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將
江州,兩條大江洶湧奔騰而至,於此欣然相會滾滾東去,磅礴水聲如巨龍低吟,匯流之處的碼頭上,一隊人馬正棄馬換舟,準備順水而下繼續向東行駛。劉禪望著滔滔江水,心中唏噓不已。上一次自己坐船,應該還是四、五歲的時候吧,當時父皇與東吳交惡,繼母孫夫人一氣之下要回娘家,拿著一包香油豆乾把自己哄上了前去東吳的船。幸虧趙雲乘船追了上來,從孫夫人手中把自己搶了回去。
唉,大人們的事兒,可真是難懂啊。劉禪還依稀記得當時趙雲和孫夫人吵得面紅耳赤,侍女們在一旁推推攘攘,船隻被踩得晃來晃去,自己嚇得哇哇大哭,誤以為趙雲要謀害他,死死抱著孫夫人的脖子不撒手。
這麼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孫夫人回到吳國後過得怎麼樣?
「殿下,咱們再行個三十里的水路,就到趙將軍軍營了。」侍衛鬆了口氣,這一路過來數百里的路程,劉禪星夜兼程馬不停蹄,眾人過慣了宮中悠閒日子,被他折騰得骨頭都快散架了,眼下總算快要平平安安把這個祖宗送到趙雲手上。
「好,辛苦了。」劉禪順口應道,快步登上船隻,催促船夫儘快開船。
殿下這是轉性子了?一路上劉禪種種變化讓身旁侍衛們詫異不已,許多人直到現在還沒能適應過來。眼瞧著這個沒心沒肺的紈絝子弟轉眼間成長為一個合格的蜀漢太子,侍衛們備受鼓舞,心思活絡的人已經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動腦筋了。
船隊順水而行,不多時向南拐過一個彎,河道北岸林木蔥鬱的山頭上,一座依山而建的軍營展現在眾人眼前。木製的營寨與山石融為一體,青灰色的屋頂在清晨的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光輝。營寨四周,堅固的木牆沿著山勢圍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漢」字大旗獵獵作響,在風中顯得格外醒目。兵器交擊聲、吶喊聲、號令聲此起彼伏,迴蕩在山谷之間。
船隊靠入營寨小港,趙雲早已等候多時,見劉禪下船登岸,快步上前半跪行禮:「末將參見太子殿下。」
「將軍快請起!」劉禪上前伸手將趙雲扶起,仔細端詳著這位將軍,比之記憶中蒼髮白須的模樣,如今的趙雲聲音洪亮、身形沉穩、目光銳利,一身鎧甲保養得嶄新發亮,舉手投足間隱隱然能讓劉禪感到一股勃發的戰意。
這才是令曹軍聞風喪膽的趙子龍嘛!蜀漢群臣里,能令劉禪完全信任的人不多,除了諸葛亮外,趙雲算是一個,且與諸葛亮在一起時那種小心翼翼的感覺不同,每與趙雲呆在一塊兒,劉禪都覺得無比放鬆、無比舒坦。
「殿下這一路上,可受苦了啊。」趙雲以嚴肅審慎著稱,人前從來都是不苟言笑,倒是對劉禪關心的很,看著他這一臉風塵氣息凌亂的樣子,想必是來時一路吃了不少苦頭。「臣備了些簡單酒菜,給殿下洗洗塵,殿下請。」
「好,我正好渴得慌,走走,陪老將軍喝上兩杯。」趙雲的酒可不是一般人喝得到的,劉禪忙著趕路日夜兼程,這會兒又累又渴,正好和闊別重逢的老將軍坐下一同聊聊。
兩人在營中坐下,幾杯酒下肚,劉禪身上舒緩過來,想起前線的戰事,向趙雲問道:「趙叔,您這兒靠著前線近,可有什麼確切的消息傳來呢?」
