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列國時局,秦國內鬥初顯,終於露面的長安君
第247章 列國時局,秦國內鬥初顯,終於露面的長安君
趙王偃大怒,本想拿李牧回來問罪。
他已經是王了,不是太子了,這些賊子怎麼還敢指責他,不聽他的命令?
郭開勸諫不可,詳敘原因:
李牧看似無名,其掌握的實際權勢還要高過廉頗、樂乘。
趙國邊境,無論何事,皆是李牧一言而決。
從武將本職打仗上看,李牧懦弱無能,不是良將。
但從對趙國貢獻而言,邊境只有李牧在時才不需要趙國本土供給,還能夠反向輸血。
樂乘伐燕能立奇功,吸引胡人注意的李牧功不可沒。
先王趙孝成王對李牧極度寬容,答應了李牧「國家不涉生死大事,可不歸邯鄲」的要求。
如今廉頗、樂乘皆去,李牧便是趙國最有權勢的大將了。
他們現在最需求的就是武將支持,需要的是穩穩噹噹接手權力,是以絕對不可以問罪李牧。
趙王偃聽之從之,將問罪王令改為解釋手書,發到邊境李牧手中:
【國家是否混亂,在於寡人,和女人有何干係?】
不在朝堂,不明邯鄲發生何事的李牧閱之,很歡喜。
他從這封王上手書中,看到了一個威嚴、自承其責的趙王偃。
有這樣一個英明敢為的王,即便是娼女為後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李牧站在邊關城牆上,呼吸著冷風。
大漠的風都裹挾著黃沙,比中原的風要粗糲得多。
邊關馬匹越來越多了,多到了萬頭。
長久不出戰的趙國邊軍,忍受了胡人漫無休止的辱罵嘲笑,心中的火焰快要點燃自身了。
「快了。」這位身有殘疾的趙國大將想著這些,輕聲念道。
要不了多久,他就要向世人證明。
相比於後勤,他李牧更善於打仗!
他不是懦弱,而是有耐心。
要打,就打一個曠世大戰,打痛這些叩關襲擾的該死胡人!
邊境的李牧雄心萬丈,中原的趙國萬人恥笑。
寵姬為相,娼女為後。
在本就極為抽象的春秋戰國時代,趙國的所作所為顯得格外抽象。
魏王圉笑破了肚子。
以不到十萬人,打的魏國近二十萬大軍一路敗退的趙將廉頗,竟然投靠了自己。
新繼位的趙王偃送出本國新老兩位戰將不說,還以寵姬為相,娼女為後。
如此昏庸的君王,哪裡配擁有那麼大的土地呢?
魏王圉磨刀霍霍,剛剛吃了敗仗的他想要再起戰端,二次伐趙!
朝中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
為首的反對者,便是剛剛歸魏,聲名鵲起的信陵君魏無忌。
魏國若是還要伐趙,戰敗就不用提了,勞民傷財。
若是戰勝,那也是慘勝。
趙國這個國家有諸多缺點,有些甚至是致命的。
之所以現在還能存在,就在於其強悍的戰力彌補了這些不足。
沒有哪個國家能無傷打下趙國。
慘勝的魏國,接下來面對的是西邊的秦國,南邊的楚國。
吞併趙國土地的魏國看似一家獨大,實則虛有其表。
打下趙國土地,消化掉趙國的魏國,才是真正強大。
但列國不會給魏國消化的時間,反而會趁著魏國慘勝國力大降的時機合縱來攻。
這是中原老傳統了,哪國冒頭就合縱攻之。
齊如此,秦如此。
魏若滅趙,亦將如此。
對於伐趙與否產生糾結的魏國,故意冷落了投奔而來的趙國大將——廉頗。
只給了廉頗一個上卿虛職,而沒有任何實務。
魏王圉、信陵君魏無忌兩兄弟,在如何對待廉頗的問題上達成一致——留而不用。
一個剛剛率領趙軍大敗本國的趙將,魏王圉不放心,信陵君魏無忌也不放心。
魏國這對君臣不放心,楚國君臣卻是惦記著。
楚王元從廉頗以十三萬破六十萬的時候,就對這位趙將青睞有加,希望能夠招攬廉頗。
春申君黃歇則是為了對抗楚國冒頭的本土武將項燕,需要一個傑出的外來武將打擊楚國貴族勢力。
