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我一開始只是想寫篇論文...
本來是想弄一篇期刊論文,沒成想念頭一歪弄成了智能設計軟體,最後還整出個學生工作室來。
一系列的變化,哪怕是回過頭來,佘淮也覺得多少有些始料不及。
不過既然決定要搞商業版圖,他也不含糊,擼起袖子加油干就是了,哪怕失敗了,對他,對他們四個來說都是一份可貴的收穫。
而且,這玩意也不大可能會失敗,哪怕只要到一輪天使投資,他們都算是成功了。
「咱們後面的工作都很簡單,只要繼續完善這個模型就成」。
「至於其他的,暫時都先不用考慮,一切等模型基本出來再說,工作室的前期準備就這麼簡單,完了」。
「......」。
行吧,好像確實是挺簡單的。
不過,總感覺被忽悠了是怎麼回事?
前期確實就這麼簡單,只要分工明確就那麼一點事兒,那就是先把東西搞出來,難的是,後面搞出來了怎麼辦。
但到那個時候,也都基本進入狀態了,各種分配也都有了規劃。
所謂萬事開頭難,前面有了方向,也就不怕半途夭折,就是希望,這個新的小團隊不會那麼快被現實原因給整散了吧!
草創了一份保密協議,加上弄了一個所謂毒誓以表大家的誠心,長城守望工作室就這麼開幹了。
名字,是那仨玩遊戲起的,佘淮自個其實不怎麼會起名,乾脆就這樣了。
第二天一早。
四人該上課的繼續上課,該內卷的依舊內卷,只不過看的書,都變成了和大模型研究相關的。
接下來的日子,大家便各有分工。
祁明向學長打聽到了幾個信得過的『掃地僧』,開始做起佘淮所設定的智能應用軟體。
而程振雲則是三天兩頭往書院跑,向輔導員打聽起那閒置教室的使用要求。
至於譚平光跟佘淮,三天兩頭在頭腦風暴,一會兒討論模型建構的事,一會兒討論市場現狀需求啥的,總之很多時候,旁人都聽不懂。
聽不懂就好,他倆還怕別人聽懂了呢!
不過到了第五天,程振雲卻是給佘淮帶回來一個意外的消息。
「什麼?老翁找我,找我幹啥?」
「他說想聽你說一說咱們在幹的事兒」。
老翁,是他們書院的學工辦主任,全名翁何凱,年齡三十多,跟所有學生相處都很友好,所以私底下就喊他老翁,他管理著書院學生們的一應大小事務,像是佘淮他們現在在搞事情,也都在他管理職權內。
被他關注到,也就意味著佘淮他們被書院關注到了,工作室的事,也確實是需要書院幫幫忙,或者多方面行個方便之餘的,所以佘淮整理了一下他們最新弄出來的工作室計劃書,就走向了書院。
學工辦公室不遠的一個學習室,中間長桌兩側,翁何凱與佘淮相對而坐。
只見翁何凱正低頭翻閱著佘淮帶過來的資料,看一會兒後面的,又翻回去看一會兒前面的,眼睛裡滿是詫異之色。
坐在他對面的佘淮,倒是看得很清楚。
「.....你們...這是想要創業?」
盯著A4紙封面上的幾個大字,翁何凱思考了好一會兒,才是開口問道。
「額.....有這個想法,不過要先等我們的東西做出來,然後測試合格,才能做下一步的打算,學習,目前也還是我們的重點!」
生怕翁何凱誤會他們離經叛道,不務正業,佘淮那是連忙開口解釋。
書院成立至今也才兩年有餘,學生也才是到第三屆,整個書院學生加起來還不到三百人,在以學習和研究為主的大氛圍環境下,佘淮他們四個這事還真是有些格格不入。
當然,他們做的其實也沒離得太遠,畢竟工作室目前的主流還是在『研究』的框架之下。
「呵呵,沒事,書院也是支持學生在能夠兼顧學業的前提下,多去探索更多發展的可能,你們這個想法,剛好跟書院的成立初衷相契合,放寬心,沒說要指責你們不是?」
干學生工作也快十年了,翁何凱自然也是了解學生在被書院老師找上門時的心情。
「這個什麼學習模型,是你自己提出來的?有什麼淵源嗎?」
「額...其實,我一開始只是想寫一篇論文,然後發個期刊,拿個獎學金什麼的,就是.....沒想到,這看一下,那研究一會兒,就整成這樣了」。
說起開始,佘淮臉上表情訕訕。
因為開始的開始,他真的只是單純想發一篇期刊論文,為自己的學業和個人履歷增加一點高級背書,順帶把其他目的也收入囊中,只是沒想到,弄著弄著,這個項目就變大了。
「就想發個期刊論文,可最後搞成學習模型的建構?還弄了個工作室?」
翁何凱看了佘淮一眼,眼神比剛剛看到計劃書還要詫異,心中更是感慨,不是,你這跨度有點大吧?我看起來像是什麼傻白甜嗎?
