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孫臏添兵減灶
公元前342年。
魏國龐涓聽說韓、趙兩國計劃合兵進攻魏國,就向魏惠王請示,要先發制人,出兵攻打韓國,以破壞他們合兵的計劃。
魏惠王同意了。派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大將,發動全國的兵力(起傾國之兵),向韓國進發。
龐涓和太子申率兵走到外黃,有一個布衣徐生求見太子。
註:【外黃:今河南民權縣西北】
太子問道:「先生大駕光臨,有什麼高見(先生辱見寡人,有何見諭)?」
徐生說:「太子您這次出征討伐韓國,我有百戰百勝的戰術,您想聽聽嗎(太子此行,將以伐韓也,臣有百戰百勝之術於此,太子欲聞之否)?」
太子申說:「我非常樂意聽(此寡人所樂聞也)。」
徐生說:「太子您自以為財富比魏國多嗎?地位比魏王高嗎(太子自度富有過於魏,位有過於王者乎)?」
天子申說:「都比不上(無以過矣)!」
徐生說:「現在太子親自率兵攻打韓國,就算勝利了,財富也超不過魏國,地位也超不過魏王;萬一失敗了,那該怎麼辦呢?至於我說的百戰百勝的戰術,那就是班師退兵,這樣,就沒有失敗的害處,而有以後繼位稱王的尊榮,您何必冒險呢(今太子自將而攻韓,幸而勝,富不過於魏,位不過於王也;萬一不勝,將若之何?夫無不勝之害,而有稱王之榮,此臣所謂百戰百勝者也)。」
太子申說:「對呀!我聽從先生的教誨,馬上班師回去(善哉!寡人請從先生之教,即日班師)。」
徐生說:「太子雖然同意我的觀點,但肯定不能成行。就像一個人掌勺做飯,大家都想跟著喝湯一樣,如今想要跟隨太子追求富貴的人很多,就算太子您想要回去,誰都不會同意,還得綁架您前行(太子雖善吾言,必不行也。夫一人烹鼎,眾人啜汁。今欲啜太子之汁者甚眾,太子即欲還,其誰聽之)!」
註:【一人烹鼎,眾人啜汁: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權力集中於一人之手,而其他人則依賴此人獲取利益的局面。這裡的「烹鼎」指的是掌握權力的核心人物,「眾人啜汁」則是指其他依賴這個核心人物獲取利益的人們。這句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種依賴性強、權力高度集中的政治或社會結構。語出《東周列國志》第89回。】
徐生告辭離去。
太子傳令,想要班師。
龐涓說:「大王把全國的兵力都寄託給您了,您是主帥,還沒分出勝負,就突然班師,這和失敗有什麼不同(大王以三軍之寄,屬於太子,未見勝敗,而遽班師,與敗北何異)?」
諸將都不想空手回去,太子申也不由自主了,於是就率兵繼續前進,直逼韓國的都城新鄭。
註:【韓國的都城新鄭:公元前375年,韓國滅亡了鄭國,遷都到新鄭。】
韓昭侯派人向齊國告急,請求出兵相救。
齊宣王大集群臣,問道:「韓國告急求救,咱們是出兵相救呢?還是不救?大家發表一下各自的看法吧(救韓與不救,孰是孰非)?」
相國騶忌說:「韓、魏互相火併,這對我們鄰國是好事,不救為好。」
田忌、田嬰都說:「如果魏國戰勝了韓國,那麼將來必定會攻擊齊國,還是救援韓國為好。」
只有孫臏嘿然無語。
齊宣王說:「軍師一言不發,難道是救與不救,都不對嗎?」
孫臏回答說:「是的。魏國自以為自己強盛,前年攻打趙國,今年討伐韓國,他們的心思片刻也沒有忘記齊國。如果不救,那就是放棄了韓國而又增加了魏國的實力,所以說不救韓國是不對的;現在,魏國剛開始攻打韓國,韓國還沒有損失實力,而我們去救他,那麼我們就是主力,代替韓國去跟魏國硬拼,韓國坐享其成,而我們實力受損,所以說救他也不對(其心亦豈須臾忘齊哉?若不救,是棄韓以肥魏,故言不救者非也;魏方伐韓,韓未敝而吾救之,是我代韓受兵,韓享其安,而我受其危,故言救者亦非也)。」
齊宣王問:「那麼你說該怎麼辦呢(然則何如)?」
孫臏回答說:「為大王考慮,應該答應韓國,肯定要出兵救援,給他們一個定心丸;韓國知道齊國來救援,必然全力死戰,魏國也必然全力攻城。我們等待魏國疲憊,戰鬥力下降後,再慢慢地出兵前行,這樣,攻擊疲憊的魏軍而保存危亡的韓國,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更大的成果,這不比前兩個主意好嗎(為大王計,宜許韓必救,以安其心;韓知有齊救,必悉力以拒魏,魏亦必悉力以攻韓,吾俟魏之敝,徐引兵而往,攻敝魏以存危韓,用力少而見功多,豈不勝於前二策耶)?」
