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弄個.....工作室?
行動綱領的進程算是不太順利,寫到大半,佘淮發現需要的東西太多了,而他又木有,只得先停下,先開始著手輔助工具的構建。
工程師,還是挺難乾的。
怪不得人家工資高,起碼比佘淮曾經幹個小設計要高很多。
計算機編程的知識是在腦子裡存著了,可動手能力,卻沒那麼快能轉化過來。
簡單來說就是腦子會了,但手還沒會!
好在,佘淮不是犟種,該停的時候,他就停,不會因為遇到過不去的坎還死命硬頂。
做知識大牛很容易,但做技術大拿卻很難,像是一些技術開發項目,那個不需要人和物在後面支撐著才能往前推進。
把所有自由經驗點都用在了工學上,經驗值直逼一千九大關,就是好像沒啥水花,僅是讓他大腦對於計算機等方面的理解更深了一些。
一邊在弄基礎的編程嘗試,佘淮一邊在筆記本上做著記錄,把編寫過程中遇到的,想到的問題和疑難點一一記下,並且將與論文有關的數據用單獨的文檔保存。
整整兩天,他都泡在了圖書館裡,就連午飯,他都是在咖啡廳用一個麵包加一杯咖啡解決。
不過周日晚,看著屏幕上大體完成的上萬字論文草稿以及糙到沒邊的工具模型,佘淮背靠椅子靠背,狠狠地抻了一下懶腰。
「接下來就是要把模型給推演完善,然後落實,論文也需要梳理和精簡,工作量....有點大,該找外援才行,資料倒是不難查,書里找不到的就去書院問問老師」。
「就是模型的推演和完善,得找數學不錯的,還有計算機能力好的才行.....」。
時間也不早了,肚子已經餓得開始咕咕叫,佘淮便收拾了東西起身,離開了圖書館。
宵夜是繼續吃快樂碳水?還是吃關東煮呢?
「呼~~」。
好像有點冷,那還是吃關東煮吧,順帶吃完去拿個快遞,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羽絨服到了,這十月中旬後的青華園雖然還沒到冬季,可早晚的溫差變化卻是已經開始了。
南粵那一年四季沒了冬春,只剩秋夏的季節體感和準備,顯然不適合這首都地界。
-----------------
「你是說,你想要弄一個工具模型,然後搞設計應用軟體?」
祁明驚訝得張大了嘴巴,另外那倆也都一樣。
沒辦法,擱誰聽了佘淮的這番話,都得大吃一驚,不是,我們都還停留在想著怎麼多看兩本書來卷,而你卻想搞應用程式開發了?
要不要卷得那麼超前?
有那麼一瞬間,譚平光和程振雲以及祁明三個被別人稱之為學霸的男子,內心升起了一絲絲的酸澀,知道他們為了不被佘淮這麼個『機器人』給卷得太過,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嘛!
曾經高中時期,他們都沒有感覺這麼累過,才從那題山題海中走出來,沒成想又掉進了另一個『深淵』,那感受,怎一個欲哭無淚得了!
「嗯,怎麼樣,有興趣嗎?另外,你們有認識的計算機高手嘛,可以輕鬆進行編程的?」
室友們的驚訝,佘淮倒是沒意外,因此面色平靜地再度開口。
選擇找祁明他們仨,是因為以當前的項目難度,他們四個一起就能解決,就是要花多一些時間進行模型的推算建構而已,比起找外面的人,他們幾個姑且算是好友加上同學的關係,解決其中的利益關係要簡單一些。
至於編程,那就不是簡單的請客吃飯了,按照佘淮的估算,要把這個應用軟體給弄出來,還是要找一個厲害點的人才行。
「興趣是有,不過,你這東西弄出來,不會只給自己玩吧?」
「怎麼說?」
哪怕有前世,佘淮終究還是經歷少了,也是,一個資深牛馬,一心給公司打工,能經歷什麼?