君臣兩人一拍即合,秘密派人入大梁接觸廉頗,拉攏廉頗……
秦國,相邦府。
專職負責列國動向的李斯,看過了列國間人送回來的情報,揀選其中重要的告知相邦呂不韋。
呂不韋閉目聽著,時不時打斷李斯發言,問一些更詳細的信息。
一個時辰後,李斯匯報完。
呂不韋睜開眼,眸中滿是疲累,吩咐李斯將所有奏章送到宮中。
李斯領命告退。
呂不韋視線偏移。
目之所及,皆是竹簡。
這間向來為歷代秦相處理政務的房屋,竹簡竟然堆積得要放不下了……
中宮,勤勉宮。
秦王政翻閱自相邦府送過來的奏章,一個竹簡一個竹簡地看過去。
這些竹簡就是秦國的眼目,能看到千里之外的列國情景。
「王上,長安君請見。」行璽符印事趙高上前,恭敬地道。
「吾弟來了?」秦王政合上竹簡,一邊走向宮門,一邊告誡趙高:「吾弟來,不必通傳,放之。」
趙高低頭,應聲:
「唯。」
兄弟相見,並肩入宮。
趙高尾隨其後,低頭幅度比平時大了許多。
這樣就看不見長安君與王齊行的僭越之舉。
「阿兄召我,有何要事?」公子成蟜掃了一眼堆積的竹簡,隨口問道。
他席地而坐,面龐較剛回到秦國時瘦削了一些。
秦王政見之,隱隱看到了先王的影子,蹙眉問道:
「你近來是不是沒有好好吃飯?」
嬴成蟜眨一下眼,嘖嘖道:
「阿兄差人叫我來,就是問這個……阿兄這麼閒嗎?」
趙高身子一顫。
嬴政自從當了王,很是看重為王威嚴。
長安君如此輕佻口吻,怕是招來禍事。
「怎麼?不可以?」秦王政緩緩坐下,望著其弟說道:「趙高,安排膳食,寡人要與吾弟吃飯。」
趙高眼角餘光驚異地瞥了眼嬴成蟜,驚訝於嬴成蟜的特權。
微微躬身,恭敬應道:
「唯。」
「我不吃,我不餓,要吃你自己吃啊。」嬴成蟜有些無語。
秦王政眼神略有黯淡。
弟隨口一句話,讓他聯想到了秦臣對他這個秦王的態度。
他的王令蓋不上秦王印,就是一卷無用竹簡。
他雖然為王,卻沒有王的權力……
「吃吃吃。」嬴成蟜無奈,拉扯兄長兩頰:「來來來,笑一個。」
「胡鬧!」秦王政打掉嬴成蟜的手,陰鬱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因為秦王可能隨時用餐,所以晝夜都有菜餚備著,只待王上享用。
是以一刻不到,精美菜餚就端到了兄弟倆面前。
嬴成蟜提木箸探小鼎,夾起滾湯中的羊肉送入口中,邊吃邊道:
「我聽說師長前些時日寫了『胡鬧』二字予兄?」
嬴政停箸:
「此事都傳到你的耳中了嗎?」
嘴角勾起,箸入湯鑊(huo四聲):
「寡人之仲父,不甘為相啊。」
趙高面色驚變,煞白,低頭掩飾。
相之上,只有王。
嬴成蟜神態自然,持勺子盛湯,輕吹湯水: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阿兄說了什麼,讓師長批覆『胡鬧』二字。」
「伐趙。」秦王政認真咀嚼羊肉,口齒清晰。
「治水未完,哪裡能伐趙呢?」
「趙國內亂,此千載機遇錯過難有。關中之土不變,水患何時不能治?」
「趙國彪悍,阿兄就確信一定能成功?」
「寡人不確信。」
「那若是不成……」
「不成,寡人會赦免戰敗之將,歸罪於自身。」
「……原來阿兄打的是拉攏武將,握持秦劍的想法。」
「見皮毛而知骨肉,權術,還是你擅長啊。」
「小道爾,不足為王。」
「哈哈,此論深合寡人之心,共識也。」
「師長散布消息,墮阿兄威嚴而長自身,確實過分。阿兄今日叫我來此,是想要我與師長分說一二?」
「寡人和仲父之爭鬥,你不要參與。寡人叫你來是想告訴你,齊國公主已到函谷,不日入咸陽,你做好招待未婚妻的準備。」
嬴成蟜點點頭,放下箸,拍拍肚子:
「成。
「我吃飽了,走了啊。」
長安君起身,秦王政一隻手拉其弟袖子,認真地重申道:
「成蟜,不要參與寡人和仲父之間的爭鬥。」
