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起在弘治朝剛嶄入頭角的賢臣不得不說楊一清,他1454年12月24日出生,即明景泰五年,1530年9月5日逝世,即明嘉靖九年。字應寧,號邃庵,別號石淙。年少時就被譽為神童,十四歲便參加鄉試,並且被推薦為翰林秀才。真可謂少年成名。明憲宗朱見深親自命內閣官員選派老師教他。聖恩浩蕩,可謂天子門生,成化八年壬辰科進士,授中書舍人。弘治十五年,兵部上奏道,陝西疏於管理,軍中馬匹嚴重不足,邊防軍騎兵戰鬥力大打折扣,急需能人管理。弘治皇帝急召新任兵部尚書劉大夏進宮商議,皇帝道:「劉愛卿,以為何人能當此重任」?劉大夏忙回答:「臣推舉一人,此人上任必成」,「何人」?「楊一清」。

  楊一清其貌不揚,做事幹練,一絲不苟。後來弘治皇帝升楊一清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並擔任陝西巡撫,負責督理陝西馬政,期間楊巡撫平定了邊疆進犯,彈劾貪庸總兵武安候劉宏,可謂不懼強權。並裁減鎮守中官費用,使得軍紀嚴明,邊防軍戰鬥力大大提升,楊一清在陝西幹得有聲有色,可見當時舉薦人劉大夏識人之明。楊一清後來在正德,嘉靖朝大有作為。楊一清歷經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為官五十餘年,官至內閣首輔,號稱「出將入相,文德武功」,才華堪與唐代名相姚崇相媲美。楊一清說服另一個太監張永,兩人合力鬥垮了權宦劉瑾;劉瑾得到了他應得的下場。楊一清打仗是把能手,是個能文能武的人物。現在說說另一個未來政治明星,弘治二年,大學士邱浚編寫《憲宗實錄》,邱浚將此任務交給一個新人完成,此人寫的文稿讓自負的邱副總裁官挑不出毛病,此人前途不可限量,此人就是此前提過的大文學家,大才子楊慎之父楊廷和。此人後來歷經三朝不倒,三朝元老,權傾朝野。新人只要默默地,不辭辛苦的工作,不打折扣地完成領導下發的任務,不抱怨。樂觀積極向上,是金子總會發光。現在的年青人不要遇到點小挫折就怨天由人,陷入自責,容易抑鬱。容易鑽牛角尖,把事情越想越複雜,對任何事提不起興趣。活在自已的世界中無法自拔,容易發怒。對自已過去的事常常無法釋懷。後悔自已錯過的事,希望穿越到過去重新過一遍。往往把負面的、悲觀的情緒帶給身邊關心他們的人,如他們父母兄弟親人朋友等。現在的年青人要向楊廷和老前輩學習。大唐詩仙李白的詩句「天生我才必有用」,未來可期--送給那些容易陷入悲傷中的小年青們,與君共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