雖然不是數理方向的,但翁何凱咋樣都是一個碩士,只不過,他現在有種自己沒讀多少書的感受,從論文寫作變成一個大數據模型研究,這可不是一點跨躍,而是飛遠了好吧!
要是寫作文的話,這純純屬於離題。
「昂,不過現在論文也沒能寫完.....」。
說到這,佘淮的語氣里滿是可惜,論文要是寫完了,起碼可以看見收穫,現在整成這樣,那時間線可得拉老長了。
「沒事,這學習模型的價值更值得深挖,你們的決定很聰明,聽說你想在書院找個地方弄成工作室辦公室?」
「有這個想法,主要是宿舍不方便,模型建構也需要更專業的電腦,加上還要找其他的....」。
翁何凱既然問到了,佘淮也沒打算藏著掖著,畢竟以他個人的能力,很難把工作室的攤子給撐起來,加上這是他主導的項目,別人介入得多了,終究難保好的結果。
而書院要是能夠幫忙,自然能夠解決他的一系列難題,比起個人或者是利益,書院作為學校層面的代表,其實更關注名譽。
而且目前看來,更上頭的也還沒關注到他們,要摘果子的人,現在還沒有。
聽佘淮說完,翁何凱也是低頭沉思不語,他在考慮書院能從學生身上獲得什麼,學生的歸屬感?需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名聲?成績?這是肯定的!
書院今年5月正式成為實體二級學院,如今正是需要各種成績來撐面子的時候,學生出成果,自然也相當於是書院出成果,學生出成績,同理。
佘淮他們四個搞的這個研究,成績是一定會有的,就是能有多大,翁何凱也暫時沒法估算。
雖然有個計劃書,可裡面實質性的東西其實沒多少,像是什麼學習模型,智能應用都是一句帶過,說句不好聽的,這只能算個草頭文稿。
但是,佘淮自信能憑這個就可以空手套白狼,自然不可能一無是處,而翁何凱,也是看到了裡面的價值所在,所以才會游移不定。
「這樣,書院三樓右側最裡邊還有一個小的空教室,原本也是打算弄個什麼創客空間的,只是一直沒人有想法,你們算是第一個,回去我跟領導申請一下,看看能不能把使用權限給到你這個工作室,後續的內部裝潢啥的,等有了結果再商量」。
「好的,謝謝翁老師!」
有了翁何凱的這句話,佘淮就知道這事成了一半,工作室從計劃落到現實的可能也就有了一半。
至於他話里話外點到的需要他把書院的名字掛到工作室的計劃書以及其他研究的內容里,這是小事,只要能把工作室搭起來,答應了也無傷大雅。
比起某些導師或者是學校直接挪用成果,翁何凱的合作建議簡直是小事一樁。
這次見面,談了不少時間,既有研究項目的,也有學習上的,聊了足足一個多小時,佘淮才離開書院。
當然,最後的收穫,也是令人滿意的,只是何時兌現,還得等待。
該學習學習,該研究的研究,佘淮他們四個的校園日常平靜而充實,在其餘六十一位新雅六字班同學察覺不到的地方,卻是有一股暗流在涌動。
直至公開前,他們都不知道,自己身邊竟然有四個人在偷偷搞事情!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
電腦程式設計基礎課堂上,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負責授課的黃副教授放下了手中的粉筆,扭頭看向了面前的一眾學生。
黑板上那一條條python程式語言,讓半數學生的臉上都露出了麻木的表情。
這就是傳說中的python編程嗎?
