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離開故鄉
初中畢業之後,暑假的一個清晨,天剛蒙蒙亮,我和父親已經站在村口的界碑旁,等待那輛穿梭於城鄉之間的長途汽車,我們仰頭向西注視著公路的盡頭,期待隨時出現那一對明亮的車燈照亮黎明的夜空。
父親是位民間藝人,熱愛音樂,更確切的說是痴迷民族樂器和傳統戲曲。之前聽父親講起過,他是在十幾歲支援修建寶雞峽水庫時,晚上在空曠的工地上,利用閒暇時間自學了嗩吶,從愛好變為事業之後,又陸續學會了二胡、板胡、笛子、揚琴等樂器,在我們家鄉小有名氣,尤其是笛子獨奏非常精彩,鄉親們都很支持。
父親偶爾會坐長途汽車去西安的樂器市場,為自己的事業購置樂器和音箱設備。每天定時從大王鎮發出四趟車,最早一趟車經過我們村口時大概五點半左右。這次是送我去小姨那裡過暑假,這也是我第一次出遠門。不知何時身邊又站了好幾位等車的鄉親,就在父親再三叮囑的時候,期望的那道光遠遠的投射過來划過天空,緊接著一聲清脆的汽笛聲驚醒了寧靜、懵懂的村莊。
沒帶太多行李,我很輕鬆的就上車了,找到儘量靠前的位置坐下,隔著車窗再次和父親告別。鄉親們安頓好大包小包之後,陸陸續續也都上車了,隨後「哐嘡」一聲車門緊緊關上了,我趴在車窗上招手催促父親快點回家去。
汽車開動了,陸續經過幾個村口,上來了幾撥人,等過了縣界幾乎就沒有人上車了。前面一段路程大家偶爾會寒暄幾句,過了一會兒,車廂慢慢靜下來了,不知何時此起彼伏的鼾聲開始充滿整個車廂。我會蜷縮在不起眼的座位上,盡力使自己裝睡,最好能夠真睡著,以減輕暈車引起的不適。
全程大概兩個半小時,每臨近一個下車點司機都會吼出洪亮的聲音提醒乘客,中途路過XY市會有個別人下車,大都在終點城西客運站下車,來自XA市西邊的長途客車都匯集在這裡。進客運站的路線來來回回調整過好幾次,最早的時候我都會在進站之前的絲綢之路雕塑那裡下車,順著寬闊的柏油路往南直走幾百米就能到小姨的單位宿舍。
小姨上學時候家裡情況比以前有所改善,舅舅也開始自己做生意了,所以後來一直供小姨讀完大學,小姨是他們兄妹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大學生。小姨在西安理工讀的大學,畢業之後去了新華印刷廠工作,在那裡認識了小姨夫。
印刷廠單位宿舍建在廠子外面,與周邊的居民小區一樣,是灰色的六層板樓,我住在二樓小姨夫的男生宿舍,小姨住三樓,他們在三樓一起做飯。宿舍離廠子很近,步行大概5分鐘的路程。
小姨夫剛畢業進廠那會兒經常上夜班,晚上我會跟著他一起去,待在辦公室里背誦五筆輸入法口訣,還能在他們辦公室閒置的電腦上練習打字。雖然很枯燥,但是對於第一次接觸電腦的我來說,感覺既神奇又美妙。被咬了一口的彩色蘋果圖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知道那是836型蘋果電腦,大方塊腦袋似的顯示器,顯得很敦實,那會還是用3.5寸軟盤拷貝文檔,鍵盤和滑鼠與現在的差異不大。
我偶爾會跟著小姨夫去車間裡,幫忙拿點報紙什麼的回來校對。車間有很多高大的機器設備,轟隆隆作響,目不暇接的生產一張張排版精美的報紙,這些報紙一大早會被投送到市里各大報紙銷售點,再被熱愛新聞報紙的市民一張張買走。除了報紙業務,他們廠還印刷各類圖書、教材和報刊等類型產品。
