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籠》
今年元旦,迪柯·莫歐遜先生,居然出現在了大眾眼前,他已經近十年來沒回到這來了,他完全像換了個人似的,臉瘦得變了形,頭髮白了一大半,走起路來,比老人還費盡,整個人看上去,蒼老疲憊得容貌都變了。他穿著一件破舊而拖地的長大衣,晃晃悠悠地穿過大街小巷,走進了萊洛林咖啡館,屁股從前往後倒地坐在了靠窗位置,菜單也沒看,便向服務員點了杯熱黑咖啡,說了句「要最苦的。」等待時,他眼光不停地上下左右地注視著窗外的街道、房屋、人群,眼神朦朧而渙散,他在窗上哈了幾口氣,因為天氣寒冷,窗上結成了白霧。他伸出左手,在飾滿白霧的窗上寫了歪歪扭扭、模糊的兩個字「救贖」,咖啡來後,他顧不及燙嘴,便大口大口喝了起來,沒過一分鐘,咖啡杯便空底了,他站起身,付完了錢,走出店,走在大街上,人群看著他,好似看見了鬼,驚訝得臉上的五官,都靜止了,他不說話,更沒去在意,只是加快了步伐,越走越遠,直到走出了城外,才放慢了腳步,他向右拐,走進了郊外的一片樹林,來到了一處小湖邊,湖水在陽光照耀下,分外刺眼,似塊爛了後,又重新拼湊的尖硬玻璃,也像面本就完整的鏡子。他在旁邊的草地上坐了下來,眼神清晰中閃著光,環視著周圍,嘴中放聲大喊到「我終於又回到那個起點了」,隨後,便去湖邊接了些水,洗了把臉,喝了個夠,又去灌木叢邊,摘了些香甜的野果吃。他還記得,這裡的湖水是乾淨而甜的,這裡的果子,是個雖小但甜而多汁的,這,是自然中逍遙自在的氣息。接著,他就躺在草地上,望著藍天上的白雲輕飄,鳥兒在空中自由翱翔,猶如普通的景象中摻雜了過半的深意。沒過多久,睡著了。還記得,十年前的那時候,也是和現在一模一樣。
那一年,他二十四歲,剛從大學博士學位畢業,但他想的第一件事,不是靠工作獲得成功的人生。這個年輕的小伙子,理念和想法甚是獨特,或許取決於先天基因、後天形成的性格,他必須要做一番異於普遍常人的偉大之事,才能安心。畢業時剛好是夏天,那年的天異常炎熱,他早上從學校返回位於阿耶瓦小鎮的家中後,下午便告別家中的父母和奶奶,一個人坐火車去瑞士旅遊去了,之後又分別去了德國、波蘭、義大利、荷蘭、英國,兩個月後,才坐飛機回到家。他在小鎮上的幾個朋友這時都已經去外地嘗試踏入社會了,只有他一人完全不著急,反而很憤怒,畢竟,他認為,兩個月前,我百般苦求地好心邀請他們與自己一起去旅遊,他們嚴辭拒絕了,說要留在附近學習和積累社會經驗,沒時間去瞎遊蕩,還用什麼社會學、成功學、倫理學,輪番用教授學者的口氣,跟我說了大半天。還有,我那父母,從我剛畢業時就天天嘮叨個半天以上,說要我性格收斂一點,懂得謙遜和素質,現在已經是社會和國家的人了,不再是學校和家庭的學生和孩子了,叛逆也早過了才對,不要再那麼放蕩不羈了,應該多向周圍那些同齡人好好學習學習,人嘛,總要是群居動物,獨來獨往,這怎像話?我聽完這類型的話,真是又好笑又疑惑不解,但稍微在腦中停留了一會兒,便自動過濾掉了,畢竟我的真實形象與別人口中的,那簡直完全不一樣,我應該是一個從小至今內向、害羞、孤獨、社恐、弱小、膽小的人才對,況且這怎麼能算叛逆和放蕩呢,這分明是人自我個體最普通的體現,真不曉得是別人對我誤解和厭惡太久太大,還是我自己人格分裂了?儘管我現在情緒既無奈又不屑,但又怎麼樣呢,繼續我行我束吧。莫歐遜先生這個人,不對,應該是小伙子。他是個很會異想天開的人,幻想是他最大的愛好,在他房間裡,書架上、書桌上、椅子上、地上,甚至衣櫃裡都擺滿了書,比其它博士生的書還要多一倍多,名副其實的「書房」,但他基本上是不看的,之所以買來放這,只是他幻想特徵的一部分內容罷了,他用的更多的是紙和筆,不是為了記筆記,而是為了成就自己的文學藝術,和為自己的哲學思想大為嘆賞,此外,在家中來回走個不停、自言自語、擺著看似神聖威嚴的架勢都是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基本要搞到深夜凌晨兩三點,才關燈睡覺,中午時,家裡人叫他也不起,到點了,只是自己起來就是。