趙雲生性樸直,也不遮遮掩掩,向劉禪直言稟報導:「回殿下,我也是兩日前才得到的消息。陸遜趁著我軍疲憊懈怠,以火攻奇襲我軍營寨,致使我軍陣勢大亂,首尾不能相顧,最終全軍潰散,只有零星的部隊逃了回來。萬幸的是,目前已經收到了陛下本人安然無恙的確切消息。」
「那就好,那就好。」劉禪對軍隊戰敗沒什麼直觀的概念,覆沒的幾萬將士中也沒幾個認識的人,未來的煩惱自有諸葛亮去操心,在聽到父皇安全的消息後,他心中算是鬆了口氣。
「臣麾下江州軍已經整備完畢,前鋒部隊昨日已經出發了,今早臣也恰好收到了丞相命臣率軍出發的文書,等殿下喝完這壺酒,咱們即刻動身。」
好險!趙雲的動作真是迅速,這一身汗算沒白流!劉禪慶幸自己這一趟沒有像平日裡那樣鬆散懈惰,拼著一口氣晝夜奔行數百里,這才勉強趕上了趙雲的隊伍。
軍隊裡都是這麼雷厲風行的嗎?劉禪望向營地中忙忙碌碌卻又井然有序的士兵,發現這裡的風格與皇宮中截然不同。與宮中裝備精良卻又無所事事的侍衛們不同,這裡的士兵個個精神飽滿、幹勁十足,將官們只消用簡單的口令便能讓士兵們快速行動起來,整支軍隊就像是蟻群一般,有條不紊地高效行動著。
「好!」劉禪大受鼓舞,站起身來,卻忽然感到一陣眩暈,眼前一黑,整個身子似乎不受控制地旋轉起來。趙雲眼疾手快,一把上前扶住劉禪,急切地喚道:「殿下,殿下?」
「嗯,剛才,好暈。」幾息之後,劉禪雙目恢復了視力,整個人緩過勁來,不禁感到一陣驚慌後怕,不知道剛才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
「殿下勿憂,」趙雲看出劉禪臉上慌張錯愕的神色,向他解釋道:「殿下連夜趕路,或許是以前從沒有這麼勞累過,一時氣血沒有跟上,稍事歇息就好了。」
「要不,殿下在這裡休養幾天,臣先行出發去接應陛下?」
「不礙事,」劉禪擺擺手,幾百里的路程都跑過來了,哪能在這裡打退堂鼓。剛才這一暈,丟臉丟大發了,必須得把面子找回來!他深吸一口氣,整理好氣息,昂著頭看向遠方,擺出一副毫不在乎的神情,故作豪邁地對趙雲說道:「趙叔,咱們這就出發吧,戰場上瞬息萬變,可別耽誤了軍情。」
「殿下……?」趙雲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這還是自己認識的那個阿斗嗎?一怔之下,繼而又感到大受鼓舞,「是!臣這就下令,全軍立即出發!」
「好,趙叔也隨我一同登船吧。」劉禪端起酒碗,一仰脖子,將剩下的酒一飲而盡,再將碗重重放在桌上。這樣怕是該有幾分氣概了吧,劉禪心想。
趙雲看著劉禪稚嫩的表演,想起陛下還是主公的時候,也老是這麼端著臉面放不下架子,不禁暗自一笑,心裡感到一絲欣慰: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啊,可惜我也不年輕了,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隨殿下一同征戰四方了。
「趙統、趙廣,和我一起,隨太子殿下一同出發。」趙雲招呼隨侍在側的兩個年輕人跟上。
「是!」「是!」
劉禪這才仔細看了看這兩名一直跟在趙雲身後的年輕將領。喲,原來是大趙小趙二位將軍,趙統是長兄,長得魁梧高大,與趙雲時的模樣隱隱有幾分相似;趙廣是二子,生的有些瘦削俊秀。在自己的記憶中兩人都是年老時的模樣,剛才竟一時沒有認出來。
