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楊廣奪宗(七)
隋文帝的書房。
隋文帝召見高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高熲叩頭說道。
楊堅看了看他,問道:「晉王妃有神靈護身,說楊廣將來必定會為天子,你說該怎麼辦呢?」
高熲跪在那裡不起來,說道:「長幼有序,豈能因此而廢太子呢?」
楊堅聽了,知道他一心向著太子楊勇,於是,哈哈一笑,說道:「愛卿,朕不過和你開個玩笑罷了。」
「太子乃是國家之根本,皇上怎麼能拿這件事來開玩笑呢?」高熲面色凝重地說道。
「愛卿,這一篇揭過去,你快快請起吧。」
高熲這才站起身來。
君臣二人,分賓主落坐。
「愛卿,這麼多年來你跟隨朕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朕得謝謝你呀,沒有你的相助,朕怎麼會有今天呢?
想當初,尉遲䢛叛亂,派他的兒子尉遲惇率領八萬精兵,進駐武陟,朕命韋孝寬攻擊叛軍,可是,各路大軍都不敢搶先出戰。
朕又讓崔仲方去做監軍,他卻以父親在山東為由而推辭,後來,還是你主動請纓到前線去,大破尉遲迥啊!」回想起往事,楊堅侃侃而談。
「那是托陛下的洪福,僥倖取勝。」
「後來你因功被封為尚書左僕射,渤海郡公,可是,你卻上表辭職,推薦了前朝的隱士蘇威,天下能像你這樣舉賢、讓賢的人是少之又少啊。」楊堅稱讚說。
「蘇威之才遠在我之上啊。」高熲謙虛地說道。
「開皇八年,你獻妙計平定南陳,朕在壽春設置淮南行台省,晉王楊廣為行台尚書令,行軍元帥,你為長史,統率五十二萬大軍,分八路攻取南陳。
那時楊廣剛剛二十歲,不過是個毛頭小子,軍中一切大事,都靠你去決斷,沒有你的輔助,他怎麼能立此大功呢?」
「晉王楊廣雖然年輕,卻有出色的軍事才能,指揮有方,我也沒幫什麼忙。」
「你平定南陳有功,加封為上柱國,晉爵為齊國公,可是你再次請求讓位,你見識遠大,富有謀略,回京掌管禁軍,我把你當作心腹。
自從朕受禪登基以來,你參與機要,盡心竭力,多次獻計獻策,切中時弊,朕對你感激不盡啊。」
「陛下,您對臣的恩寵已經超過了所有人,臣受之有愧。」
隋文帝看了看他,一笑,轉移話題,聊起了家常,說:「我聽說你的小妾又給你生了一個男孩,我要向你道喜呀。」
「多謝陛下,同喜。」
君臣二人又嘮了一會兒,高熲起身告退。
等到高熲走了以後,獨孤伽羅從屏風後面轉了出來,對隋文帝說:「高熲此人已經變了,他已經不是當初的高熲了,絕不可再親近。」
「皇后何出此言呢?」
「你還記得嗎?當初他夫人去世之時,陛下要為他娶妻,他是怎麼說的?」
「他當時說,他已經老了,退朝之後,只會在家吃齋念佛,他感謝我們對他的關心,卻不願娶妻。」
「這不就結了,陛下要為他娶妻,他心存愛妾,竟敢當面欺騙陛下,現在他的欺詐已經顯現,此人竟變得如此奸詐,陛下怎麼能再信任他呢?」
隋文帝認為獨孤皇后說得有理,因此逐漸疏遠了高熲。
晉王宮。
獨孤伽羅聽說楊廣病了,母子連心,她趕忙前來看望。
這晉王宮比起東宮小了許多,也不似東宮那般奢華。
她來到了楊廣的房間。
平日裡,楊廣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濃眉大眼,風流倜儻,神采奕奕。
此時,只見楊廣躺在床上,額頭上敷著一條白色的熱毛巾,面容憔悴,臉色蒼白,眼窩深陷,二目無神。
房間裡只有蕭妃一個人手裡端著個藥碗正在勸說楊廣:「你快趁熱把藥喝了吧,喝下去就會好了。」