每日下午,他基本出門散步,出門時,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都得頭戴著頂禮帽,裡面穿著厚厚的紳士裝,外面套件長大衣,腳上穿著擦得光亮的黑皮鞋,嘴上貼上一枚假小鬍子,拄著根拐杖,特意駝著點背,擺出一副大總統、外交部長的勢氣,大搖大擺地走在大街上,有人從他身邊路過時,他便十分認真地敬了個禮,口中說道「你好,我親愛的法蘭西人民們。」,看的那些路人是留一隻眼,聾一隻耳朵的,他毫不在意,直到走到他每天都會來到的公園裡,才開始他一天中真正的生活,屬於自己個體的生活。公園面積小,人也不多,但風景和空氣挺好,他就喜歡這種環境,他先來到草坪那,那裡人最密集,等站好指定位置後,挺起背,面目認真又驕傲,將兩隻手伸展開來,平托在胸前,目光犀利地對周圍緊緊凝視了一圈,便扯了扯嗓子,放聲吶喊道「各位同僚們,真理總是誕生於一個微不足道的地方的,而在這個公園的每天下午,真理就在此孕育而生,你們是這卓越而神聖思想初始的見證者,這是你們一生中莫大的福氣,也是這座公園在萬千景區的至高榮幸,更是我在人類歷史上鑄就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的光明機遇!」等他說完,滿臉誇張的喜悅看向周圍時,一大半的人失去了影子,一中半的人,拍手叫好,比看一場小丑戲還甚滑稽,一小半的人沖他破囗大罵「你以為你誰呀,又瘋又蠢的,真把自己當名人和上帝了,我看你,連個流氓都不如!」,莫歐遜臉上沒了任何生機,臉從紅彤色變成了蒼白色,眼神無了神,五官四肢都靜止了,整個人像痴呆了,站在原地,手握著拳頭仍懸浮在空中,一動不動。過了好一會兒,只有一微半的人仍坐在草地上,他們仍在笑,笑得更真實、平常,更沒有辱罵聲,只覺得甚是喜歡,莫歐遜被笑聲從虛無拉回了多元的現實,他看著草坪的右側,原來是幾個小孩子發出的笑聲,他嘗試活動了下四肢,發現可以動,又試了試臉,太好了,嘴巴、鼻子、眼睛、耳朵都恢復正常了,他緩慢走向那幾個小孩,那幾個小孩臉上滿是灰塵和泥土,穿著破舊的衣裳,打了幾個補丁的褲子,光著腳。他站在他們身前,用了好久,才用嘴不連貫地發出聲音,「你...們好,小朋友,……你們剛才為什麼笑得那麼大聲呀?」那幾個小孩看著他,沒有猶豫,微笑著說到「大哥哥,因為你的樣子很好笑呀。」「什麼樣子?」莫歐遜半平坦半疑惑地說,「就是哥哥你剛才表演、演講的話和樣子啊,我們覺得講的非常好,很有感染力,很有理想與現實碰撞的藝術美呢。」那些小孩迅速地同聲道,「真,真的嗎?」莫歐遜放大了些聲音說,「當然了,我們為什麼要騙你呢,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管怎麼樣,都應該真誠地表達出來,而不是像剛才那些人一樣,而且哥哥你確實很優秀啊。」小孩說。莫歐遜剛想回答,喉嚨不知被什麼卡住了,他又醞釀了一下,才說「謝謝你們,小朋友,真的謝謝,你們是我在這個公園裡的知音,你們的知識才華讓我驚訝到了,但你們美好純真的笑容和品德卻給了我心靈上的淨化。」那幾個小孩,說道「不用謝,哥哥,你以後來的時候,可以來找我們玩」。莫歐遜看著他們那純真可愛的笑容,不禁嗦了嗦紅了的鼻子,眼頰兩旁的淚水沒來得擦,便滴落在了草上。他從囗袋裡拿出十幾顆糖果和幾袋餅乾,遞在了小孩們面前,這時,一位鶉衣百結的老頭走了過來,看樣子,是他們爺爺,他用沙啞聲說到「時間不早了,趕緊回家吧。」那幾個小孩站了起來,伸出小手,將莫歐遜的手推回了口袋中,露出潔白的牙齒,微笑說了句「大哥哥,再見,我們要回家了,明天再一起玩!」