保住自己飯碗,幹了五六年能有加薪,沒被炒魷魚就知足了。
前面雖然有自己干一事業的念頭,可幹啥,他還真的不知道,給佘維斌當狗頭軍師加上天使投資方還行,但要規劃到自己身上,他還是有些迷茫。
「你要弄這玩意兒設定就是智能化的,剛好搭上國家高新技術的船啊,先別管它衝擊沒衝擊打工一族,真弄出來,就是傳統的設計行業工具,你都沖得它們哭爹喊娘的,你說它有沒有商業價值?」
「作為美術生出身,你設定的這個軟體功能,不說你剛剛說的插畫,還是什麼GG的,就是市面上那些設計軟體公司,都得頭疼得不得了吧?」
譚平光家裡是經商的,算是從小就有了耳濡目染的童子功,就簡單聽佘淮說了那麼一點旁枝末節,他便看到了其中的商業紅利。
「所以要幹這事,你弄個工作室先進行研發是最合適的,當然,你要是有接受投資的意向,我可以給你諮詢一下」。
沒回譚平光的話,此時佘淮暫時脫離了『眼神清澈大學生』狀態,進入『打工牛馬』深思模式。
AIGC,確實是一個可以賺錢的買賣,那之前,他為什麼沒這個打算呢?
其實,還是因為他沒有接觸到相關的內容知識。
曾經知道這個詞,還是因為ChatGPT的橫空出世,不過這當初還是應用在文字、語音方面的,對於設計行業的影響還不算大。
直到後面文生圖、圖生圖模式的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Dall E等圖形生成類的 AI產品出現。
它們使得設計的門檻降低,也使得設計崗位有了新的『武器』,更對傳統的圖形界面工作者產生了衝擊。
三者,佘淮當初都有過體會,只是這個體會很不美好就是了。
國內的設計行業,基本沒有多少公司會把設計一崗放到『予以重視』的程度上,可有可無,是多數企業的常規態度,但他們實際的生產營銷中又缺不得這個崗位的工作者。
只是永遠都不重視,需要但不配備相關生產工具,需要但不願意投入成本,需要但不把設計工作者當人看。
『除了設計師本人,其他所有人都是設計師』,這是多數公司的常態。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很多,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裡面的門道錯綜複雜,佘淮也左右不了,他只想生活過得好一些罷了。
所以對於積極推進佘維斌的賺錢事業,他才那麼的積極,當富一代太難,還是當個富二代比較閒適,也比較符合他的性格。
重生者,賺錢這個事兒確實重要,這既是最容易,也是最難的。
難在無論如何賺錢,都需要耗費精力和時間去投入。
而容易,則是他知道哪些機會可以不耗費過多精力,也不承擔太多風險。
當然,一個超前概念也做不到如印鈔機一般,想要多少錢就來多少錢,說句不好聽的,即便是知道足球世界盃的結果,也能找著賭球的門路,小賺一點是沒問題,但數額大了,這筆錢是不是屬於你都不好說。
至於開公司做生意,自然更是如此。
世界上的聰明人很多,比你會鑽營的人更多,而佘淮,嚴格說他有點小商業頭腦,但大的,可能他把自己賣了還在幫別人數錢。
這個世界的運行軌跡,依舊沒變,只是他身邊的些許小事有了改變而已。
大學,在他的規劃里,也確實是要謀劃一番自己的事業,找著一個穩定的賺錢渠道。
開公司,佘淮知道能賺錢的點子,但他原本的規劃中,要到大三才有這個打算。
不過,譚平光現在這麼一說,他就不得不提前考慮這個問題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是很現實的關鍵因素,曾經錯過那麼多可以改變的機會,也未嘗沒有再等等的念頭在作祟。
見佘淮陷入沉思,譚平光、祁明、程振雲三人都是沒有打擾,只是在靜靜看著他。
結合入校以來的觀察,他們知道佘淮做事都有很強的目的性,無意義的事,他幾乎從不碰。
而聊著聊著,突然就扯到了商業上去,其實除了譚平光外,祁明以及程振雲都是有些懵逼的,一時間二人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不是,整大模型就大模型啊!
他倆怎麼說到商業投資上去了?
