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祖師召見
靈台方寸山,彩荷靈池畔。
遠寒正和慧本師兄對弈,慧本師兄棋藝了得,正殺得遠寒丟盔棄甲,滿頭大汗。
遠寒見自己大勢已去,不得不長嘆一聲,棄子投了。
「慧本師兄棋藝精湛,是我輸了。」
慧本笑道:「你啊你啊,同我對弈多少次了,每每都敗在同一步,也不知改改。」
遠寒笑著搖了搖頭,目光望向那一池的蓮荷。
慧本:「有些心事?」
遠寒:「瞞不過師兄你,我確實有些想法。」
慧本:「說來聽聽,師兄給你參謀參謀。」
遠寒:「我想下山。」
慧本驚訝的問道:「為何?」
遠寒長嘆了一聲:「自我幼時,適逢戰亂,幸得偶遇了祖師,這才保住了這條性命,與諸位師兄弟不同,諸位師兄師弟都是歷經重重考驗,這才入了山門,資質都是萬里挑一,比我強了不知多少。」
「想我入門,也有三十餘年了,論悟性,悟性最差;論修為,修為墊底;雖然師父和師兄弟們嘴上不說,怕是心裡也看不上我。」
慧本搖頭道:「遠寒師弟,你莫要這樣想。」
遠寒繼續說道:「慧本師兄,這山門裡眾多兄弟姐妹里,只有你與我最為親近,這次來,就是來和你告別的。」
慧本皺眉看著遠寒,他當然能理解遠寒的苦衷。
慧本:「是下定決心了的?」
遠寒點頭:「下定決心了。」
慧本:「同祖師說了嗎?」
遠寒:「還沒有,正要去的。」
慧本嘆了口氣:「我便同你一起去吧。」
兩人離了蓮湖,到了偏殿,偏殿大門敞開,菩提祖師正端坐蒲團之上,閉目養神。
兩人上前施禮,恭稱祖師。
祖師問曰:「何事?」
遠寒深吸了一口氣,上前一步:「弟子,想要下山去。」
祖師又問:「為何?」
「弟子天賦平平,在修行之路上蹉跎甚久,無所建樹,便有心回歸凡俗,做一個逍遙散人。」
菩提再問:「你說在我這山上,蹉跎了歲月,那這蹉跎之間,可有學到什麼?」
「只學到了些參禪打坐,問卜望氣之術,滿打滿算,也才修得了200年的道行,尚不及一些荒野小妖。」
菩提撫須笑道:「我這道場,這般不濟?」
遠寒連忙跪拜:「非也!祖師道場,仙靈無數,乃是世間數一數二的寶地,只是弟子愚鈍,空守著寶山,卻不知如何運用!錯在弟子!」
菩提自蒲團上起身,走到遠寒身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且看我這門前的棗樹。」
「它與你一般,來我這道場,也有百餘年了。」
「皮糙枝雜,歪七扭八,不甚中看。」
「每當春意濃濃,小草綠了山野,它只有枯枝;桃樹掛了紅花,它仍無動靜;槐樹綠了枝頭,它這才露了嫩芽。」
「遠寒,你說,為師為什麼還要種這棵棗樹?」
遠寒望著那棗樹:「弟子不知。」
只見菩提走到樹前,衣袖一揮,只見那滿樹綠葉間,紛紛掛起了紅彤彤的棗子,從開花到結果,只在一瞬之間,這一瞬之間,便是一個春秋。
菩提伸手,道了一聲:來。
只見數顆紅棗,爭先恐後的落在了菩提手心。
菩提隨手拿起一顆,放入口中嚼著,並將其餘的幾枚,遞到了遠寒手中。
「嘗嘗,可甘甜爽口?」
遠寒也拿起一個,咬了一口。
「確實甘甜爽口。」
菩提撫須而笑:「遠寒啊,入我道場者,皆非等閒之輩,花開有時令,修行亦有序,不必為了一時低迷,便妄自菲薄,折了自己的心氣。」
遠寒豁然開朗,心中結郁如冰雪消融。