莫歐遜只是緩緩舉起右手,縮靠地放在脖子處,跟他們擺了擺手。之後,那些小孩便跟他們爺爺回了家,邊走邊說著「爺爺,今天很開心啊。」莫歐遜站在原地凝望著一老幾小離開了,臉上露著有點詫異的歪笑,卻又沾滿了透明的淚水,但沒有笑聲,也無哭聲。那時,天已經近暗了,公園的燈很微弱,鳥兒和風吹過樹葉的聲音很雜很嘈很亂,但總比白天有人的聲音令人柔和些,黃昏的夕陽灑在他臉身上,臉是陰暗的,身體被紅橙黃的光照的,刺眼又模糊,沒了具體的形態。等天已經完全黑了後,他才有了知覺,轉身低著頭挨著公園鋪滿石子的窄路走著,茂密的頭髮被風吹得像散落一地後又被掃到一起的羽毛,他朝著公園的入口走去,從公園出來後,他目光牢牢地注視著前方,身體已經放鬆了很多,他沿著滿是燈光、人、車輛和房子的寬廣街道緩慢地走著,一步步地回了家。
那一年,他二十四歲,剛從大學博士學位畢業,但他想的第一件事,不是靠工作獲得成功的人生。這個年輕的小伙子,理念和想法甚是獨特,或許取決於先天基因、後天形成的性格,他必須要做一番異於普遍常人的偉大之事,才能安心。畢業時剛好是夏天,那年的天異常炎熱,他早上從學校返回位於阿耶瓦小鎮的家中後,下午便告別家中的父母和奶奶,一個人坐火車去瑞士旅遊去了,之後又分別去了德國、波蘭、義大利、荷蘭、英國,兩個月後,才坐飛機回到家。他在小鎮上的幾個朋友這時都已經去外地嘗試踏入社會了,只有他一人完全不著急,反而很憤怒,畢竟,他認為,兩個月前,我百般苦求地好心邀請他們與自己一起去旅遊,他們嚴辭拒絕了,說要留在附近學習和積累社會經驗,沒時間去瞎遊蕩,還用什麼社會學、成功學、倫理學,輪番用教授學者的口氣,跟我說了大半天。還有,我那父母,從我剛畢業時就天天嘮叨個半天以上,說要我性格收斂一點,懂得謙遜和素質,現在已經是社會和國家的人了,不再是學校和家庭的學生和孩子了,叛逆也早過了才對,不要再那麼放蕩不羈了,應該多向周圍那些同齡人好好學習學習,人嘛,總要是群居動物,獨來獨往,這怎像話?我聽完這類型的話,真是又好笑又疑惑不解,但稍微在腦中停留了一會兒,便自動過濾掉了,畢竟我的真實形象與別人口中的,那簡直完全不一樣,我應該是一個從小至今內向、害羞、孤獨、社恐、弱小、膽小的人才對,況且這怎麼能算叛逆和放蕩呢,這分明是人自我個體最普通的體現,真不曉得是別人對我誤解和厭惡太久太大,還是我自己人格分裂了?儘管我現在情緒既無奈又不屑,但又怎麼樣呢,繼續我行我束吧。莫歐遜先生這個人,不對,應該是小伙子。他是個很會異想天開的人,幻想是他最大的愛好,在他房間裡,書架上、書桌上、椅子上、地上,甚至衣櫃裡都擺滿了書,比其它博士生的書還要多一倍多,名副其實的「書房」,但他基本上是不看的,之所以買來放這,只是他幻想特徵的一部分內容罷了,他用的更多的是紙和筆,不是為了記筆記,而是為了成就自己的文學藝術,和為自己的哲學思想大為嘆賞,此外,在家中來回走個不停、自言自語、擺著看似神聖威嚴的架勢都是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基本要搞到深夜凌晨兩三點,才關燈睡覺,中午時,家裡人叫他也不起,到點了,只是自己起來就是。每日下午,他基本出門散步,出門時,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都得頭戴著頂禮帽,裡面穿著厚厚的紳士裝,外面套件長大衣,腳上穿著擦得光亮的黑皮鞋,嘴上貼上一枚假小鬍子,拄著根拐杖,特意駝著點背,擺出一副大總統、外交部長的勢氣,大搖大擺地走在大街上,有人從他身邊路過時,他便十分認真地敬了個禮,口中說道「你好,我親愛的法蘭西人民們。」,看的那些路人是留一隻眼,聾一隻耳朵的,他毫不在意,直到走到他每天都會來到的公園裡,才開始他一天中真正的生活,屬於自己個體的生活。