「好,好,江山代有人才出啊。」劉禪收穫了意外之喜,心裡十分開心,趙雲這兩個兒子雖然與自己同輩,在蜀漢軍隊中也算是為數不多的人才,但在前世的記憶中,自己不理國事,連相熟的臣子都沒幾個,魏軍兵臨城下時,竟無一人站出來替自己分憂。如果自己這一次真的不甘心命運的安排,想要做出改變的話,從現在開始與群臣們熟絡熟絡,多找幾個可靠的幫手總是好的。
四人率領大軍船隊一路向東,順著江水日夜行舟近千里。兩天後的黃昏,劉禪站在船頭,遠遠望見山巒疊嶂中,一座與山川融為一體的城池若隱若現,高聳的城樓披著金色的霞光,靜靜屹立於江心峭壁上,俯瞰著滾滾東流的江水。
「殿下,前方就是白帝城,陛下此時應當正在城內休整。」趙雲指了指前方江心中的城塞,拱手向劉禪說道:「臣就在此處向殿下告辭了,下游前線方向還有陸續撤回的部隊,當務之急是擋住吳軍,將他們接回來。待前線安定後,臣再進城面見陛下。」
「好,那就有勞將軍了。」劉禪原以為這裡就是此行的終點,哪想到戰事如此繁雜,趙雲在護送他到達白帝城後,還得馬不停蹄地趕往前線。
原來打起仗來這麼麻煩啊,劉禪看著遠去的船隊,暗暗嘆了口氣,出宮這幾日,自己體驗到了與往日截然不同的生活,不再像是宮中那樣井然有序、慢條斯理的節奏,宮外的一切都是那麼緊張、多變、危機四伏,毫無規則可言。
「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劉禪低下頭來看了看自己,年輕的軀體雖然耽於酒色,但無論如何底子還在,一路折騰下來也承受的住,比起自己五十六歲投降時那臃腫肥胖,走兩步就喘的身子實在是強太多了。想當年,自己被從成都千里押解至洛陽,一路上雖然魏軍怕他出事,對他也算優待,但他還是差點病死在路上。
真丟人啊……劉禪想起自己坐在前往洛陽的豪華囚車裡那段經歷,一路氣喘吁吁、心慌胸悶、上吐下瀉,哪還顧得上什麼國讎家恨,只盼望著別病死在路途上,叫人貽笑萬年。
唉,大人們的事兒,可真是難懂啊。劉禪還依稀記得當時趙雲和孫夫人吵得面紅耳赤,侍女們在一旁推推攘攘,船隻被踩得晃來晃去,自己嚇得哇哇大哭,誤以為趙雲要謀害他,死死抱著孫夫人的脖子不撒手。
這麼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孫夫人回到吳國後過得怎麼樣?
「殿下,咱們再行個三十里的水路,就到趙將軍軍營了。」侍衛鬆了口氣,這一路過來數百里的路程,劉禪星夜兼程馬不停蹄,眾人過慣了宮中悠閒日子,被他折騰得骨頭都快散架了,眼下總算快要平平安安把這個祖宗送到趙雲手上。
「好,辛苦了。」劉禪順口應道,快步登上船隻,催促船夫儘快開船。
殿下這是轉性子了?一路上劉禪種種變化讓身旁侍衛們詫異不已,許多人直到現在還沒能適應過來。眼瞧著這個沒心沒肺的紈絝子弟轉眼間成長為一個合格的蜀漢太子,侍衛們備受鼓舞,心思活絡的人已經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動腦筋了。
船隊順水而行,不多時向南拐過一個彎,河道北岸林木蔥鬱的山頭上,一座依山而建的軍營展現在眾人眼前。木製的營寨與山石融為一體,青灰色的屋頂在清晨的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光輝。營寨四周,堅固的木牆沿著山勢圍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漢」字大旗獵獵作響,在風中顯得格外醒目。兵器交擊聲、吶喊聲、號令聲此起彼伏,迴蕩在山谷之間。
