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6
等我醒過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我躺在醫院裡,胳膊上輸著液。母親一臉憔悴地坐在病床旁邊,滿眼焦慮地看著我。我轉過身,背對著母親,努力把自己藏進被子裡,淚水順著臉頰已悄悄滑落,我強忍著不讓自己哭出來,使勁咬著嘴唇。我知道,我失去了楊怡萍,失去了我的初戀。
以往的暑假我是一定要到姥姥家玩幾天的。一個生活在城裡的孩子,乍一來到農村天高任鳥飛的廣闊空間,那種快樂不言而喻。尤其是離開父母的管教,在疼愛自己的姥姥面前盡情地為所欲為,這是我每年暑假最快樂的少年時光。儘管姥姥家裡比較窮,農村的物質生活匱乏,但姥姥和姥爺還是窮盡所有,每天給我換著花樣兒做好吃的,吃飽喝足我就出去瘋:下河溝抓小魚、爬樹掏鳥窩、拿彈弓打人家牆頭上擺的瓦罐......甚至欺負鄰家小女孩兒。總之用我母親後來的話講叫壞事做盡。我的肆無忌憚源自於姥姥的過分溺愛,她的懷抱就是我兒時最安全最溫暖的避風港灣。
中考之後的這個暑假長達兩個月之久,我沒有去姥姥家,而是回到了我童年時期的那個部隊大院。當時父親還在這裡工作,所以我小時候住的那個家還保留著,只是已經換成了單獨的一個三居室。大院兒里還有我許多兒時的玩伴,曉東曉軍哥倆兒、志宏、劉達......應該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發現我還挺有人緣的,基本上院兒里與我同齡的男孩兒都認識。母親和弟弟都在城裡,周末才回來與我和父親團聚,父親白天上班,中午就在機要區食堂吃飯,我都是自己去食堂買飯吃。所以,那個暑假的白天我就基本上被放養著。於是,院兒里的這群孩子經常呼三喝四地到我家聚會,打牌、聊天、侃大山、看錄像帶。人與群分、物以類聚,這老話兒說的確實有道理。平日裡跟我一起玩耍的都算是比較調皮搗蛋的,但不是那種真正意義上的壞,而是隨性、貪玩、膽子大、青春期躁動的少年派。我的家就成了我們這群孩子的據點,那時誰家的家長找不到自己家不聽話的孩子了,只要來我家基本上都能抓個正著。也正是這個假期,讓本來失戀的我,有了充實的生活,至少白天的玩玩鬧鬧沒給我機會去憂鬱,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才會悄悄拿出楊怡萍的照片黯然神傷。
中考前我填報的高中志願除了重點大學的附屬中學以外,還報考了軍校。或許是因為從小在部隊大院長大,父母又都是軍人,從小就已經習慣了軍營里那熟悉的軍號聲,我對那身綠軍裝充滿了無限渴望。劉曉東比我大一屆,我在初三那年他已經被軍校錄取入伍一年了。他也希望我初中畢業如果有機會就考軍校,去當兵。剛上初中時,曉東哥倆兒騎車帶著我風風雨雨運河邊,我們之間早已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誼。原來是考慮楊怡萍,我不想離她很遠。而現在,這一點已經成為過眼雲煙。等中考成績下來,我的分數可以讓我自由選擇高中去向,我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名牌大學附屬中學的錄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軍校。一是為了圓自己兒時的夢;二是想離開BJ,遠離傷心地,似乎這裡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牽掛的人了!