怎麼跟他們看的教材內容有億點不一樣啊?
看見學生們的表情,黃副教授倒是笑著說道:「編程其實不難的,只要學會一個『Ctrl+V』就能解決很多問題,這門課的要求不多,大家回去多理解一下它的概念、特點,後面學起來就容易了」。
「現階段,平時上這門課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要記住,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老師的安慰,也不知道算不算奏效,總之大多數學生臉上的麻木變成了平靜,像是等待著什麼。
至於學生等待啥,老師自然清楚,於是黃副教授直接宣布了下課。
「好了,下課吧!」
而台下的學生們也是快速收拾起自己的東西,臉上瞬間綻放笑容,到飯點,該吃飯了,確實該高興,剛剛的麻木,也是被拋到了腦後。
教室里,佘淮跟譚平光倒是不緊不慢地收著東西。
「你應該懂的吧?我靠,當初就不應該跟你選一樣的課程,我說那倆傢伙怎麼想開了呢!感情是我自個還沒清晰的自我認知!」
邊收著筆記本,譚平光見老師跟同學都是走得差不多了,便立馬開口吐槽起來。
雖說他是偏理科,數學倒還好說,可這計算機,總感覺跟他有壁,數字符號他都認識,可串在一起,他就感覺相當的陌生。
「還行,到時候驗收軟體應該沒問題」。
嘴上是這麼回的,可佘淮心裡也是忍不住要罵娘,果然,容易讓人禿頭的學科就沒一個簡單的,幸虧他現在吃的書足夠多,不然也得抓瞎。
「那就好,咱四個,有一個懂的就夠了!」
佘淮的回答,讓譚平光鬆了一口氣,選這門課,除了是為了修學分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為了後面驗收智能應用。
十月已經接近了尾聲,長城守望工作室的學習模型研究進度不是很快,倒是智能應用的搭建找到『掃地僧』接手開始弄了。
底層邏輯由他們提供,對方說不是很難,至於是不是真的,現在也只能等結果出來。
反正在預算內,怎麼搞還得看人家,但為了彌補啥都不知道的短板,他們四個也是有計劃的去學習相關的課程,防止完全被忽悠。
另外,書院那邊也是同意把閒置的教室暫時授權給他們用,不過次序變了,那個空間,書院在重新改裝弄成一個創客學社,而佘淮他們工作室是掛名在下面的。
雖然也一樣是給他們用,但在說法上卻有了很多門道。
有地方用就行,佘淮也不在意那麼多,畢竟後面出的成果還是他們的,裡面的裝備,後面也都由他們自己置辦,書院只提供場地就好。
嗯,虎毒尚且食子,防人之心不可無,為了避免日後糾紛與爭端,他們四個都是弄了一個準則出來,第一個,就是要保證產出在自己手中。
兩人收拾完東西,也不再廢話,直接起身離開了教室。
吃過午飯,佘淮選擇泡圖書館,至於譚平光,則是帶飯回去給宿舍里的那兩個義子了。
青華園的學習氛圍可以說是全國高校當中最濃厚的地方之一,一天二十四小時,那裡都能看到專注於學習的學子們,就連中午,也都有諸多學子依舊穩坐在書桌,全然沒有要動彈的念頭。
只顧著安靜學習了。
沒有打擾別人,佘淮從書架選了一摞書回到自己的專屬位置,便是開始日常的刷書之舉。
一系列的變化,哪怕是回過頭來,佘淮也覺得多少有些始料不及。
不過既然決定要搞商業版圖,他也不含糊,擼起袖子加油干就是了,哪怕失敗了,對他,對他們四個來說都是一份可貴的收穫。
而且,這玩意也不大可能會失敗,哪怕只要到一輪天使投資,他們都算是成功了。
「咱們後面的工作都很簡單,只要繼續完善這個模型就成」。
「至於其他的,暫時都先不用考慮,一切等模型基本出來再說,工作室的前期準備就這麼簡單,完了」。
「......」。
行吧,好像確實是挺簡單的。
不過,總感覺被忽悠了是怎麼回事?