遠寒深深一拜:「謝祖師指點。」
菩提回到了偏殿之中,再次盤腿坐下。
「遠寒啊,既然你在山中修行,修為進境緩慢,不如就隨你自己的心意,下山歷練一番吧。」
「我這裡有一術,便教於你,權作一保命之法,你且抬起頭來。」
只見菩提手指一點,一道金光射入遠寒眉心。
「此術名為『天涯咫尺』,可瞬息千里,可無視諸多禁制,縱然重重阻隔,心念所致,人即可至,你且認真參悟。」
「若無他事,便好生修行去吧。」
遠寒拜謝。
離了祖師偏殿,遠寒和慧本並肩而行,遠寒一掃之前的憂慮,臉上掛起了笑意。
慧本笑道:「念頭通達了?」
遠寒:「通達了,通達了!」
慧本:「你啊,縱然得了祖師寶術,也莫要懈怠,既然你仍要下山,那我也送你兩個小禮物,你且站好。」
只見慧本在自身眉心一點,取出一團微光,再點入遠寒眉心。
「這是我自創的兩道小術,一術名為『一袖青風』,可喚一道清風而來,能斬草木,能斷金鐵,雖不是什麼強力神通,但是對付些山中野獸倒也綽綽有餘;另一術名為『一袖春雨』,可喚一縷細雨來,能治些日常病症、皮肉外傷,但做不到白骨生肉、起死回生。」
「有這兩術傍身,行走世俗,也能便利許多。」
遠寒欣喜:「那便謝過慧本師兄了!」
慧本閒聊道:「這次下了山,你打算去往何方?」
遠寒:「尚未想好,見祖師之前,我本想尋個山野小村,建一草廬,開墾一菜園,再養些貓貓狗狗,每日看看日升日落,雲捲雲舒,逗逗貓狗,這便挺好。」
慧本:「聽起來挺好,但是遠寒師弟,小閒愜意,大閒苦悶啊!師兄有個建議,你要不要聽聽看?」
遠寒:「師兄請講。」
慧本:「你這下山去了,不如開創個小宗門出來,不必搏那世間大宗的名頭,也不必追逐爾虞我詐的財利。於己,能不必太閒或者太忙;於外,可教化弟子,結些善緣。若是有個弟子出息了,說不得還能回過頭來提攜一下你這便宜師父。」
遠寒笑道:「我這身糙本事,還去教導弟子,怕不是把人家帶歪咯。」
慧本:「你瞧你,師父剛跟你說了什麼?不要妄自菲薄!你這轉頭就忘了!」
遠寒:「得嘞,謹記我慧本師兄的教誨!」
...
五台山上修行,不食煙火,寒暑不侵,收拾行囊,也不過破衣兩三件,舊鞋一兩雙,除此之外最貴重的,便是一個小木盒,裡面裝著的,乃是遠寒拜入祖師門下時,祖師賜下的養氣丹一瓶。
此時這丹瓶空空,丹丸早已用盡,但這普普通通的丹瓶,遠寒卻是不肯丟棄,視若珍寶。
背上行囊,遠寒便走出了居室,走出了道場,走在了山間小路之上。
山間小路,雜草叢生,已然多年不見行人了,原本的石頭階梯爬滿了青苔,兩側的樹枝伸展過來,遮蔽了半數天空,縷縷日光擠過樹葉間的空隙,照在這青苔石階之上。
遠寒向前望去,眼前石階層層疊疊,更遠處,隱隱約約有那麼一個山下小村。
遠寒再次回頭,剛剛走過的石階竟已全然不見,只余層疊的雜草,和厚實的落葉。
怪不得尋常凡人,找不到那仙門所在。
山路走盡,遠寒來到了這山村前,令遠寒驚訝的是,山村裡的男女老少竟齊聚村口,期待的等在那裡。
看見遠寒走近,男女老少竟齊齊施禮,高呼:「恭迎仙師弟子下山!」
遠寒定睛一看,這一眾男女老少,雖外表與常人無異,卻都長著一條黃色的尾巴。
一位老者走上前來,施禮說道:「恭迎道長!不知道長如何稱呼?」
「在下遠寒,不知這是——」
「我等乃是黃鼠狼一族,受祖師恩惠,便攜著一家老小定居祖師山門外,幫祖師看守山門。」
