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女兒與前膛槍從失落時間趕來[下]
二人避開辛盛。
奧朵西不得不向多龍提到這件她曾不以為意的事情:「盛很早以前就對槍枝表現出興趣。我知道你不喜歡,所以從不給她講關於槍的事情。而且我想著:她不主動找我問,大概也沒什麼特殊的興趣吧。實在想不到她竟然動手去偷。」多龍問:「她想要什麼,從來不跟你說嗎?」奧朵西說:「是的,我會根據她的反應去猜。她很好懂,想要什麼都寫在臉上,我只要一問,保準兒就是那樣的。」多龍說:「這可不行,她得把想要的東西說出來。總憋在心裡不說,就釀成壞主意了。」
奧朵西切入正題:「你打算給她槍嗎?」多龍則滿臉無所謂地笑了笑:「你去軍火庫拿一把最過時的老槍。小孩子搞不出什麼名堂的,只是因為沒機會擁有才渴望。一旦擁有了,很快就會撇到一邊去。」
於是,辛盛得到了一支火槍,這是唯一多龍親手交給她的禮物,儘管對多龍而言只是哄小孩的玩意兒,但對辛盛而言意義重大。辛盛在院子裡的樹上抓鳥時,多龍遠遠地把槍拋給她。她鬆開手裡的鳥,穩穩接住,抱在懷裡,說:「多龍,謝謝你。」
多龍仰著頭對她喊道:「記住,永遠不許偷竊。這樣不勞而獲的行為,和要飯有什麼區別?」
多龍轉身離開了。辛盛從樹上跳下,追在多龍身後,拉著她的手問:「多龍,奧朵西告訴我,以後有想要的東西就跟你說。你什麼都會給我嗎?」
多龍說:「因為你是我的女兒,所以我會盡我所能。」
辛盛問:「如果你給不了我,我該怎麼辦?」
多龍說:「讓你的四肢活動起來,用你的雙腿去追逐,用你的雙手去獲取。但是啊,想要的東西別太多,否則你不是急死就是累死。」
辛盛說:「除了這支槍,我沒什麼想要的。一想到你是我的媽媽,我就覺得我已經什麼都有了。」
對於這支槍,奧朵西卻有不同的看法。奧朵西旁觀者清,知道多龍出於自尊,才對槍產生偏見,刻意逆勢而行。如果多龍不是赫赫有名的弓神,是否還會憎惡槍呢?
為了不觸多龍的逆鱗,奧朵西從不主動去提,可她看著熱忱於槍的辛盛,心中總是在想:多龍年紀大了,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她對槍的偏見很難根除、也沒必要根除。這種偏見有必要傳承給還是個孩子的辛盛嗎?難道要為了母親的一己私心,就讓女兒脫離時代的潮流嗎?女兒還有很多年頭要活啊。
當然,從這件事中,奧朵西也察覺到多龍內心的矛盾。一無所有的辛盛,對多龍懷著近乎盲從的狂熱和忠誠,如果多龍極力向辛盛渲染槍的壞處,辛盛一定會變得像多龍那樣憎惡槍。多龍沒有這樣做,反倒給了辛盛一把槍,儘管她讓奧朵西取「最過時的老槍」,卻像是遵從內心為女兒選擇正確的道路,同時又為了尊嚴和虛榮,故意裝作不情願的模樣。
多龍知道什麼是正確,只是在原來的道路走得太遠,已經沒有能力偏離軌道了。與多龍不同,辛盛還是一張等待書寫的白紙,心中未曾築下過難以動搖的固有觀念,她不應該跟隨在箭術上登峰造極的弓神媽媽的步伐。
因此,奧朵西對辛盛說了謊:「你槍練得越好,多龍就越高興。要練到彈不虛發,百發百中。打靜的不算本事,打動的才厲害。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不用眼睛就知道目標下一刻在哪兒,到那時候,你就比得上多龍了。」