前期確實就這麼簡單,只要分工明確就那麼一點事兒,那就是先把東西搞出來,難的是,後面搞出來了怎麼辦。
但到那個時候,也都基本進入狀態了,各種分配也都有了規劃。
所謂萬事開頭難,前面有了方向,也就不怕半途夭折,就是希望,這個新的小團隊不會那麼快被現實原因給整散了吧!
草創了一份保密協議,加上弄了一個所謂毒誓以表大家的誠心,長城守望工作室就這麼開幹了。
名字,是那仨玩遊戲起的,佘淮自個其實不怎麼會起名,乾脆就這樣了。
第二天一早。
四人該上課的繼續上課,該內卷的依舊內卷,只不過看的書,都變成了和大模型研究相關的。
接下來的日子,大家便各有分工。
祁明向學長打聽到了幾個信得過的『掃地僧』,開始做起佘淮所設定的智能應用軟體。
而程振雲則是三天兩頭往書院跑,向輔導員打聽起那閒置教室的使用要求。
至於譚平光跟佘淮,三天兩頭在頭腦風暴,一會兒討論模型建構的事,一會兒討論市場現狀需求啥的,總之很多時候,旁人都聽不懂。
聽不懂就好,他倆還怕別人聽懂了呢!
不過到了第五天,程振雲卻是給佘淮帶回來一個意外的消息。
「什麼?老翁找我,找我幹啥?」
「他說想聽你說一說咱們在幹的事兒」。
老翁,是他們書院的學工辦主任,全名翁何凱,年齡三十多,跟所有學生相處都很友好,所以私底下就喊他老翁,他管理著書院學生們的一應大小事務,像是佘淮他們現在在搞事情,也都在他管理職權內。
被他關注到,也就意味著佘淮他們被書院關注到了,工作室的事,也確實是需要書院幫幫忙,或者多方面行個方便之餘的,所以佘淮整理了一下他們最新弄出來的工作室計劃書,就走向了書院。
學工辦公室不遠的一個學習室,中間長桌兩側,翁何凱與佘淮相對而坐。
只見翁何凱正低頭翻閱著佘淮帶過來的資料,看一會兒後面的,又翻回去看一會兒前面的,眼睛裡滿是詫異之色。
坐在他對面的佘淮,倒是看得很清楚。
「.....你們...這是想要創業?」
盯著A4紙封面上的幾個大字,翁何凱思考了好一會兒,才是開口問道。
「額.....有這個想法,不過要先等我們的東西做出來,然後測試合格,才能做下一步的打算,學習,目前也還是我們的重點!」
生怕翁何凱誤會他們離經叛道,不務正業,佘淮那是連忙開口解釋。
書院成立至今也才兩年有餘,學生也才是到第三屆,整個書院學生加起來還不到三百人,在以學習和研究為主的大氛圍環境下,佘淮他們四個這事還真是有些格格不入。
當然,他們做的其實也沒離得太遠,畢竟工作室目前的主流還是在『研究』的框架之下。
「呵呵,沒事,書院也是支持學生在能夠兼顧學業的前提下,多去探索更多發展的可能,你們這個想法,剛好跟書院的成立初衷相契合,放寬心,沒說要指責你們不是?」
干學生工作也快十年了,翁何凱自然也是了解學生在被書院老師找上門時的心情。
「這個什麼學習模型,是你自己提出來的?有什麼淵源嗎?」
「額...其實,我一開始只是想寫一篇論文,然後發個期刊,拿個獎學金什麼的,就是.....沒想到,這看一下,那研究一會兒,就整成這樣了」。
說起開始,佘淮臉上表情訕訕。
因為開始的開始,他真的只是單純想發一篇期刊論文,為自己的學業和個人履歷增加一點高級背書,順帶把其他目的也收入囊中,只是沒想到,弄著弄著,這個項目就變大了。
「就想發個期刊論文,可最後搞成學習模型的建構?還弄了個工作室?」
翁何凱看了佘淮一眼,眼神比剛剛看到計劃書還要詫異,心中更是感慨,不是,你這跨度有點大吧?我看起來像是什麼傻白甜嗎?
