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鄭海其人
晚自習中間休息時,又接到江皓月的電話,聽她在電話那頭氣喘吁吁跟我說,她的杯子剛剛被同桌不小心撞到地上,裂了。然後就一路小跑到電話亭給我打個電話。
本想著第二天中午再給她送個新杯子,但轉念一想,這孩子喝水習慣很好,每天早上都是兩大杯水,突然沒了不保溫的杯子,另一個保溫杯的水肯定涼得慢,這不行,在喝水這件事情上不能虧待了她。
「下最後一節晚自習後你到南門口來,我給你送杯子過去。」
「嗯,好的。」
看了看時間,還有一個小時。還好,家裡找到一個新杯子,洗好燙好後,再找個袋子裝了幾瓶純牛奶和幾個蘋果,待江欣悅下自習回家後,我和江建軍從家裡出發,直奔江皓月學校。
車子在過江隧道中穿梭,就像穿過了時間長廊。我發現,現在和江皓月的互動中,自己多了許多的心甘情願。
我開始盼著她的走讀生活……
周六,與班主任溝通,再次遞交走讀申請,才得知這次走讀申請還得找政教處主任特批。
班主任也是位能夠體恤學生和家長的好老師,他說:「沒事兒,萬一走讀申請批不了,就寫請假條出來,這個權限我還是有的。」
如果寫請假條出來,就得每天寫一次。不想讓老師太麻煩,我和江建軍商量,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爭取到走讀。
說是不讓走讀,聽保安說高二年級每天出來的都四十多個,這跟恢復走讀也沒什麼兩樣了。此時,本市的高中都已恢復了走讀,唯獨我們學校弄了個不成文的規定,原來的走讀生要再走讀就得重新審批,也不知道校領導怎麼想的。
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換新校長了,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第一把,就燒到了走讀生身上。
回到家,給消息靈通的同學打了個電話,才知道還真的有門道。這個時代,人脈就是門道。有時候對我們來說覺得是天大的事,但對於有門道的人來說,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這時,我想起了一個人:鄭海。此人是我小姑在麻將桌上認識的牌友,聽小姑說,他神通廣大,曾是某中學校長,教育界有很多有名的人物曾經都是他的學生,尊稱他為老師。
起初我也會疑惑這位在教育界「神通廣大」的人物,怎麼會常常泡在麻將桌上了。但一想到對方年紀不小,應該是退休了。
江欣悅小升初的時候,剛好我們小區附近的一所新的初中建成招生,把我們劃片劃到了這所新學校。想著新學校的師資力量應該沒有那麼好,就想像大伙兒一樣找關係進一所公認的比較好的學校。
就這樣,在小姑的介紹下,我們認識了鄭海。第一次在小姑的安排下請他吃飯,他還點名要了一箱三千多塊錢的酒。江建軍當時聽說事兒還沒辦就點名要喝什麼樣的酒,心裡有點不爽,怕此人不靠譜。但礙於小姑的面子,也只得硬著頭皮帶著酒前往對方指定的飯店。
結果一去,發現這個六十歲左右的鄭海油嘴滑舌,還另外請了十幾個人,把諾大的包廂圍得滿滿當當。那些人中,不是他的同學就是他的學生。那頓飯吃得相當難受,感覺就是鄭海的師生同學會,我們壓根兒插不上話,充其量就是去買個單而已。
雖然鄭海信誓旦旦說他已經跟學校校長打了招呼,只要他開口,我們想上的那所實驗中學就一定可以上,但結果卻是一直到九月一號開學,都沒等來讓孩子去報名的消息。然後鄭海接著忽悠我們,讓我們先在劃片的學校上著,等國慶節的時候他再安排孩子轉學。
那個時候,我們就知道此人有問題,這事兒算是黃了。果不其然,這件事後面就不了了之了。
