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探洋行紅樓生戀 赴茶路兄弟共情 6
初秋清晨,灰濛濛的濃霧把大地罩上一層薄紗。兩頂闊綽轎子時隱時現,朝薩寶石胡同方向走去。轎內的張敬圊深深地吸了口帶有涼意的空氣,那種清涼之感稍稍緩解了近日的煩惱。
轎夫鞋底踩踏著青條石路面,發出的聲響一時驚飛了棲息在電線上的麻雀。
這條胡同緊挨著白河(現海河)渡口,位於城廂的東北角,為西南、東北方斜向。因俄國薩寶石洋行的入駐,取名為薩寶石胡同。
胡同中間有一套二進式兩層四合宅院,大門口擺放一對抱鼓石,頂端趴著小獸。上方中間懸掛圓形雙頭鷹的徽標,兩塊長方形的漢白玉片石分別篆刻描金的「俄羅斯帝國天津領事館」「俄羅斯薩寶石洋行」的牌匾,鑲嵌在磨磚對縫灰牆上,更襯得這地兒別具一格。
這家洋行買辦王林在門口左顧右盼。
「大清早的等誰啊?」俄國駐天津領事孔切契夫走出門漫不經心地問。
王林彎腰回答:「領事大人,洋行總管出門時交代,朝廷理藩院的師爺今早要來,總管特意叮囑我一定要接待好。」
孔切契夫摸著鬍鬚,不以為然地輕笑,「一位師爺,也至於如此敬重?」
王林壓低聲音說:「張敬圃可不一般,他不僅在朝中背景深,更是地方官府和商賈中受擁戴的人。」
孔領事留心聽著,因做外交工作有著超出常人的捕捉信息能力和敏銳洞察力,於是問:「你說朝中背景深,是指?」
王林左右環顧才低聲道:「此人的忘年交可是朝中元老翁同龢大人。」
孔領事凝視著王林,聽後望向遠方好一會兒,一隻紅腳鴿子從他的視線里出現又消失,隨後沉默地走開了,只留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王林,呆呆地看著孔領事的背影直搖頭。
轎子在薩寶石洋行門口停了下來,「小心抬腳!」跟隨來的丁二元輕聲提醒道。他如今在為張家做事,轎夫按下轎杆掀起轎簾,張敬圃走出轎子轉頭對著表妹紫晴說,「這個洋行來大清國最早,規模是較大的,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它了,我定要看看,它到底是個什麼妖魔鬼怪。」
紫晴在一旁擔心地說:「那您別和人家發火呀!」
張敬圃回頭沖她笑笑,紫晴這才稍稍放心。
王林見敬圃走過來,於是忙上前笑著拱手作揖:「張大人來了,請進!」偷眼看他今天雖然著便裝,依然不失往日風雅,可為什麼臉色不大對呀,似是有些慍色。
對緊跟在身後的副手小聲囑咐:「我要招待貴客,前廳的業務你上點心。」副手點著頭回前廳了。
王林將他們讓走進房間裡。迎面便能看到一排排鑲著玻璃的展示櫃。在櫃內鏡子的反襯下,顯得琳琅滿目,裡面擺放著柔軟而光滑的貂皮、霞絨帽子、色彩鮮艷的洋布、碼得整齊的洋火、白花花的洋糖、蜂蜜、明晃晃的照鏡,這些都是外來品。
紫晴走到另排櫥窗前,饒有興趣地看著那些俄國風格的鐘表和首飾。
丁二元時而瞧瞧飛快地打算盤的小伙子,時而又望望操著一口流利英語和白種人交談的業務員。
張敬圃漫不經心看到,洋行里的夥計忙碌著,不管是什麼樣的客人進來,他們都微笑相迎;不管他長得多奇異,問的問題多刁鑽,夥計們都能對答如流,而且漢語、俄語和中國南方方言轉換得自由純熟。向客人介紹商品時的談吐舉止,也顯得非常有禮貌。總之,他們希望每個進入洋行的客人,都能滿心歡愉地帶走幾件商品。
敬圃揣摩著,洋行做的生意只是些舶來品,國人看著稀奇,除了展示華麗外,接待方式大同小異沒有什麼,不由得搓著手掌。
在王林引導下他們進入客廳,分賓主落座。王林隨手搖了兩下手鈴,吩咐看茶。這才說:「總管先生開『同行公議』會去了,特意安排我接待您。」