「哦。」辛盛點點頭。奧朵西想了想,擔心多龍中途變卦,嫉妒女兒在禁忌之處的超越,又說:「你不要急於求成地炫耀進步,這不會讓多龍滿意,只會讓多龍笑話。你不想被多龍笑話吧?」辛盛說:「不想。」奧朵西說:「所以,你在槍法練成之前,不要展示給多龍看。記住了嗎?」辛盛說:「記住了。」
奧朵西並非教唆女兒隱瞞母親,她只是不確定在多龍心中,有沒有真正把辛盛當作女兒,或者說,辛盛更重要還是弓神之名更重要(多龍不是小肚雞腸的人,唯獨弓神之名對她而言是一切)。雖然奧朵西這麼想,對於把多龍當作生命全部的辛盛而言實在太可憐了,但奧朵西不得不以冷靜的頭腦面對殘酷的現實,以保證這個孩子能不受干擾地走得更遠。
事實證明,奧朵西的多慮是正確的,沒人想到辛盛竟在這方面嶄露頭角。她的天賦簡單粗暴地展現在傭人們面前,而她本人對此毫無察覺,仿佛這是理所應當的。擁有敏銳的五感和強大的力量,她端槍穩如磐石,槍口自動追著獵物走。發生在辛盛身上的一切都是如此不講道理,奧朵西從最初的喜悅也逐漸轉變為擔憂。
「不許把辛盛槍法的進步告訴多龍,這是為了多龍好。」奧朵西警告一眾傭人:「誰敢告訴多龍,就是故意挑撥離間她們的母女關係。我一定會把這個叛徒趕走。」因為奧朵西平日裡很有威望,這件事成功被瞞下來了。
辛盛的性格越來越開朗,在其他方面的學習進步也突飛猛進。她對自我價值的認識源於多龍的評價,因此當她認為多龍的評價應當很高時,便認為自我價值也水漲船高。這種自信激發了辛盛前進的動力,她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拼盡全力,很有勁頭。
迄今為止,事態向好。辛盛停滯的時間開始流動,追逐著母親的評價奔騰不息,一往無前。多龍幾乎成為辛盛作為一個「人」活下去的本源力量。女兒對母親無條件的信任,宛如置於羊水中的溫暖和安心,使得辛盛心甘情願將自己交託於多龍。
儘管辛盛其實對多龍一無所知。她從八歲長到了十歲。
十歲那年,行代津正式簽署了戰敗投降協議,錦國的新總督也被委派過來。新總督嫌總督府面積不夠大,下令用鐵絲網攔著擴建一圈,多占了鷹青和虎利許多土地,面積幾乎趕上一座小城。
辛盛覺得戰爭結束了很高興,無論哪方輸贏都不必再有人死去,多龍也不必再四處奔波,有更多時間陪伴自己。和平的年代已經到來,而正是此時,變故出現了。一個難得閒暇的午後,多龍在家附近的街區陪錦國客人吃飯時,心血來潮要帶客人看自己的女兒。馬車停在道邊,多龍引客人進大門,往辛盛住的東廂房走。正走著時,就聽見花園方向傳來「砰」一聲利索的槍響,接著又有傭人激動的喝彩聲。多龍還沒反應過來,就看見一隻麻雀啪嗒掉在地上,抽搐幾下身子後斷了氣兒。
一個女傭從花園跑過來撿麻雀,看門的男傭嚇得臉色煞白,連連沖她搖頭。女傭沒想到多龍白天會回宮外的宅子,不禁愣在原地,像做了錯事一樣低著頭。多龍彎腰撿起麻雀屍體,若無其事地丟給女傭,就轉身帶客人走了。
客人稱讚道:「鷹青王自己不會用槍,卻在家裡藏了個神槍手。」
多龍沒有回應,而是說:「我的女兒今天不在家,改日再來看她吧。」
