說也有五六百百戶,其間的繁華是十里邑沒法比的。
此行一是去學塾拜訪諸位先生,二是製作一些急需的器物。
下了牛車,謝恆先是去了學塾,學塾將要開始冬休,但諸位先生還在,謝恆給諸位先生送了些自家製作的魚乾,諸位先生很是熱情,對謝恆多有詢問,謝恆說了一下自己的近況,也跟先生們討教了一些學習上的疑惑,見謝恆沒有忘記讀書,諸位先生也俱是欣慰不已。
中午,謝恆在趙先生家用餐,飯後也跟趙先生說了一下此行來的目的。
「你要找鐵匠不難,不用去縣裡,鄉里便有,你這鍋要打造出來也容易,雖跟我見過的稍有差異,但異曲同工,我幫你弄好就行了。」
先生看了看謝恆的圖紙,指著上面的鐵鍋設計圖道。
「你這圖畫得有意思,尺寸標註得甚是清晰,兩個視角對照之下,一目了然。」
謝恆沒研究過古時的營造,只是身為一個工科生自然而然的按照自己的習慣畫了一個雙視圖,鐵鍋結構簡單,倒是用不了三視圖,圖紙上不僅標註清晰明了,還有一些部件分解圖,圖紙看起來確實十分專業。
「這鐵鍋現在很是盛行?」
「那倒也不是,鐵器精貴,平常富貴人家才有用的,傳到潭州的時間也不長。」
先生又跟謝恆講了一下鐵鍋的發展和傳播,謝恆不禁暗嘆,果然還是得少看些閒書,自己就是被前世那些穿越文所誤導了,以為鐵鍋和炒菜現在還沒有被發明,卻不知道那些人口眾多的大城裡,這些都是小玩意,很多大型的酒樓里就喜歡用鐵鍋,畢竟鐵器傳熱更快,烹飪食物也更快捷,自己玩的這些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謝恆再次正視內心,作為一個現代人千萬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既顯得自己無知,還局限了自己的眼光。
一番求問之下,謝恆這才知道,秦以前鐵鍋便有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軍隊出征時攜帶鐵鍋煮食的記載,鐵鍋相對於青銅鑄造的烹飪工具更為輕便,也易於攜帶,至近幾十年來看,發展得很是迅速,更輕更薄更耐用。
只是鐵鍋並沒有在民間普及,歸根結底還是受制於冶鐵業的發展,如今煉鐵作坊要麼是官造,要麼為少數的世家大族所壟斷,加之如今煤炭還沒廣泛的應用,冶鐵業雖然進步迅速但仍然是有限。
而今戰亂不斷,鋼鐵的應用還是戰爭方面,多用來製作兵器和鎧甲,而於民間來說,鐵器甚是昂貴,所以鐵鍋也沒有廣泛傳播。
身為一個工科生,謝恆第一次察覺到自己目光短淺,先前還常常將天才謂我掛在嘴邊,現在看來就是個笑話。
好好讀書是非常必要的,行不了萬里路,那便讀萬卷書!不能再將讀書當做消遣時間的手段了。
趙先生雖然有稍許固執,但也不全然是迂腐之人,對於雜學野史,百家經典也多有涉獵,謝恆先前多專注於儒史算法之類,對其他研究不多,所以謝恆對趙先生學識的淵博了解得並不全面。
而趙先生今日見謝恆與他談起雜學,興致一下子就盎然起來。
而後,謝恆又說起了前幾日來的官差。
「你不用擔心,你應對的很好。」聽謝恆問起,趙先生心中巨震。
這些時日,無名山中的風波雖沒有被廣泛的傳播,但趙先生作為一個有心人,自然會關心大集風雨後的後續。
四名山匪從大集的包圍圈中逃出,卻在第二天便被人用一場大火活活燒死,其匪首張人屠凶名在外,更是差點被人砍掉了頭顱,官府雖然對外宣傳是捕役們一路追殺,才終將四名匪人斬於刀下。
但這四人死得太過離奇,還是被在場的捕役們一個沒忍住將那天現場看到的說了出來。
趙先生開始也沒多想,但此時謝恆特意說起,趙先生自然明白這一切和眼前年幼的弟子有關。
「是你?!」趙先生不敢相信。
謝恆沉默著點了點頭。
目光流轉,趙先生努力平抑自己心中的波瀾,猛地一拍桌子,高聲喝彩:「好,不愧是我的弟子,殺伐果決,進退有度。」
謝恆沒想到趙先生的第一反應竟是如此,目瞪口呆的望著激動的趙先生,也不敢說話。
自己這弟子不僅聰慧,還如此堅毅果絕,臨危不亂,將來必有大氣象。
趙先生越看越滿意。
那人必也會對這孩子滿意!