雖然不是數理方向的,但翁何凱咋樣都是一個碩士,只不過,他現在有種自己沒讀多少書的感受,從論文寫作變成一個大數據模型研究,這可不是一點跨躍,而是飛遠了好吧!
要是寫作文的話,這純純屬於離題。
「昂,不過現在論文也沒能寫完.....」。
說到這,佘淮的語氣里滿是可惜,論文要是寫完了,起碼可以看見收穫,現在整成這樣,那時間線可得拉老長了。
「沒事,這學習模型的價值更值得深挖,你們的決定很聰明,聽說你想在書院找個地方弄成工作室辦公室?」
「有這個想法,主要是宿舍不方便,模型建構也需要更專業的電腦,加上還要找其他的....」。
翁何凱既然問到了,佘淮也沒打算藏著掖著,畢竟以他個人的能力,很難把工作室的攤子給撐起來,加上這是他主導的項目,別人介入得多了,終究難保好的結果。
而書院要是能夠幫忙,自然能夠解決他的一系列難題,比起個人或者是利益,書院作為學校層面的代表,其實更關注名譽。
而且目前看來,更上頭的也還沒關注到他們,要摘果子的人,現在還沒有。
聽佘淮說完,翁何凱也是低頭沉思不語,他在考慮書院能從學生身上獲得什麼,學生的歸屬感?需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名聲?成績?這是肯定的!
書院今年5月正式成為實體二級學院,如今正是需要各種成績來撐面子的時候,學生出成果,自然也相當於是書院出成果,學生出成績,同理。
佘淮他們四個搞的這個研究,成績是一定會有的,就是能有多大,翁何凱也暫時沒法估算。
雖然有個計劃書,可裡面實質性的東西其實沒多少,像是什麼學習模型,智能應用都是一句帶過,說句不好聽的,這只能算個草頭文稿。
但是,佘淮自信能憑這個就可以空手套白狼,自然不可能一無是處,而翁何凱,也是看到了裡面的價值所在,所以才會游移不定。
「這樣,書院三樓右側最裡邊還有一個小的空教室,原本也是打算弄個什麼創客空間的,只是一直沒人有想法,你們算是第一個,回去我跟領導申請一下,看看能不能把使用權限給到你這個工作室,後續的內部裝潢啥的,等有了結果再商量」。
「好的,謝謝翁老師!」
有了翁何凱的這句話,佘淮就知道這事成了一半,工作室從計劃落到現實的可能也就有了一半。
至於他話里話外點到的需要他把書院的名字掛到工作室的計劃書以及其他研究的內容里,這是小事,只要能把工作室搭起來,答應了也無傷大雅。
比起某些導師或者是學校直接挪用成果,翁何凱的合作建議簡直是小事一樁。
這次見面,談了不少時間,既有研究項目的,也有學習上的,聊了足足一個多小時,佘淮才離開書院。
當然,最後的收穫,也是令人滿意的,只是何時兌現,還得等待。
該學習學習,該研究的研究,佘淮他們四個的校園日常平靜而充實,在其餘六十一位新雅六字班同學察覺不到的地方,卻是有一股暗流在涌動。
直至公開前,他們都不知道,自己身邊竟然有四個人在偷偷搞事情!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
電腦程式設計基礎課堂上,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負責授課的黃副教授放下了手中的粉筆,扭頭看向了面前的一眾學生。
黑板上那一條條python程式語言,讓半數學生的臉上都露出了麻木的表情。
這就是傳說中的python編程嗎?