齊宣王鼓掌讚揚,於是就答應了韓國的使臣,說:「齊國的救兵馬上就到(齊救旦暮且至)。」
韓昭侯大喜,於是就全力抵抗魏軍,先後交鋒了五六次,韓國都不能取勝,又派使臣來到齊國,催促抓緊出兵救援。
齊宣王仍然任命田忌為大將,田嬰為副將,孫子(孫臏)為軍師,率兵車五百乘去救援韓國。
田忌又想要向韓國的方向進發,孫臏說:「不可,不可!我們之前救援趙國,並沒有去趙國;如今救援韓國,為什麼要去韓國呢?」
田忌問:「軍師的意思,我們要去哪裡呢?」
孫臏說:「對於解決糾紛的辦法,在於攻擊他必須要回救的地方。現在,就是要攻擊魏國的都城大梁(夫解紛之術,在攻其所必救。今日之計,惟有直走魏都耳)!」
田忌聽從了孫臏的建議,於是傳令三軍,一齊向魏國進發。
龐涓接連打敗韓軍,就要逼近新都(新鄭),忽然接到本國急報,說:「齊兵又來進犯魏國了,請元帥馬上班師回國。」
註:1.【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
2.【韓國都城:河南新鄭】
龐涓大驚。
立即傳令,撤出攻打韓國的兵力,馬上趕回本國。韓兵也沒有在後面追殺。
孫臏得知龐涓率兵將要來到,就對田忌說:「三晉的兵將向來悍勇而輕視齊軍,把齊軍稱為「怯軍」,善於用兵的人都是因勢利導。《兵法》上說:『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趨利者軍半至。』我軍遠征深入魏國腹地,應該偽裝成弱勢而誘敵(三晉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云:『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趨利者軍半至。』吾軍遠入魏地,宜詐為弱形以誘之)!」
註:1.【三晉:即三家分晉的趙、魏、韓三國。】
2.【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趨利者軍半至:意思是急行軍百里與敵人爭利的有可能損失上將軍,急行軍五十里與敵人爭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趕到。】
田忌說:「怎麼誘敵呢?」
孫臏說:「今天埋鍋造飯時,製作十萬個鍋灶,明天後天逐漸減少,敵人看到軍灶一下子減少了很多,必然認為我軍膽怯,逃亡一大半人了,那樣,敵人就會日夜兼程,拼命追趕,將士們也會心驕氣傲,貪功冒進會讓他們非常疲憊,我再用計戰勝他們(今日當作十萬灶,明後日以漸減去,彼見軍灶頓減,必謂吾兵怯戰,逃亡過半,將兼程逐利,其氣必驕,其力必疲,吾因以計取之)!」
田忌聽從了這個計策,按計行事。
再說龐涓率兵一直向西南行進,心想韓兵屢敗,正好可以乘勝前進,一舉消滅韓國,不料卻被齊軍侵擾,毀掉了眼看就要到手的功勞,心中非常憤怒。
註:【龐涓兵望西南而行:魏都城河南開封,韓都城河南新鄭。新鄭在開封的西南方向。】
等到龐涓率兵回到魏國的境內,探知齊兵已經向前方去了。
遺留下安營紮寨的痕跡,占地很寬廣,派人數了數鍋灶,足有十萬個,龐涓大驚,道:「齊兵來了這麼多人,不可輕敵啊。」
明日又來到前營,查看鍋灶僅有五萬多了,又明日,鍋灶僅有三萬了。
龐涓雙手合掌放在腦門上,謝天謝地(涓以手加額曰):「這是魏王的齊天洪福。」
太子申問道:「軍師還沒有看到敵人呢,為什麼這麼高興?」
龐涓回答說:「我一向知道齊兵膽怯,如今才進入魏國的地界,士卒就已經逃亡過半了,剩下的人,還敢跟我們打仗嗎(某固知齊人素怯,今入魏地才三日,士卒逃亡已過半了,尚敢操戈相角乎)?」
太子申說:「齊國人詭計多端,軍師還是要小心在意!」
龐涓說:「田忌等人這次是自己來送死,我龐涓不才,一定要生擒田忌,以雪桂陵之恥!」
然後立即傳令,挑選精銳兩萬人,與太子申分為兩隊,自己率領精兵加速前進,讓龐蔥率領步兵都留在後面,隨後跟進。
這是公元前341年的事。
附註:
馬陵之戰:
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戰例
戰國時期,魏國為了補償在桂陵之戰時損失,進攻弱小韓國,使其向齊國求救。是齊軍在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殲滅魏軍的著名伏擊戰。上將軍太子申被虜後被處死,次將龐涓陣亡,從此魏國不再有能力與齊秦兩國爭霸,淪為二流國家。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派龐涓聯合趙國引兵伐韓,包圍韓都新鄭(河南新鄭)。