遠寒心想,祖師並未提及過,這山下還有看守山門的妖族。再看這一族言語神態,不似作偽,此地又在祖師山門前,想必也並不作惡,不然以祖師的無上法力,定然早早將其抹殺了。
村長將遠寒請到家中,奉上了好茶好飯,遠寒早已辟穀,茶飯皆未碰。
村長又取了一個袋子,雙手捧著,獻給遠寒,說道:「遠寒道長,這裡乃是百兩白銀,一些俗世財物,對仙師來說不是什麼寶貝,但是行走俗世,帶些黃白之物,終究會方便很多。」
遠寒並未接下,反而問道:「俗話說,無功不受祿,你既遞上了這份錢財,想必心有所求,不妨先說說。」
村長解釋道:「瞞不過道長您,我們這一族,即便修行千百年,但若要修成人形,就繞不開這『討封』一事,道長想必也看見了,我這一族,無論化形之術修的如何高深,那條黃尾就是化不掉。」
「還請道長,為我族封敕一子,為其開闢大好前程,所需的只是道長的一句話,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遠寒笑道:「你這黃妖,端是貪心,我說你那一族為何非要守在祖師山前,原來是有這般算計,我若封敕了你那一子,便是和你那一子結了因果,又因為有祖師弟子這層關係在,你們也好從祖師那兒,蘸些仙緣福氣來!」
村長見心機被識破,便訕笑起來:「道長當真心思縝密,騙不過道長。」
遠寒道:「祖師既然未曾勸阻,倒也是默許了你們這般小心思,不過封敕一事,我並不便做。」
村長疑問道:「為何?」
遠寒:「我從祖師,修行的便是問卜望氣一道,修行此道者,最忌諱隨意沾染因果,否則卜筮之間,易受天道反噬。」
村長聽了,心中嘆氣,數百年才能見得一位弟子下山,卻是卜筮一道,可惜,可惜啊。
村長道:「縱然如此,這份白銀也請道長收下,權當是結了一份善緣。」
遠寒笑道:「雖不能封敕,你不妨換個要求,說不定我還能助你一助。」
村長猶豫了片刻,說道:「道長遊覽世間時,便幫我等留意一個人吧,此人自稱為『奀道人』,常抱著個箱子四處遊歷,我等祖上曾有一位先人在此人處購得了一枚『天敕令』,以天地封敕,得了我族有史以來最強的根基,若是道長能得知此人行蹤,還望通知我族,我族必有重謝。」
遠寒道:「尋人行蹤正是卜筮一道擅長之事,我且為你算上一算。」
只見遠寒閉目靜心,掐指默念,一道天地契機為其所引,頓時牽動萬千因果,霎時間風雲起,一聲驚雷炸響,遠寒只覺得一股無名之力,透過無盡虛空,在自個兒後腦上拍了一巴掌。
遠寒:「這...」
遠寒一臉茫然,再看天空,雲散風清,村長靜靜的望向自己,似乎在期盼著結果。
遠寒摸了摸後腦,心中驚疑,便再次閉目靜心,掐指卜算起來。
風雷再起,那股無名之力重現世間,又朝遠寒後腦上拍了一巴掌,更有天道之音隆隆入耳:
『老登!還算?找抽是吧?』
村長見遠寒雙目圓睜,楞在那裡,以為有了結果,連忙上前詢問。
遠寒沉聲道:「此人...受天道之力庇護,不可尋,不可算,不可探。」
而且手勁兒不小。
村長甚是遺憾,將手中的銀錢放在了桌上:「我等也明白,能持有『天敕令』這種神物的人,必然不簡單,道長您費心了。」
在村長家小息一個時辰後,遠寒便起了離意,至於那百兩銀錢,遠寒分文未取,這份因果,遠寒不願沾染。
這不明擺著的事兒麼,能隔著萬水千山拍你腦瓜子的大佬,誰惹得起?
