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那是1984年BJ的西郊,冬天異常寒冷,溫室效應尚未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季節的更迭顯得尤為鮮明。當第一場冬雪悄然降臨,整個城市仿佛被一層薄薄的銀紗覆蓋,運河的水面悄然凝結成一片廣闊的冰場。呼嘯的北風從山的另一邊席捲而來,帶著刺骨的寒意,它們像是無家可歸的幽靈,在空曠的街道上肆意穿梭,發出悽厲的呼嘯聲。這聲音時而像塞外的號角、時而像悠然的長笛,尖銳而綿長,仿佛能穿透厚重的軍大衣,直抵人心。運河邊的楊樹,早已褪去了夏日的繁華和秋天的斑斕,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幹在寒風中顫抖。北風無情地撕扯著這些枯枝,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響,這是大自然最樸素的樂章。
寒冷的冬日裡,孩子們卻找到了屬於他們的樂趣。他們穿著厚重的、灰色或藏藍的棉衣,戴著五顏六色的手套和帽子,小臉蛋被凍得彤紅,卻依然樂此不疲地在冰面上追逐嬉戲。冰車成了他們的最愛,孩子們坐在小巧的冰車上,雙手緊握冰錐,用力向後一蹬,便能在冰面上滑行出老遠。他們的笑聲,清脆而悅耳,為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那時的世界格外寧靜而美好,雖然寒風凜冽,但孩子們的熱情卻如同冬日裡的一縷陽光,溫暖而明亮。
對於我來說冬天裡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騎車上學放學。寒風吹得臉生疼,儘管帶著棉手套,但保不齊手還會被凍傷裂口。因為騎車要抵抗風的阻力,這是比較費體力的事情。因此,我常常外冷內熱,外面寒風肆虐,軍大衣裡面卻是大汗淋漓。一到教室又趕緊要脫掉軍大衣。或許是從小體質弱,我比同齡的孩子更容易生病,我經常感冒發燒。一發燒就要去大院兒門診部打針,我還對青黴素過敏,就只能打療效不很明顯的慶大黴素。我只記得每次護士給我打針的時候都要在我的小屁股上左右按半天,研究在哪裡下針更合適,因為兩側屁股上都布滿了針孔的痕跡。直到現在我屁股兩邊靠近腰際的地方,肌肉由於注射針劑過於頻繁已經失去了彈性,形成了兩個很明顯的凹陷。最關鍵的是每次發燒都要耽誤上學,這是讓我比較焦慮的事情。我當時對上學充滿了渴望,每天興沖沖的跑出家門,飛身上車騎到學校,這是一天最美好的開始,因為我似乎找到了被需要、被認可的存在感,這可是與小學的我有著天壤之別啊。
之後我再感冒的時候,只要不是起不來床,我都會瞞著父母,自己堅持去上學。有一天早晨吃飯的時候,父親突然很認真地看了我半天,然後很疑惑的對母親說:「哎,你發現小剛最近是不是胖了啊?我怎麼覺得他胖了。」母親聞言走過來,帶著溫暖的笑對父親說:「我昨天還想說小剛有點胖了,臉那麼大。」母親在我眉梢使勁按了按,突然變得很緊張地跟父親說:「呀,這不是胖吧?是不是腫啊?你看這一按一個坑的。」父親一臉嚴肅地在我身邊轉了一圈,好像在看一件古老的文物,然後說:「我覺得是胖吧?這麼點小孩兒,怎麼會臉腫呢?又不是打架打的,你看也沒青沒破的啊,不會有事兒的。」父親說完很淡定地走開,母親卻一直堅持著自己的說法,連續好幾次使勁在我腦門上按來按去,弄得我直對她翻楞眼睛。第二天一早,母親拿個很小的玻璃瓶子把我從床上薅起來,說:「你去廁所尿點尿在瓶子裡,媽媽去給你化驗一下。別尿手上啊,完了洗手。」說實話,往那么小的瓶子裡撒尿還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還不能尿到手上,我挺著小肚子費了很大的勁才完成這項任務,差一點瓶子裡的尿就溢出來。之後,我如釋重負地跑出去趕著去學校。
