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韋雲起借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韋雲起見啟民可汗動怒,當真要殺者離,趕緊一揮手,喊了一聲:「且慢!」

  「韋使者,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啟民可汗問道。

  韋雲起再次躬身施禮說道:「可汗,請息怒。雖然說者離有殺我之心,但是,並沒有造成什麼嚴重後果。

  我想他可能也是受了小人的挑撥,才會有這種衝動的行為。

  如今,我們的目的是要趕走契丹人,奪回營州,如果大軍未發,而先殺大將,恐怕於軍不利,者離練習射箭不易,我請求可汗饒恕他吧,讓他今後戴罪立功。」

  啟民可汗深受感動,他沒想到韋雲起會饒過一個要行刺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心胸是多麼的寬廣啊。

  他對韋雲起也是肅然起敬,於是,順坡下驢,道:「好吧,看在韋使者的面上,就饒過他這一次吧。把他推回來。」

  「多謝可汗不斬之恩。」者離趴在地上給啟民可汗磕頭。

  啟民可汗把臉一沉,說道:「你謝我做甚?還不謝過韋使者?」

  者離又給韋雲起磕頭說道:「多謝韋使者替我求情!」

  「你我往日無冤,近日無讎,從今以後,希望我們能夠化干戈為玉帛,好好相處。」韋雲起說著替他鬆綁。

  韋雲起這話表面上是說給者離聽的,實際上,他是在暗示咄吉士。

  咄吉士自然也聽出他的弦外之音,大家心照不宣。

  者離垂手伺立在一旁。

  啟民可汗說:「關於借兵一事,我們大家經過商量,決定借兩萬精騎給你們。」

  韋雲起、程咬金和單雄信一聽,心裡的石頭才算是落了地。

  「多謝可汗出手相助。」韋雲起說。

  那咄吉士一聽,臉色頓時就變了,變得鐵青,氣得不知道說什麼好,可是,他父親已經做出了決定,他也不敢當面頂撞和反駁。

  「你可以拿著我的虎符,到校軍場點兵。」啟民可汗說著從文案里拿出一個虎符,交給了韋雲起。

  「請可汗放心,等打完這場仗,我一定把兩萬精騎如數還給你們。」韋雲起說。

  咄吉士心想你說得倒好聽,這兩萬精騎即將要去和契丹人打仗,到了戰場上,難道不死人嗎?

  「既然把兵借給你,那麼,你就是這兩萬精騎的首領。所帶去的將士一律服從你的命令,聽從你的指揮。

  我們東突厥的將士,往往不服管教,為了防止他們不聽話,我給你一柄純鈞寶劍,相傳此劍是歐冶子所鑄,吹毛利刃,削鐵如泥,如果有誰不聽你的命令,你便可以仗此劍斬下他的頭顱。」啟民可汗說著,把自己的佩劍遞給了韋雲起。

  「多謝可汗,此劍我暫借一用,到時候一併歸還。」

  「那你打算什麼時候出發?」啟民可汗問道。

  「軍情緊急,馬上去校軍場點兵,明天早上出發。」

  「可以。」

  韋雲起、程咬金和單雄信出了可汗的大帳之後,徑直來到校軍場點兵。

  果然東突厥的精騎兵非同一般,體格強壯,善於騎射,驍勇善戰。

  老程也不客氣,專撿那身強體壯的挑,老弱病殘一個也不要。

  咄吉士看在眼裡,恨得牙根痒痒。

  晚上。

  咄吉士又把史蜀胡悉找來商量事情。

  咄吉士憤恨地說:「我父親真是老糊塗了,他就像是著了魔似的,最終,還是把兩萬精騎兵借給了韋雲起,真是把我給氣死了。

  那個者離純屬是個廢物,居然把事情給辦砸了,我真是不甘心。」

  「太子殿下,事已至此,你就別再折騰了。

  難道你沒看出來,可汗已經知道行刺韋雲起一事是你指使的,他是有意護著你,並沒有追查這件事,難道你還不明白你父親的心意嗎?

  倘若再弄出事端,那可就不好收場了。」史蜀胡悉說道。

  「你說的也是,可是,我心裡咽不下這口氣,你說我父親的態度前後變化怎麼這麼大?這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依我看,多數和那個程咬金有關?」

  「程咬金?」

  「正是。」


  「此話怎講?」

  「據我觀察,程咬金這個人從表面上看,是個粗人,實則膽大心細,他去找過義成公主,你忘了嗎?

  義成公主是你父親最寵愛的女人,又是隋煬帝楊廣的妹妹,你說她能不幫著大隋朝說話嗎?」

  「不錯,你說得沒錯,原來問題出在這裡!」咄吉士聽了之後恍然大悟地說道。

  「太子殿下,我覺得在借兵這件事上,你輸給了咄苾,很顯然,你父親是贊成咄苾的觀點的,在你們三兄弟之中,咄苾的年齡是最小的,但是,他考慮問題更加全面。

  因此,你不能再犯錯了,否則的話,你的太子之位都有可能不保。」

  「你是說我咄苾會搶我的太子之位?」

  「照目前來看,那倒不至於,但是還是小心一點的好,千萬別再瞎折騰了。

  難道你忘了楊廣是怎麼當上太子的了嗎?