「不喝。」楊廣搖頭說道。
蕭妃,年齡在二十多歲,亭亭玉立,身穿綠色長袍,腰裡繫著一條絲帶,頭髮高挽成一個髻兒,彎彎的柳葉眉,一雙丹鳳眼,眼神清澈,橢圓形的臉型,元寶的耳朵,顯得福澤深厚,高高的鼻樑,櫻桃小嘴,齒白唇紅,貌美如花,傾國傾城。
舉止高雅,知書達理。
她出身文化世家蘭陵蕭氏,她的父親是西梁孝明帝蕭巋,母親是張皇后,她是位正牌的公主。
蕭妃出生在二月,江南的風俗認為,在二月里出生的女子大不吉,會害死自己的父母。
於是她的父親便把她轉給自己的六弟東平王蕭岌收養。
奇怪的是,蕭岌夫婦收養她不到一年,便雙雙病故。
這麼一來,蕭氏的父親更不敢把她接回到宮裡來了,遂又把蕭氏轉給了舅父張軻收養。
張軻雖是安平王蕭岩的幕僚,卻家境貧寒,窮困潦倒。
蕭氏雖然貴為公主,卻也不得不操持農務,親自下地里幹活兒。
後來,隋文帝夫婦為晉王選妃於梁國,其他的公主占卜都不吉利,只有蕭氏為大吉,因此,把蕭氏從張軻那裡迎回,冊封她為晉王妃。
蕭妃見獨孤皇后來了,趕緊跪伏在地上,說道:「不知皇后駕到,有失遠迎,望乞恕罪。」
獨孤伽羅微笑著點了點頭,說:「免禮,起來吧。」
獨孤伽羅平時每次派人到晉王宮來探視的時候,經常會看見蕭妃和那些宮女在一起同寢共食,生活儉樸,因此,對她的印象很好。
獨孤伽羅來到床邊看著日漸消瘦的楊廣,心疼地說道:「阿摩,幾日不見,你怎麼病成了這個樣子?」
阿摩是楊廣的小名,獨孤伽羅是佛教信徒,因此,為了保佑楊廣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為他取了一個帶有佛教色彩的乳名。
「母后!您來了。」楊廣掙扎著坐起身來,想要下床跪拜行禮。
獨孤伽羅制止了他,關心地問道:「你現在身體虛弱,不必多禮,你和我說說,你得了什麼病?為何臉色如此難看?」
「母后不必擔心,估計是春寒料峭,偶感風寒,沒什麼大礙,過幾日就會好的。」楊廣有氣無力地說道。
獨孤伽羅用手摸了摸他的額頭,燙得厲害,問道:「你發高燒了?」
「可能有一點。」
蕭妃在旁邊補充說道:「他晚上有時候,還會說胡話。」
「看你的症狀是不是被嚇著了?」獨孤伽羅問道。
「母后,不必擔憂,不過是小恙罷了,」楊廣說,「倒是您老人家要注意身體呀。」
「請御醫看了嗎?」
「請了,御醫給開了藥方,我按照藥方抓藥,給他煎湯熬藥,可是他不願喝藥。」蕭妃說道。
「病了不吃藥,怎麼行呢?」獨孤伽羅說著,端起了藥碗對楊廣說,「阿摩,來,乖,把這碗藥喝了。」
楊廣本不想喝,但是,看他母后親自端藥給他,他捏著鼻子把那碗藥給喝了下去。
「你注意保暖,多多休息,我過兩日再來看你。」獨孤伽羅說。
「知道了,母后。」楊廣說。
獨孤伽羅走出了楊廣的房間,蕭妃在後面相送。
「你可知道阿摩最近有沒有和什麼人接觸過?」獨孤伽羅問道。
「回皇后的話,太子曾派人送來一封書信。」蕭妃小心翼翼地說道。
「哦?有這等事兒?書信在哪裡?拿來我看!」
蕭妃便把那封書信從懷中取出,用雙手遞給了獨孤伽羅。
獨孤皇后接過書信,展開一看,上面大致的意思是,太子楊勇警告楊廣,讓他不要對太子之位有覬覦之心,否則的話,等到楊勇一旦繼承了皇位之後,將不會放過他。
獨孤伽羅仔細地看了看,確認是楊勇的筆跡,她柳眉倒豎,杏眼圓翻,心中罵道好畜生!這還沒在哪裡,你就想拿自己的兄弟開刀了!
一個做母親的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兒子們之間互相殘害,這叫她怎麼能不生氣呢?