離意已定,遠寒凝神,腳踏七星,施展了天涯咫尺。
大地化作了一張畫卷,江河細成一線牛毛,高峰不過一撮黃土,城池更化點點繁星。
遠寒俯視著天地畫卷,目光瀏覽著萬里河山,在瞥向一座小山時,似有天地所召,他心有所感,卻又轉瞬即逝。
此處,需得探上一探。
遠寒一步踏出,萬千景物化作飛虹閃過,下一刻,遠寒已經立在了這座小山的山頭。
祖師之法,委實了得。
遠寒正和慧本師兄對弈,慧本師兄棋藝了得,正殺得遠寒丟盔棄甲,滿頭大汗。
遠寒見自己大勢已去,不得不長嘆一聲,棄子投了。
「慧本師兄棋藝精湛,是我輸了。」
慧本笑道:「你啊你啊,同我對弈多少次了,每每都敗在同一步,也不知改改。」
遠寒笑著搖了搖頭,目光望向那一池的蓮荷。
慧本:「有些心事?」
遠寒:「瞞不過師兄你,我確實有些想法。」
慧本:「說來聽聽,師兄給你參謀參謀。」
遠寒:「我想下山。」
慧本驚訝的問道:「為何?」
遠寒長嘆了一聲:「自我幼時,適逢戰亂,幸得偶遇了祖師,這才保住了這條性命,與諸位師兄弟不同,諸位師兄師弟都是歷經重重考驗,這才入了山門,資質都是萬里挑一,比我強了不知多少。」
「想我入門,也有三十餘年了,論悟性,悟性最差;論修為,修為墊底;雖然師父和師兄弟們嘴上不說,怕是心裡也看不上我。」
慧本搖頭道:「遠寒師弟,你莫要這樣想。」
遠寒繼續說道:「慧本師兄,這山門裡眾多兄弟姐妹里,只有你與我最為親近,這次來,就是來和你告別的。」
慧本皺眉看著遠寒,他當然能理解遠寒的苦衷。
慧本:「是下定決心了的?」
遠寒點頭:「下定決心了。」
慧本:「同祖師說了嗎?」
遠寒:「還沒有,正要去的。」
慧本嘆了口氣:「我便同你一起去吧。」
兩人離了蓮湖,到了偏殿,偏殿大門敞開,菩提祖師正端坐蒲團之上,閉目養神。
兩人上前施禮,恭稱祖師。
祖師問曰:「何事?」
遠寒深吸了一口氣,上前一步:「弟子,想要下山去。」
祖師又問:「為何?」
「弟子天賦平平,在修行之路上蹉跎甚久,無所建樹,便有心回歸凡俗,做一個逍遙散人。」
菩提再問:「你說在我這山上,蹉跎了歲月,那這蹉跎之間,可有學到什麼?」
「只學到了些參禪打坐,問卜望氣之術,滿打滿算,也才修得了200年的道行,尚不及一些荒野小妖。」
菩提撫須笑道:「我這道場,這般不濟?」
遠寒連忙跪拜:「非也!祖師道場,仙靈無數,乃是世間數一數二的寶地,只是弟子愚鈍,空守著寶山,卻不知如何運用!錯在弟子!」
菩提自蒲團上起身,走到遠寒身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且看我這門前的棗樹。」
「它與你一般,來我這道場,也有百餘年了。」
「皮糙枝雜,歪七扭八,不甚中看。」
「每當春意濃濃,小草綠了山野,它只有枯枝;桃樹掛了紅花,它仍無動靜;槐樹綠了枝頭,它這才露了嫩芽。」
「遠寒,你說,為師為什麼還要種這棵棗樹?」
遠寒望著那棗樹:「弟子不知。」
只見菩提走到樹前,衣袖一揮,只見那滿樹綠葉間,紛紛掛起了紅彤彤的棗子,從開花到結果,只在一瞬之間,這一瞬之間,便是一個春秋。
菩提伸手,道了一聲:來。
只見數顆紅棗,爭先恐後的落在了菩提手心。
菩提隨手拿起一顆,放入口中嚼著,並將其餘的幾枚,遞到了遠寒手中。
「嘗嘗,可甘甜爽口?」
遠寒也拿起一個,咬了一口。
「確實甘甜爽口。」
菩提撫須而笑:「遠寒啊,入我道場者,皆非等閒之輩,花開有時令,修行亦有序,不必為了一時低迷,便妄自菲薄,折了自己的心氣。」
遠寒豁然開朗,心中結郁如冰雪消融。
