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到攀枝花
火車還在哐當哐當一路向前,車頭呼哧呼哧踹著粗氣,像一頭疲憊不堪的老牛,拖著十幾節車廂,轟隆轟隆穿過一個個隧道,在群山之間繞行。一路上燈火漸稀,大地夜色茫茫。窗外看不清建築也看不見行人,除了隱隱閃爍的燈光和星光,便只剩下黑色的蒼涼了。車廂內燈光柔和,有的旅客已沉入夢鄉。隨著車輪與鐵軌有節奏的輕吟,那些鼾聲與火車的節奏聲,交織成一首悠長的夜曲,好似一曲獨特的「天籟」。
綠皮火車穿行在黑魆魆的夜幕中,蘇晴輕輕下床,拿起方便麵向開水間走去。吃罷方便麵,蘇晴只好又上床,然後側躺在床上,頭望向窗外。秋夜微涼,月掛天邊,星輝閃爍。蘇晴靜靜地享受著這種孤獨和心酸的氛圍。這不眠之夜,令蘇晴沉浸於靜謐的思緒之中。
蘇晴想起了兒時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桃子成熟的季節,她和姐姐蘇舒一道去姑姑家玩。姑姑的家坐落在重慶郊外的一座山下,山上有一片桃林。當桃子熟了的時候,蘇舒就和表哥馬文強一道去桃林里偷偷摘桃子。每次蘇晴嚷著要一路去,可表哥不同意,他嫌蘇晴年齡小跑不快,說萬一被園林工人發現,被逮著就慘了。蘇晴就只有坐在姑姑家門口傻等,等著姐姐和表哥凱旋而歸。那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桃子,是又新鮮又香脆,三個孩子吃得開心極了……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自從1972年姑姑一家從重慶搬遷到渡口市,他們就再也沒有回過重慶。姑姑一家離開重慶時,蘇晴還小,她不知道姑姑一家為什麼要搬那麼遠?姑姑臨走時告訴蘇晴的爸爸,她說她也不知道他們一家將會安頓在渡口哪裡,姑姑只留下一張紙條給蘇晴的父親,上面寫著:渡口二號信箱。姑姑說,這就是以後的通信地址,蘇晴想著想著終於沉沉地睡去。
一覺醒來,蘇晴看到車廂里已有不少旅客在收拾行李,她知道這是火車即將到達終點站了。
嗚嗚,隨著一聲長鳴,車窗外的景色逐漸由動轉靜,經歷了27個小時的長途顛簸,火車終於到達了攀枝花的金江火車站。
車廂內開始忙碌起來,有的拉著行李箱,有的攙扶著老人,有的牽著小孩,頓時車廂熱鬧起來,仿佛在為這段疲睏的旅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蘇晴隨著旅客人流向火車站出口處走去,遠遠地,蘇晴看到出口處一個小伙子舉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蘇晴」,她知道,那就是來接她的表哥馬文強。不知咋的,蘇晴喜悅的心裡霎時又多了一份不知如何開始話題的緊張。
見到馬文強,蘇晴難以相信,眼前這個小伙子,就是小時候那個調皮的少年,如今已是一個5歲男孩的父親啦!