怎麼跟他們看的教材內容有億點不一樣啊?
看見學生們的表情,黃副教授倒是笑著說道:「編程其實不難的,只要學會一個『Ctrl+V』就能解決很多問題,這門課的要求不多,大家回去多理解一下它的概念、特點,後面學起來就容易了」。
「現階段,平時上這門課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要記住,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老師的安慰,也不知道算不算奏效,總之大多數學生臉上的麻木變成了平靜,像是等待著什麼。
至於學生等待啥,老師自然清楚,於是黃副教授直接宣布了下課。
「好了,下課吧!」
而台下的學生們也是快速收拾起自己的東西,臉上瞬間綻放笑容,到飯點,該吃飯了,確實該高興,剛剛的麻木,也是被拋到了腦後。
教室里,佘淮跟譚平光倒是不緊不慢地收著東西。
「你應該懂的吧?我靠,當初就不應該跟你選一樣的課程,我說那倆傢伙怎麼想開了呢!感情是我自個還沒清晰的自我認知!」
邊收著筆記本,譚平光見老師跟同學都是走得差不多了,便立馬開口吐槽起來。
雖說他是偏理科,數學倒還好說,可這計算機,總感覺跟他有壁,數字符號他都認識,可串在一起,他就感覺相當的陌生。
「還行,到時候驗收軟體應該沒問題」。
嘴上是這麼回的,可佘淮心裡也是忍不住要罵娘,果然,容易讓人禿頭的學科就沒一個簡單的,幸虧他現在吃的書足夠多,不然也得抓瞎。
「那就好,咱四個,有一個懂的就夠了!」
佘淮的回答,讓譚平光鬆了一口氣,選這門課,除了是為了修學分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為了後面驗收智能應用。
十月已經接近了尾聲,長城守望工作室的學習模型研究進度不是很快,倒是智能應用的搭建找到『掃地僧』接手開始弄了。
底層邏輯由他們提供,對方說不是很難,至於是不是真的,現在也只能等結果出來。
反正在預算內,怎麼搞還得看人家,但為了彌補啥都不知道的短板,他們四個也是有計劃的去學習相關的課程,防止完全被忽悠。
另外,書院那邊也是同意把閒置的教室暫時授權給他們用,不過次序變了,那個空間,書院在重新改裝弄成一個創客學社,而佘淮他們工作室是掛名在下面的。
雖然也一樣是給他們用,但在說法上卻有了很多門道。
有地方用就行,佘淮也不在意那麼多,畢竟後面出的成果還是他們的,裡面的裝備,後面也都由他們自己置辦,書院只提供場地就好。
嗯,虎毒尚且食子,防人之心不可無,為了避免日後糾紛與爭端,他們四個都是弄了一個準則出來,第一個,就是要保證產出在自己手中。
兩人收拾完東西,也不再廢話,直接起身離開了教室。
吃過午飯,佘淮選擇泡圖書館,至於譚平光,則是帶飯回去給宿舍里的那兩個義子了。
青華園的學習氛圍可以說是全國高校當中最濃厚的地方之一,一天二十四小時,那裡都能看到專注於學習的學子們,就連中午,也都有諸多學子依舊穩坐在書桌,全然沒有要動彈的念頭。
只顧著安靜學習了。
沒有打擾別人,佘淮從書架選了一摞書回到自己的專屬位置,便是開始日常的刷書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