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兄弟反目
早上。
太陽剛剛出來,普照著大地。
韋雲起帶著程咬金、程咬銀和單雄信等人來到了校軍場,兩萬東突厥精騎兵已經飽餐戰飯,整裝待發。
他們身披鎧甲,端坐在高頭大馬之上,顯得十分威武雄壯,一個個好似下山的猛虎,出水的蛟龍,精神振奮,鬥志昂揚,士氣正盛。
兩百頭羊和兩百張羊皮已經馱在了東突厥士兵的馬背上。
韋雲起站到他們的面前,高聲說道:「將士們,契丹人反覆無常,忘恩負義,單方面撕毀與我們大隋之間的盟約,率領軍隊侵犯我大隋的邊境,攻占了營州,他們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東突厥與我們大隋是一家人,若東突厥有難,我們大隋定然會發兵相助,如今,我們大隋遇到了麻煩,啟民可汗也慷慨解囊,命爾等隨我一同出征,消滅這幫契丹人。
契丹今天攻打大隋,明天就會來攻打東突厥。
因此,你們跟隨我去征戰,不單單是為了我們大隋而戰,也是為了你們東突厥自己而戰。」
「必勝!必勝!」
這些狼性十足的東突厥漢子聽韋雲起這麼一說,頓感渾身上下熱血沸騰,右手高高舉起兵器,大聲呼喊著,聲音洪亮,響徹雲霄。
「所有人聽著,立即出發!」
兩萬大軍浩浩蕩蕩開赴營州。
尤俊達給程咬金說:「這一次,你可別忘了你對我所說的話。」
老程聽了,一樂,說:「你就放心吧,等我們打完這一仗,我給你弄兩個契丹女人,行了吧?」
「那是最好不過了。」這一次,尤俊達笑得很燦爛。
「就你這小身板,家裡原有那麼多的媳婦兒,再加上兩個契丹女人,你能消受得了嗎?」
「人們常說,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消受了或是消受不了,那是我的事兒,你就甭管了。」
「瓢把子,還是你懂得享受人生,你這輩子也算沒白活!」
「要不然我出生入死,拼死拼活的,圖個啥呀?」
「說的也是,看樣子這官場不太好混,等打完這一仗,我就辭官不做了。」
「可以,我現在就想知道,契丹女人到底長得什麼樣子?」
「你就放心吧,定會讓你大飽眼福!」
契丹人占領了營州之後,又興第二路兵奪取了遼西的柳城。
消息傳到洛陽,隋煬帝心急如焚,趕忙召集老將軍宇文述和左光祿大夫蘇威商量此事。
蘇威,字無畏,京兆武功人。
他也六十多歲了,頗有才幹,高熲在世之時,曾經把他推薦給隋文帝,歷任要職,力主減輕賦役,並主持修訂隋朝法典。
蘇威沉思了片刻,然後,說道:「看來契丹人嘗到了甜頭,攻占了營州還不滿足,又奪取了柳城,柳城的地理位置特殊,靠近高句麗。」
「你的意思是說,契丹人會聯合高句麗一起作亂,攻打我們大隋?」
「不排除這種可能啊。契丹與高句麗關係一直要好,向來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隋煬帝聽了之後,眉頭緊鎖,說道:「照此說來,如果契丹與高句麗相互勾結的話,對我們將大大的不利呀。」
宇文述不以為然地說:「陛下不必憂慮,只要你下一道旨意,我馬上調集關中的府兵殺將過去,把契丹人趕盡殺絕。」
隋煬帝連忙擺了擺手,說道:「不不不,朕已讓韋雲起出使東突厥,讓他向啟民可汗借兵,也不知他是借到了,還是沒借到。」
「向東突厥借兵,這事兒恐怕沒那麼簡單。」
「朕已派人前去打探,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如果韋雲起借兵成功的話,那麼,以夷制夷,對於我們大隋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了,不用我們出一兵一卒,便可以把契丹人打跑!」
就在這時,從宮殿外面走進一名侍衛,稟報說:「陛下,門外有一人要求見陛下。」
「誰要見朕?」隋煬帝問道。