就在暑假即將結束,很快要去軍校報到的當口,又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這讓我差一點誤入歧途,如果真是那樣,或許今後的人生都將由此發生巨大的改變。
那是一個傍晚,我去開水房打開水,遇到志宏和劉達幾個平日玩的很好的哥們兒,就一起在路邊聊天!和影視劇里的場景一樣,一群大院子弟在自家門口神氣活現、人五人六的圍聚在一堆,或蹲或坐或站,但都是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嘴裡要麼叼根煙,要麼咬著一根狗尾巴草,看誰都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樣子。這種無所事事、惹是生非的模樣是我們這群孩子當時的標配。
哥兒幾個正無事閒聊的時候,小傑慌慌張張地騎車飛奔而來,衝著我們大喊:「哥兒幾個,趕緊的,有個孫子過來要找王凱麻煩,滿院兒的溜達逮他呢!之前凱子弄過他一次,這小子來報復了。咱去堵丫聽的。」我們一聽瞬間來了情緒,那個時候打群架是我們這伙孩子最願意幹的事兒,能充分體現青春年少的張狂、特別是大院子弟的符號特徵。我們七個人四輛自行車,就像圍堵進山掃蕩的小鬼子一樣,有組織有策略地在樓群里呼嘯著穿梭、圍追堵截......那小子被我們圍在四號樓門口的馬路上,一臉茫然地看著我們這群像土匪一樣的半大孩子。劉達橫跨在自行車大樑上,斜著眼睛問他:「嘿,就你啊?要找王凱麻煩!膽兒夠肥的呀?敢上我們大院裡逮他,你是不是活膩了?」
「我不知道你們說什麼呢?我是來找人的!」對方低下頭,看著劉達自行車的輪子小聲說。
「放屁!你一進院就滿世界打聽王凱,你糊弄傻子呢?真當我們大院都是老實孩子呢吧?」
「別跟丫廢話,花了丫聽的!」
「說那麼多幹嘛?讓這孫子知道知道咱們院裡的孩子不好惹,干就完了!」
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製造著恐怖氣氛。突然,劉達毫無前兆地沖這人掄圓了就是一嘴巴。那小子也不白給,楞了一下立馬伸腳踹向劉達的自行車。這一下就如同吹響了衝鋒的號角,我們這群人各自從自行車上蹦下來,摟頭蓋臉地一頓亂捶。這小子一邊抵擋來自四方的拳腳,一邊橫衝直撞想跑。但雙拳難敵四手,加上我們這群孩子打起群架來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他根本不是對手。我眼看著他已經被打倒在地,蜷著身子,雙手護著頭,手上緩了下來。這時我看見劉達從旁邊撿起一根手臂粗細的棍子,一邊罵著什麼一邊劈頭輪過去,我還沒來得及阻攔,就聽到地上這小子一聲慘叫「啊......」接著就捧著右臂在地上扭曲起來。我知道壞了,喊了一聲「跑,趕緊撤!」拽起地上的自行車就跑。瞬間我們就像一陣風一樣各自消失在不同方向的樓群里。
回到家,我若無其事地吃飯,收拾書包。按父母的安排,今晚我和爸爸要去城裡跟母親、弟弟匯合,於是那一晚我很早跟爸爸一起坐進程的大班車離開了大院兒。當晚警察叔叔就把其他參與打人的六個從各自家中帶走了,我是那晚唯一一個「潛逃」的打人者。
第二天,大院兒派出所的叔叔才開車把我從城裡的家中帶走,我清楚地記得,警察叔叔敲開家門跟父親說了幾句之後,父親很愕然地看著我。我跟警察走出去,帶上警車的那一剎那,我看見母親哭了,一臉的悲傷,而父親的臉上不僅僅是憤怒,還有焦急的神情。那是我第一次被警察帶走,當時我突然覺得很害怕,腦子裡閃現的都是從電視裡看到的監獄裡面又髒又亂的小黑屋和犯人被執行槍決的畫面。
以往的暑假我是一定要到姥姥家玩幾天的。一個生活在城裡的孩子,乍一來到農村天高任鳥飛的廣闊空間,那種快樂不言而喻。尤其是離開父母的管教,在疼愛自己的姥姥面前盡情地為所欲為,這是我每年暑假最快樂的少年時光。儘管姥姥家裡比較窮,農村的物質生活匱乏,但姥姥和姥爺還是窮盡所有,每天給我換著花樣兒做好吃的,吃飽喝足我就出去瘋:下河溝抓小魚、爬樹掏鳥窩、拿彈弓打人家牆頭上擺的瓦罐......甚至欺負鄰家小女孩兒。總之用我母親後來的話講叫壞事做盡。我的肆無忌憚源自於姥姥的過分溺愛,她的懷抱就是我兒時最安全最溫暖的避風港灣。
中考之後的這個暑假長達兩個月之久,我沒有去姥姥家,而是回到了我童年時期的那個部隊大院。當時父親還在這裡工作,所以我小時候住的那個家還保留著,只是已經換成了單獨的一個三居室。大院兒里還有我許多兒時的玩伴,曉東曉軍哥倆兒、志宏、劉達......應該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發現我還挺有人緣的,基本上院兒里與我同齡的男孩兒都認識。母親和弟弟都在城裡,周末才回來與我和父親團聚,父親白天上班,中午就在機要區食堂吃飯,我都是自己去食堂買飯吃。所以,那個暑假的白天我就基本上被放養著。於是,院兒里的這群孩子經常呼三喝四地到我家聚會,打牌、聊天、侃大山、看錄像帶。人與群分、物以類聚,這老話兒說的確實有道理。平日裡跟我一起玩耍的都算是比較調皮搗蛋的,但不是那種真正意義上的壞,而是隨性、貪玩、膽子大、青春期躁動的少年派。我的家就成了我們這群孩子的據點,那時誰家的家長找不到自己家不聽話的孩子了,只要來我家基本上都能抓個正著。也正是這個假期,讓本來失戀的我,有了充實的生活,至少白天的玩玩鬧鬧沒給我機會去憂鬱,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才會悄悄拿出楊怡萍的照片黯然神傷。
中考前我填報的高中志願除了重點大學的附屬中學以外,還報考了軍校。或許是因為從小在部隊大院長大,父母又都是軍人,從小就已經習慣了軍營里那熟悉的軍號聲,我對那身綠軍裝充滿了無限渴望。劉曉東比我大一屆,我在初三那年他已經被軍校錄取入伍一年了。他也希望我初中畢業如果有機會就考軍校,去當兵。剛上初中時,曉東哥倆兒騎車帶著我風風雨雨運河邊,我們之間早已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誼。原來是考慮楊怡萍,我不想離她很遠。而現在,這一點已經成為過眼雲煙。等中考成績下來,我的分數可以讓我自由選擇高中去向,我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名牌大學附屬中學的錄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軍校。一是為了圓自己兒時的夢;二是想離開BJ,遠離傷心地,似乎這裡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牽掛的人了!