  不就是因為他大哥楊勇喜歡折騰,折騰得烏煙瘴氣,最終,惹惱了他的父皇和母后,把他廢為庶人,改立楊廣為太子的嗎?」

  「言之有理。」咄吉士一聽這話,覺得脊樑溝冒涼氣。

  「因此,我們現在最好是什麼也不用做,你不做事,就不會犯錯,那麼,可汗之位終究還會是你的。等你當上了可汗之後,你想怎麼做,到時候就是你說了算了。」

  「好吧,就依先生之言。」

  韋雲起的帳中。

  韋雲起心情高興,設宴款待程咬金、程咬銀和單雄信等人。

  韋雲起端起酒杯,對眾人說道:「謝謝大家群策群力,終於借到了兩萬兵馬,這麼一來,我們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在這裡我敬大家三杯,干!」

  「我等敬韋大人。」眾人說道。

  酒過三巡,菜過無味。

  「今天晚上,喝過這頓酒之後,就再也不許飲酒了,直到我們打完這一場仗,返回洛陽之後,我再請你們,你們聽到了沒有?」韋雲起說。

  「韋大人,不讓喝酒,那豈不是把人給活活憋死了?」程咬金問道。

  「作為一名將軍,必須時時刻刻保持頭腦清醒冷靜,喝得爛醉如泥,豈能打好仗?那豈不是拿兄弟們的性命開玩笑嗎?」

  單雄信一聽這話,想起了師父麥鐵杖曾經對他說過的話,一再告誡他不要飲酒,於是說道:「韋大人,您說得有道理。」

  此刻,韋雲起又看了看程咬銀,問道:「我有一事不明,想當面領教。」

  「韋大人,您太客氣了,有什麼話,請說!」

  「昨天晚上,你是怎麼知道咄吉士會派人來刺殺我的呢?」

  程咬銀聽了之後,一笑說:「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咄吉士那個人在萬國盛會上,我們就已經見過,知道他不是一個善茬,我素聞他陰險毒辣,他手下的謀士史蜀胡悉也不是一個等閒之輩,這兩個人勾結在一起,會有什麼好事兒呢?

  他又堅決反對借兵給我們,因此,我就預感到他會對你下手。

  這就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眾人聽了,點頭稱讚。

  「明天早上,我們就要領兵出發去攻打契丹了,你們有什麼好的計策嗎?」韋雲起問道。

  眾人皆搖頭。

  「程咬銀,你呢?」

  「就目前來說,契丹在營州的兵力是我們的兩倍,而且契丹的騎兵也十分厲害,不容小覷,如果硬拼的話,恐怕難有勝算。」程咬銀說。

  「那你有什麼辦法嗎?」

  「契丹與高句麗接壤,兩國的關係不錯,原本契丹與東突厥關係也很好,我們不妨如此這般,或許可行。」

  眾人聽了之後,皆以為然。

  韋雲起手捻須髯,感慨地說道:「看來我已經老了,沒想到你不但頗有辯才,還富有謀略。

  看到你,讓我想起了西漢的開國功臣『三傑』之一的張子房,他長得也很漂亮,狀若婦人,但是,漢高祖劉邦對他的評價極高,說他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依我看,你的謀略也不在他之下呀。」

  「韋大人,您過獎了,我豈敢與張良相比?

  人家文武雙全,雖然在博浪沙刺秦沒有成功,卻能全身而退;


  後來,他又助漢高祖一統天下,功成身退,比春秋時期越國的文種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呀,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化身。」

  「張良確實挺了不起的,你也挺謙虛的,」韋雲起一笑,「好吧,就依你所言,我再去找啟民可汗談談。」

  啟民可汗的牙帳。

  可能是因為受到隋文帝楊堅的影響,啟民可汗的帳內比較簡樸,沒有什麼太過奢華的裝飾。

  今晚,啟民可汗沒有去找義成公主,而是在自己的帳中休息,他一個人坐在文案旁,讀了一會兒書,然後,又把手中的書放下,像是在思索著什麼。

  就在這時,有一名侍衛走進來向他稟報,說:「韋雲起求見。」

  「哦?快請他進來!」啟民可汗說道。

  「是!」那名侍衛答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

  韋雲起從外面走了進來,躬身施禮說:「可汗,寅夜打擾,多有冒犯,還望恕罪!」

  「韋大人不必多禮,快請坐!」

  「多謝。」韋雲起便坐下了。

  「不知韋大人來找我,有何賜教?」

  「可汗,實不相瞞,我來找你是有一事與你商量。」韋雲起開門見山地說。

  「什麼事?」

  「我想請可汗再借給我兩百張羊皮,兩百隻羊。」

  啟民可汗一聽,也鬧愣了,他不明白韋雲起是什麼意思,不由地問道:「你要那些東西做什麼?」

  「我也不是很清楚。」

  「你自己不清楚,此話怎講?」啟民可汗滿腹狐疑地問道。

  「是這樣的,此次陪我一起前來的有個少年,名叫程咬銀,他說帶上這些東西將來會有用,具體有什麼用途,他也沒和我說清楚,難道可汗是捨不得嗎?」韋雲起解釋說。

  「原來是這樣,」啟民可汗聽了之後,哈哈一笑,「如今,我與大隋已同在一條船上,是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跑不了你,也跑不了我。

  我兩萬精騎都捨得給你們,怎麼會捨不得幾頭羊和幾張羊皮呢?倉庫里多的是,你儘管帶人去取好了。」

  「可汗果然慷慨,多謝!」

  「還有別的什麼需求嗎?儘管說。」

  「沒有了,這些已經足夠了。」

  「明天早上你們出發之時,每人多帶一點乾糧,隨後,我再給你們發些糧草過去。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兩萬騎兵一天得消耗多少糧食,沒有糧草怎麼行呢?」啟民可汗說。

  「可汗考慮得果然周全,多謝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