「他是滕王楊綸府上的管家,名叫田園。」
「他來見朕,所為何事?」
「這個他沒說,他說要等見到陛下之後,親自向你訴說。」
「好吧,叫他進來。」
時間不長,田園從外面走了進來,趴在地上,給隋煬帝磕頭,口中說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田園,你起來說話。」
「是,陛下。」
田園說著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侍立在一旁。
「你來見朕,所謂何事?」
「陛下,我無意之中,發現了一件天大的秘密,不敢不報。」
「什麼秘密?」
「昨天夜裡,我發現滕王楊綸請來兩個和尚,在家中念經,原來是在詛咒陛下,希望……希望陛下得重病而亡。」田園顫抖著聲音說道。
蘇威和宇文述一聽這話,無不驚駭。
隋煬帝感覺到心如刀絞,心頭一陣劇痛,因為那楊綸非是旁人,乃是他的堂弟。
隋煬帝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問道:「你看清楚了嗎?」
「哎呀,陛下,似此等大事,我豈敢胡言亂語?」
「那楊綸乃是吾弟,朕待他甚厚,他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
「這個小人不太清楚。」
宇文述聽了之後,建議道:「陛下,我看不如把此事交給內外侯官去辦,讓他們調查清楚,如果情況屬實,將楊綸與那兩個妖僧一併抓捕歸案。」
「好吧,就按你說的辦吧。」
因為事關重大,內外侯官的張愷和許弘仁在得到皇上的口諭之後,立即調集人馬把滕王府包圍了起來。
果然在楊綸的府中翻出木偶人,上面寫著楊廣的名字,並且,在木偶人的頭部和胸部扎了一百多針。
事實俱在,鐵證如山,楊綸無法辯駁。
楊綸之所以這麼做,一是怨恨楊廣對他的封賞太少,另外,還有一個無法說出口的原因,就是其中一位和尚說他有帝王之相,說「滕」王即「騰」王,有飛黃騰達之意。
並且蠱惑他說,只要楊廣一死,那麼,他便有取而代之的希望。
楊綸一時豬油蒙了心,竟然行起巫蠱之術。
張愷下令將楊綸一家老小全部逮捕,關押至內外侯官的監牢之中。
第二天,隋煬帝親至內外侯官提審楊綸。
有人把楊綸押了過來,跪在堂下。
楊廣看了看眼前的這個弟弟,心中感慨萬千,問道:「楊綸,朕待你不薄,你為何要行巫蠱之術?詛咒於朕?
難道你不知道巫蠱乃是重罪嗎?」
楊綸卻並不怕他,冷笑道:「楊廣,何謂不薄?
大哥楊勇被你給害死了,宮中傳言叔叔也是你殺的,你殺兄弒父,奪取了皇位,楊諒你也容不得,後來,也把他幽禁起來,逼死了。
陳貴妃原是叔叔的妃子,你卻要霸占她,迫使她上吊自盡!
你喪心病狂,還有人性嗎?
自從你繼位以後,修建東京洛陽,大興土木,興建顯仁宮和西苑,你那西苑大得都沒邊,還在裡面興建瀛洲,蓬萊等島嶼,比西漢的上林苑還要大。
你又鑿大運河,修馳道,築長城,勞民傷財,累死民工幾十萬,你的種種劣跡,罄竹難書。
你發動戰爭,征伐吐谷渾,你把得來的好處全部據為己有,賞罰不明,任人唯親,你什麼時候想到我們這些兄弟了?
是不是我們都死乾淨了,你就像那秦二世一樣,一個兄弟都沒有,你就開心了?」
楊廣聽楊綸說出這麼一番話,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楊廣喘息了半天,然後,緩緩地說道:「廢太子楊勇,行事乖張,奢靡無度,父皇最終把他廢去太子之位,改立我為太子,我何罪之有?
其實,我作為晉王,就已經很滿足了,我壓根兒就不想幹這太子,可是,父皇非要立我為太子,我又有什麼辦法?
至於殺兄弒父一說,純屬無稽之談。
陳貴妃因為父皇駕崩,悲痛過度而死,與我何干?
楊諒興兵作亂,犯下了謀反的重罪,我本該將他斬首示眾,我念兄弟之情,把他幽禁起來,我對他已是仁至義盡的了。
他自己性情過於剛烈,得重病而亡,怎能怪我?