「哈哈,知道知道。」嬴成蟜拍拍兄長的手,輕輕拿下去,笑嘻嘻地道:「他人不了解我,阿兄還不了解我嗎?我可是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哪裡會給自己找麻煩呢?」
秦王政送弟出宮門。
不到一個時辰,一架駟馬高車停在勤勉宮前。
一隻玉手撩開車簾。
人尚未露面,象徵尊貴、極為華麗的鳳冠霞帔(pei四聲)先出車廂。
隨後,一張極為嫵媚的面容從簾後浮現。
但隨著其身體全部暴露在陽光下,一種叫做雍容的氣質便壓過了嫵媚。
「王上在否?」秦國太后姬窈窕開口。
「在。」趙高拿出比接待長安君更為恭敬地態度,滿臉謙卑地道:「太后請入內。」
「面見王上,當先通傳,你不知嗎?」
「……王上說,太后來不必通傳……」
「滾進去通傳!」
「唯!」
姬窈窕在勤勉宮外站的筆直,安靜地等待。
少頃,秦王政親自出宮門迎接。
姬窈窕眉頭微不可察得一皺,很快鬆開。
不動聲色間推開兒子攙扶的手,落後兒子半步,走入勤勉宮。
剛一入宮,剛關宮門。
趙太后那雙天生媚眼立起,嫵媚便都化作凌厲:
「切不可再自降身份!
「今日我在外等著,明日所有人才能等在外面。
「沒有權力的施恩不是施恩,是軟弱!」
秦王政苦笑:
「兒子還不需要阿母犧牲自身威嚴,建立兒子威嚴。
「這樣的威嚴,不要也罷。」
趙太后臉上浮現失望:
「你啊……你真該學學先王。
「為了權力,先王可以將身子矮到泥土裡。
「為了王位,先王可以弒父、殺妻、殺子。」
見兒子想要反駁,趙太后適可而止,擺擺手:
「罷了,不說這些了,我聽說成蟜方才來了?」
「是。」秦王政扶著母后坐下:「齊國公主將至,寡人叫他準備接待一下未成親的妻子。」
「就這事?你們兄弟二人沒說其他的嗎?」趙太后盯著兒子眼睛追問。
語速很快,壓迫感有些強。
秦王政直視母親雙目,認真道:
「母后,我們說好了。
「我們與仲父的爭鬥,不要牽扯到成蟜。」
「那是你自己說好的。」姬窈窕不認:「孤沒有答應。」
秦王政輕吐口氣:
「呂不韋是成蟜師長,是看著成蟜長大的,一直是成蟜的左膀右臂。
「成蟜最重情意。
「讓成蟜在呂不韋和寡人之間做選擇,這對成蟜而言太殘忍了。」
姬窈窕冷笑:
「為王本就如此。
「刻薄寡恩,本就是王之性情,歷來如此。」
一指點在秦王政胸膛,趙太后嚴厲道:
「你不對成蟜殘忍,就是對自己殘忍!
「你若是爭不過呂不韋。
「繼你王位者,就會是你這位親愛的弟弟,嬴成蟜!
「權力會影響所有靠近的人,沒有人能夠例外。
「你心疼你弟,你弟卻只想置你於死地!」
秦王政嗤之以鼻:
「成蟜若要王位,寡人與母后早就死在函谷關外。
「成蟜若要王位,就不會離秦去齊,不為太子。
「成蟜若要王位,回到秦國露面即可,王儲自易。」
趙太后氣笑:
「人是會變的。年幼的成蟜不知道權力有何等美妙滋味,才會貪玩成性不為王。」
「母后是說,一年內佩五國相印,十歲稱子的成蟜,什麼都不懂?」
「他懂得越多,越想為王。」
「寡人不相信。」
「呵,我就知道你這逆子嘴硬得很。」趙太后呵呵一笑有些冷:「以成蟜頭腦,定然清楚當今局勢,你之想法。只要他裝糊塗,坐視不理任何事,在呂不韋鬥倒你後即可為王。他從你這離去,若是歸宮不出,便是心裡有鬼。依你所說,他該去找呂不韋,分說一二才是。我已經派人跟蹤,很快就有結果。」
姬窈窕信心十足,沒有人能拒絕為王的誘惑。
很快,趙高近前通報:
「王上,太后。
「一個自稱衫風,為太后臣屬之人請見。」
趙太后給了兒子一個讓你見見你弟弟真面目的眼神,略有急切地吩咐道:
「是孤臣屬,帶他進來。」
(本章完)
趙王偃大怒,本想拿李牧回來問罪。
他已經是王了,不是太子了,這些賊子怎麼還敢指責他,不聽他的命令?