當晚,奧朵西旁敲側擊打探多龍的意思。多龍反應平淡,語氣似乎在嘲笑奧朵西的大驚小怪:「盛難得有喜歡又擅長的事情,就讓她去消磨時間吧。」這樣表明了支持的態度。奧朵西放心不下,還想進一步窺探多龍的想法,多龍卻明顯地不耐煩起來。奧朵西只得作罷。
又過幾天,總督來鷹青王宮做客,不知和多龍談了什麼事。等送走總督以後,多龍悄悄告訴奧朵西:「我給盛找著下家了,正是錦國派來的總督。總督來前兒偷偷找人算命,說這次任職兇險,得找十個老婆鎮宅。總督是個沒種兒的,盛也好免去生育之苦。」
奧朵西怔了一怔,不覺得是壞事,也不覺得是好事。多龍繼續說:「總督來時就帶著三個錦國的老婆,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願意收下盛。雖然盛只有十歲,但我必須抓緊機會,為我的女兒謀好後路。你不知道佛多霍有多少人想把女兒嫁給總督。」
「總督愛她嗎?」
「男人的愛不過是累贅罷了。總督能給盛衣食無憂的後半生,又不會經常煩擾盛。多合適的人選啊。」
「許是好事吧,可我高興不起來。」奧朵西不情願地嘟囔:「和中意的人朝夕相處,才有活下去的幹勁兒。」
「兩情相悅去哪裡找?正因為不存在,才值得被寫進故事裡。一再拖下去,只會變成我現在的樣子。你高興不起來,主要是捨不得盛,但你不能為了私心耽誤盛的前程。」
奧朵西心裡不樂意,卻挑不出這樁婚事的毛病。而且,多龍要想做主,根本沒必要和奧朵西商量,是為了讓奧朵西寬心才特意好言相勸。多龍都已經做到這個份兒上了,奧朵西也無力反駁。至於辛盛的想法,根本無需考慮,因為多龍的想法就是辛盛的想法。到頭來不同意的人只有奧朵西自己。
辛盛的婚事辦得很利索。多龍沒有食言,為辛盛準備了十分豐厚的嫁妝,足以向總督展示娘家對女兒的重視。臨出嫁前,奧朵西心裡難受,噼里啪啦地掉眼淚,辛盛卻沉浸在歡喜的氣氛中,並不覺得有分毫悲傷。她問:「奧朵西,你為什麼要哭?我聽多龍的話,你也應該像大家一樣高興啊。」
奧朵西擦乾眼淚,強顏歡笑:「多龍當然為你做出了最好的選擇。但是以後你和我們就很少有機會見面了。」
辛盛問:「奧朵西,你會忘記我嗎?」
奧朵西說:「不會。」
辛盛又問:「多龍也不會忘記我嗎?」
奧朵西說:「不會。」
辛盛說:「只要你們不會忘記我,就算不見面也是沒關係的。」
辛盛出嫁那天沒看見多龍。戰爭結束,錦國開始布局佛多霍,多龍有大批交接事務要操辦,實在是分身乏術。辛盛沒有遺憾,她對奧朵西說:「多龍那麼厲害,所有人都需要她。」她說這話時,眼裡滿是自豪。奧朵西擁抱她,和她貼了貼臉,說:「進裡頭硬氣點兒,別讓人給欺負了。」
辛盛問:「有人打我嗎?」
奧朵西說:「除我以外,誰都沒資格打你。多龍也不行。」
辛盛說:「好的,奧朵西。如果有人打我,我就還手。」
奧朵西說:「打不過就回娘家。總督不算個啥,咱不非得巴著他。」
人頭攢動,接親的轎子走了。奧朵西原地仰著腦袋,踮了踮腳。
此後的八年裡,直到遇見李紅花為止,辛盛一直守著她那一畝三分地,除了無聊以外倒也沒有煩心事。誰會欺負她呢?所有人都對她言聽計從。或許這是某種非暴力的「欺負」,通過冷落來消磨一個人的意志。總督不喜歡辛盛,說不上喜歡,但也說不上討厭,就沒有虐待她的心思。總督確實虐待和害死了許多愛過的女人,辛盛的無趣反倒使她幸運地逃過一劫。只是時間停滯了,像八歲之前一樣停滯了。
辛盛的時間唯獨在與多龍相遇後短暫地流動過兩年,但這兩年足夠一個活生生的人擁有自尊,認為自己有活下去的資格。