遠寒深深一拜:「謝祖師指點。」
菩提回到了偏殿之中,再次盤腿坐下。
「遠寒啊,既然你在山中修行,修為進境緩慢,不如就隨你自己的心意,下山歷練一番吧。」
「我這裡有一術,便教於你,權作一保命之法,你且抬起頭來。」
只見菩提手指一點,一道金光射入遠寒眉心。
「此術名為『天涯咫尺』,可瞬息千里,可無視諸多禁制,縱然重重阻隔,心念所致,人即可至,你且認真參悟。」
「若無他事,便好生修行去吧。」
遠寒拜謝。
離了祖師偏殿,遠寒和慧本並肩而行,遠寒一掃之前的憂慮,臉上掛起了笑意。
慧本笑道:「念頭通達了?」
遠寒:「通達了,通達了!」
慧本:「你啊,縱然得了祖師寶術,也莫要懈怠,既然你仍要下山,那我也送你兩個小禮物,你且站好。」
只見慧本在自身眉心一點,取出一團微光,再點入遠寒眉心。
「這是我自創的兩道小術,一術名為『一袖青風』,可喚一道清風而來,能斬草木,能斷金鐵,雖不是什麼強力神通,但是對付些山中野獸倒也綽綽有餘;另一術名為『一袖春雨』,可喚一縷細雨來,能治些日常病症、皮肉外傷,但做不到白骨生肉、起死回生。」
「有這兩術傍身,行走世俗,也能便利許多。」
遠寒欣喜:「那便謝過慧本師兄了!」
慧本閒聊道:「這次下了山,你打算去往何方?」
遠寒:「尚未想好,見祖師之前,我本想尋個山野小村,建一草廬,開墾一菜園,再養些貓貓狗狗,每日看看日升日落,雲捲雲舒,逗逗貓狗,這便挺好。」
慧本:「聽起來挺好,但是遠寒師弟,小閒愜意,大閒苦悶啊!師兄有個建議,你要不要聽聽看?」
遠寒:「師兄請講。」
慧本:「你這下山去了,不如開創個小宗門出來,不必搏那世間大宗的名頭,也不必追逐爾虞我詐的財利。於己,能不必太閒或者太忙;於外,可教化弟子,結些善緣。若是有個弟子出息了,說不得還能回過頭來提攜一下你這便宜師父。」
遠寒笑道:「我這身糙本事,還去教導弟子,怕不是把人家帶歪咯。」
慧本:「你瞧你,師父剛跟你說了什麼?不要妄自菲薄!你這轉頭就忘了!」
遠寒:「得嘞,謹記我慧本師兄的教誨!」
...
五台山上修行,不食煙火,寒暑不侵,收拾行囊,也不過破衣兩三件,舊鞋一兩雙,除此之外最貴重的,便是一個小木盒,裡面裝著的,乃是遠寒拜入祖師門下時,祖師賜下的養氣丹一瓶。
此時這丹瓶空空,丹丸早已用盡,但這普普通通的丹瓶,遠寒卻是不肯丟棄,視若珍寶。
背上行囊,遠寒便走出了居室,走出了道場,走在了山間小路之上。
山間小路,雜草叢生,已然多年不見行人了,原本的石頭階梯爬滿了青苔,兩側的樹枝伸展過來,遮蔽了半數天空,縷縷日光擠過樹葉間的空隙,照在這青苔石階之上。
遠寒向前望去,眼前石階層層疊疊,更遠處,隱隱約約有那麼一個山下小村。
遠寒再次回頭,剛剛走過的石階竟已全然不見,只余層疊的雜草,和厚實的落葉。
怪不得尋常凡人,找不到那仙門所在。
山路走盡,遠寒來到了這山村前,令遠寒驚訝的是,山村裡的男女老少竟齊聚村口,期待的等在那裡。
看見遠寒走近,男女老少竟齊齊施禮,高呼:「恭迎仙師弟子下山!」
遠寒定睛一看,這一眾男女老少,雖外表與常人無異,卻都長著一條黃色的尾巴。
一位老者走上前來,施禮說道:「恭迎道長!不知道長如何稱呼?」
「在下遠寒,不知這是——」
「我等乃是黃鼠狼一族,受祖師恩惠,便攜著一家老小定居祖師山門外,幫祖師看守山門。」
遠寒心想,祖師並未提及過,這山下還有看守山門的妖族。再看這一族言語神態,不似作偽,此地又在祖師山門前,想必也並不作惡,不然以祖師的無上法力,定然早早將其抹殺了。
村長將遠寒請到家中,奉上了好茶好飯,遠寒早已辟穀,茶飯皆未碰。