韓昭侯求救於齊。
齊以田忌、田嬰、田盼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經曲阜、亢父(今山東濟寧),由定陶進入魏境,矛頭直指與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黃(今河南民權)。
龐涓聞訊,忙棄韓而回。
魏惠王深恨齊國一再干預魏國的大事,乃起傾國之兵迎擊齊軍,仍以龐涓為將,太子申為上將軍,隨軍參與指揮,誓與齊軍決一死戰。
孫臏見魏軍來勢兇猛,且敵我力量眾寡懸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敵,便決定採用欲擒故縱之計,誘龐涓上鉤。他命令軍隊由外黃向馬陵方向撤退。
馬陵位於鄄邑北60華里處,溝深林密,道路曲折,適於設伏。
孫臏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萬個做飯的灶坑,第二天減為5萬個,第三天再減為3萬個。龐涓一見大喜,認為齊軍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過半,便親率精銳之師兼程追趕。
天黑時趕到馬陵,命兵士點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見一棵大樹被剝去一塊樹皮,上書「龐涓死於此樹之下」8個大字。
龐涓頓悟中計,剛要下令撤退,齊軍伏兵已是萬箭齊發。
魏軍進退兩難,陣容大亂,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龐涓自知厄運難逃,大叫一聲:「一著不慎,遂使豎子成名!」拔劍自刎。
齊軍乘勝追擊,正遇太子申率後軍趕到,一陣衝殺,魏軍兵敗如山倒。
齊軍生擒太子申,大獲全勝。
史稱此戰為「馬陵之戰」,稱孫臏的戰法為「減灶之計」。
此戰後,魏國由盛轉衰,孫臏卻因善於用兵而名揚天下。
魏國龐涓聽說韓、趙兩國計劃合兵進攻魏國,就向魏惠王請示,要先發制人,出兵攻打韓國,以破壞他們合兵的計劃。
魏惠王同意了。派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大將,發動全國的兵力(起傾國之兵),向韓國進發。
龐涓和太子申率兵走到外黃,有一個布衣徐生求見太子。
註:【外黃:今河南民權縣西北】
太子問道:「先生大駕光臨,有什麼高見(先生辱見寡人,有何見諭)?」
徐生說:「太子您這次出征討伐韓國,我有百戰百勝的戰術,您想聽聽嗎(太子此行,將以伐韓也,臣有百戰百勝之術於此,太子欲聞之否)?」
太子申說:「我非常樂意聽(此寡人所樂聞也)。」
徐生說:「太子您自以為財富比魏國多嗎?地位比魏王高嗎(太子自度富有過於魏,位有過於王者乎)?」
天子申說:「都比不上(無以過矣)!」
徐生說:「現在太子親自率兵攻打韓國,就算勝利了,財富也超不過魏國,地位也超不過魏王;萬一失敗了,那該怎麼辦呢?至於我說的百戰百勝的戰術,那就是班師退兵,這樣,就沒有失敗的害處,而有以後繼位稱王的尊榮,您何必冒險呢(今太子自將而攻韓,幸而勝,富不過於魏,位不過於王也;萬一不勝,將若之何?夫無不勝之害,而有稱王之榮,此臣所謂百戰百勝者也)。」
太子申說:「對呀!我聽從先生的教誨,馬上班師回去(善哉!寡人請從先生之教,即日班師)。」
徐生說:「太子雖然同意我的觀點,但肯定不能成行。就像一個人掌勺做飯,大家都想跟著喝湯一樣,如今想要跟隨太子追求富貴的人很多,就算太子您想要回去,誰都不會同意,還得綁架您前行(太子雖善吾言,必不行也。夫一人烹鼎,眾人啜汁。今欲啜太子之汁者甚眾,太子即欲還,其誰聽之)!」
註:【一人烹鼎,眾人啜汁: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權力集中於一人之手,而其他人則依賴此人獲取利益的局面。這裡的「烹鼎」指的是掌握權力的核心人物,「眾人啜汁」則是指其他依賴這個核心人物獲取利益的人們。這句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種依賴性強、權力高度集中的政治或社會結構。語出《東周列國志》第89回。】