馬文強接過蘇晴的旅行包,和蘇晴邊說邊笑地走出了火車站。馬文強招手叫了一輛奧拓計程車,大約半個小時的光景,奧拓在一條街邊停下。馬文強下車後提著旅行包,蘇晴緊跟其後進了一幢樓,爬上三樓,馬文強用鑰匙打開了門,這就是馬文強的家,蘇晴隨馬文強進了屋。屋裡一位年輕的女人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不用介紹,蘇晴知道她就是表嫂方虹。方虹對蘇晴的到來顯得非常熱情,雖與蘇晴是第一次見面,但她一點都沒有陌生感。方虹趕緊去衛生間打開熱水器,叫蘇晴先去洗澡。馬文強則系上圍腰進了廚房,不多一會,幾道家常菜就端上了桌面。
經歷了一天一夜的長途跋涉,蘇晴早就飢腸轆轆,坐上桌,蘇晴就像在自家一樣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蘇晴沒想到,表哥的廚藝居然這麼好,完全是地道的川菜,太合她的胃口了。
飯後,方虹在廚房收拾洗碗,打掃衛生,蘇晴和馬文強便坐在沙發上拉起了家常。
蘇晴的婆婆爺爺去世早,蘇晴的姑姑是她爸爸唯一的妹妹。蘇晴的姑父最早在一個鋼鐵設計院工作,為了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支援三線建設,姑姑一家才從重慶搬遷到了渡口市(1987年改名為攀枝花)。姑姑離開重慶時,蘇晴的爸爸是千般的不舍,揮淚送別姑姑後,每年春節吃團年飯,蘇晴的爸爸總會念叨遠方的妹妹。無奈,那時因為姑姑和姑父都要上班,而且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所以自姑姑一家到了渡口後,就再也沒有回過重慶了。只是後來蘇晴聽媽媽說,十幾年前,馬文強曾經回過一次重慶,那時蘇晴在念高中,因為住校,所以蘇晴沒有見到馬文強。蘇晴告訴馬文強,這次她來攀枝花有兩個目的,一是來看望姑姑一家,二是想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來完成她的「使命」。
在蘇晴還沒去攀枝花之前,馬文強已從蘇舒那裡知道了蘇晴的丈夫已於三年前去世了,後來不幸又染上了毒癮。馬文強不忍心去揭蘇晴的傷疤,只是提醒她:在攀枝花,毒品泛濫成災,走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計程車司機或摩的司機,只要你說需要那個東西,他們都會心知肚明,帶你去旅店或一些隱蔽的場所幫你買到毒品。馬文強擔心蘇晴忍受不了戒毒的痛苦,更怕她悄悄出去偷買毒品,為此,馬文強特安排方虹請假在家陪守蘇晴。名則陪守,實則就是監督。
擺談中,蘇晴感覺自己有點不舒服了,她便打開旅行包,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戒毒藥品,蘇晴吃了藥後,很快就沒精打采有了睡意,她明白這一覺睡下去不知要睡多久?於是,她告訴馬文強,晚上就不要叫她吃飯了,等她自己睡到自然醒。
蘇晴醒來的時候,已是第二天早上八點多鐘。馬文強上班去了,方虹把兒子東東送到幼兒園後,回家正在打掃房間衛生。見蘇晴醒了,方虹忙為她煮了一碗麻辣小面,這是蘇晴最喜歡吃的早餐。蘇晴邊吃邊算,從昨天下午到現在,自己已睡了十八個多小時啦!蘇晴不想白天再睡了,但也無所事事,真是百無聊賴。
蘇晴就想試試聯繫劉劍鋒,她想,既然來到了攀枝花,就拜訪一下老同學吧!於是,蘇晴從王珂那裡打聽到了劉劍鋒所在的醫院,她撥通了114,查詢到劉劍鋒醫院總機室的電話號碼,蘇晴撥過去,總機告訴蘇晴劉劍鋒在外科,並接通了外科的分機。聽電話的是一位護士妹妹,她喊了兩聲劉醫生接電話,沒人答應,她回復甦晴說,劉醫生可能今天休息。蘇晴告訴護士妹妹,說自己是劉醫生的同學,來自重慶,然後留下了馬文強家的電話,蘇晴懇請護士妹妹轉告劉醫生。護士妹妹怕事多忘了,就把蘇晴的名字和電話號碼寫在了辦公室的黑板上。其實劉劍鋒沒有休息,他是下病房去看一位做完手術的病人,去了解病人術後的恢復情況。當劉劍鋒從病房回到辦公室,看到黑板上寫著蘇晴的名字,他忙問護士是怎麼回事?護士把情況告訴了他,劉劍鋒心裡一陣狂喜,立即撥通了蘇晴留下的電話。
「叮叮叮叮叮……」蘇晴放下電話不一會,一陣清脆的電話鈴聲驟然響起,把蘇晴嚇了一跳。