船隊靠入營寨小港,趙雲早已等候多時,見劉禪下船登岸,快步上前半跪行禮:「末將參見太子殿下。」
「將軍快請起!」劉禪上前伸手將趙雲扶起,仔細端詳著這位將軍,比之記憶中蒼髮白須的模樣,如今的趙雲聲音洪亮、身形沉穩、目光銳利,一身鎧甲保養得嶄新發亮,舉手投足間隱隱然能讓劉禪感到一股勃發的戰意。
這才是令曹軍聞風喪膽的趙子龍嘛!蜀漢群臣里,能令劉禪完全信任的人不多,除了諸葛亮外,趙雲算是一個,且與諸葛亮在一起時那種小心翼翼的感覺不同,每與趙雲呆在一塊兒,劉禪都覺得無比放鬆、無比舒坦。
「殿下這一路上,可受苦了啊。」趙雲以嚴肅審慎著稱,人前從來都是不苟言笑,倒是對劉禪關心的很,看著他這一臉風塵氣息凌亂的樣子,想必是來時一路吃了不少苦頭。「臣備了些簡單酒菜,給殿下洗洗塵,殿下請。」
「好,我正好渴得慌,走走,陪老將軍喝上兩杯。」趙雲的酒可不是一般人喝得到的,劉禪忙著趕路日夜兼程,這會兒又累又渴,正好和闊別重逢的老將軍坐下一同聊聊。
兩人在營中坐下,幾杯酒下肚,劉禪身上舒緩過來,想起前線的戰事,向趙雲問道:「趙叔,您這兒靠著前線近,可有什麼確切的消息傳來呢?」
趙雲生性樸直,也不遮遮掩掩,向劉禪直言稟報導:「回殿下,我也是兩日前才得到的消息。陸遜趁著我軍疲憊懈怠,以火攻奇襲我軍營寨,致使我軍陣勢大亂,首尾不能相顧,最終全軍潰散,只有零星的部隊逃了回來。萬幸的是,目前已經收到了陛下本人安然無恙的確切消息。」
「那就好,那就好。」劉禪對軍隊戰敗沒什麼直觀的概念,覆沒的幾萬將士中也沒幾個認識的人,未來的煩惱自有諸葛亮去操心,在聽到父皇安全的消息後,他心中算是鬆了口氣。
「臣麾下江州軍已經整備完畢,前鋒部隊昨日已經出發了,今早臣也恰好收到了丞相命臣率軍出發的文書,等殿下喝完這壺酒,咱們即刻動身。」
好險!趙雲的動作真是迅速,這一身汗算沒白流!劉禪慶幸自己這一趟沒有像平日裡那樣鬆散懈惰,拼著一口氣晝夜奔行數百里,這才勉強趕上了趙雲的隊伍。
軍隊裡都是這麼雷厲風行的嗎?劉禪望向營地中忙忙碌碌卻又井然有序的士兵,發現這裡的風格與皇宮中截然不同。與宮中裝備精良卻又無所事事的侍衛們不同,這裡的士兵個個精神飽滿、幹勁十足,將官們只消用簡單的口令便能讓士兵們快速行動起來,整支軍隊就像是蟻群一般,有條不紊地高效行動著。
「好!」劉禪大受鼓舞,站起身來,卻忽然感到一陣眩暈,眼前一黑,整個身子似乎不受控制地旋轉起來。趙雲眼疾手快,一把上前扶住劉禪,急切地喚道:「殿下,殿下?」
「嗯,剛才,好暈。」幾息之後,劉禪雙目恢復了視力,整個人緩過勁來,不禁感到一陣驚慌後怕,不知道剛才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
「殿下勿憂,」趙雲看出劉禪臉上慌張錯愕的神色,向他解釋道:「殿下連夜趕路,或許是以前從沒有這麼勞累過,一時氣血沒有跟上,稍事歇息就好了。」
「要不,殿下在這裡休養幾天,臣先行出發去接應陛下?」
「不礙事,」劉禪擺擺手,幾百里的路程都跑過來了,哪能在這裡打退堂鼓。剛才這一暈,丟臉丟大發了,必須得把面子找回來!他深吸一口氣,整理好氣息,昂著頭看向遠方,擺出一副毫不在乎的神情,故作豪邁地對趙雲說道:「趙叔,咱們這就出發吧,戰場上瞬息萬變,可別耽誤了軍情。」