敬圃點著頭,蹙眉問:「同行之間開個會,特維諾夫斯基總管還親自參加,內容一定很重要了!」
王林說:「是的,洋行剛進入內地,面對眾多各類的土產品、大小不一的貨棧和市井習俗,一時間確實不知所措。可沒多久,不知是誰提出這個辦法,執行起來據說很有效果。公議時總管們都不缺席。」
敬圃微眯著眼,一絲疑惑繚繞,思忖著:天津衛的洋行間業務上通氣,難怪民間貨棧在茶交易中處於劣勢。心中深嘆了口氣,岳父外銷茶生意可能是栽在這裡。
茶過三巡,敬圃一行四人沿著四合院遊廊慢步前行。
忽然,「嘀嘀、嘀嘀嘀、噠噠噠」的聲音傳進眾人耳朵。
「咦,什麼聲音?」張敬圃疑惑地問。
「稟張大人,收發電報時敲擊電鍵的聲音,」王買辦抬手指向空中的電線,解釋道:「這是剛來時架上的,只需片刻間就悄無聲息地將信息傳出幾百,甚至幾千里外了,您說神吧!」
張敬圃仰頭瞧了瞧:「比咱們的信鴿和帶鑲鋼釘脖套的信狗都快嗎?」
王林點頭。
敬圃凝視著一根細長的線,有這麼大作用,太不可思議了,超出了想像,一向自信的他,知道自己只是井底之蛙了。
紫晴看在眼裡,微微拽了下神色恍惚的敬圃衣角,小聲說:「表哥。」
在王林引領下眾人來到後庭院遊廊下,開得滿院的向日葵,正應了那句「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傾。」
忽然,隔窗傳來操著洋腔調繞著舌頭吟誦詩詞之聲,「……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這詩詞是《紅樓夢》書中的吧?」敬圃略感驚奇地對紫晴問。
紫晴答:「對!是《紅樓夢》第四回里,門子遞給賈雨村的《護官符》那一段。」
「禁書!」丁二元嘴巴張了半天、直瞪眼蹦出這倆字。
想起方才那誦讀聲中透出的自信和氣勢,敬圃斟酌片刻,撇過頭瞧王林。
「這裡住的是什麼人?」敬圃問。
轎夫鞋底踩踏著青條石路面,發出的聲響一時驚飛了棲息在電線上的麻雀。
這條胡同緊挨著白河(現海河)渡口,位於城廂的東北角,為西南、東北方斜向。因俄國薩寶石洋行的入駐,取名為薩寶石胡同。
胡同中間有一套二進式兩層四合宅院,大門口擺放一對抱鼓石,頂端趴著小獸。上方中間懸掛圓形雙頭鷹的徽標,兩塊長方形的漢白玉片石分別篆刻描金的「俄羅斯帝國天津領事館」「俄羅斯薩寶石洋行」的牌匾,鑲嵌在磨磚對縫灰牆上,更襯得這地兒別具一格。
這家洋行買辦王林在門口左顧右盼。
「大清早的等誰啊?」俄國駐天津領事孔切契夫走出門漫不經心地問。
王林彎腰回答:「領事大人,洋行總管出門時交代,朝廷理藩院的師爺今早要來,總管特意叮囑我一定要接待好。」
孔切契夫摸著鬍鬚,不以為然地輕笑,「一位師爺,也至於如此敬重?」
王林壓低聲音說:「張敬圃可不一般,他不僅在朝中背景深,更是地方官府和商賈中受擁戴的人。」
孔領事留心聽著,因做外交工作有著超出常人的捕捉信息能力和敏銳洞察力,於是問:「你說朝中背景深,是指?」
王林左右環顧才低聲道:「此人的忘年交可是朝中元老翁同龢大人。」
孔領事凝視著王林,聽後望向遠方好一會兒,一隻紅腳鴿子從他的視線里出現又消失,隨後沉默地走開了,只留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王林,呆呆地看著孔領事的背影直搖頭。
轎子在薩寶石洋行門口停了下來,「小心抬腳!」跟隨來的丁二元輕聲提醒道。他如今在為張家做事,轎夫按下轎杆掀起轎簾,張敬圃走出轎子轉頭對著表妹紫晴說,「這個洋行來大清國最早,規模是較大的,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它了,我定要看看,它到底是個什麼妖魔鬼怪。」
