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路上隱蔽的校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火車就像一個快速移動的綠色巨人一樣,一路向東,呼嘯前進,經過黃河的時候有人在車廂里激動的喊了起來,我急切的湊到車窗上,盼望著能夠親眼目睹書本上經常提到的母親河,想看看她穿越在華夏大地的威武身軀,感受她雄渾的氣勢和無盡的力量,同時還希望驗證一直徘徊在自己心裡的想法,黃河到底是不是黃色的。然而等我趴在車窗上向外張望時,外面漆黑一片,設想的場景並未出現,我並沒有急著失望,額頭仍然緊緊貼著玻璃,付佛看到了寬闊無邊的河面,湍急的河水如金色絲帶在山川大地間穿行,仿佛聽到了彎彎的河道如巨龍在中華大地上蜿蜒馳騁。

  火車半夜時分到達鄭州火車站,乘客上下車之後,並未馬上開走。據有經驗的乘客說是在調換車頭,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情,覺得挺新鮮,過了一會兒,火車開動了,掉頭往北向BJ進發。車廂里後半夜說話的人幾乎沒有了,但並不安靜,各種呼嚕聲此起彼伏,伴隨火車的「哐嘡,哐嘡……」聲在寂靜的夜裡作伴前行。那一夜,我睡沒睡著記不起來了,想了些什麼我也記不清了。

  第二天早晨六點鐘剛過,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列車廣播裡傳來播音員溫柔響亮的聲音,馬上就要到祖國的首都BJ了。人們慢慢從長夜中甦醒,伴隨著哈欠聲時不時的伸展疲憊的身軀,車廂開始又吵鬧起來了。我早已拉開窗簾,迫不及待的趴在窗戶上向外張望了。天亮了,這就是偉大的首都,看不到頭的陌生城市在向我招手,一座座高樓目不暇接的映入眼帘,一條條寬闊的馬路在城市裡延伸,一個個明亮的路燈仍在閃爍,他們好像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歡迎我們這些他鄉來客。

  過了沒多久火車進站了,停留在它熟悉的站台上,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陸陸續續下車了。這會兒我並不著急下車,而是按照約定在車廂里等著,時不時扭頭四處張望。很快一張熟悉的臉進入我的視線,是大姑家的小表哥,那一年是他在BJ當自願兵的最後一年,一起來的還有他一個戰友。我們兄弟倆熱情的擁抱之後,經過簡單介紹,就拎著行李下車了。奇怪的情緒又一次徘徊在心頭,面對眼前這個綠色的大傢伙,我有些依依不捨,在心裡感謝他的千里護送,希望他能夠將我的思念帶回家鄉。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密集的人群,匆匆忙忙的身影交叉前行。北京西站當時是全國做大的火車客運站,也是亞洲最大、最繁忙的火車站,出站通道在地下,顯得錯綜複雜,感覺一不留神就會迷路。樓梯通往地面的出站口,出去之後眼前豁然開朗,得以目睹它的挺拔的身姿,車站建築看起來有五六十米高,東西長的一眼望不到頭,兩邊是對稱的結構,中間做成了一個巨大的拱形,建築整體上在下面採用了現代風格,上面是民族風格,兩者完美結合,不僅宏偉壯觀,而且盡顯浪漫。

  出站之後,我們上了一輛綠色和黃色搭配的計程車,司機師傅熱情的招呼到「您好,您去哪兒啊」,地道的兒話音讓我開始學著適應他鄉的人文水土,「學院路丁X號」我激動的答道。隨後我和表哥繼續用老家話諞傳(就是聊天的意思),車輛這時依然緊緊的跟在前車屁股後面,等離開車站前的主幹道之後,才慢慢感受了窗外吹進來的涼風。

  四車道上奔馳著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小汽車,也能看到一些兩節車廂那麼長的大型公交車,還有造型別致的雙層巴士,它們精緻、硬朗的輪廓與城市相得益彰,盡顯優美。馬路兩邊的綠化帶和樹木快速閃到車後方,一幢幢高聳的摩登大樓看的我眼花繚亂,尤其是那些外牆壁是玻璃樣子的樓宇格外引人注目,突然寫著學院路字樣的道路指示牌迎面而來,緊緊的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過了學知橋就是聞名中外的學院路了,「八大學院」坐落於此。由南向北,首先看到北醫和北航分別位於道路東西兩側,再往北過了學院橋,科大和地大校門相向而立,緊接著馬路東側是石大校園,學院路盡頭是農大和林大,司機師傅嫻熟的調轉車頭進入了對面的車道,開始由北向南行駛。很快在一個不起眼的「路口」停下了,緊接著說了一聲到地方了。我們下車之後,先是很詫異,然後發現在我所謂的「路口」正前方二三十米的地方,矗立著一個大門,一些學生模樣的青年進進出出,走近之後,可以清楚的看到寫有校名的木牌子沉穩的掛在旁邊,盡顯歷史的滄桑。

  這裡原本是研究生部,從2000年開始本科生教育,在我大學期間,很高興重新修建了校門,新大門非常闊氣,好像張開的雙臂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與學院路也顯得協調多了。相信以後來校報到的新生再也不會迷茫了,會更加堅定的走進心目中的象牙塔。

  任時光飛逝,學院路上曾經那個隱蔽的大門會一直埋藏在我記憶深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