吐谷渾屯兵東南,燒殺搶掠,犯我大隋邊境,圖謀不軌,我趁機親征吐谷渾,開疆拓土,差點被凍死在大斗拔谷,而你又做出了哪些貢獻?」
楊綸聽了之後,冷笑了一聲,說:「楊廣,你不用再說下去了。
人嘴兩張皮,反正都是理!
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如今,你當了皇帝,自然是你說了算,都是你的理,行了吧?
今日被你捉住,要殺要剮,你看著辦吧。」
楊綸兀自嘴硬,一句軟乎話也沒有,直把楊廣氣得哼哼的。
這個案子簡單明了,也沒什麼好審的。
楊廣命人把楊綸暫且押下,自己則擺駕回宮。
文武百官的奏章像雪片一樣飛來,都是請求隋煬帝斬殺楊綸及其家屬的。
楊廣吃喝不下,心亂如麻。
他把蘇威請來與他商量此事。
隋煬帝皺著眉頭,嘆了一口氣,說道:「愛卿,我原本親兄弟五人,廢太子楊勇死了,楊奉和楊諒也死了。
楊綸乃是我的堂兄弟,和親兄弟也沒什麼區別。
我不想殺他,背負誅殺兄弟的千古惡名,可是,又與國法難容,大臣們紛紛請命誅殺楊綸,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陛下的仁慈之心,人所共知!
陛下乃是一位重情重義的帝王。
在漢武帝時期,發生了巫蠱事件,即便是漢武帝自己的女兒、女婿,他也沒有饒過!
這就叫做國法無情。
楊綸的所作所為是自己作死,怪不得任何人,事實俱在,他已供認不諱,理應處斬。」
楊廣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說:「話雖如此,可是我的兄弟已不多,我不忍心這樣做啊!」
「那就請陛下下旨將那兩個妖僧殺了,以儆效尤,把楊綸廢為庶人,流放至南海,永遠不准回來。」
「好吧,那就依卿所言。」
處理完楊綸這件事之後,楊廣心情很鬱悶,心想怪不得古代的君王都稱孤道寡,人一旦做了皇帝就沒有兄弟,沒有朋友。
顯仁宮豪華壯觀,西苑爭相鬥艷,但是,他無心欣賞,只有無盡的孤獨和寂寞湧上心頭。
太陽剛剛出來,普照著大地。
韋雲起帶著程咬金、程咬銀和單雄信等人來到了校軍場,兩萬東突厥精騎兵已經飽餐戰飯,整裝待發。
他們身披鎧甲,端坐在高頭大馬之上,顯得十分威武雄壯,一個個好似下山的猛虎,出水的蛟龍,精神振奮,鬥志昂揚,士氣正盛。
兩百頭羊和兩百張羊皮已經馱在了東突厥士兵的馬背上。
韋雲起站到他們的面前,高聲說道:「將士們,契丹人反覆無常,忘恩負義,單方面撕毀與我們大隋之間的盟約,率領軍隊侵犯我大隋的邊境,攻占了營州,他們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東突厥與我們大隋是一家人,若東突厥有難,我們大隋定然會發兵相助,如今,我們大隋遇到了麻煩,啟民可汗也慷慨解囊,命爾等隨我一同出征,消滅這幫契丹人。
契丹今天攻打大隋,明天就會來攻打東突厥。
因此,你們跟隨我去征戰,不單單是為了我們大隋而戰,也是為了你們東突厥自己而戰。」
「必勝!必勝!」
這些狼性十足的東突厥漢子聽韋雲起這麼一說,頓感渾身上下熱血沸騰,右手高高舉起兵器,大聲呼喊著,聲音洪亮,響徹雲霄。
「所有人聽著,立即出發!」
兩萬大軍浩浩蕩蕩開赴營州。
尤俊達給程咬金說:「這一次,你可別忘了你對我所說的話。」
老程聽了,一樂,說:「你就放心吧,等我們打完這一仗,我給你弄兩個契丹女人,行了吧?」
「那是最好不過了。」這一次,尤俊達笑得很燦爛。
「就你這小身板,家裡原有那麼多的媳婦兒,再加上兩個契丹女人,你能消受得了嗎?」
「人們常說,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消受了或是消受不了,那是我的事兒,你就甭管了。」
「瓢把子,還是你懂得享受人生,你這輩子也算沒白活!」
「要不然我出生入死,拼死拼活的,圖個啥呀?」
「說的也是,看樣子這官場不太好混,等打完這一仗,我就辭官不做了。」
「可以,我現在就想知道,契丹女人到底長得什麼樣子?」
「你就放心吧,定會讓你大飽眼福!」