是我倆沒同頻,還是你倆跨服聊天?
此時的佘淮,其實是在思考譚平光建議的可行性問題,畢竟不管多誘人、多有前景的生意,前提都要有一個清醒的規劃。
連怎麼賺錢都不清楚,那還搞個屁!
不能只看到好處,看到利益,同時也還要把不利因素給考慮清楚才行。
而把這個軟體開發弄成商業經營,目前佘淮能想到的困難,其實是有幾個方面:
第一,技術問題.....行吧,這個其實算不上很大問題,前期花點錢,找幾個計算機工程師都能把框架模型弄出來,後面做好計劃書,其實就可以去拉天使投資了。
第二,人員。
這個應該是最主要的問題,他還是個大一學生呢,學習上課才是最主要的事,那這個商業計劃該交給誰呢?
外面找人,信不信得過?會不會導致商業機密的泄露?這都是問題。
畢竟,公家單位還能出那麼多二五仔呢!他一個小年輕,一沒背景,二沒財富打底,人家要是摘了他的果子.....
第三.....行吧,這才是最大問題,想到這兒,佘淮的眉頭便是緊皺。
成也錢敗也錢,現在他兜里就是缺了錢。
「弄個工作室,你們有要加入嗎?」
十多分鐘的安靜後,面對佘淮的突然提問,三人都是沉默了一會兒,不過,也就一分鐘不到,譚平光便第一個表態了。
「我加入了,你小子一蹦噠就飛老遠,不帶我不行!」
他可是第一個看出佘淮的項目有商業價值的,不加入才奇怪,倒是另外倆人,竟然也沒多遲疑。
「我怕你被老譚坑了,我加入替你監督他!」
「才大一就幹這麼刺激的事,我可是第一次」。
得,這仨高中之前都是家裡的乖乖仔,上大學得到的指示都是好好讀書就行,這會兒跟佘淮搭夥幹這事,都算出格的了。
這人是拉起來了,那下一步要幹啥呢?
屋子裡的祁明三人,都安靜不說話,等著佘淮發號施令,好吧,其實這賊船上了之後,仨人也都不知道後面該幹啥了。
「工作室的第一個任務,還是先把這個輔助工具的大模型給完善起來,同時還要找一個電腦高手,先把我們的設計輔助工具框架給搭起來」。
佘淮說的輔助工具,其實就是智能應用軟體,是建立在他所要構建出來的,能處理文字、語音、代碼、圖像、視頻、機器人動作等等內容的新模型基礎之上的衍生品。
和新模型相比,衍生的應用反倒沒那麼重要,因此也屬於可以外包出去的工作範疇,當然,沒那麼重要不意味著不重要,該要注意的還是得注意。
「這個電腦高手,我負責找吧,剛好我跟幾個學長比較熟,他們應該可以介紹我們想要的人」。
「行,那這事就你弄吧!」
真正牛掰的高手可能都在各個教授的團隊裡,祁明估計也請不動,不過青華園內的『掃地僧』也不少,找到他們也完全能解決佘淮的需要。
想了想,佘淮繼續道:「不用求人,我給錢,只要做出合條件的基本功能應用,我個人出兩萬,應該夠吧?」
「不用那麼多,那些跟著導師的科研狗們,也沒那麼富裕,給錢的活,大把人找上來」。
一聽佘淮的話,作為寢室的交際花,祁明便是笑道。
大學這個圈子,給老師幹活的,可能醫學生是最慘的,但接下來就到一眾科研狗了。
「沒事,預算就兩萬吧,後面一邊做一邊看情況,有可能還不夠呢!」
16年可不是06年,這會兒的經濟已經起來不少了,一百塊都算不上什麼大錢了,可能還沒有那時候的五塊錢堅挺。
應用的事情有人去弄了,接下來就是得考慮其他的事。
宿舍是用來學習跟休息的地,整其他的事也不合適,工作室怎樣都得在外面找個地才行。
聽佘淮這麼一提,三人都覺得有道理,不過程振雲倒是反應很快。
「咱書院不是有空著的教室嘛,找老班說一聲,看能不能先在學校租個場唄?」
工程師,還是挺難乾的。
怪不得人家工資高,起碼比佘淮曾經幹個小設計要高很多。
計算機編程的知識是在腦子裡存著了,可動手能力,卻沒那麼快能轉化過來。
簡單來說就是腦子會了,但手還沒會!