蘇晴猜想可能是方虹的電話吧,可方虹剛剛出門買菜去了,蘇晴只好去接電話。蘇晴拿起電話接聽,還沒來得及開口給對方說方虹不在,電話那頭就傳來了地道的重慶口音,蘇晴聽出這聲音太熟悉了,一定是劉劍鋒!當劉劍鋒得知蘇晴在攀枝花時,他驚喜得語無倫次,也忘了向蘇晴問好,就迫不及待地問蘇晴具體在什麼地方?蘇晴說就住在東區表哥家裡,劉劍鋒說東區離他醫院不遠,他叫蘇晴馬上去渡口商場門口,他想儘快見到她。
蘇晴第一次來攀枝花,她不知道渡口商場在哪?蘇晴只好等方虹回來叫表嫂陪她一路前往。在等方虹回家的時候,蘇晴趕緊梳妝打扮換裝,看著鏡中憔悴不堪的自己,蘇晴還沒有心理準備去和劉劍鋒見面,可劉劍鋒那不容商量刻不容緩的口氣,讓蘇晴無法拒絕。
方虹買菜回來了,蘇晴問方虹渡口商場在哪?她說要去見一位老同學。方虹說離家不遠,步行不過10分鐘,我陪你一道去吧。
綠皮火車穿行在黑魆魆的夜幕中,蘇晴輕輕下床,拿起方便麵向開水間走去。吃罷方便麵,蘇晴只好又上床,然後側躺在床上,頭望向窗外。秋夜微涼,月掛天邊,星輝閃爍。蘇晴靜靜地享受著這種孤獨和心酸的氛圍。這不眠之夜,令蘇晴沉浸於靜謐的思緒之中。
蘇晴想起了兒時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桃子成熟的季節,她和姐姐蘇舒一道去姑姑家玩。姑姑的家坐落在重慶郊外的一座山下,山上有一片桃林。當桃子熟了的時候,蘇舒就和表哥馬文強一道去桃林里偷偷摘桃子。每次蘇晴嚷著要一路去,可表哥不同意,他嫌蘇晴年齡小跑不快,說萬一被園林工人發現,被逮著就慘了。蘇晴就只有坐在姑姑家門口傻等,等著姐姐和表哥凱旋而歸。那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桃子,是又新鮮又香脆,三個孩子吃得開心極了……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自從1972年姑姑一家從重慶搬遷到渡口市,他們就再也沒有回過重慶。姑姑一家離開重慶時,蘇晴還小,她不知道姑姑一家為什麼要搬那麼遠?姑姑臨走時告訴蘇晴的爸爸,她說她也不知道他們一家將會安頓在渡口哪裡,姑姑只留下一張紙條給蘇晴的父親,上面寫著:渡口二號信箱。姑姑說,這就是以後的通信地址,蘇晴想著想著終於沉沉地睡去。
一覺醒來,蘇晴看到車廂里已有不少旅客在收拾行李,她知道這是火車即將到達終點站了。
嗚嗚,隨著一聲長鳴,車窗外的景色逐漸由動轉靜,經歷了27個小時的長途顛簸,火車終於到達了攀枝花的金江火車站。
車廂內開始忙碌起來,有的拉著行李箱,有的攙扶著老人,有的牽著小孩,頓時車廂熱鬧起來,仿佛在為這段疲睏的旅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蘇晴隨著旅客人流向火車站出口處走去,遠遠地,蘇晴看到出口處一個小伙子舉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蘇晴」,她知道,那就是來接她的表哥馬文強。不知咋的,蘇晴喜悅的心裡霎時又多了一份不知如何開始話題的緊張。
見到馬文強,蘇晴難以相信,眼前這個小伙子,就是小時候那個調皮的少年,如今已是一個5歲男孩的父親啦!
馬文強接過蘇晴的旅行包,和蘇晴邊說邊笑地走出了火車站。馬文強招手叫了一輛奧拓計程車,大約半個小時的光景,奧拓在一條街邊停下。馬文強下車後提著旅行包,蘇晴緊跟其後進了一幢樓,爬上三樓,馬文強用鑰匙打開了門,這就是馬文強的家,蘇晴隨馬文強進了屋。屋裡一位年輕的女人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不用介紹,蘇晴知道她就是表嫂方虹。方虹對蘇晴的到來顯得非常熱情,雖與蘇晴是第一次見面,但她一點都沒有陌生感。方虹趕緊去衛生間打開熱水器,叫蘇晴先去洗澡。馬文強則系上圍腰進了廚房,不多一會,幾道家常菜就端上了桌面。
經歷了一天一夜的長途跋涉,蘇晴早就飢腸轆轆,坐上桌,蘇晴就像在自家一樣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蘇晴沒想到,表哥的廚藝居然這麼好,完全是地道的川菜,太合她的胃口了。