謝恆自然也不擔心,觀音禪院廟小人也不多,要串供方便得很,先生說交給他,他自然是相信先生的。
這幾日周二叔喊來的幾位工匠甚是得力,火灶打造的進度很快。
火灶是快建好了,灶具一個都無,十里邑就這麼幾十戶人,自然是沒有什麼鐵匠鋪的,看來只好去鄉里一趟。
恰好趙先生安排來收魚乾的人駕著牛車過來了,謝恆便揣著圖紙決定跟著去鄉里。
隨著牛車前行,一座小城出現在眼前,城不大,但圍繞著夯土壘砌的城牆,高約兩米,其上有帶著弓弩武器的捕役在其上巡視。
雖然前身在學塾里讀書,對鄉鎮所在十分熟悉,但對他而言,這是第一次來,青塘鄉作為十里邑的上級治所,其下的邑十六個,亦算個大鄉了,至於亭,先前謝恆以為行政級別介於鄉與邑之間,但一番了解之後才發現不是。
亭最初主要是軍事防禦的據點和交通要道上的設施,在秦以後功能逐漸完善,軍事防禦的職能不變,也開始承擔了一部分治安管理和郵政通訊的職能,亭設有亭長,就如同前世大漢的開朝太祖劉邦,就曾是泗水亭的亭長,亭長負責維持亭的治安,檢查過往行人,防範盜賊。同時,亭也是信息傳遞的節點,比如傳遞官府的文書等,也有著驛站和郵局的作用。
亭主要分布在交通要道上,或者人口聚集的地方,亭作為軍事單位,其實不直接歸鄉里直接管轄,但兩者之間的關係依然很緊密。
而鄉鎮是受官府直接管轄的最下級的單位了,畢竟更小的邑大多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信息傳遞也緩慢,官府的政策和法律的執行力也相對薄弱。
青塘鄉雖然不大,但也是一座小型的城池,人口眾多,少說也有五六百百戶,其間的繁華是十里邑沒法比的。
此行一是去學塾拜訪諸位先生,二是製作一些急需的器物。
下了牛車,謝恆先是去了學塾,學塾將要開始冬休,但諸位先生還在,謝恆給諸位先生送了些自家製作的魚乾,諸位先生很是熱情,對謝恆多有詢問,謝恆說了一下自己的近況,也跟先生們討教了一些學習上的疑惑,見謝恆沒有忘記讀書,諸位先生也俱是欣慰不已。
中午,謝恆在趙先生家用餐,飯後也跟趙先生說了一下此行來的目的。
「你要找鐵匠不難,不用去縣裡,鄉里便有,你這鍋要打造出來也容易,雖跟我見過的稍有差異,但異曲同工,我幫你弄好就行了。」
先生看了看謝恆的圖紙,指著上面的鐵鍋設計圖道。
「你這圖畫得有意思,尺寸標註得甚是清晰,兩個視角對照之下,一目了然。」
謝恆沒研究過古時的營造,只是身為一個工科生自然而然的按照自己的習慣畫了一個雙視圖,鐵鍋結構簡單,倒是用不了三視圖,圖紙上不僅標註清晰明了,還有一些部件分解圖,圖紙看起來確實十分專業。
「這鐵鍋現在很是盛行?」
「那倒也不是,鐵器精貴,平常富貴人家才有用的,傳到潭州的時間也不長。」
先生又跟謝恆講了一下鐵鍋的發展和傳播,謝恆不禁暗嘆,果然還是得少看些閒書,自己就是被前世那些穿越文所誤導了,以為鐵鍋和炒菜現在還沒有被發明,卻不知道那些人口眾多的大城裡,這些都是小玩意,很多大型的酒樓里就喜歡用鐵鍋,畢竟鐵器傳熱更快,烹飪食物也更快捷,自己玩的這些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謝恆再次正視內心,作為一個現代人千萬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既顯得自己無知,還局限了自己的眼光。
一番求問之下,謝恆這才知道,秦以前鐵鍋便有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軍隊出征時攜帶鐵鍋煮食的記載,鐵鍋相對於青銅鑄造的烹飪工具更為輕便,也易於攜帶,至近幾十年來看,發展得很是迅速,更輕更薄更耐用。
只是鐵鍋並沒有在民間普及,歸根結底還是受制於冶鐵業的發展,如今煉鐵作坊要麼是官造,要麼為少數的世家大族所壟斷,加之如今煤炭還沒廣泛的應用,冶鐵業雖然進步迅速但仍然是有限。
而今戰亂不斷,鋼鐵的應用還是戰爭方面,多用來製作兵器和鎧甲,而於民間來說,鐵器甚是昂貴,所以鐵鍋也沒有廣泛傳播。
身為一個工科生,謝恆第一次察覺到自己目光短淺,先前還常常將天才謂我掛在嘴邊,現在看來就是個笑話。
好好讀書是非常必要的,行不了萬里路,那便讀萬卷書!不能再將讀書當做消遣時間的手段了。
趙先生雖然有稍許固執,但也不全然是迂腐之人,對於雜學野史,百家經典也多有涉獵,謝恆先前多專注於儒史算法之類,對其他研究不多,所以謝恆對趙先生學識的淵博了解得並不全面。
而趙先生今日見謝恆與他談起雜學,興致一下子就盎然起來。
而後,謝恆又說起了前幾日來的官差。
「你不用擔心,你應對的很好。」聽謝恆問起,趙先生心中巨震。
這些時日,無名山中的風波雖沒有被廣泛的傳播,但趙先生作為一個有心人,自然會關心大集風雨後的後續。
四名山匪從大集的包圍圈中逃出,卻在第二天便被人用一場大火活活燒死,其匪首張人屠凶名在外,更是差點被人砍掉了頭顱,官府雖然對外宣傳是捕役們一路追殺,才終將四名匪人斬於刀下。
但這四人死得太過離奇,還是被在場的捕役們一個沒忍住將那天現場看到的說了出來。
趙先生開始也沒多想,但此時謝恆特意說起,趙先生自然明白這一切和眼前年幼的弟子有關。
「是你?!」趙先生不敢相信。
謝恆沉默著點了點頭。
目光流轉,趙先生努力平抑自己心中的波瀾,猛地一拍桌子,高聲喝彩:「好,不愧是我的弟子,殺伐果決,進退有度。」
謝恆沒想到趙先生的第一反應竟是如此,目瞪口呆的望著激動的趙先生,也不敢說話。
自己這弟子不僅聰慧,還如此堅毅果絕,臨危不亂,將來必有大氣象。
趙先生越看越滿意。
那人必也會對這孩子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