好在,佘淮不是犟種,該停的時候,他就停,不會因為遇到過不去的坎還死命硬頂。
做知識大牛很容易,但做技術大拿卻很難,像是一些技術開發項目,那個不需要人和物在後面支撐著才能往前推進。
把所有自由經驗點都用在了工學上,經驗值直逼一千九大關,就是好像沒啥水花,僅是讓他大腦對於計算機等方面的理解更深了一些。
一邊在弄基礎的編程嘗試,佘淮一邊在筆記本上做著記錄,把編寫過程中遇到的,想到的問題和疑難點一一記下,並且將與論文有關的數據用單獨的文檔保存。
整整兩天,他都泡在了圖書館裡,就連午飯,他都是在咖啡廳用一個麵包加一杯咖啡解決。
不過周日晚,看著屏幕上大體完成的上萬字論文草稿以及糙到沒邊的工具模型,佘淮背靠椅子靠背,狠狠地抻了一下懶腰。
「接下來就是要把模型給推演完善,然後落實,論文也需要梳理和精簡,工作量....有點大,該找外援才行,資料倒是不難查,書里找不到的就去書院問問老師」。
「就是模型的推演和完善,得找數學不錯的,還有計算機能力好的才行.....」。
時間也不早了,肚子已經餓得開始咕咕叫,佘淮便收拾了東西起身,離開了圖書館。
宵夜是繼續吃快樂碳水?還是吃關東煮呢?
「呼~~」。
好像有點冷,那還是吃關東煮吧,順帶吃完去拿個快遞,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羽絨服到了,這十月中旬後的青華園雖然還沒到冬季,可早晚的溫差變化卻是已經開始了。
南粵那一年四季沒了冬春,只剩秋夏的季節體感和準備,顯然不適合這首都地界。
-----------------
「你是說,你想要弄一個工具模型,然後搞設計應用軟體?」
祁明驚訝得張大了嘴巴,另外那倆也都一樣。
沒辦法,擱誰聽了佘淮的這番話,都得大吃一驚,不是,我們都還停留在想著怎麼多看兩本書來卷,而你卻想搞應用程式開發了?
要不要卷得那麼超前?
有那麼一瞬間,譚平光和程振雲以及祁明三個被別人稱之為學霸的男子,內心升起了一絲絲的酸澀,知道他們為了不被佘淮這麼個『機器人』給卷得太過,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嘛!
曾經高中時期,他們都沒有感覺這麼累過,才從那題山題海中走出來,沒成想又掉進了另一個『深淵』,那感受,怎一個欲哭無淚得了!
「嗯,怎麼樣,有興趣嗎?另外,你們有認識的計算機高手嘛,可以輕鬆進行編程的?」
室友們的驚訝,佘淮倒是沒意外,因此面色平靜地再度開口。
選擇找祁明他們仨,是因為以當前的項目難度,他們四個一起就能解決,就是要花多一些時間進行模型的推算建構而已,比起找外面的人,他們幾個姑且算是好友加上同學的關係,解決其中的利益關係要簡單一些。
至於編程,那就不是簡單的請客吃飯了,按照佘淮的估算,要把這個應用軟體給弄出來,還是要找一個厲害點的人才行。
「興趣是有,不過,你這東西弄出來,不會只給自己玩吧?」
「怎麼說?」
哪怕有前世,佘淮終究還是經歷少了,也是,一個資深牛馬,一心給公司打工,能經歷什麼?