怪不得楊廣病了,原來是被太子嚇的。
獨孤伽羅對蕭妃說:「此事不要聲張,先把阿摩的病治好了再說!」
「是,皇后。」
隋文帝召見高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高熲叩頭說道。
楊堅看了看他,問道:「晉王妃有神靈護身,說楊廣將來必定會為天子,你說該怎麼辦呢?」
高熲跪在那裡不起來,說道:「長幼有序,豈能因此而廢太子呢?」
楊堅聽了,知道他一心向著太子楊勇,於是,哈哈一笑,說道:「愛卿,朕不過和你開個玩笑罷了。」
「太子乃是國家之根本,皇上怎麼能拿這件事來開玩笑呢?」高熲面色凝重地說道。
「愛卿,這一篇揭過去,你快快請起吧。」
高熲這才站起身來。
君臣二人,分賓主落坐。
「愛卿,這麼多年來你跟隨朕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朕得謝謝你呀,沒有你的相助,朕怎麼會有今天呢?
想當初,尉遲䢛叛亂,派他的兒子尉遲惇率領八萬精兵,進駐武陟,朕命韋孝寬攻擊叛軍,可是,各路大軍都不敢搶先出戰。
朕又讓崔仲方去做監軍,他卻以父親在山東為由而推辭,後來,還是你主動請纓到前線去,大破尉遲迥啊!」回想起往事,楊堅侃侃而談。
「那是托陛下的洪福,僥倖取勝。」
「後來你因功被封為尚書左僕射,渤海郡公,可是,你卻上表辭職,推薦了前朝的隱士蘇威,天下能像你這樣舉賢、讓賢的人是少之又少啊。」楊堅稱讚說。
「蘇威之才遠在我之上啊。」高熲謙虛地說道。
「開皇八年,你獻妙計平定南陳,朕在壽春設置淮南行台省,晉王楊廣為行台尚書令,行軍元帥,你為長史,統率五十二萬大軍,分八路攻取南陳。
那時楊廣剛剛二十歲,不過是個毛頭小子,軍中一切大事,都靠你去決斷,沒有你的輔助,他怎麼能立此大功呢?」
「晉王楊廣雖然年輕,卻有出色的軍事才能,指揮有方,我也沒幫什麼忙。」
「你平定南陳有功,加封為上柱國,晉爵為齊國公,可是你再次請求讓位,你見識遠大,富有謀略,回京掌管禁軍,我把你當作心腹。
自從朕受禪登基以來,你參與機要,盡心竭力,多次獻計獻策,切中時弊,朕對你感激不盡啊。」
「陛下,您對臣的恩寵已經超過了所有人,臣受之有愧。」
隋文帝看了看他,一笑,轉移話題,聊起了家常,說:「我聽說你的小妾又給你生了一個男孩,我要向你道喜呀。」
「多謝陛下,同喜。」
君臣二人又嘮了一會兒,高熲起身告退。
等到高熲走了以後,獨孤伽羅從屏風後面轉了出來,對隋文帝說:「高熲此人已經變了,他已經不是當初的高熲了,絕不可再親近。」
「皇后何出此言呢?」
「你還記得嗎?當初他夫人去世之時,陛下要為他娶妻,他是怎麼說的?」
「他當時說,他已經老了,退朝之後,只會在家吃齋念佛,他感謝我們對他的關心,卻不願娶妻。」
「這不就結了,陛下要為他娶妻,他心存愛妾,竟敢當面欺騙陛下,現在他的欺詐已經顯現,此人竟變得如此奸詐,陛下怎麼能再信任他呢?」
隋文帝認為獨孤皇后說得有理,因此逐漸疏遠了高熲。
晉王宮。
獨孤伽羅聽說楊廣病了,母子連心,她趕忙前來看望。
這晉王宮比起東宮小了許多,也不似東宮那般奢華。
她來到了楊廣的房間。
平日裡,楊廣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濃眉大眼,風流倜儻,神采奕奕。
此時,只見楊廣躺在床上,額頭上敷著一條白色的熱毛巾,面容憔悴,臉色蒼白,眼窩深陷,二目無神。
房間裡只有蕭妃一個人手裡端著個藥碗正在勸說楊廣:「你快趁熱把藥喝了吧,喝下去就會好了。」
「不喝。」楊廣搖頭說道。