雖然暑假去了西安,但是活動半徑依然很小,基本上局限在印刷廠周邊。宿舍樓下的那排小飯店,售賣著正宗的西安涼皮、肉夾饃和褲帶面,其中米皮當時在老家我是沒有見過的,品嘗過之後,除了原料與是米之外,做法與調製等都與麵皮相似,辣椒油都是美味的靈魂。像古老的鐘樓、神秘的兵馬俑、震撼的碑林等這些文化和旅遊景點,這次暑假之旅並未走進我的視野。
時間如白駒過隙般飛快,如流年似水般一去不復返。第二次再出遠門已經高中畢業了,這次仍是獨自一人,目的地變成千里之外的首都。我和父親坐車到了城西客運站之後,換乘公交車前往城牆下的火車站。火車是下午五點半左右,由於缺乏經驗,考慮不周,下班高峰期路上很堵,眼看著就要到火車站了,公交車也沒有辦法,只能跟著前面的車隊如蝸牛般的緩慢前進。父親一看手錶,再這樣下去時間來不及了,所以沒有到終點站,我們就下車了。然後兩人拖著行李,神情緊張的往車站跑去,在列車開車前最後的五分鐘順利檢票了。時間不允許父親千叮萬囑,我只能快速的揮手與父親告別,隨後匆忙的腳步聲響徹在通道里,懵懂少年終於踏上了那輛開往陌生城市的列車。
硬座車廂很好找,沒費多少功夫就安置好了行李,很快我也對號入座了。火車上多數都是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他們身旁的長者看舉止是其家人,還有些三三兩兩有說有笑的少年,看樣子是同學或者朋友,後來聊天中得知他們已經大二了,像我這樣的「獨行俠」我猜也不少吧。
隨著一聲汽笛長鳴聲,火車慣性的啟動了,父親能聽懂這個信號嘛,不知道他送我進站之後什麼心情,也不知道他在那裡停留了多久才回家。突然一股強烈的情緒從心底洶湧而出,眼眶根本來不及阻攔,我本能的悄悄擦掉了這滴離家的淚水。我不想車廂的人看見,更不想父親看見。
火車越開越快,慢慢駛出城區,我內心如急速前進的列車一樣翻騰,我明白從此刻開始,火車每往前一步都離京進了一步,但是離家遠了一步。我明白從此以後,前路漫漫,任何艱難困苦都需要自己勇敢的面對和克服。
父親是位民間藝人,熱愛音樂,更確切的說是痴迷民族樂器和傳統戲曲。之前聽父親講起過,他是在十幾歲支援修建寶雞峽水庫時,晚上在空曠的工地上,利用閒暇時間自學了嗩吶,從愛好變為事業之後,又陸續學會了二胡、板胡、笛子、揚琴等樂器,在我們家鄉小有名氣,尤其是笛子獨奏非常精彩,鄉親們都很支持。
父親偶爾會坐長途汽車去西安的樂器市場,為自己的事業購置樂器和音箱設備。每天定時從大王鎮發出四趟車,最早一趟車經過我們村口時大概五點半左右。這次是送我去小姨那裡過暑假,這也是我第一次出遠門。不知何時身邊又站了好幾位等車的鄉親,就在父親再三叮囑的時候,期望的那道光遠遠的投射過來划過天空,緊接著一聲清脆的汽笛聲驚醒了寧靜、懵懂的村莊。
沒帶太多行李,我很輕鬆的就上車了,找到儘量靠前的位置坐下,隔著車窗再次和父親告別。鄉親們安頓好大包小包之後,陸陸續續也都上車了,隨後「哐嘡」一聲車門緊緊關上了,我趴在車窗上招手催促父親快點回家去。
汽車開動了,陸續經過幾個村口,上來了幾撥人,等過了縣界幾乎就沒有人上車了。前面一段路程大家偶爾會寒暄幾句,過了一會兒,車廂慢慢靜下來了,不知何時此起彼伏的鼾聲開始充滿整個車廂。我會蜷縮在不起眼的座位上,盡力使自己裝睡,最好能夠真睡著,以減輕暈車引起的不適。
全程大概兩個半小時,每臨近一個下車點司機都會吼出洪亮的聲音提醒乘客,中途路過XY市會有個別人下車,大都在終點城西客運站下車,來自XA市西邊的長途客車都匯集在這裡。進客運站的路線來來回回調整過好幾次,最早的時候我都會在進站之前的絲綢之路雕塑那裡下車,順著寬闊的柏油路往南直走幾百米就能到小姨的單位宿舍。