正在上第三節課的時候,教室的門突然被打開,門口站著我們班主任老師,老師看了看我,然後轉過頭對著講台上的數學老師說:「不好意思啊,張老師,打斷您一下。凌鋼,你穿好衣服,出來一下,你媽媽來了,找你有事情。」在班主任的身後,我看見母親一臉焦急的表情。當時我很奇怪,什麼事情啊?課都不讓我上了嗎?我好像沒犯啥錯誤啊?等我穿好軍大衣要出教室的時候,班主任老師專門鄭重其事的囑咐我:「凌鋼,把你的書包背著吧,拿好東西。」這更讓我詫異了,我像一架機器一樣木訥的完成著指令動作,然後一步一挪地走出教室。父親也在,神情肅然,父親跟老師握了握手,說:「謝謝您啊,有什麼情況我再給您辦公室打電話吧,我們先帶孩子走。」我聽到老師跟父親說:「好的,您別著急,應該沒大事兒的,有事您就打電話來吧。」母親則是向擺弄一件木偶一樣把我左轉右轉的,給我系好大圍巾,戴好棉帽子,又很仔細地把我軍大衣的扣子一個個扣緊,卻一句話不說。但我很肯定母親一定哭過,眼睛紅紅的。走出學校大門父親就騎車帶著我,讓母親騎我的車,一路默默無聲。我很想問出了什麼事情,但是一看到父母嚴肅的神情,我又不敢問,我想一定是出了什麼大事,不然父母不會不上班跑到學校來接我走,難道是家裡出了什麼事情嗎?姥姥還是姥爺怎麼了嗎?我無從知道。
父親母親騎車帶著我一路到了醫院。學校距離這裡還比較近,但是要橫跨運河。我看到河面上的冰很厚,有三三兩兩的孩子在上面滑冰車,這幾個小孩兒為啥不上學啊?陽光很刺眼,冰面上反射的光讓我幾乎睜不開眼睛,微風拂面,我清晰地聽到父親騎車帶著我在上坡的時候沉重的喘息聲。進了醫院,我又被母親左轉右轉著脫掉大衣、帽子、圍巾,然後就牽著我的手走進一間醫生辦公室,有個戴眼鏡的醫生阿姨一直盯著我看,大人們什麼也不說,醫生只是像母親早上那樣在我眉骨上按了按,然後神情嚴峻地對母親說:「是腫,應該是有問題了!化驗尿蛋白有兩個加號。再驗個血吧,如果紅細胞很高的話,就應該是腎炎了!具體看化驗結果吧。」我回過頭問母親:「媽,什麼是腎炎?明天我還能上學嗎?我今天是不是不能去上課了啊?」母親蹲下來摸著我的頭說「小剛,你生病了,暫時不能上學了!腎炎這個病很麻煩,如果治療不好容易轉成慢性的,那就要一輩子帶著這個病了,所以你要聽媽媽的話,聽醫生的話,知道嗎?」我不明所以的點點頭,搞不明白腎炎的危害究竟有多大,但是暫時不能上學這聽起來還是比較嚴重的,可是我無能為力。
寒冷的冬日裡,孩子們卻找到了屬於他們的樂趣。他們穿著厚重的、灰色或藏藍的棉衣,戴著五顏六色的手套和帽子,小臉蛋被凍得彤紅,卻依然樂此不疲地在冰面上追逐嬉戲。冰車成了他們的最愛,孩子們坐在小巧的冰車上,雙手緊握冰錐,用力向後一蹬,便能在冰面上滑行出老遠。他們的笑聲,清脆而悅耳,為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那時的世界格外寧靜而美好,雖然寒風凜冽,但孩子們的熱情卻如同冬日裡的一縷陽光,溫暖而明亮。
對於我來說冬天裡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騎車上學放學。寒風吹得臉生疼,儘管帶著棉手套,但保不齊手還會被凍傷裂口。因為騎車要抵抗風的阻力,這是比較費體力的事情。因此,我常常外冷內熱,外面寒風肆虐,軍大衣裡面卻是大汗淋漓。一到教室又趕緊要脫掉軍大衣。或許是從小體質弱,我比同齡的孩子更容易生病,我經常感冒發燒。一發燒就要去大院兒門診部打針,我還對青黴素過敏,就只能打療效不很明顯的慶大黴素。我只記得每次護士給我打針的時候都要在我的小屁股上左右按半天,研究在哪裡下針更合適,因為兩側屁股上都布滿了針孔的痕跡。直到現在我屁股兩邊靠近腰際的地方,肌肉由於注射針劑過於頻繁已經失去了彈性,形成了兩個很明顯的凹陷。最關鍵的是每次發燒都要耽誤上學,這是讓我比較焦慮的事情。我當時對上學充滿了渴望,每天興沖沖的跑出家門,飛身上車騎到學校,這是一天最美好的開始,因為我似乎找到了被需要、被認可的存在感,這可是與小學的我有著天壤之別啊。
