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984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沒來得及讓我更好地體驗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我就長大了,這一年我12歲。那個時候我還不理解白駒過隙的含義,現在想來,童年的美好生活其實就是瞬間從指縫裡毫不猶豫的劃出去的,甚至你都來不及回想。只是那個時候小小的我,多麼盼望著長大,似乎成為一個大人,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可以像草原上的馬兒一樣,肆意馳騁於天地之間。

  我最終是以比較差的成績完成了小學的學業,並沒有像父母期待中的那樣考上重點中學,而是比較普通的N大附中。N大附中距離我住的部隊大院兒騎自行車單程要四十分鐘,要路過西北旺大橋、順著運河邊一路騎過去。雖然有點遠,但我的足跡自此可以從大院兒擴展到外面更廣闊的世界,這還是讓我比較興奮的。一方面覺得生活的空間和範圍變得寬廣了,能更多的脫離開父母的監管,自由度增長。另一方面我離開了打小兒生活的大院兒,不會像以前那樣有很多叔叔阿姨知道我是個不愛寫作業,還比較調皮淘氣的壞孩子了。再有,父親因為我要上中學了,專門給我買了一輛嶄新的飛鴿牌自行車,這是我個人專屬的第一輛自行車,這在當時還是比較奢侈的禮物。

  印象中我每次騎車去上學都像出籠的小鳥兒,跟同學們一起呼嘯著、狂野地釋放自己的快意。運河邊的馬路兩側是高大的楊樹,河邊是垂柳,風輕拂著樹葉和柳枝,一路伴隨著我們的歡聲笑語,陪著我們一起青春飛揚。我們這群孩子都是大院兒子弟,一律是黑色大二八的自行車,一身綠軍裝,當然是沒有帽徽領章的那種,肩上斜背著軍挎(軍用挎包)。在那個年代,這樣一身穿著還是很扎眼的,特別是草綠色的舊軍裝,這一定是部隊大院子弟特有的身份象徵,明顯區別於地方老百姓的孩子。當時社會上男孩子比較流行的打扮就是板兒綠察藍、紅片兒白襪,也就是父輩的綠軍裝上衣,得是四個兜的幹部服;警察叔叔穿的海軍藍褲子;雙羊或山羊牌的紅塑料底懶漢鞋配一雙雪白的運動襪。而且騎自行車一般都是單腳踩著車蹬子、另一隻腳點著地跟朋友說話或者等紅綠燈,上車都是飛身上,就是推著自行車跑起來,然後飛身一躍,直接跨上車座。且我們很少單獨活動,至少三個以上,多則十幾個!所以,每逢上學放學,經常就是我們這樣的成群結隊,跟打狼的似的,好像土匪下山一般,惹得路人紛紛避讓。到冬天了就是一身軍大衣,軍用高幫皮鞋,個別的還會穿長筒的軍用皮靴,然後一定要戴一頂軍用的剪絨棉帽子,再配上手工織成的兩米長白色的毛線大圍巾。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符號,延伸著解放時期的文化色彩。那個時候我們這麼大的孩子崇尚自由,但是這種大院兒子弟的狂妄和自大,也確實引來許多地方孩子的不滿......大院兒子弟和地方老百姓。所以我們騎車去學校脫離了大院兒門口哨兵的庇護,必須是三五成群,而且要上系武裝帶......

  上了初中,我在學習上不知道是不是被誰按動了快捷鍵。我突然對學習產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對語文和英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小時候看小人書、聽廣播裡的孫敬修爺爺講故事的緣故,我覺得自己是比較感性的,對情感的理解似乎比別的孩子更加敏銳。所以對語文課里的文章我理解的更快,也喜歡那些文字,甚至喜歡文字裡面的意境。像朱自清的《背影》,我就曾經因為父親給兒子去買橘子的那一段文字感動的落淚。

  我雖然也和大院裡的同學一起吆五喝六的上學放學,但是從不參與他們悄悄躲在學校廁所里抽菸;或者橫在學校門口找那些地方孩子報仇;再或者就是看見哪個漂亮女同學跟上去和人家搭訕,俗稱拍婆子。這些事情當時我是不屑於做的。一方面是我還沒遇到過被打劫搶東西的;另一方面我發現除了上學放學路上騎車的時間,我用在學習上的時間有點不夠了。我不僅是按時完成各科的作業,還會預先把沒學過的語文課文當成小說看完,然後花大量的時間背英語單詞。直到現在我年過半百,儘管很少會用到英語,但是許多單詞都沒忘,這應該是得益於那個時候打下的堅實基礎。在班級里我成為回答老師問題的主力,一般老師在講台上問:「這個問題誰來回答一下?」課堂上鴉雀無聲,這時候老師一般都會看向我,然後我就特別驕傲、胸有成竹地站起來認真作答。老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羨慕的眼神,讓我很有一點洋洋自得。小學裡我是經常被叫起來接受訓斥和罰站的那個,而現在,我儼然已經成了班級里同學們尊重、老師們喜歡的小學霸。這種體驗之前從未有過,我沒想到人在眾星捧月的時候是如此令人陶醉。於是,我不僅僅因為愛好,更源於對這種成為學之驕子的自豪與驕傲,學習成了我當時最重要的事情。在小學,我當過幾個月的小隊長,其實就是小組長,胳膊上帶個一道槓的白牌牌,這是我小學生涯的最高官職了。後來因為老不完成作業被班主任老師給撤了。可到中學,沒多久我就被選為英語課代表,這意味著我是我們班級里學英語的優等生,是尖子才能當課代表的。為了這個榮譽,我加倍努力著,夢想著成為同學中被仰望的那一個;夢想著成為父母引以為榮的驕傲;夢想著一雪小學生涯不光彩的前恥。

  可惜,這樣的光景沒有堅持多久,我就遇到了我記憶中第一次嚴重的挫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