就在暑假即將結束,很快要去軍校報到的當口,又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這讓我差一點誤入歧途,如果真是那樣,或許今後的人生都將由此發生巨大的改變。
那是一個傍晚,我去開水房打開水,遇到志宏和劉達幾個平日玩的很好的哥們兒,就一起在路邊聊天!和影視劇里的場景一樣,一群大院子弟在自家門口神氣活現、人五人六的圍聚在一堆,或蹲或坐或站,但都是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嘴裡要麼叼根煙,要麼咬著一根狗尾巴草,看誰都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樣子。這種無所事事、惹是生非的模樣是我們這群孩子當時的標配。
哥兒幾個正無事閒聊的時候,小傑慌慌張張地騎車飛奔而來,衝著我們大喊:「哥兒幾個,趕緊的,有個孫子過來要找王凱麻煩,滿院兒的溜達逮他呢!之前凱子弄過他一次,這小子來報復了。咱去堵丫聽的。」我們一聽瞬間來了情緒,那個時候打群架是我們這伙孩子最願意幹的事兒,能充分體現青春年少的張狂、特別是大院子弟的符號特徵。我們七個人四輛自行車,就像圍堵進山掃蕩的小鬼子一樣,有組織有策略地在樓群里呼嘯著穿梭、圍追堵截......那小子被我們圍在四號樓門口的馬路上,一臉茫然地看著我們這群像土匪一樣的半大孩子。劉達橫跨在自行車大樑上,斜著眼睛問他:「嘿,就你啊?要找王凱麻煩!膽兒夠肥的呀?敢上我們大院裡逮他,你是不是活膩了?」
「我不知道你們說什麼呢?我是來找人的!」對方低下頭,看著劉達自行車的輪子小聲說。
「放屁!你一進院就滿世界打聽王凱,你糊弄傻子呢?真當我們大院都是老實孩子呢吧?」
「別跟丫廢話,花了丫聽的!」
「說那麼多幹嘛?讓這孫子知道知道咱們院裡的孩子不好惹,干就完了!」
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製造著恐怖氣氛。突然,劉達毫無前兆地沖這人掄圓了就是一嘴巴。那小子也不白給,楞了一下立馬伸腳踹向劉達的自行車。這一下就如同吹響了衝鋒的號角,我們這群人各自從自行車上蹦下來,摟頭蓋臉地一頓亂捶。這小子一邊抵擋來自四方的拳腳,一邊橫衝直撞想跑。但雙拳難敵四手,加上我們這群孩子打起群架來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他根本不是對手。我眼看著他已經被打倒在地,蜷著身子,雙手護著頭,手上緩了下來。這時我看見劉達從旁邊撿起一根手臂粗細的棍子,一邊罵著什麼一邊劈頭輪過去,我還沒來得及阻攔,就聽到地上這小子一聲慘叫「啊......」接著就捧著右臂在地上扭曲起來。我知道壞了,喊了一聲「跑,趕緊撤!」拽起地上的自行車就跑。瞬間我們就像一陣風一樣各自消失在不同方向的樓群里。
回到家,我若無其事地吃飯,收拾書包。按父母的安排,今晚我和爸爸要去城裡跟母親、弟弟匯合,於是那一晚我很早跟爸爸一起坐進程的大班車離開了大院兒。當晚警察叔叔就把其他參與打人的六個從各自家中帶走了,我是那晚唯一一個「潛逃」的打人者。
第二天,大院兒派出所的叔叔才開車把我從城裡的家中帶走,我清楚地記得,警察叔叔敲開家門跟父親說了幾句之後,父親很愕然地看著我。我跟警察走出去,帶上警車的那一剎那,我看見母親哭了,一臉的悲傷,而父親的臉上不僅僅是憤怒,還有焦急的神情。那是我第一次被警察帶走,當時我突然覺得很害怕,腦子裡閃現的都是從電視裡看到的監獄裡面又髒又亂的小黑屋和犯人被執行槍決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