蕭妃,年齡在二十多歲,亭亭玉立,身穿綠色長袍,腰裡繫著一條絲帶,頭髮高挽成一個髻兒,彎彎的柳葉眉,一雙丹鳳眼,眼神清澈,橢圓形的臉型,元寶的耳朵,顯得福澤深厚,高高的鼻樑,櫻桃小嘴,齒白唇紅,貌美如花,傾國傾城。
舉止高雅,知書達理。
她出身文化世家蘭陵蕭氏,她的父親是西梁孝明帝蕭巋,母親是張皇后,她是位正牌的公主。
蕭妃出生在二月,江南的風俗認為,在二月里出生的女子大不吉,會害死自己的父母。
於是她的父親便把她轉給自己的六弟東平王蕭岌收養。
奇怪的是,蕭岌夫婦收養她不到一年,便雙雙病故。
這麼一來,蕭氏的父親更不敢把她接回到宮裡來了,遂又把蕭氏轉給了舅父張軻收養。
張軻雖是安平王蕭岩的幕僚,卻家境貧寒,窮困潦倒。
蕭氏雖然貴為公主,卻也不得不操持農務,親自下地里幹活兒。
後來,隋文帝夫婦為晉王選妃於梁國,其他的公主占卜都不吉利,只有蕭氏為大吉,因此,把蕭氏從張軻那裡迎回,冊封她為晉王妃。
蕭妃見獨孤皇后來了,趕緊跪伏在地上,說道:「不知皇后駕到,有失遠迎,望乞恕罪。」
獨孤伽羅微笑著點了點頭,說:「免禮,起來吧。」
獨孤伽羅平時每次派人到晉王宮來探視的時候,經常會看見蕭妃和那些宮女在一起同寢共食,生活儉樸,因此,對她的印象很好。
獨孤伽羅來到床邊看著日漸消瘦的楊廣,心疼地說道:「阿摩,幾日不見,你怎麼病成了這個樣子?」
阿摩是楊廣的小名,獨孤伽羅是佛教信徒,因此,為了保佑楊廣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為他取了一個帶有佛教色彩的乳名。
「母后!您來了。」楊廣掙扎著坐起身來,想要下床跪拜行禮。
獨孤伽羅制止了他,關心地問道:「你現在身體虛弱,不必多禮,你和我說說,你得了什麼病?為何臉色如此難看?」
「母后不必擔心,估計是春寒料峭,偶感風寒,沒什麼大礙,過幾日就會好的。」楊廣有氣無力地說道。
獨孤伽羅用手摸了摸他的額頭,燙得厲害,問道:「你發高燒了?」
「可能有一點。」
蕭妃在旁邊補充說道:「他晚上有時候,還會說胡話。」
「看你的症狀是不是被嚇著了?」獨孤伽羅問道。
「母后,不必擔憂,不過是小恙罷了,」楊廣說,「倒是您老人家要注意身體呀。」
「請御醫看了嗎?」
「請了,御醫給開了藥方,我按照藥方抓藥,給他煎湯熬藥,可是他不願喝藥。」蕭妃說道。
「病了不吃藥,怎麼行呢?」獨孤伽羅說著,端起了藥碗對楊廣說,「阿摩,來,乖,把這碗藥喝了。」
楊廣本不想喝,但是,看他母后親自端藥給他,他捏著鼻子把那碗藥給喝了下去。
「你注意保暖,多多休息,我過兩日再來看你。」獨孤伽羅說。
「知道了,母后。」楊廣說。
獨孤伽羅走出了楊廣的房間,蕭妃在後面相送。
「你可知道阿摩最近有沒有和什麼人接觸過?」獨孤伽羅問道。
「回皇后的話,太子曾派人送來一封書信。」蕭妃小心翼翼地說道。
「哦?有這等事兒?書信在哪裡?拿來我看!」
蕭妃便把那封書信從懷中取出,用雙手遞給了獨孤伽羅。
獨孤皇后接過書信,展開一看,上面大致的意思是,太子楊勇警告楊廣,讓他不要對太子之位有覬覦之心,否則的話,等到楊勇一旦繼承了皇位之後,將不會放過他。
獨孤伽羅仔細地看了看,確認是楊勇的筆跡,她柳眉倒豎,杏眼圓翻,心中罵道好畜生!這還沒在哪裡,你就想拿自己的兄弟開刀了!
一個做母親的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兒子們之間互相殘害,這叫她怎麼能不生氣呢?
怪不得楊廣病了,原來是被太子嚇的。
獨孤伽羅對蕭妃說:「此事不要聲張,先把阿摩的病治好了再說!」
「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