保住自己飯碗,幹了五六年能有加薪,沒被炒魷魚就知足了。
前面雖然有自己干一事業的念頭,可幹啥,他還真的不知道,給佘維斌當狗頭軍師加上天使投資方還行,但要規劃到自己身上,他還是有些迷茫。
「你要弄這玩意兒設定就是智能化的,剛好搭上國家高新技術的船啊,先別管它衝擊沒衝擊打工一族,真弄出來,就是傳統的設計行業工具,你都沖得它們哭爹喊娘的,你說它有沒有商業價值?」
「作為美術生出身,你設定的這個軟體功能,不說你剛剛說的插畫,還是什麼GG的,就是市面上那些設計軟體公司,都得頭疼得不得了吧?」
譚平光家裡是經商的,算是從小就有了耳濡目染的童子功,就簡單聽佘淮說了那麼一點旁枝末節,他便看到了其中的商業紅利。
「所以要幹這事,你弄個工作室先進行研發是最合適的,當然,你要是有接受投資的意向,我可以給你諮詢一下」。
沒回譚平光的話,此時佘淮暫時脫離了『眼神清澈大學生』狀態,進入『打工牛馬』深思模式。
AIGC,確實是一個可以賺錢的買賣,那之前,他為什麼沒這個打算呢?
其實,還是因為他沒有接觸到相關的內容知識。
曾經知道這個詞,還是因為ChatGPT的橫空出世,不過這當初還是應用在文字、語音方面的,對於設計行業的影響還不算大。
直到後面文生圖、圖生圖模式的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Dall E等圖形生成類的 AI產品出現。
它們使得設計的門檻降低,也使得設計崗位有了新的『武器』,更對傳統的圖形界面工作者產生了衝擊。
三者,佘淮當初都有過體會,只是這個體會很不美好就是了。
國內的設計行業,基本沒有多少公司會把設計一崗放到『予以重視』的程度上,可有可無,是多數企業的常規態度,但他們實際的生產營銷中又缺不得這個崗位的工作者。
只是永遠都不重視,需要但不配備相關生產工具,需要但不願意投入成本,需要但不把設計工作者當人看。
『除了設計師本人,其他所有人都是設計師』,這是多數公司的常態。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很多,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裡面的門道錯綜複雜,佘淮也左右不了,他只想生活過得好一些罷了。
所以對於積極推進佘維斌的賺錢事業,他才那麼的積極,當富一代太難,還是當個富二代比較閒適,也比較符合他的性格。
重生者,賺錢這個事兒確實重要,這既是最容易,也是最難的。
難在無論如何賺錢,都需要耗費精力和時間去投入。
而容易,則是他知道哪些機會可以不耗費過多精力,也不承擔太多風險。
當然,一個超前概念也做不到如印鈔機一般,想要多少錢就來多少錢,說句不好聽的,即便是知道足球世界盃的結果,也能找著賭球的門路,小賺一點是沒問題,但數額大了,這筆錢是不是屬於你都不好說。
至於開公司做生意,自然更是如此。
世界上的聰明人很多,比你會鑽營的人更多,而佘淮,嚴格說他有點小商業頭腦,但大的,可能他把自己賣了還在幫別人數錢。
這個世界的運行軌跡,依舊沒變,只是他身邊的些許小事有了改變而已。
大學,在他的規劃里,也確實是要謀劃一番自己的事業,找著一個穩定的賺錢渠道。
開公司,佘淮知道能賺錢的點子,但他原本的規劃中,要到大三才有這個打算。
不過,譚平光現在這麼一說,他就不得不提前考慮這個問題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是很現實的關鍵因素,曾經錯過那麼多可以改變的機會,也未嘗沒有再等等的念頭在作祟。
見佘淮陷入沉思,譚平光、祁明、程振雲三人都是沒有打擾,只是在靜靜看著他。
結合入校以來的觀察,他們知道佘淮做事都有很強的目的性,無意義的事,他幾乎從不碰。
而聊著聊著,突然就扯到了商業上去,其實除了譚平光外,祁明以及程振雲都是有些懵逼的,一時間二人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不是,整大模型就大模型啊!
他倆怎麼說到商業投資上去了?
是我倆沒同頻,還是你倆跨服聊天?