小姨上學時候家裡情況比以前有所改善,舅舅也開始自己做生意了,所以後來一直供小姨讀完大學,小姨是他們兄妹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大學生。小姨在西安理工讀的大學,畢業之後去了新華印刷廠工作,在那裡認識了小姨夫。
印刷廠單位宿舍建在廠子外面,與周邊的居民小區一樣,是灰色的六層板樓,我住在二樓小姨夫的男生宿舍,小姨住三樓,他們在三樓一起做飯。宿舍離廠子很近,步行大概5分鐘的路程。
小姨夫剛畢業進廠那會兒經常上夜班,晚上我會跟著他一起去,待在辦公室里背誦五筆輸入法口訣,還能在他們辦公室閒置的電腦上練習打字。雖然很枯燥,但是對於第一次接觸電腦的我來說,感覺既神奇又美妙。被咬了一口的彩色蘋果圖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知道那是836型蘋果電腦,大方塊腦袋似的顯示器,顯得很敦實,那會還是用3.5寸軟盤拷貝文檔,鍵盤和滑鼠與現在的差異不大。
我偶爾會跟著小姨夫去車間裡,幫忙拿點報紙什麼的回來校對。車間有很多高大的機器設備,轟隆隆作響,目不暇接的生產一張張排版精美的報紙,這些報紙一大早會被投送到市里各大報紙銷售點,再被熱愛新聞報紙的市民一張張買走。除了報紙業務,他們廠還印刷各類圖書、教材和報刊等類型產品。
雖然暑假去了西安,但是活動半徑依然很小,基本上局限在印刷廠周邊。宿舍樓下的那排小飯店,售賣著正宗的西安涼皮、肉夾饃和褲帶面,其中米皮當時在老家我是沒有見過的,品嘗過之後,除了原料與是米之外,做法與調製等都與麵皮相似,辣椒油都是美味的靈魂。像古老的鐘樓、神秘的兵馬俑、震撼的碑林等這些文化和旅遊景點,這次暑假之旅並未走進我的視野。
時間如白駒過隙般飛快,如流年似水般一去不復返。第二次再出遠門已經高中畢業了,這次仍是獨自一人,目的地變成千里之外的首都。我和父親坐車到了城西客運站之後,換乘公交車前往城牆下的火車站。火車是下午五點半左右,由於缺乏經驗,考慮不周,下班高峰期路上很堵,眼看著就要到火車站了,公交車也沒有辦法,只能跟著前面的車隊如蝸牛般的緩慢前進。父親一看手錶,再這樣下去時間來不及了,所以沒有到終點站,我們就下車了。然後兩人拖著行李,神情緊張的往車站跑去,在列車開車前最後的五分鐘順利檢票了。時間不允許父親千叮萬囑,我只能快速的揮手與父親告別,隨後匆忙的腳步聲響徹在通道里,懵懂少年終於踏上了那輛開往陌生城市的列車。
硬座車廂很好找,沒費多少功夫就安置好了行李,很快我也對號入座了。火車上多數都是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他們身旁的長者看舉止是其家人,還有些三三兩兩有說有笑的少年,看樣子是同學或者朋友,後來聊天中得知他們已經大二了,像我這樣的「獨行俠」我猜也不少吧。
隨著一聲汽笛長鳴聲,火車慣性的啟動了,父親能聽懂這個信號嘛,不知道他送我進站之後什麼心情,也不知道他在那裡停留了多久才回家。突然一股強烈的情緒從心底洶湧而出,眼眶根本來不及阻攔,我本能的悄悄擦掉了這滴離家的淚水。我不想車廂的人看見,更不想父親看見。
火車越開越快,慢慢駛出城區,我內心如急速前進的列車一樣翻騰,我明白從此刻開始,火車每往前一步都離京進了一步,但是離家遠了一步。我明白從此以後,前路漫漫,任何艱難困苦都需要自己勇敢的面對和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