郭開勸諫不可,詳敘原因:
李牧看似無名,其掌握的實際權勢還要高過廉頗、樂乘。
趙國邊境,無論何事,皆是李牧一言而決。
從武將本職打仗上看,李牧懦弱無能,不是良將。
但從對趙國貢獻而言,邊境只有李牧在時才不需要趙國本土供給,還能夠反向輸血。
樂乘伐燕能立奇功,吸引胡人注意的李牧功不可沒。
先王趙孝成王對李牧極度寬容,答應了李牧「國家不涉生死大事,可不歸邯鄲」的要求。
如今廉頗、樂乘皆去,李牧便是趙國最有權勢的大將了。
他們現在最需求的就是武將支持,需要的是穩穩噹噹接手權力,是以絕對不可以問罪李牧。
趙王偃聽之從之,將問罪王令改為解釋手書,發到邊境李牧手中:
【國家是否混亂,在於寡人,和女人有何干係?】
不在朝堂,不明邯鄲發生何事的李牧閱之,很歡喜。
他從這封王上手書中,看到了一個威嚴、自承其責的趙王偃。
有這樣一個英明敢為的王,即便是娼女為後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李牧站在邊關城牆上,呼吸著冷風。
大漠的風都裹挾著黃沙,比中原的風要粗糲得多。
邊關馬匹越來越多了,多到了萬頭。
長久不出戰的趙國邊軍,忍受了胡人漫無休止的辱罵嘲笑,心中的火焰快要點燃自身了。
「快了。」這位身有殘疾的趙國大將想著這些,輕聲念道。
要不了多久,他就要向世人證明。
相比於後勤,他李牧更善於打仗!
他不是懦弱,而是有耐心。
要打,就打一個曠世大戰,打痛這些叩關襲擾的該死胡人!
邊境的李牧雄心萬丈,中原的趙國萬人恥笑。
寵姬為相,娼女為後。
在本就極為抽象的春秋戰國時代,趙國的所作所為顯得格外抽象。
魏王圉笑破了肚子。
以不到十萬人,打的魏國近二十萬大軍一路敗退的趙將廉頗,竟然投靠了自己。
新繼位的趙王偃送出本國新老兩位戰將不說,還以寵姬為相,娼女為後。
如此昏庸的君王,哪裡配擁有那麼大的土地呢?
魏王圉磨刀霍霍,剛剛吃了敗仗的他想要再起戰端,二次伐趙!
朝中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
為首的反對者,便是剛剛歸魏,聲名鵲起的信陵君魏無忌。
魏國若是還要伐趙,戰敗就不用提了,勞民傷財。
若是戰勝,那也是慘勝。
趙國這個國家有諸多缺點,有些甚至是致命的。
之所以現在還能存在,就在於其強悍的戰力彌補了這些不足。
沒有哪個國家能無傷打下趙國。
慘勝的魏國,接下來面對的是西邊的秦國,南邊的楚國。
吞併趙國土地的魏國看似一家獨大,實則虛有其表。
打下趙國土地,消化掉趙國的魏國,才是真正強大。
但列國不會給魏國消化的時間,反而會趁著魏國慘勝國力大降的時機合縱來攻。
這是中原老傳統了,哪國冒頭就合縱攻之。
齊如此,秦如此。
魏若滅趙,亦將如此。
對於伐趙與否產生糾結的魏國,故意冷落了投奔而來的趙國大將——廉頗。
只給了廉頗一個上卿虛職,而沒有任何實務。
魏王圉、信陵君魏無忌兩兄弟,在如何對待廉頗的問題上達成一致——留而不用。
一個剛剛率領趙軍大敗本國的趙將,魏王圉不放心,信陵君魏無忌也不放心。
魏國這對君臣不放心,楚國君臣卻是惦記著。
楚王元從廉頗以十三萬破六十萬的時候,就對這位趙將青睞有加,希望能夠招攬廉頗。
春申君黃歇則是為了對抗楚國冒頭的本土武將項燕,需要一個傑出的外來武將打擊楚國貴族勢力。
君臣兩人一拍即合,秘密派人入大梁接觸廉頗,拉攏廉頗……
秦國,相邦府。
專職負責列國動向的李斯,看過了列國間人送回來的情報,揀選其中重要的告知相邦呂不韋。