村長又取了一個袋子,雙手捧著,獻給遠寒,說道:「遠寒道長,這裡乃是百兩白銀,一些俗世財物,對仙師來說不是什麼寶貝,但是行走俗世,帶些黃白之物,終究會方便很多。」
遠寒並未接下,反而問道:「俗話說,無功不受祿,你既遞上了這份錢財,想必心有所求,不妨先說說。」
村長解釋道:「瞞不過道長您,我們這一族,即便修行千百年,但若要修成人形,就繞不開這『討封』一事,道長想必也看見了,我這一族,無論化形之術修的如何高深,那條黃尾就是化不掉。」
「還請道長,為我族封敕一子,為其開闢大好前程,所需的只是道長的一句話,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遠寒笑道:「你這黃妖,端是貪心,我說你那一族為何非要守在祖師山前,原來是有這般算計,我若封敕了你那一子,便是和你那一子結了因果,又因為有祖師弟子這層關係在,你們也好從祖師那兒,蘸些仙緣福氣來!」
村長見心機被識破,便訕笑起來:「道長當真心思縝密,騙不過道長。」
遠寒道:「祖師既然未曾勸阻,倒也是默許了你們這般小心思,不過封敕一事,我並不便做。」
村長疑問道:「為何?」
遠寒:「我從祖師,修行的便是問卜望氣一道,修行此道者,最忌諱隨意沾染因果,否則卜筮之間,易受天道反噬。」
村長聽了,心中嘆氣,數百年才能見得一位弟子下山,卻是卜筮一道,可惜,可惜啊。
村長道:「縱然如此,這份白銀也請道長收下,權當是結了一份善緣。」
遠寒笑道:「雖不能封敕,你不妨換個要求,說不定我還能助你一助。」
村長猶豫了片刻,說道:「道長遊覽世間時,便幫我等留意一個人吧,此人自稱為『奀道人』,常抱著個箱子四處遊歷,我等祖上曾有一位先人在此人處購得了一枚『天敕令』,以天地封敕,得了我族有史以來最強的根基,若是道長能得知此人行蹤,還望通知我族,我族必有重謝。」
遠寒道:「尋人行蹤正是卜筮一道擅長之事,我且為你算上一算。」
只見遠寒閉目靜心,掐指默念,一道天地契機為其所引,頓時牽動萬千因果,霎時間風雲起,一聲驚雷炸響,遠寒只覺得一股無名之力,透過無盡虛空,在自個兒後腦上拍了一巴掌。
遠寒:「這...」
遠寒一臉茫然,再看天空,雲散風清,村長靜靜的望向自己,似乎在期盼著結果。
遠寒摸了摸後腦,心中驚疑,便再次閉目靜心,掐指卜算起來。
風雷再起,那股無名之力重現世間,又朝遠寒後腦上拍了一巴掌,更有天道之音隆隆入耳:
『老登!還算?找抽是吧?』
村長見遠寒雙目圓睜,楞在那裡,以為有了結果,連忙上前詢問。
遠寒沉聲道:「此人...受天道之力庇護,不可尋,不可算,不可探。」
而且手勁兒不小。
村長甚是遺憾,將手中的銀錢放在了桌上:「我等也明白,能持有『天敕令』這種神物的人,必然不簡單,道長您費心了。」
在村長家小息一個時辰後,遠寒便起了離意,至於那百兩銀錢,遠寒分文未取,這份因果,遠寒不願沾染。
這不明擺著的事兒麼,能隔著萬水千山拍你腦瓜子的大佬,誰惹得起?
離意已定,遠寒凝神,腳踏七星,施展了天涯咫尺。
大地化作了一張畫卷,江河細成一線牛毛,高峰不過一撮黃土,城池更化點點繁星。
遠寒俯視著天地畫卷,目光瀏覽著萬里河山,在瞥向一座小山時,似有天地所召,他心有所感,卻又轉瞬即逝。
此處,需得探上一探。
遠寒一步踏出,萬千景物化作飛虹閃過,下一刻,遠寒已經立在了這座小山的山頭。
祖師之法,委實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