徐生告辭離去。
太子傳令,想要班師。
龐涓說:「大王把全國的兵力都寄託給您了,您是主帥,還沒分出勝負,就突然班師,這和失敗有什麼不同(大王以三軍之寄,屬於太子,未見勝敗,而遽班師,與敗北何異)?」
諸將都不想空手回去,太子申也不由自主了,於是就率兵繼續前進,直逼韓國的都城新鄭。
註:【韓國的都城新鄭:公元前375年,韓國滅亡了鄭國,遷都到新鄭。】
韓昭侯派人向齊國告急,請求出兵相救。
齊宣王大集群臣,問道:「韓國告急求救,咱們是出兵相救呢?還是不救?大家發表一下各自的看法吧(救韓與不救,孰是孰非)?」
相國騶忌說:「韓、魏互相火併,這對我們鄰國是好事,不救為好。」
田忌、田嬰都說:「如果魏國戰勝了韓國,那麼將來必定會攻擊齊國,還是救援韓國為好。」
只有孫臏嘿然無語。
齊宣王說:「軍師一言不發,難道是救與不救,都不對嗎?」
孫臏回答說:「是的。魏國自以為自己強盛,前年攻打趙國,今年討伐韓國,他們的心思片刻也沒有忘記齊國。如果不救,那就是放棄了韓國而又增加了魏國的實力,所以說不救韓國是不對的;現在,魏國剛開始攻打韓國,韓國還沒有損失實力,而我們去救他,那麼我們就是主力,代替韓國去跟魏國硬拼,韓國坐享其成,而我們實力受損,所以說救他也不對(其心亦豈須臾忘齊哉?若不救,是棄韓以肥魏,故言不救者非也;魏方伐韓,韓未敝而吾救之,是我代韓受兵,韓享其安,而我受其危,故言救者亦非也)。」
齊宣王問:「那麼你說該怎麼辦呢(然則何如)?」
孫臏回答說:「為大王考慮,應該答應韓國,肯定要出兵救援,給他們一個定心丸;韓國知道齊國來救援,必然全力死戰,魏國也必然全力攻城。我們等待魏國疲憊,戰鬥力下降後,再慢慢地出兵前行,這樣,攻擊疲憊的魏軍而保存危亡的韓國,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更大的成果,這不比前兩個主意好嗎(為大王計,宜許韓必救,以安其心;韓知有齊救,必悉力以拒魏,魏亦必悉力以攻韓,吾俟魏之敝,徐引兵而往,攻敝魏以存危韓,用力少而見功多,豈不勝於前二策耶)?」
齊宣王鼓掌讚揚,於是就答應了韓國的使臣,說:「齊國的救兵馬上就到(齊救旦暮且至)。」
韓昭侯大喜,於是就全力抵抗魏軍,先後交鋒了五六次,韓國都不能取勝,又派使臣來到齊國,催促抓緊出兵救援。
齊宣王仍然任命田忌為大將,田嬰為副將,孫子(孫臏)為軍師,率兵車五百乘去救援韓國。
田忌又想要向韓國的方向進發,孫臏說:「不可,不可!我們之前救援趙國,並沒有去趙國;如今救援韓國,為什麼要去韓國呢?」
田忌問:「軍師的意思,我們要去哪裡呢?」
孫臏說:「對於解決糾紛的辦法,在於攻擊他必須要回救的地方。現在,就是要攻擊魏國的都城大梁(夫解紛之術,在攻其所必救。今日之計,惟有直走魏都耳)!」
田忌聽從了孫臏的建議,於是傳令三軍,一齊向魏國進發。
龐涓接連打敗韓軍,就要逼近新都(新鄭),忽然接到本國急報,說:「齊兵又來進犯魏國了,請元帥馬上班師回國。」
註:1.【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
2.【韓國都城:河南新鄭】
龐涓大驚。
立即傳令,撤出攻打韓國的兵力,馬上趕回本國。韓兵也沒有在後面追殺。
孫臏得知龐涓率兵將要來到,就對田忌說:「三晉的兵將向來悍勇而輕視齊軍,把齊軍稱為「怯軍」,善於用兵的人都是因勢利導。《兵法》上說:『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趨利者軍半至。』我軍遠征深入魏國腹地,應該偽裝成弱勢而誘敵(三晉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云:『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趨利者軍半至。』吾軍遠入魏地,宜詐為弱形以誘之)!」
註:1.【三晉:即三家分晉的趙、魏、韓三國。】
2.【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趨利者軍半至:意思是急行軍百里與敵人爭利的有可能損失上將軍,急行軍五十里與敵人爭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趕到。】
田忌說:「怎麼誘敵呢?」