之後我再感冒的時候,只要不是起不來床,我都會瞞著父母,自己堅持去上學。有一天早晨吃飯的時候,父親突然很認真地看了我半天,然後很疑惑的對母親說:「哎,你發現小剛最近是不是胖了啊?我怎麼覺得他胖了。」母親聞言走過來,帶著溫暖的笑對父親說:「我昨天還想說小剛有點胖了,臉那麼大。」母親在我眉梢使勁按了按,突然變得很緊張地跟父親說:「呀,這不是胖吧?是不是腫啊?你看這一按一個坑的。」父親一臉嚴肅地在我身邊轉了一圈,好像在看一件古老的文物,然後說:「我覺得是胖吧?這麼點小孩兒,怎麼會臉腫呢?又不是打架打的,你看也沒青沒破的啊,不會有事兒的。」父親說完很淡定地走開,母親卻一直堅持著自己的說法,連續好幾次使勁在我腦門上按來按去,弄得我直對她翻楞眼睛。第二天一早,母親拿個很小的玻璃瓶子把我從床上薅起來,說:「你去廁所尿點尿在瓶子裡,媽媽去給你化驗一下。別尿手上啊,完了洗手。」說實話,往那么小的瓶子裡撒尿還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還不能尿到手上,我挺著小肚子費了很大的勁才完成這項任務,差一點瓶子裡的尿就溢出來。之後,我如釋重負地跑出去趕著去學校。
正在上第三節課的時候,教室的門突然被打開,門口站著我們班主任老師,老師看了看我,然後轉過頭對著講台上的數學老師說:「不好意思啊,張老師,打斷您一下。凌鋼,你穿好衣服,出來一下,你媽媽來了,找你有事情。」在班主任的身後,我看見母親一臉焦急的表情。當時我很奇怪,什麼事情啊?課都不讓我上了嗎?我好像沒犯啥錯誤啊?等我穿好軍大衣要出教室的時候,班主任老師專門鄭重其事的囑咐我:「凌鋼,把你的書包背著吧,拿好東西。」這更讓我詫異了,我像一架機器一樣木訥的完成著指令動作,然後一步一挪地走出教室。父親也在,神情肅然,父親跟老師握了握手,說:「謝謝您啊,有什麼情況我再給您辦公室打電話吧,我們先帶孩子走。」我聽到老師跟父親說:「好的,您別著急,應該沒大事兒的,有事您就打電話來吧。」母親則是向擺弄一件木偶一樣把我左轉右轉的,給我系好大圍巾,戴好棉帽子,又很仔細地把我軍大衣的扣子一個個扣緊,卻一句話不說。但我很肯定母親一定哭過,眼睛紅紅的。走出學校大門父親就騎車帶著我,讓母親騎我的車,一路默默無聲。我很想問出了什麼事情,但是一看到父母嚴肅的神情,我又不敢問,我想一定是出了什麼大事,不然父母不會不上班跑到學校來接我走,難道是家裡出了什麼事情嗎?姥姥還是姥爺怎麼了嗎?我無從知道。
父親母親騎車帶著我一路到了醫院。學校距離這裡還比較近,但是要橫跨運河。我看到河面上的冰很厚,有三三兩兩的孩子在上面滑冰車,這幾個小孩兒為啥不上學啊?陽光很刺眼,冰面上反射的光讓我幾乎睜不開眼睛,微風拂面,我清晰地聽到父親騎車帶著我在上坡的時候沉重的喘息聲。進了醫院,我又被母親左轉右轉著脫掉大衣、帽子、圍巾,然後就牽著我的手走進一間醫生辦公室,有個戴眼鏡的醫生阿姨一直盯著我看,大人們什麼也不說,醫生只是像母親早上那樣在我眉骨上按了按,然後神情嚴峻地對母親說:「是腫,應該是有問題了!化驗尿蛋白有兩個加號。再驗個血吧,如果紅細胞很高的話,就應該是腎炎了!具體看化驗結果吧。」我回過頭問母親:「媽,什麼是腎炎?明天我還能上學嗎?我今天是不是不能去上課了啊?」母親蹲下來摸著我的頭說「小剛,你生病了,暫時不能上學了!腎炎這個病很麻煩,如果治療不好容易轉成慢性的,那就要一輩子帶著這個病了,所以你要聽媽媽的話,聽醫生的話,知道嗎?」我不明所以的點點頭,搞不明白腎炎的危害究竟有多大,但是暫時不能上學這聽起來還是比較嚴重的,可是我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