女傭帶辛盛隔著鐵絲網看外面受苦的黃眼兒,告訴辛盛她活得多麼幸福,總督賜予她多少恩惠。從十歲看到十八歲,辛盛逐漸認為自己是鐵絲網外的人,同情地俯瞰被鐵絲網關在裡面的黃眼兒。這也是一種潛意識為了活下去而強行尋找的優越感吧。
我們知道辛盛是為了追逐李紅花,才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打破了那層蛹。李紅花與多龍之於辛盛,如同鑽石與水的價值悖論。李紅花是鑽石,是求而不可得的高嶺之花,辛盛追求她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因此李紅花才十分昂貴。多龍是水,是賴以生存的基礎,辛盛在成為辛盛之前就不勞而獲地擁有了多龍,因此多龍才十分廉價。
突然,小偷出現了。趁辛盛不在的時候,狍信來喜兒偷走了水,偷走了鷹青多龍,偷走了辛盛的媽媽。這下可讓辛盛怎麼活呢?當辛盛知道這件事時,只覺得天都塌下來了,甚至連李紅花與之相比都黯然失色。人只有作為人活下去才能追求鑽石,如果失去做人的資格就什麼都沒有了。
偷媽賊,辛盛已經給來喜兒下了這樣的定義。多龍說過,搶才是自己的本事,偷是世界上最無恥的事情。既然多龍忘記了當年說的話,辛盛只好履行女兒的義務,親自替母親剁下這個小偷的手。除非來喜兒有本事搶得過,否則辛盛絕不可能拱手讓媽。
有本事搶得過嗎?來搶吧。
奧朵西不得不向多龍提到這件她曾不以為意的事情:「盛很早以前就對槍枝表現出興趣。我知道你不喜歡,所以從不給她講關於槍的事情。而且我想著:她不主動找我問,大概也沒什麼特殊的興趣吧。實在想不到她竟然動手去偷。」多龍問:「她想要什麼,從來不跟你說嗎?」奧朵西說:「是的,我會根據她的反應去猜。她很好懂,想要什麼都寫在臉上,我只要一問,保準兒就是那樣的。」多龍說:「這可不行,她得把想要的東西說出來。總憋在心裡不說,就釀成壞主意了。」
奧朵西切入正題:「你打算給她槍嗎?」多龍則滿臉無所謂地笑了笑:「你去軍火庫拿一把最過時的老槍。小孩子搞不出什麼名堂的,只是因為沒機會擁有才渴望。一旦擁有了,很快就會撇到一邊去。」
於是,辛盛得到了一支火槍,這是唯一多龍親手交給她的禮物,儘管對多龍而言只是哄小孩的玩意兒,但對辛盛而言意義重大。辛盛在院子裡的樹上抓鳥時,多龍遠遠地把槍拋給她。她鬆開手裡的鳥,穩穩接住,抱在懷裡,說:「多龍,謝謝你。」
多龍仰著頭對她喊道:「記住,永遠不許偷竊。這樣不勞而獲的行為,和要飯有什麼區別?」
多龍轉身離開了。辛盛從樹上跳下,追在多龍身後,拉著她的手問:「多龍,奧朵西告訴我,以後有想要的東西就跟你說。你什麼都會給我嗎?」
多龍說:「因為你是我的女兒,所以我會盡我所能。」
辛盛問:「如果你給不了我,我該怎麼辦?」
多龍說:「讓你的四肢活動起來,用你的雙腿去追逐,用你的雙手去獲取。但是啊,想要的東西別太多,否則你不是急死就是累死。」
辛盛說:「除了這支槍,我沒什麼想要的。一想到你是我的媽媽,我就覺得我已經什麼都有了。」
對於這支槍,奧朵西卻有不同的看法。奧朵西旁觀者清,知道多龍出於自尊,才對槍產生偏見,刻意逆勢而行。如果多龍不是赫赫有名的弓神,是否還會憎惡槍呢?