孫臏說:「今天埋鍋造飯時,製作十萬個鍋灶,明天後天逐漸減少,敵人看到軍灶一下子減少了很多,必然認為我軍膽怯,逃亡一大半人了,那樣,敵人就會日夜兼程,拼命追趕,將士們也會心驕氣傲,貪功冒進會讓他們非常疲憊,我再用計戰勝他們(今日當作十萬灶,明後日以漸減去,彼見軍灶頓減,必謂吾兵怯戰,逃亡過半,將兼程逐利,其氣必驕,其力必疲,吾因以計取之)!」
田忌聽從了這個計策,按計行事。
再說龐涓率兵一直向西南行進,心想韓兵屢敗,正好可以乘勝前進,一舉消滅韓國,不料卻被齊軍侵擾,毀掉了眼看就要到手的功勞,心中非常憤怒。
註:【龐涓兵望西南而行:魏都城河南開封,韓都城河南新鄭。新鄭在開封的西南方向。】
等到龐涓率兵回到魏國的境內,探知齊兵已經向前方去了。
遺留下安營紮寨的痕跡,占地很寬廣,派人數了數鍋灶,足有十萬個,龐涓大驚,道:「齊兵來了這麼多人,不可輕敵啊。」
明日又來到前營,查看鍋灶僅有五萬多了,又明日,鍋灶僅有三萬了。
龐涓雙手合掌放在腦門上,謝天謝地(涓以手加額曰):「這是魏王的齊天洪福。」
太子申問道:「軍師還沒有看到敵人呢,為什麼這麼高興?」
龐涓回答說:「我一向知道齊兵膽怯,如今才進入魏國的地界,士卒就已經逃亡過半了,剩下的人,還敢跟我們打仗嗎(某固知齊人素怯,今入魏地才三日,士卒逃亡已過半了,尚敢操戈相角乎)?」
太子申說:「齊國人詭計多端,軍師還是要小心在意!」
龐涓說:「田忌等人這次是自己來送死,我龐涓不才,一定要生擒田忌,以雪桂陵之恥!」
然後立即傳令,挑選精銳兩萬人,與太子申分為兩隊,自己率領精兵加速前進,讓龐蔥率領步兵都留在後面,隨後跟進。
這是公元前341年的事。
附註:
馬陵之戰:
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戰例
戰國時期,魏國為了補償在桂陵之戰時損失,進攻弱小韓國,使其向齊國求救。是齊軍在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殲滅魏軍的著名伏擊戰。上將軍太子申被虜後被處死,次將龐涓陣亡,從此魏國不再有能力與齊秦兩國爭霸,淪為二流國家。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派龐涓聯合趙國引兵伐韓,包圍韓都新鄭(河南新鄭)。
韓昭侯求救於齊。
齊以田忌、田嬰、田盼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經曲阜、亢父(今山東濟寧),由定陶進入魏境,矛頭直指與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黃(今河南民權)。
龐涓聞訊,忙棄韓而回。
魏惠王深恨齊國一再干預魏國的大事,乃起傾國之兵迎擊齊軍,仍以龐涓為將,太子申為上將軍,隨軍參與指揮,誓與齊軍決一死戰。
孫臏見魏軍來勢兇猛,且敵我力量眾寡懸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敵,便決定採用欲擒故縱之計,誘龐涓上鉤。他命令軍隊由外黃向馬陵方向撤退。
馬陵位於鄄邑北60華里處,溝深林密,道路曲折,適於設伏。
孫臏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萬個做飯的灶坑,第二天減為5萬個,第三天再減為3萬個。龐涓一見大喜,認為齊軍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過半,便親率精銳之師兼程追趕。
天黑時趕到馬陵,命兵士點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見一棵大樹被剝去一塊樹皮,上書「龐涓死於此樹之下」8個大字。
龐涓頓悟中計,剛要下令撤退,齊軍伏兵已是萬箭齊發。
魏軍進退兩難,陣容大亂,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龐涓自知厄運難逃,大叫一聲:「一著不慎,遂使豎子成名!」拔劍自刎。
齊軍乘勝追擊,正遇太子申率後軍趕到,一陣衝殺,魏軍兵敗如山倒。
齊軍生擒太子申,大獲全勝。
史稱此戰為「馬陵之戰」,稱孫臏的戰法為「減灶之計」。
此戰後,魏國由盛轉衰,孫臏卻因善於用兵而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