江建軍每次提到這件事,就氣得罵鄭海這個不要臉的老東西混吃混喝。我問江建軍平時做生意見過那麼多生意場上的人,怎麼這次也被騙了。他說還不是看小姑的面子不好不去,要不是這一層關係,那天晚上說請吃飯,點名要喝什麼酒的時候,他都會找藉口不到場。
而我之所以會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也是為了江欣悅能上個我們認為的好學校,怕耽誤孩子的前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就像李欣頻老師所說的,你恐懼什麼,就容易在這上面受騙。很多老年人擔心自己的身體不好,就會花錢買各種各樣所謂的保健品;有人怕自己拿不到高薪,就會被所謂的高薪引誘到國外……而我們,恰好是擔心孩子上不到好學校,就被人騙吃騙喝損失了好幾千塊。
我安慰江建軍說:「還好,他沒有讓我們提前交錢,要是讓我們交錢,還不是一樣被騙好幾萬。」
這一次之所以會再想到他,是因為當初他說他有個侄兒在三中當主任,有什麼事情他打個招呼還是可以的。
想著上次請他吃飯花了好幾千還沒辦成事兒,這次為孩子辦走讀的事情能用就用,萬一用不上也沒啥損失。
雖然江建軍不願意,說一輩子都不要跟這個人打交道了,但想到江皓月的走讀問題,我還是給小姑打了電話,請她幫忙說一聲。
小姑很快回了電話,說鄭海說的沒問題,讓我們等消息。
但這一次,我就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能起到作用就起,起不了作用那也沒辦法。
下午三點,學校放周假。我和江建軍一起去接江皓月,這孩子也真是人小膽兒大,在自己還不確定是否已經辦好走讀手續的情況下,就已經大包小包把行李都打包好,並分了兩趟從宿舍提到大門口。
我們幫江皓月把大包小包的行李都拎上車,開開心心先開著車把行李送回出租屋收拾好。
一切準備就緒,心情也舒暢了許多。這個心甘情願想辦法再次給孩子辦走讀手續的老母親,回望三個月前,還在恐懼著陪讀的各種不自由,還在各種對抗的夢境中不願醒來。
原來,陪讀媽媽,也在慢慢長大。
本想著第二天中午再給她送個新杯子,但轉念一想,這孩子喝水習慣很好,每天早上都是兩大杯水,突然沒了不保溫的杯子,另一個保溫杯的水肯定涼得慢,這不行,在喝水這件事情上不能虧待了她。
「下最後一節晚自習後你到南門口來,我給你送杯子過去。」
「嗯,好的。」
看了看時間,還有一個小時。還好,家裡找到一個新杯子,洗好燙好後,再找個袋子裝了幾瓶純牛奶和幾個蘋果,待江欣悅下自習回家後,我和江建軍從家裡出發,直奔江皓月學校。
車子在過江隧道中穿梭,就像穿過了時間長廊。我發現,現在和江皓月的互動中,自己多了許多的心甘情願。
我開始盼著她的走讀生活……
周六,與班主任溝通,再次遞交走讀申請,才得知這次走讀申請還得找政教處主任特批。
班主任也是位能夠體恤學生和家長的好老師,他說:「沒事兒,萬一走讀申請批不了,就寫請假條出來,這個權限我還是有的。」
如果寫請假條出來,就得每天寫一次。不想讓老師太麻煩,我和江建軍商量,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爭取到走讀。
說是不讓走讀,聽保安說高二年級每天出來的都四十多個,這跟恢復走讀也沒什麼兩樣了。此時,本市的高中都已恢復了走讀,唯獨我們學校弄了個不成文的規定,原來的走讀生要再走讀就得重新審批,也不知道校領導怎麼想的。
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換新校長了,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第一把,就燒到了走讀生身上。