此時的佘淮,其實是在思考譚平光建議的可行性問題,畢竟不管多誘人、多有前景的生意,前提都要有一個清醒的規劃。
連怎麼賺錢都不清楚,那還搞個屁!
不能只看到好處,看到利益,同時也還要把不利因素給考慮清楚才行。
而把這個軟體開發弄成商業經營,目前佘淮能想到的困難,其實是有幾個方面:
第一,技術問題.....行吧,這個其實算不上很大問題,前期花點錢,找幾個計算機工程師都能把框架模型弄出來,後面做好計劃書,其實就可以去拉天使投資了。
第二,人員。
這個應該是最主要的問題,他還是個大一學生呢,學習上課才是最主要的事,那這個商業計劃該交給誰呢?
外面找人,信不信得過?會不會導致商業機密的泄露?這都是問題。
畢竟,公家單位還能出那麼多二五仔呢!他一個小年輕,一沒背景,二沒財富打底,人家要是摘了他的果子.....
第三.....行吧,這才是最大問題,想到這兒,佘淮的眉頭便是緊皺。
成也錢敗也錢,現在他兜里就是缺了錢。
「弄個工作室,你們有要加入嗎?」
十多分鐘的安靜後,面對佘淮的突然提問,三人都是沉默了一會兒,不過,也就一分鐘不到,譚平光便第一個表態了。
「我加入了,你小子一蹦噠就飛老遠,不帶我不行!」
他可是第一個看出佘淮的項目有商業價值的,不加入才奇怪,倒是另外倆人,竟然也沒多遲疑。
「我怕你被老譚坑了,我加入替你監督他!」
「才大一就幹這麼刺激的事,我可是第一次」。
得,這仨高中之前都是家裡的乖乖仔,上大學得到的指示都是好好讀書就行,這會兒跟佘淮搭夥幹這事,都算出格的了。
這人是拉起來了,那下一步要幹啥呢?
屋子裡的祁明三人,都安靜不說話,等著佘淮發號施令,好吧,其實這賊船上了之後,仨人也都不知道後面該幹啥了。
「工作室的第一個任務,還是先把這個輔助工具的大模型給完善起來,同時還要找一個電腦高手,先把我們的設計輔助工具框架給搭起來」。
佘淮說的輔助工具,其實就是智能應用軟體,是建立在他所要構建出來的,能處理文字、語音、代碼、圖像、視頻、機器人動作等等內容的新模型基礎之上的衍生品。
和新模型相比,衍生的應用反倒沒那麼重要,因此也屬於可以外包出去的工作範疇,當然,沒那麼重要不意味著不重要,該要注意的還是得注意。
「這個電腦高手,我負責找吧,剛好我跟幾個學長比較熟,他們應該可以介紹我們想要的人」。
「行,那這事就你弄吧!」
真正牛掰的高手可能都在各個教授的團隊裡,祁明估計也請不動,不過青華園內的『掃地僧』也不少,找到他們也完全能解決佘淮的需要。
想了想,佘淮繼續道:「不用求人,我給錢,只要做出合條件的基本功能應用,我個人出兩萬,應該夠吧?」
「不用那麼多,那些跟著導師的科研狗們,也沒那麼富裕,給錢的活,大把人找上來」。
一聽佘淮的話,作為寢室的交際花,祁明便是笑道。
大學這個圈子,給老師幹活的,可能醫學生是最慘的,但接下來就到一眾科研狗了。
「沒事,預算就兩萬吧,後面一邊做一邊看情況,有可能還不夠呢!」
16年可不是06年,這會兒的經濟已經起來不少了,一百塊都算不上什麼大錢了,可能還沒有那時候的五塊錢堅挺。
應用的事情有人去弄了,接下來就是得考慮其他的事。
宿舍是用來學習跟休息的地,整其他的事也不合適,工作室怎樣都得在外面找個地才行。
聽佘淮這麼一提,三人都覺得有道理,不過程振雲倒是反應很快。
「咱書院不是有空著的教室嘛,找老班說一聲,看能不能先在學校租個場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