契丹人占領了營州之後,又興第二路兵奪取了遼西的柳城。
消息傳到洛陽,隋煬帝心急如焚,趕忙召集老將軍宇文述和左光祿大夫蘇威商量此事。
蘇威,字無畏,京兆武功人。
他也六十多歲了,頗有才幹,高熲在世之時,曾經把他推薦給隋文帝,歷任要職,力主減輕賦役,並主持修訂隋朝法典。
蘇威沉思了片刻,然後,說道:「看來契丹人嘗到了甜頭,攻占了營州還不滿足,又奪取了柳城,柳城的地理位置特殊,靠近高句麗。」
「你的意思是說,契丹人會聯合高句麗一起作亂,攻打我們大隋?」
「不排除這種可能啊。契丹與高句麗關係一直要好,向來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隋煬帝聽了之後,眉頭緊鎖,說道:「照此說來,如果契丹與高句麗相互勾結的話,對我們將大大的不利呀。」
宇文述不以為然地說:「陛下不必憂慮,只要你下一道旨意,我馬上調集關中的府兵殺將過去,把契丹人趕盡殺絕。」
隋煬帝連忙擺了擺手,說道:「不不不,朕已讓韋雲起出使東突厥,讓他向啟民可汗借兵,也不知他是借到了,還是沒借到。」
「向東突厥借兵,這事兒恐怕沒那麼簡單。」
「朕已派人前去打探,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如果韋雲起借兵成功的話,那麼,以夷制夷,對於我們大隋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了,不用我們出一兵一卒,便可以把契丹人打跑!」
就在這時,從宮殿外面走進一名侍衛,稟報說:「陛下,門外有一人要求見陛下。」
「誰要見朕?」隋煬帝問道。
「他是滕王楊綸府上的管家,名叫田園。」
「他來見朕,所為何事?」
「這個他沒說,他說要等見到陛下之後,親自向你訴說。」
「好吧,叫他進來。」
時間不長,田園從外面走了進來,趴在地上,給隋煬帝磕頭,口中說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田園,你起來說話。」
「是,陛下。」
田園說著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侍立在一旁。
「你來見朕,所謂何事?」
「陛下,我無意之中,發現了一件天大的秘密,不敢不報。」
「什麼秘密?」
「昨天夜裡,我發現滕王楊綸請來兩個和尚,在家中念經,原來是在詛咒陛下,希望……希望陛下得重病而亡。」田園顫抖著聲音說道。
蘇威和宇文述一聽這話,無不驚駭。
隋煬帝感覺到心如刀絞,心頭一陣劇痛,因為那楊綸非是旁人,乃是他的堂弟。
隋煬帝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問道:「你看清楚了嗎?」
「哎呀,陛下,似此等大事,我豈敢胡言亂語?」
「那楊綸乃是吾弟,朕待他甚厚,他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
「這個小人不太清楚。」
宇文述聽了之後,建議道:「陛下,我看不如把此事交給內外侯官去辦,讓他們調查清楚,如果情況屬實,將楊綸與那兩個妖僧一併抓捕歸案。」
「好吧,就按你說的辦吧。」
因為事關重大,內外侯官的張愷和許弘仁在得到皇上的口諭之後,立即調集人馬把滕王府包圍了起來。
果然在楊綸的府中翻出木偶人,上面寫著楊廣的名字,並且,在木偶人的頭部和胸部扎了一百多針。
事實俱在,鐵證如山,楊綸無法辯駁。
楊綸之所以這麼做,一是怨恨楊廣對他的封賞太少,另外,還有一個無法說出口的原因,就是其中一位和尚說他有帝王之相,說「滕」王即「騰」王,有飛黃騰達之意。
並且蠱惑他說,只要楊廣一死,那麼,他便有取而代之的希望。
楊綸一時豬油蒙了心,竟然行起巫蠱之術。
張愷下令將楊綸一家老小全部逮捕,關押至內外侯官的監牢之中。
第二天,隋煬帝親至內外侯官提審楊綸。
有人把楊綸押了過來,跪在堂下。
楊廣看了看眼前的這個弟弟,心中感慨萬千,問道:「楊綸,朕待你不薄,你為何要行巫蠱之術?詛咒於朕?