呂不韋閉目聽著,時不時打斷李斯發言,問一些更詳細的信息。
一個時辰後,李斯匯報完。
呂不韋睜開眼,眸中滿是疲累,吩咐李斯將所有奏章送到宮中。
李斯領命告退。
呂不韋視線偏移。
目之所及,皆是竹簡。
這間向來為歷代秦相處理政務的房屋,竹簡竟然堆積得要放不下了……
中宮,勤勉宮。
秦王政翻閱自相邦府送過來的奏章,一個竹簡一個竹簡地看過去。
這些竹簡就是秦國的眼目,能看到千里之外的列國情景。
「王上,長安君請見。」行璽符印事趙高上前,恭敬地道。
「吾弟來了?」秦王政合上竹簡,一邊走向宮門,一邊告誡趙高:「吾弟來,不必通傳,放之。」
趙高低頭,應聲:
「唯。」
兄弟相見,並肩入宮。
趙高尾隨其後,低頭幅度比平時大了許多。
這樣就看不見長安君與王齊行的僭越之舉。
「阿兄召我,有何要事?」公子成蟜掃了一眼堆積的竹簡,隨口問道。
他席地而坐,面龐較剛回到秦國時瘦削了一些。
秦王政見之,隱隱看到了先王的影子,蹙眉問道:
「你近來是不是沒有好好吃飯?」
嬴成蟜眨一下眼,嘖嘖道:
「阿兄差人叫我來,就是問這個……阿兄這麼閒嗎?」
趙高身子一顫。
嬴政自從當了王,很是看重為王威嚴。
長安君如此輕佻口吻,怕是招來禍事。
「怎麼?不可以?」秦王政緩緩坐下,望著其弟說道:「趙高,安排膳食,寡人要與吾弟吃飯。」
趙高眼角餘光驚異地瞥了眼嬴成蟜,驚訝於嬴成蟜的特權。
微微躬身,恭敬應道:
「唯。」
「我不吃,我不餓,要吃你自己吃啊。」嬴成蟜有些無語。
秦王政眼神略有黯淡。
弟隨口一句話,讓他聯想到了秦臣對他這個秦王的態度。
他的王令蓋不上秦王印,就是一卷無用竹簡。
他雖然為王,卻沒有王的權力……
「吃吃吃。」嬴成蟜無奈,拉扯兄長兩頰:「來來來,笑一個。」
「胡鬧!」秦王政打掉嬴成蟜的手,陰鬱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因為秦王可能隨時用餐,所以晝夜都有菜餚備著,只待王上享用。
是以一刻不到,精美菜餚就端到了兄弟倆面前。
嬴成蟜提木箸探小鼎,夾起滾湯中的羊肉送入口中,邊吃邊道:
「我聽說師長前些時日寫了『胡鬧』二字予兄?」
嬴政停箸:
「此事都傳到你的耳中了嗎?」
嘴角勾起,箸入湯鑊(huo四聲):
「寡人之仲父,不甘為相啊。」
趙高面色驚變,煞白,低頭掩飾。
相之上,只有王。
嬴成蟜神態自然,持勺子盛湯,輕吹湯水: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阿兄說了什麼,讓師長批覆『胡鬧』二字。」
「伐趙。」秦王政認真咀嚼羊肉,口齒清晰。
「治水未完,哪裡能伐趙呢?」
「趙國內亂,此千載機遇錯過難有。關中之土不變,水患何時不能治?」
「趙國彪悍,阿兄就確信一定能成功?」
「寡人不確信。」
「那若是不成……」
「不成,寡人會赦免戰敗之將,歸罪於自身。」
「……原來阿兄打的是拉攏武將,握持秦劍的想法。」
「見皮毛而知骨肉,權術,還是你擅長啊。」
「小道爾,不足為王。」
「哈哈,此論深合寡人之心,共識也。」
「師長散布消息,墮阿兄威嚴而長自身,確實過分。阿兄今日叫我來此,是想要我與師長分說一二?」
「寡人和仲父之爭鬥,你不要參與。寡人叫你來是想告訴你,齊國公主已到函谷,不日入咸陽,你做好招待未婚妻的準備。」
嬴成蟜點點頭,放下箸,拍拍肚子:
「成。
「我吃飽了,走了啊。」
長安君起身,秦王政一隻手拉其弟袖子,認真地重申道:
「成蟜,不要參與寡人和仲父之間的爭鬥。」