回到家,給消息靈通的同學打了個電話,才知道還真的有門道。這個時代,人脈就是門道。有時候對我們來說覺得是天大的事,但對於有門道的人來說,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這時,我想起了一個人:鄭海。此人是我小姑在麻將桌上認識的牌友,聽小姑說,他神通廣大,曾是某中學校長,教育界有很多有名的人物曾經都是他的學生,尊稱他為老師。
起初我也會疑惑這位在教育界「神通廣大」的人物,怎麼會常常泡在麻將桌上了。但一想到對方年紀不小,應該是退休了。
江欣悅小升初的時候,剛好我們小區附近的一所新的初中建成招生,把我們劃片劃到了這所新學校。想著新學校的師資力量應該沒有那麼好,就想像大伙兒一樣找關係進一所公認的比較好的學校。
就這樣,在小姑的介紹下,我們認識了鄭海。第一次在小姑的安排下請他吃飯,他還點名要了一箱三千多塊錢的酒。江建軍當時聽說事兒還沒辦就點名要喝什麼樣的酒,心裡有點不爽,怕此人不靠譜。但礙於小姑的面子,也只得硬著頭皮帶著酒前往對方指定的飯店。
結果一去,發現這個六十歲左右的鄭海油嘴滑舌,還另外請了十幾個人,把諾大的包廂圍得滿滿當當。那些人中,不是他的同學就是他的學生。那頓飯吃得相當難受,感覺就是鄭海的師生同學會,我們壓根兒插不上話,充其量就是去買個單而已。
雖然鄭海信誓旦旦說他已經跟學校校長打了招呼,只要他開口,我們想上的那所實驗中學就一定可以上,但結果卻是一直到九月一號開學,都沒等來讓孩子去報名的消息。然後鄭海接著忽悠我們,讓我們先在劃片的學校上著,等國慶節的時候他再安排孩子轉學。
那個時候,我們就知道此人有問題,這事兒算是黃了。果不其然,這件事後面就不了了之了。
江建軍每次提到這件事,就氣得罵鄭海這個不要臉的老東西混吃混喝。我問江建軍平時做生意見過那麼多生意場上的人,怎麼這次也被騙了。他說還不是看小姑的面子不好不去,要不是這一層關係,那天晚上說請吃飯,點名要喝什麼酒的時候,他都會找藉口不到場。
而我之所以會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也是為了江欣悅能上個我們認為的好學校,怕耽誤孩子的前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就像李欣頻老師所說的,你恐懼什麼,就容易在這上面受騙。很多老年人擔心自己的身體不好,就會花錢買各種各樣所謂的保健品;有人怕自己拿不到高薪,就會被所謂的高薪引誘到國外……而我們,恰好是擔心孩子上不到好學校,就被人騙吃騙喝損失了好幾千塊。
我安慰江建軍說:「還好,他沒有讓我們提前交錢,要是讓我們交錢,還不是一樣被騙好幾萬。」
這一次之所以會再想到他,是因為當初他說他有個侄兒在三中當主任,有什麼事情他打個招呼還是可以的。
想著上次請他吃飯花了好幾千還沒辦成事兒,這次為孩子辦走讀的事情能用就用,萬一用不上也沒啥損失。
雖然江建軍不願意,說一輩子都不要跟這個人打交道了,但想到江皓月的走讀問題,我還是給小姑打了電話,請她幫忙說一聲。
小姑很快回了電話,說鄭海說的沒問題,讓我們等消息。
但這一次,我就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能起到作用就起,起不了作用那也沒辦法。
下午三點,學校放周假。我和江建軍一起去接江皓月,這孩子也真是人小膽兒大,在自己還不確定是否已經辦好走讀手續的情況下,就已經大包小包把行李都打包好,並分了兩趟從宿舍提到大門口。
我們幫江皓月把大包小包的行李都拎上車,開開心心先開著車把行李送回出租屋收拾好。
一切準備就緒,心情也舒暢了許多。這個心甘情願想辦法再次給孩子辦走讀手續的老母親,回望三個月前,還在恐懼著陪讀的各種不自由,還在各種對抗的夢境中不願醒來。
原來,陪讀媽媽,也在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