難道你不知道巫蠱乃是重罪嗎?」
楊綸卻並不怕他,冷笑道:「楊廣,何謂不薄?
大哥楊勇被你給害死了,宮中傳言叔叔也是你殺的,你殺兄弒父,奪取了皇位,楊諒你也容不得,後來,也把他幽禁起來,逼死了。
陳貴妃原是叔叔的妃子,你卻要霸占她,迫使她上吊自盡!
你喪心病狂,還有人性嗎?
自從你繼位以後,修建東京洛陽,大興土木,興建顯仁宮和西苑,你那西苑大得都沒邊,還在裡面興建瀛洲,蓬萊等島嶼,比西漢的上林苑還要大。
你又鑿大運河,修馳道,築長城,勞民傷財,累死民工幾十萬,你的種種劣跡,罄竹難書。
你發動戰爭,征伐吐谷渾,你把得來的好處全部據為己有,賞罰不明,任人唯親,你什麼時候想到我們這些兄弟了?
是不是我們都死乾淨了,你就像那秦二世一樣,一個兄弟都沒有,你就開心了?」
楊廣聽楊綸說出這麼一番話,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楊廣喘息了半天,然後,緩緩地說道:「廢太子楊勇,行事乖張,奢靡無度,父皇最終把他廢去太子之位,改立我為太子,我何罪之有?
其實,我作為晉王,就已經很滿足了,我壓根兒就不想幹這太子,可是,父皇非要立我為太子,我又有什麼辦法?
至於殺兄弒父一說,純屬無稽之談。
陳貴妃因為父皇駕崩,悲痛過度而死,與我何干?
楊諒興兵作亂,犯下了謀反的重罪,我本該將他斬首示眾,我念兄弟之情,把他幽禁起來,我對他已是仁至義盡的了。
他自己性情過於剛烈,得重病而亡,怎能怪我?
吐谷渾屯兵東南,燒殺搶掠,犯我大隋邊境,圖謀不軌,我趁機親征吐谷渾,開疆拓土,差點被凍死在大斗拔谷,而你又做出了哪些貢獻?」
楊綸聽了之後,冷笑了一聲,說:「楊廣,你不用再說下去了。
人嘴兩張皮,反正都是理!
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如今,你當了皇帝,自然是你說了算,都是你的理,行了吧?
今日被你捉住,要殺要剮,你看著辦吧。」
楊綸兀自嘴硬,一句軟乎話也沒有,直把楊廣氣得哼哼的。
這個案子簡單明了,也沒什麼好審的。
楊廣命人把楊綸暫且押下,自己則擺駕回宮。
文武百官的奏章像雪片一樣飛來,都是請求隋煬帝斬殺楊綸及其家屬的。
楊廣吃喝不下,心亂如麻。
他把蘇威請來與他商量此事。
隋煬帝皺著眉頭,嘆了一口氣,說道:「愛卿,我原本親兄弟五人,廢太子楊勇死了,楊奉和楊諒也死了。
楊綸乃是我的堂兄弟,和親兄弟也沒什麼區別。
我不想殺他,背負誅殺兄弟的千古惡名,可是,又與國法難容,大臣們紛紛請命誅殺楊綸,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陛下的仁慈之心,人所共知!
陛下乃是一位重情重義的帝王。
在漢武帝時期,發生了巫蠱事件,即便是漢武帝自己的女兒、女婿,他也沒有饒過!
這就叫做國法無情。
楊綸的所作所為是自己作死,怪不得任何人,事實俱在,他已供認不諱,理應處斬。」
楊廣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說:「話雖如此,可是我的兄弟已不多,我不忍心這樣做啊!」
「那就請陛下下旨將那兩個妖僧殺了,以儆效尤,把楊綸廢為庶人,流放至南海,永遠不准回來。」
「好吧,那就依卿所言。」
處理完楊綸這件事之後,楊廣心情很鬱悶,心想怪不得古代的君王都稱孤道寡,人一旦做了皇帝就沒有兄弟,沒有朋友。
顯仁宮豪華壯觀,西苑爭相鬥艷,但是,他無心欣賞,只有無盡的孤獨和寂寞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