「哈哈,知道知道。」嬴成蟜拍拍兄長的手,輕輕拿下去,笑嘻嘻地道:「他人不了解我,阿兄還不了解我嗎?我可是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哪裡會給自己找麻煩呢?」
秦王政送弟出宮門。
不到一個時辰,一架駟馬高車停在勤勉宮前。
一隻玉手撩開車簾。
人尚未露面,象徵尊貴、極為華麗的鳳冠霞帔(pei四聲)先出車廂。
隨後,一張極為嫵媚的面容從簾後浮現。
但隨著其身體全部暴露在陽光下,一種叫做雍容的氣質便壓過了嫵媚。
「王上在否?」秦國太后姬窈窕開口。
「在。」趙高拿出比接待長安君更為恭敬地態度,滿臉謙卑地道:「太后請入內。」
「面見王上,當先通傳,你不知嗎?」
「……王上說,太后來不必通傳……」
「滾進去通傳!」
「唯!」
姬窈窕在勤勉宮外站的筆直,安靜地等待。
少頃,秦王政親自出宮門迎接。
姬窈窕眉頭微不可察得一皺,很快鬆開。
不動聲色間推開兒子攙扶的手,落後兒子半步,走入勤勉宮。
剛一入宮,剛關宮門。
趙太后那雙天生媚眼立起,嫵媚便都化作凌厲:
「切不可再自降身份!
「今日我在外等著,明日所有人才能等在外面。
「沒有權力的施恩不是施恩,是軟弱!」
秦王政苦笑:
「兒子還不需要阿母犧牲自身威嚴,建立兒子威嚴。
「這樣的威嚴,不要也罷。」
趙太后臉上浮現失望:
「你啊……你真該學學先王。
「為了權力,先王可以將身子矮到泥土裡。
「為了王位,先王可以弒父、殺妻、殺子。」
見兒子想要反駁,趙太后適可而止,擺擺手:
「罷了,不說這些了,我聽說成蟜方才來了?」
「是。」秦王政扶著母后坐下:「齊國公主將至,寡人叫他準備接待一下未成親的妻子。」
「就這事?你們兄弟二人沒說其他的嗎?」趙太后盯著兒子眼睛追問。
語速很快,壓迫感有些強。
秦王政直視母親雙目,認真道:
「母后,我們說好了。
「我們與仲父的爭鬥,不要牽扯到成蟜。」
「那是你自己說好的。」姬窈窕不認:「孤沒有答應。」
秦王政輕吐口氣:
「呂不韋是成蟜師長,是看著成蟜長大的,一直是成蟜的左膀右臂。
「成蟜最重情意。
「讓成蟜在呂不韋和寡人之間做選擇,這對成蟜而言太殘忍了。」
姬窈窕冷笑:
「為王本就如此。
「刻薄寡恩,本就是王之性情,歷來如此。」
一指點在秦王政胸膛,趙太后嚴厲道:
「你不對成蟜殘忍,就是對自己殘忍!
「你若是爭不過呂不韋。
「繼你王位者,就會是你這位親愛的弟弟,嬴成蟜!
「權力會影響所有靠近的人,沒有人能夠例外。
「你心疼你弟,你弟卻只想置你於死地!」
秦王政嗤之以鼻:
「成蟜若要王位,寡人與母后早就死在函谷關外。
「成蟜若要王位,就不會離秦去齊,不為太子。
「成蟜若要王位,回到秦國露面即可,王儲自易。」
趙太后氣笑:
「人是會變的。年幼的成蟜不知道權力有何等美妙滋味,才會貪玩成性不為王。」
「母后是說,一年內佩五國相印,十歲稱子的成蟜,什麼都不懂?」
「他懂得越多,越想為王。」
「寡人不相信。」
「呵,我就知道你這逆子嘴硬得很。」趙太后呵呵一笑有些冷:「以成蟜頭腦,定然清楚當今局勢,你之想法。只要他裝糊塗,坐視不理任何事,在呂不韋鬥倒你後即可為王。他從你這離去,若是歸宮不出,便是心裡有鬼。依你所說,他該去找呂不韋,分說一二才是。我已經派人跟蹤,很快就有結果。」
姬窈窕信心十足,沒有人能拒絕為王的誘惑。
很快,趙高近前通報:
「王上,太后。
「一個自稱衫風,為太后臣屬之人請見。」
趙太后給了兒子一個讓你見見你弟弟真面目的眼神,略有急切地吩咐道:
「是孤臣屬,帶他進來。」
(本章完)