為了不觸多龍的逆鱗,奧朵西從不主動去提,可她看著熱忱於槍的辛盛,心中總是在想:多龍年紀大了,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她對槍的偏見很難根除、也沒必要根除。這種偏見有必要傳承給還是個孩子的辛盛嗎?難道要為了母親的一己私心,就讓女兒脫離時代的潮流嗎?女兒還有很多年頭要活啊。
當然,從這件事中,奧朵西也察覺到多龍內心的矛盾。一無所有的辛盛,對多龍懷著近乎盲從的狂熱和忠誠,如果多龍極力向辛盛渲染槍的壞處,辛盛一定會變得像多龍那樣憎惡槍。多龍沒有這樣做,反倒給了辛盛一把槍,儘管她讓奧朵西取「最過時的老槍」,卻像是遵從內心為女兒選擇正確的道路,同時又為了尊嚴和虛榮,故意裝作不情願的模樣。
多龍知道什麼是正確,只是在原來的道路走得太遠,已經沒有能力偏離軌道了。與多龍不同,辛盛還是一張等待書寫的白紙,心中未曾築下過難以動搖的固有觀念,她不應該跟隨在箭術上登峰造極的弓神媽媽的步伐。
因此,奧朵西對辛盛說了謊:「你槍練得越好,多龍就越高興。要練到彈不虛發,百發百中。打靜的不算本事,打動的才厲害。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不用眼睛就知道目標下一刻在哪兒,到那時候,你就比得上多龍了。」
「哦。」辛盛點點頭。奧朵西想了想,擔心多龍中途變卦,嫉妒女兒在禁忌之處的超越,又說:「你不要急於求成地炫耀進步,這不會讓多龍滿意,只會讓多龍笑話。你不想被多龍笑話吧?」辛盛說:「不想。」奧朵西說:「所以,你在槍法練成之前,不要展示給多龍看。記住了嗎?」辛盛說:「記住了。」
奧朵西並非教唆女兒隱瞞母親,她只是不確定在多龍心中,有沒有真正把辛盛當作女兒,或者說,辛盛更重要還是弓神之名更重要(多龍不是小肚雞腸的人,唯獨弓神之名對她而言是一切)。雖然奧朵西這麼想,對於把多龍當作生命全部的辛盛而言實在太可憐了,但奧朵西不得不以冷靜的頭腦面對殘酷的現實,以保證這個孩子能不受干擾地走得更遠。
事實證明,奧朵西的多慮是正確的,沒人想到辛盛竟在這方面嶄露頭角。她的天賦簡單粗暴地展現在傭人們面前,而她本人對此毫無察覺,仿佛這是理所應當的。擁有敏銳的五感和強大的力量,她端槍穩如磐石,槍口自動追著獵物走。發生在辛盛身上的一切都是如此不講道理,奧朵西從最初的喜悅也逐漸轉變為擔憂。
「不許把辛盛槍法的進步告訴多龍,這是為了多龍好。」奧朵西警告一眾傭人:「誰敢告訴多龍,就是故意挑撥離間她們的母女關係。我一定會把這個叛徒趕走。」因為奧朵西平日裡很有威望,這件事成功被瞞下來了。
辛盛的性格越來越開朗,在其他方面的學習進步也突飛猛進。她對自我價值的認識源於多龍的評價,因此當她認為多龍的評價應當很高時,便認為自我價值也水漲船高。這種自信激發了辛盛前進的動力,她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拼盡全力,很有勁頭。
迄今為止,事態向好。辛盛停滯的時間開始流動,追逐著母親的評價奔騰不息,一往無前。多龍幾乎成為辛盛作為一個「人」活下去的本源力量。女兒對母親無條件的信任,宛如置於羊水中的溫暖和安心,使得辛盛心甘情願將自己交託於多龍。