公園面積小,人也不多,但風景和空氣挺好,他就喜歡這種環境,他先來到草坪那,那裡人最密集,等站好指定位置後,挺起背,面目認真又驕傲,將兩隻手伸展開來,平托在胸前,目光犀利地對周圍緊緊凝視了一圈,便扯了扯嗓子,放聲吶喊道「各位同僚們,真理總是誕生於一個微不足道的地方的,而在這個公園的每天下午,真理就在此孕育而生,你們是這卓越而神聖思想初始的見證者,這是你們一生中莫大的福氣,也是這座公園在萬千景區的至高榮幸,更是我在人類歷史上鑄就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的光明機遇!」等他說完,滿臉誇張的喜悅看向周圍時,一大半的人失去了影子,一中半的人,拍手叫好,比看一場小丑戲還甚滑稽,一小半的人沖他破囗大罵「你以為你誰呀,又瘋又蠢的,真把自己當名人和上帝了,我看你,連個流氓都不如!」,莫歐遜臉上沒了任何生機,臉從紅彤色變成了蒼白色,眼神無了神,五官四肢都靜止了,整個人像痴呆了,站在原地,手握著拳頭仍懸浮在空中,一動不動。過了好一會兒,只有一微半的人仍坐在草地上,他們仍在笑,笑得更真實、平常,更沒有辱罵聲,只覺得甚是喜歡,莫歐遜被笑聲從虛無拉回了多元的現實,他看著草坪的右側,原來是幾個小孩子發出的笑聲,他嘗試活動了下四肢,發現可以動,又試了試臉,太好了,嘴巴、鼻子、眼睛、耳朵都恢復正常了,他緩慢走向那幾個小孩,那幾個小孩臉上滿是灰塵和泥土,穿著破舊的衣裳,打了幾個補丁的褲子,光著腳。他站在他們身前,用了好久,才用嘴不連貫地發出聲音,「你...們好,小朋友,……你們剛才為什麼笑得那麼大聲呀?」那幾個小孩看著他,沒有猶豫,微笑著說到「大哥哥,因為你的樣子很好笑呀。」「什麼樣子?」莫歐遜半平坦半疑惑地說,「就是哥哥你剛才表演、演講的話和樣子啊,我們覺得講的非常好,很有感染力,很有理想與現實碰撞的藝術美呢。」那些小孩迅速地同聲道,「真,真的嗎?」莫歐遜放大了些聲音說,「當然了,我們為什麼要騙你呢,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管怎麼樣,都應該真誠地表達出來,而不是像剛才那些人一樣,而且哥哥你確實很優秀啊。」小孩說。莫歐遜剛想回答,喉嚨不知被什麼卡住了,他又醞釀了一下,才說「謝謝你們,小朋友,真的謝謝,你們是我在這個公園裡的知音,你們的知識才華讓我驚訝到了,但你們美好純真的笑容和品德卻給了我心靈上的淨化。」那幾個小孩,說道「不用謝,哥哥,你以後來的時候,可以來找我們玩」。莫歐遜看著他們那純真可愛的笑容,不禁嗦了嗦紅了的鼻子,眼頰兩旁的淚水沒來得擦,便滴落在了草上。他從囗袋裡拿出十幾顆糖果和幾袋餅乾,遞在了小孩們面前,這時,一位鶉衣百結的老頭走了過來,看樣子,是他們爺爺,他用沙啞聲說到「時間不早了,趕緊回家吧。」那幾個小孩站了起來,伸出小手,將莫歐遜的手推回了口袋中,露出潔白的牙齒,微笑說了句「大哥哥,再見,我們要回家了,明天再一起玩!」莫歐遜只是緩緩舉起右手,縮靠地放在脖子處,跟他們擺了擺手。之後,那些小孩便跟他們爺爺回了家,邊走邊說著「爺爺,今天很開心啊。」莫歐遜站在原地凝望著一老幾小離開了,臉上露著有點詫異的歪笑,卻又沾滿了透明的淚水,但沒有笑聲,也無哭聲。那時,天已經近暗了,公園的燈很微弱,鳥兒和風吹過樹葉的聲音很雜很嘈很亂,但總比白天有人的聲音令人柔和些,黃昏的夕陽灑在他臉身上,臉是陰暗的,身體被紅橙黃的光照的,刺眼又模糊,沒了具體的形態。等天已經完全黑了後,他才有了知覺,轉身低著頭挨著公園鋪滿石子的窄路走著,茂密的頭髮被風吹得像散落一地後又被掃到一起的羽毛,他朝著公園的入口走去,從公園出來後,他目光牢牢地注視著前方,身體已經放鬆了很多,他沿著滿是燈光、人、車輛和房子的寬廣街道緩慢地走著,一步步地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