紫晴在一旁擔心地說:「那您別和人家發火呀!」
張敬圃回頭沖她笑笑,紫晴這才稍稍放心。
王林見敬圃走過來,於是忙上前笑著拱手作揖:「張大人來了,請進!」偷眼看他今天雖然著便裝,依然不失往日風雅,可為什麼臉色不大對呀,似是有些慍色。
對緊跟在身後的副手小聲囑咐:「我要招待貴客,前廳的業務你上點心。」副手點著頭回前廳了。
王林將他們讓走進房間裡。迎面便能看到一排排鑲著玻璃的展示櫃。在櫃內鏡子的反襯下,顯得琳琅滿目,裡面擺放著柔軟而光滑的貂皮、霞絨帽子、色彩鮮艷的洋布、碼得整齊的洋火、白花花的洋糖、蜂蜜、明晃晃的照鏡,這些都是外來品。
紫晴走到另排櫥窗前,饒有興趣地看著那些俄國風格的鐘表和首飾。
丁二元時而瞧瞧飛快地打算盤的小伙子,時而又望望操著一口流利英語和白種人交談的業務員。
張敬圃漫不經心看到,洋行里的夥計忙碌著,不管是什麼樣的客人進來,他們都微笑相迎;不管他長得多奇異,問的問題多刁鑽,夥計們都能對答如流,而且漢語、俄語和中國南方方言轉換得自由純熟。向客人介紹商品時的談吐舉止,也顯得非常有禮貌。總之,他們希望每個進入洋行的客人,都能滿心歡愉地帶走幾件商品。
敬圃揣摩著,洋行做的生意只是些舶來品,國人看著稀奇,除了展示華麗外,接待方式大同小異沒有什麼,不由得搓著手掌。
在王林引導下他們進入客廳,分賓主落座。王林隨手搖了兩下手鈴,吩咐看茶。這才說:「總管先生開『同行公議』會去了,特意安排我接待您。」
敬圃點著頭,蹙眉問:「同行之間開個會,特維諾夫斯基總管還親自參加,內容一定很重要了!」
王林說:「是的,洋行剛進入內地,面對眾多各類的土產品、大小不一的貨棧和市井習俗,一時間確實不知所措。可沒多久,不知是誰提出這個辦法,執行起來據說很有效果。公議時總管們都不缺席。」
敬圃微眯著眼,一絲疑惑繚繞,思忖著:天津衛的洋行間業務上通氣,難怪民間貨棧在茶交易中處於劣勢。心中深嘆了口氣,岳父外銷茶生意可能是栽在這裡。
茶過三巡,敬圃一行四人沿著四合院遊廊慢步前行。
忽然,「嘀嘀、嘀嘀嘀、噠噠噠」的聲音傳進眾人耳朵。
「咦,什麼聲音?」張敬圃疑惑地問。
「稟張大人,收發電報時敲擊電鍵的聲音,」王買辦抬手指向空中的電線,解釋道:「這是剛來時架上的,只需片刻間就悄無聲息地將信息傳出幾百,甚至幾千里外了,您說神吧!」
張敬圃仰頭瞧了瞧:「比咱們的信鴿和帶鑲鋼釘脖套的信狗都快嗎?」
王林點頭。
敬圃凝視著一根細長的線,有這麼大作用,太不可思議了,超出了想像,一向自信的他,知道自己只是井底之蛙了。
紫晴看在眼裡,微微拽了下神色恍惚的敬圃衣角,小聲說:「表哥。」
在王林引領下眾人來到後庭院遊廊下,開得滿院的向日葵,正應了那句「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傾。」
忽然,隔窗傳來操著洋腔調繞著舌頭吟誦詩詞之聲,「……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這詩詞是《紅樓夢》書中的吧?」敬圃略感驚奇地對紫晴問。
紫晴答:「對!是《紅樓夢》第四回里,門子遞給賈雨村的《護官符》那一段。」
「禁書!」丁二元嘴巴張了半天、直瞪眼蹦出這倆字。
想起方才那誦讀聲中透出的自信和氣勢,敬圃斟酌片刻,撇過頭瞧王林。
「這裡住的是什麼人?」敬圃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