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不相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說起明朝的賢臣元老,同是也是個牛人。他叫楊廷和,字介夫,號石齋,四川成都府新都(今CD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今江西吉安)。明朝中期著名政治改革家,歷仕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不愧為政治強人,牛人。說起他不得不提他兒子大文學家楊慎。楊慎字用修,初號月溪,升庵,又號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馬碧雞老兵等,名號太多了,和現在年青人經常換微信QQ名一樣的,楊慎高幹子弟,他一首詞傳唱南北,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片頭曲,詩詞出自楊慎的《臨江仙》、《廿一史彈詞》滾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諸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盪氣迴腸,無人能及。後來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禮儀」被稱為道士皇帝的嘉靖帝明世宗朱厚熜廷杖削籍,流放雲南永昌衛(今保山),卒死貶所。楊慎為自已心中的正義得罪皇帝,雖然自已被流放,相信他不會後悔自已的所做所為,不愧於心,不愧於民。後來天啟朝追諡「文憲」。「文憲」兩個字楊慎當得起。明朝文人大臣大都不怕死,不重視眼前利益,重視青史留名。南宋名臣文天祥的詩表明了一切,「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過在明朝後期崇禎皇帝時期出現了不少的文人重臣為苟全自已性命做了漢奸投靠了清朝,讓人感嘆不已。楊慎他著有《升庵詞》。楊慎為明中期文學大家,命運不幸,老境淒涼。其詞藻麗其外,淒咽於內。楊慎是明朝三才子之首,當然才子佳人的故事不能少。楊慎與黃娥被稱為白頭不相離。

  2.黃娥出自天府四川遂寧,是世間少有的才女。小字秀眉,其父是工部侍郎黃珂,她自小受家學影響,敏捷好學,博覽群書,對詩文辭賦十分喜歡,天賦了得。少女情動,情愫譴綣,黃娥作曲曰「嬌滴滴俏冤家,柳腰肢剛一把,」「二八時,娉婷未嫁,欲散流霞,只落得夢魂牽掛」,「誰作紅娘」,伊人「有千般風流業樣,愛尋常淡雅梳妝,鳳也求凰,鴛也思鴦。有分成雙,願早成雙」。青春妙齡的黃娥,大膽地表露出心中的愛。可以說,黃娥是一個比較前衛又開放的小女子,她的曲中洋溢著大膽而神往的情愫。在那樣的封建時代追求自由,追求自已的愛情已屬難得。頗有現在年青女孩的風采,或許比現在女孩更大膽追求自已的幸福吧!楊慎黃娥兩人郎才女貌,詩詞交流,琴棋書畫無一不精。楊慎被貶流放時,黃娥才26歲,本可以有別的人生選擇,放棄這個在政治已經破產,生活上已然落魄的楊慎,可是,黃娥沒有放棄,她毅然決然帶著家人,一路上護送丈夫楊慎去雲南。這對患難夫妻風雨同舟,歷盡了千辛萬苦。到了湖北江陵,黃娥和楊慎被迫分開了,黃娥溯江而上,回到四川新都,居住在夫家四川新都,管理家務,而楊慎被押解到了雲南,從此和丈夫分居,二人分離了整整三十年。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人相聚的幸福時光只有五年,但是對兩個相愛的人足夠了,哪怕一個人在天涯海角,而另一個人依然牽腸掛肚,這就是愛情。

  而黃娥和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被稱為蜀中四大才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