儘管辛盛其實對多龍一無所知。她從八歲長到了十歲。
十歲那年,行代津正式簽署了戰敗投降協議,錦國的新總督也被委派過來。新總督嫌總督府面積不夠大,下令用鐵絲網攔著擴建一圈,多占了鷹青和虎利許多土地,面積幾乎趕上一座小城。
辛盛覺得戰爭結束了很高興,無論哪方輸贏都不必再有人死去,多龍也不必再四處奔波,有更多時間陪伴自己。和平的年代已經到來,而正是此時,變故出現了。一個難得閒暇的午後,多龍在家附近的街區陪錦國客人吃飯時,心血來潮要帶客人看自己的女兒。馬車停在道邊,多龍引客人進大門,往辛盛住的東廂房走。正走著時,就聽見花園方向傳來「砰」一聲利索的槍響,接著又有傭人激動的喝彩聲。多龍還沒反應過來,就看見一隻麻雀啪嗒掉在地上,抽搐幾下身子後斷了氣兒。
一個女傭從花園跑過來撿麻雀,看門的男傭嚇得臉色煞白,連連沖她搖頭。女傭沒想到多龍白天會回宮外的宅子,不禁愣在原地,像做了錯事一樣低著頭。多龍彎腰撿起麻雀屍體,若無其事地丟給女傭,就轉身帶客人走了。
客人稱讚道:「鷹青王自己不會用槍,卻在家裡藏了個神槍手。」
多龍沒有回應,而是說:「我的女兒今天不在家,改日再來看她吧。」
當晚,奧朵西旁敲側擊打探多龍的意思。多龍反應平淡,語氣似乎在嘲笑奧朵西的大驚小怪:「盛難得有喜歡又擅長的事情,就讓她去消磨時間吧。」這樣表明了支持的態度。奧朵西放心不下,還想進一步窺探多龍的想法,多龍卻明顯地不耐煩起來。奧朵西只得作罷。
又過幾天,總督來鷹青王宮做客,不知和多龍談了什麼事。等送走總督以後,多龍悄悄告訴奧朵西:「我給盛找著下家了,正是錦國派來的總督。總督來前兒偷偷找人算命,說這次任職兇險,得找十個老婆鎮宅。總督是個沒種兒的,盛也好免去生育之苦。」
奧朵西怔了一怔,不覺得是壞事,也不覺得是好事。多龍繼續說:「總督來時就帶著三個錦國的老婆,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願意收下盛。雖然盛只有十歲,但我必須抓緊機會,為我的女兒謀好後路。你不知道佛多霍有多少人想把女兒嫁給總督。」
「總督愛她嗎?」
「男人的愛不過是累贅罷了。總督能給盛衣食無憂的後半生,又不會經常煩擾盛。多合適的人選啊。」
「許是好事吧,可我高興不起來。」奧朵西不情願地嘟囔:「和中意的人朝夕相處,才有活下去的幹勁兒。」
「兩情相悅去哪裡找?正因為不存在,才值得被寫進故事裡。一再拖下去,只會變成我現在的樣子。你高興不起來,主要是捨不得盛,但你不能為了私心耽誤盛的前程。」
奧朵西心裡不樂意,卻挑不出這樁婚事的毛病。而且,多龍要想做主,根本沒必要和奧朵西商量,是為了讓奧朵西寬心才特意好言相勸。多龍都已經做到這個份兒上了,奧朵西也無力反駁。至於辛盛的想法,根本無需考慮,因為多龍的想法就是辛盛的想法。到頭來不同意的人只有奧朵西自己。
辛盛的婚事辦得很利索。多龍沒有食言,為辛盛準備了十分豐厚的嫁妝,足以向總督展示娘家對女兒的重視。臨出嫁前,奧朵西心裡難受,噼里啪啦地掉眼淚,辛盛卻沉浸在歡喜的氣氛中,並不覺得有分毫悲傷。她問:「奧朵西,你為什麼要哭?我聽多龍的話,你也應該像大家一樣高興啊。」