飯後,方虹在廚房收拾洗碗,打掃衛生,蘇晴和馬文強便坐在沙發上拉起了家常。
蘇晴的婆婆爺爺去世早,蘇晴的姑姑是她爸爸唯一的妹妹。蘇晴的姑父最早在一個鋼鐵設計院工作,為了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支援三線建設,姑姑一家才從重慶搬遷到了渡口市(1987年改名為攀枝花)。姑姑離開重慶時,蘇晴的爸爸是千般的不舍,揮淚送別姑姑後,每年春節吃團年飯,蘇晴的爸爸總會念叨遠方的妹妹。無奈,那時因為姑姑和姑父都要上班,而且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所以自姑姑一家到了渡口後,就再也沒有回過重慶了。只是後來蘇晴聽媽媽說,十幾年前,馬文強曾經回過一次重慶,那時蘇晴在念高中,因為住校,所以蘇晴沒有見到馬文強。蘇晴告訴馬文強,這次她來攀枝花有兩個目的,一是來看望姑姑一家,二是想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來完成她的「使命」。
在蘇晴還沒去攀枝花之前,馬文強已從蘇舒那裡知道了蘇晴的丈夫已於三年前去世了,後來不幸又染上了毒癮。馬文強不忍心去揭蘇晴的傷疤,只是提醒她:在攀枝花,毒品泛濫成災,走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計程車司機或摩的司機,只要你說需要那個東西,他們都會心知肚明,帶你去旅店或一些隱蔽的場所幫你買到毒品。馬文強擔心蘇晴忍受不了戒毒的痛苦,更怕她悄悄出去偷買毒品,為此,馬文強特安排方虹請假在家陪守蘇晴。名則陪守,實則就是監督。
擺談中,蘇晴感覺自己有點不舒服了,她便打開旅行包,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戒毒藥品,蘇晴吃了藥後,很快就沒精打采有了睡意,她明白這一覺睡下去不知要睡多久?於是,她告訴馬文強,晚上就不要叫她吃飯了,等她自己睡到自然醒。
蘇晴醒來的時候,已是第二天早上八點多鐘。馬文強上班去了,方虹把兒子東東送到幼兒園後,回家正在打掃房間衛生。見蘇晴醒了,方虹忙為她煮了一碗麻辣小面,這是蘇晴最喜歡吃的早餐。蘇晴邊吃邊算,從昨天下午到現在,自己已睡了十八個多小時啦!蘇晴不想白天再睡了,但也無所事事,真是百無聊賴。
蘇晴就想試試聯繫劉劍鋒,她想,既然來到了攀枝花,就拜訪一下老同學吧!於是,蘇晴從王珂那裡打聽到了劉劍鋒所在的醫院,她撥通了114,查詢到劉劍鋒醫院總機室的電話號碼,蘇晴撥過去,總機告訴蘇晴劉劍鋒在外科,並接通了外科的分機。聽電話的是一位護士妹妹,她喊了兩聲劉醫生接電話,沒人答應,她回復甦晴說,劉醫生可能今天休息。蘇晴告訴護士妹妹,說自己是劉醫生的同學,來自重慶,然後留下了馬文強家的電話,蘇晴懇請護士妹妹轉告劉醫生。護士妹妹怕事多忘了,就把蘇晴的名字和電話號碼寫在了辦公室的黑板上。其實劉劍鋒沒有休息,他是下病房去看一位做完手術的病人,去了解病人術後的恢復情況。當劉劍鋒從病房回到辦公室,看到黑板上寫著蘇晴的名字,他忙問護士是怎麼回事?護士把情況告訴了他,劉劍鋒心裡一陣狂喜,立即撥通了蘇晴留下的電話。
「叮叮叮叮叮……」蘇晴放下電話不一會,一陣清脆的電話鈴聲驟然響起,把蘇晴嚇了一跳。
蘇晴猜想可能是方虹的電話吧,可方虹剛剛出門買菜去了,蘇晴只好去接電話。蘇晴拿起電話接聽,還沒來得及開口給對方說方虹不在,電話那頭就傳來了地道的重慶口音,蘇晴聽出這聲音太熟悉了,一定是劉劍鋒!當劉劍鋒得知蘇晴在攀枝花時,他驚喜得語無倫次,也忘了向蘇晴問好,就迫不及待地問蘇晴具體在什麼地方?蘇晴說就住在東區表哥家裡,劉劍鋒說東區離他醫院不遠,他叫蘇晴馬上去渡口商場門口,他想儘快見到她。
蘇晴第一次來攀枝花,她不知道渡口商場在哪?蘇晴只好等方虹回來叫表嫂陪她一路前往。在等方虹回家的時候,蘇晴趕緊梳妝打扮換裝,看著鏡中憔悴不堪的自己,蘇晴還沒有心理準備去和劉劍鋒見面,可劉劍鋒那不容商量刻不容緩的口氣,讓蘇晴無法拒絕。
方虹買菜回來了,蘇晴問方虹渡口商場在哪?她說要去見一位老同學。方虹說離家不遠,步行不過10分鐘,我陪你一道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