「殿下……?」趙雲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這還是自己認識的那個阿斗嗎?一怔之下,繼而又感到大受鼓舞,「是!臣這就下令,全軍立即出發!」
「好,趙叔也隨我一同登船吧。」劉禪端起酒碗,一仰脖子,將剩下的酒一飲而盡,再將碗重重放在桌上。這樣怕是該有幾分氣概了吧,劉禪心想。
趙雲看著劉禪稚嫩的表演,想起陛下還是主公的時候,也老是這麼端著臉面放不下架子,不禁暗自一笑,心裡感到一絲欣慰: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啊,可惜我也不年輕了,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隨殿下一同征戰四方了。
「趙統、趙廣,和我一起,隨太子殿下一同出發。」趙雲招呼隨侍在側的兩個年輕人跟上。
「是!」「是!」
劉禪這才仔細看了看這兩名一直跟在趙雲身後的年輕將領。喲,原來是大趙小趙二位將軍,趙統是長兄,長得魁梧高大,與趙雲時的模樣隱隱有幾分相似;趙廣是二子,生的有些瘦削俊秀。在自己的記憶中兩人都是年老時的模樣,剛才竟一時沒有認出來。
「好,好,江山代有人才出啊。」劉禪收穫了意外之喜,心裡十分開心,趙雲這兩個兒子雖然與自己同輩,在蜀漢軍隊中也算是為數不多的人才,但在前世的記憶中,自己不理國事,連相熟的臣子都沒幾個,魏軍兵臨城下時,竟無一人站出來替自己分憂。如果自己這一次真的不甘心命運的安排,想要做出改變的話,從現在開始與群臣們熟絡熟絡,多找幾個可靠的幫手總是好的。
四人率領大軍船隊一路向東,順著江水日夜行舟近千里。兩天後的黃昏,劉禪站在船頭,遠遠望見山巒疊嶂中,一座與山川融為一體的城池若隱若現,高聳的城樓披著金色的霞光,靜靜屹立於江心峭壁上,俯瞰著滾滾東流的江水。
「殿下,前方就是白帝城,陛下此時應當正在城內休整。」趙雲指了指前方江心中的城塞,拱手向劉禪說道:「臣就在此處向殿下告辭了,下游前線方向還有陸續撤回的部隊,當務之急是擋住吳軍,將他們接回來。待前線安定後,臣再進城面見陛下。」
「好,那就有勞將軍了。」劉禪原以為這裡就是此行的終點,哪想到戰事如此繁雜,趙雲在護送他到達白帝城後,還得馬不停蹄地趕往前線。
原來打起仗來這麼麻煩啊,劉禪看著遠去的船隊,暗暗嘆了口氣,出宮這幾日,自己體驗到了與往日截然不同的生活,不再像是宮中那樣井然有序、慢條斯理的節奏,宮外的一切都是那麼緊張、多變、危機四伏,毫無規則可言。
「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劉禪低下頭來看了看自己,年輕的軀體雖然耽於酒色,但無論如何底子還在,一路折騰下來也承受的住,比起自己五十六歲投降時那臃腫肥胖,走兩步就喘的身子實在是強太多了。想當年,自己被從成都千里押解至洛陽,一路上雖然魏軍怕他出事,對他也算優待,但他還是差點病死在路上。
真丟人啊……劉禪想起自己坐在前往洛陽的豪華囚車裡那段經歷,一路氣喘吁吁、心慌胸悶、上吐下瀉,哪還顧得上什麼國讎家恨,只盼望著別病死在路途上,叫人貽笑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