奧朵西擦乾眼淚,強顏歡笑:「多龍當然為你做出了最好的選擇。但是以後你和我們就很少有機會見面了。」
辛盛問:「奧朵西,你會忘記我嗎?」
奧朵西說:「不會。」
辛盛又問:「多龍也不會忘記我嗎?」
奧朵西說:「不會。」
辛盛說:「只要你們不會忘記我,就算不見面也是沒關係的。」
辛盛出嫁那天沒看見多龍。戰爭結束,錦國開始布局佛多霍,多龍有大批交接事務要操辦,實在是分身乏術。辛盛沒有遺憾,她對奧朵西說:「多龍那麼厲害,所有人都需要她。」她說這話時,眼裡滿是自豪。奧朵西擁抱她,和她貼了貼臉,說:「進裡頭硬氣點兒,別讓人給欺負了。」
辛盛問:「有人打我嗎?」
奧朵西說:「除我以外,誰都沒資格打你。多龍也不行。」
辛盛說:「好的,奧朵西。如果有人打我,我就還手。」
奧朵西說:「打不過就回娘家。總督不算個啥,咱不非得巴著他。」
人頭攢動,接親的轎子走了。奧朵西原地仰著腦袋,踮了踮腳。
此後的八年裡,直到遇見李紅花為止,辛盛一直守著她那一畝三分地,除了無聊以外倒也沒有煩心事。誰會欺負她呢?所有人都對她言聽計從。或許這是某種非暴力的「欺負」,通過冷落來消磨一個人的意志。總督不喜歡辛盛,說不上喜歡,但也說不上討厭,就沒有虐待她的心思。總督確實虐待和害死了許多愛過的女人,辛盛的無趣反倒使她幸運地逃過一劫。只是時間停滯了,像八歲之前一樣停滯了。
辛盛的時間唯獨在與多龍相遇後短暫地流動過兩年,但這兩年足夠一個活生生的人擁有自尊,認為自己有活下去的資格。
女傭帶辛盛隔著鐵絲網看外面受苦的黃眼兒,告訴辛盛她活得多麼幸福,總督賜予她多少恩惠。從十歲看到十八歲,辛盛逐漸認為自己是鐵絲網外的人,同情地俯瞰被鐵絲網關在裡面的黃眼兒。這也是一種潛意識為了活下去而強行尋找的優越感吧。
我們知道辛盛是為了追逐李紅花,才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打破了那層蛹。李紅花與多龍之於辛盛,如同鑽石與水的價值悖論。李紅花是鑽石,是求而不可得的高嶺之花,辛盛追求她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因此李紅花才十分昂貴。多龍是水,是賴以生存的基礎,辛盛在成為辛盛之前就不勞而獲地擁有了多龍,因此多龍才十分廉價。
突然,小偷出現了。趁辛盛不在的時候,狍信來喜兒偷走了水,偷走了鷹青多龍,偷走了辛盛的媽媽。這下可讓辛盛怎麼活呢?當辛盛知道這件事時,只覺得天都塌下來了,甚至連李紅花與之相比都黯然失色。人只有作為人活下去才能追求鑽石,如果失去做人的資格就什麼都沒有了。
偷媽賊,辛盛已經給來喜兒下了這樣的定義。多龍說過,搶才是自己的本事,偷是世界上最無恥的事情。既然多龍忘記了當年說的話,辛盛只好履行女兒的義務,親自替母親剁下這個小偷的手。除非來喜兒有本事搶得過,否則辛盛絕不可能拱手讓媽。
有本事搶得過嗎?來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